中国经济网3月10日讯 全国人大代表、乐凯胶片集团总经理张建恒在接受中国经济网与网易财经联合直播的访谈中表示,目前乐凯已经由大众所熟知的胶卷等消费品逐渐转向了上游产业,“现阶段我们要做好的是影像输出、印刷制版材料、光学薄膜这三大块。”
以下为访谈实录
提问:首先还是请张总给广大的网友介绍一下乐凯现在的发展模式。
嘉宾:影像材料和印刷材料,现在我们已经进行了新的扩展,但是在发展过程当中我们也注意到,要想办法发挥乐凯自身的技术优势,因为我们的核心人才,知识积累,主要还是做成膜、微粒和涂层,所以我们未来在发展的时候,在战略选择上也考虑了自身的条件,和自身的因素,做出了这种选择,到去年,原来的照相胶卷我们还生产,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但在我们整个的经营收入规模当中占的比重已经很低了,也就不到2%了,这部分已经是作为在特定领域里面还有一些客户有这样的需求,未来发展的重点肯定已经不是它了,我们的战略定位已经发生了相应的调整。
现阶段我们要做好的是影像输出、印刷制版材料、光学薄膜这三大块,同时精细化学又是对这三块形成一种支撑我不能没有,因为我们这个行业比较窄,比较专,没有人专门生产这种特殊材料,我们要自己开发、自己生产,外国虽然也有,但是又不能用,因为有专利问题,围绕这个产业定位,我们每年也在加大科研开发的投入,每年研发的投入占到企业收入的3.5%以上,仅去年就申请了30多项专利,通过自主研发来拓展自己的产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乐凯一直坚持了“以我为主”的发展指导思想,也就是说我们要坚持在自己掌握核心技术这个基础之上,再去拓展、发展,所以从我们现在涉及的这四部分业务当中,都是乐凯自己掌握核心技术的产业,我们不排除同别人的合作,但是我们在产业的立足点上,一定是“以我为主”,尽管这条路走得很艰难,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但是我们觉得作为一个中央企业,一个大企业,在这个行业里面要想保持自己按照中央要求的“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必须有存在的核心价值,对乐凯来讲,这个核心价值就是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自己的技术。
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应该说我们这种选择是正确的,也符合国家现在真正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所以这次总理在报告里也提出,要通过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这样的一个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增长,乐凯现在做的是符合这国家政策的。
提问:你刚才谈到了一点,就是说我们在“十一五”的重点发展业务有一个是光学薄膜,就光学薄膜来说,我们乐凯在整个世界上的水平里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排名呢?
嘉宾:现在因这种以新的液晶电视为主导的家用电器的发展,它的增长主要在亚洲,尽管它的核心技术是美国一个公司发明的,但是真正把它做成一个产业的还是在亚洲,现在代表世界水平的是日本、韩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在这个产业当中后来居上,光学薄膜在家电当中占的比例,应用的范围已经越来越广泛了,所以我们跟踪和开发这个产业由来已久,从2000年之前,我们就已经进入了科研跟踪和开发,我们不是现在才开始想,近三年才开始做的,而是有很长时间的积累。通过我们的发展,初步填补了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的空白,所以这个项目的发展也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肯定和支持。
当然,实现这样一个发展,我们也付出了很多的艰辛和努力,也进行了很长时间的科研攻关才有今天这样的结果,乐凯现在在这个领域里面的排名,和日本一流的公司比较起来,在某些方面还是存在差距,品种和规格还不是那样门类齐全,但是从现在来说,已经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而且我们的产品被下游的客户所认可了,下一步就是怎么样把它做成规模,使它的成本更低,更有竞争力,这是我们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
提问:我们知道中国是电视的生产、消费大国,中国的一些家电厂家有一些关键技术不能掌握,比如你刚才说的,我们乐凯擅长的这种技术。你认为在多长时间段内,乐凯应用我们自己的光学薄膜技术能把国外的技术给挤出去?在未来多长时间可以达到这种产业化的突破?
嘉宾:这就是一个企业发展目标的问题,我们目前倒没有设定这样的目标,因为中国的经济已经是一个开放型的环境了,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全球一体化的经济格局,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要在竞争当中发展,我们也想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营造、打造乐凯在某些方面的核心竞争优势,但是我们有并没有想要自己独占这个市场,因为中国的市场本身非常大,我们要做自己最擅长的那一部分,就是在竞争当中有合理的分工。在乐凯参与之前,我们国家没有企业能够生产这种产品,完全依赖于进口。而我们的企业在贸易当中也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就是你在急需,想买的时候,不一定能得到,或者你得到它的代价不一定公平,为什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支持我们上,我们不一定能在最后实现百分之百的自给自足,回到“农耕生活”时代条件,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和别人平等的坐在桌子两边进行谈判,乐凯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当中深刻感受到,不一定百分之百都要靠自己生产,但是只有我们自己有了,才能拿到一个公平交易的条件,在我们没有之前,连坐在桌子边跟人家平等谈判的地位都没有,乐凯作为一个国有企业、中央企业,这是我们应尽的一份责任和义务,所以我们需要填补这个空白,来帮助我们国家、下游的产业获得这个地位。
为什么中国生产一台液晶电视机,我们做了整机却没赚多少钱?人家卖给我们一个显示屏,赚的利润是我们做一个整机的五倍、十倍,为什么?那还不就是因为你自己没有嘛,所以工信部和发改委在着力推进、打造中国的全产业链,电视机的所有核心零部件要都能在大陆生产,这样的话,我们就有核心竞争力了,如果我们在某个环节上必须依赖于某个地区或者某个国家,那就会受制于人,缺了它不行啊,正因为没有,所以人家可以取得超额的利润。一个中央企业在思考问题、推进发展的时候,既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考虑为打造我们国家完整的产业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才能发挥所谓的影响力和带动力的作用。乐凯正是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要求,按照我们国家的有关产业政策在推进发展,尽管这里面有很多的艰辛、有很多技术、管理的难题需要我们去攻克,但是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通过我们这几年的工作,说明我们选的这条路是对的。
提问:是不是说未来液晶电视的价格会有一个下降?
嘉宾:那是肯定的,随着产业的发展,我们会给顾客提供性能更好、性价比更优异的产品和服务。比如我们这次有很多家电下乡,有很多农民兄弟已经不再买传统的电视机,直接一步到位买液晶电视了,而且我们的液晶电视在过去的三年,商店里同类型的价格已经下降了很多了,过去40几寸的进口电视机都要几万块,至少是一万多块,现在只要几千块钱,我相信未来这个价格还会下降,而且应用的领域还会继续拓展。
提问:你刚才谈到我们这一块还没有形成一个产业化的突破,就是在光学薄膜的生产这块,有没有形成一个大规模的产业化?
嘉宾:我没有理解你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围绕着现在做的这个产品,现在已经产业化了,就像你生产化肥,经济规模是多少?30万吨一套装置,你现在能做5万吨了,那就需要做成30万吨的规模。
提问:大家谈到乐凯的时候,都认为我们以前主要是做下游产品的,现在经过你刚才的介绍,我们主要转移做上游了?
嘉宾:嗯。
提问:乐凯在大家的印象当中其实是一个下游产品的品牌。
嘉宾:消费品。
提问:对,是一个消费品的品牌,这个品牌的转变,你现在有没有一个思路,如何推广这个品牌的转变,转变大家的意识?
嘉宾:很多媒体朋友都曾经这样问过我,因为过去我们的胶卷是民用消费品,是老百姓直接购买和消费的,所以他们对我们这个品牌的支撑能力很强,目前按照我们近期的发展战略确定的发展目标,我们做的不是最终产品,都是半成品,或者叫工业品,从它的属性上来讲,虽然它也有品牌,但是这个品牌的传播和支撑的能力不如原来民用产品那么强。
提问:和普通民众的接触不是太广了。
嘉宾:对,不是老百姓直接购买的产品了,像买一个化妆品,我要什么牌的,那很清楚,我们现在的产品都是半成品,都是工业品,我们的下游都是工业,是“BtoB”的业务,我们在进行战略定位和思考的时候也反复研讨过,但是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做,目前我们还没有一个非常成熟的、可以和大家公开谈的一个方案,但是乐凯正在考虑这个问题,未来我们还是要发展一部分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消费品。
提问:比如说?
嘉宾:就是类似胶卷这样属性的产品,我们不会放弃,只有这样才能支撑我们的品牌,但是这是我要做的下一个“作业”,所以我现在还不能多讲什么,抱歉。
提问:我也知道咱们乐凯除了做这些业务之外,平常也在对新能源行业有一些关注,能不能简单给我们谈一下?
嘉宾:除了我们现在做的这些产业之外,还关注很多新领域,新能源,我们判断以新能源为代表的这些新产业,将成为下一轮带动或者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兴产业,因此我们也非常关注,但是我们也没有简单的去冒进、跟进,做,做什么?用什么方式做?每个企业条件不一样,选择的路径也一定不一样,我们目前重点跟踪的是第三代薄膜太阳能电池,因为我们把第一代叫做以单晶硅、多晶硅为代表的,或者是用直接搜集太阳能加热、发电带动汽轮机发电的,这叫第一代太阳能装备;第二代我们把它叫做薄膜太阳能电池,就是说在玻璃上通过沉积非晶或微晶硅薄膜来发电,像现在的瑞士欧瑞康,日本的电真空他现在推广的这种技术;我们现在希望能够在未来把太阳能发电定在挠性材料上,也就是在我们的薄膜上,通过涂镀或者印刷一些涂层材料,由它来替代现在的普通薄膜太阳能电池,或者是单晶和多晶硅电池,因为我们觉得这样才有乐凯的优势,我们本身有薄膜,本身有涂层和印刷,对这些我们比较熟悉。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这样的技术了,我们在跟踪,只是它的转化率还比较低。
提问:现在的转化率能达到多少?
嘉宾:实验室里发布的最高的转化率能达到6,一般来讲工业化的在3%左右,但是它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就是它的转化率不稳定,在它的应用当中随着时间的延长,它的转化率有衰减,主要是用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我们把它叫得更专业一点,现在我们正在密切跟踪,一旦条件成熟,我们会上这样的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多晶硅的我们不会再上了,用玻璃与不锈钢板做基材的这种我们也不会再上了,我们一定要做适合自己,有自己优势的,包括我们对电动汽车用的锂电池里面的一些薄膜材料,我们现在也在跟踪,未来的动力电池、电动汽车。
提问:现在中国掌握的薄膜技术并不是太多吧?
嘉宾:我们已经有了,目前还是处于跟踪和开发的阶段,还没有马上进行产业化的打算,当然,这也取决于我们对这个产业开发和跟踪、认识的程度它代表了一个方向。.
同时我们也跟踪了一些电子纸的产业,就是未来的电子显示,低能耗,而且可以重复使用,对环境影响很小,对资源、物质消耗很低,我们也在开发和跟踪当中,这也有可能成为我们在“十二五”期间投入的产业,涉及的一些门类。
提问:“十二五”期间会是你们重点投资的一个产业吗?就是新能源产业?
嘉宾:有这个可能,我们“十一五”做的这些,“十二五”还会做,把规模扩大,产能提升,在质量改善上还会继续做,但是不排除我们会再涉足一些除了我刚才讲的那四块之外的第五块的业务,不管做什么,肯定是相对来说我们擅长的,比别人更有优势的。
提问:你们本身就有这种技术基础的。
嘉宾:对。
提问:新能源行业会不会成为你们未来一个主营业务?
嘉宾:我们现在已经做了像太阳能电池的背板,那应该是和单晶硅、多晶硅配套的一个材料,为什么我们没做电池,做了那个背板呢?因为那个背板是一个膜材料,是一个涂层材料,而我们对涂层比较熟悉。
提问:你们是只做熟悉的东西?
嘉宾:对,从很多企业的转型、发展来讲,都要做自己相对比较熟悉的东西,不是说不能做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只是做不熟悉的可能就不是按照现在这种方式做简单的外延了,可能要从技术团队上进行重新构建,重新引进,要从零开始,现在我们都是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延展,正所谓我们选择的发展路径各有不同。
提问:这块业务的一些关键技术都是你们自己的吗?还是从海外引进的?
嘉宾:我们也会和别人合作,像国内的一些大专院校,我们现在和天大、南开、北京化工大学,很多的大专院校,中科院的化学所、物理所都有合作,包括对国外的有些公司,我们也在开展一些交流,因为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个公司不可能百分之百全做,比如说做上游的原料,但是原料的原料呢?总是还要依赖合作的,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目前在路径的选择上还没有那么十分明确,但是有一定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要“以自我为主”。
提问:走自主创新之路?
嘉宾:对,要“以我为主”,即使跟别人合作,甚至购买一些技术,也是为了以后自己在这个技术上进行发展,也不会长期建立在不断的对别人技术依赖的基础上进行发展,那样的发展是没有根基的。
提问:现在中国的一些光伏发电行业,技术和市场都在海外,我们乐凯这块可以突破现在的难题吗?比如说在市场或者是技术方面?
嘉宾:都带有不确定性,因为我们目前还没有做,所以也没有绝对的说,你看汽车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可是汽车完全是我们发明的吗?这也不好说,但是我们自己在做汽车的过程当中,也会在别人的基础之上有我们自己的发明创造,有自己的创新,这就够了,像吉利、奇瑞,不也是走出了一条路嘛,不能狭义的去讲是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不会简单的依赖别人的技术支持,即便是学习别人的,也是会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再创造,因为我们国家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其中有一条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也是我们国家现在鼓励的。在这个路径的选择上可能是多种多样的。
提问:我们知道在去年中国的企业到海外收购、兼并的案例比较多,同时去年也有一些海外的企业到中国来进行收购,比如说去年比较热的可乐收购汇源的事件,单从这个现象来看,你觉得外资企业收购中国企业的时候,需要我们自己注意的有哪些?因为我们知道,之前我们的乐凯也和国外企业进行过合作。
嘉宾:对。
提问:所以我觉得你应该还是有经验看法的。
嘉宾:没有,我只能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也是一个非常宏观的问题,谈任何问题不能回避我们现在所处的发展环境和背景,不能简单的拿今天的事情和10年前、20年前的事情进行比较,为什么?从中国加入WTO,中国的经济已经走向世界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当中,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逆转,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过去我们的经济在增长当中,有很大的比例是依靠出口拉动,这说明什么?中国的经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越来越和世界经济融为一体了,什么叫融为一体?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这个时候我们再严格的说我们不能走出去,或者不能让别人来参与我们的经营,“一刀切”的做法不是一个非常理性、非常理智,非常合适的选择。
我们中国现在很多行业的发展,目前也不能够摆脱对世界资源和市场的依赖,比如我们国家的很多产业,像家电,出口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我知道去年苏州一个地方做的笔记本电脑超过了5000万台,那不可能都在中国消化,肯定要出口,所以对国外的市场是有依赖的;去年我们的钢铁产量已经突破了6个亿,我们自己没有那么多资源可供它发展,所以现在铁矿石的引进,谈判、价格问题沸沸扬扬,这都是不可避免的,过去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当中占比很小,而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世界的前三位,很可能用不了很长时间我们就会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在这个环境下,我们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做,就是我们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国际市场、国际合作甚至国际资源,中央为什么提出“走出去”的战略?这是我们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所以中国企业走到国外,甚至参与国外的建设、投资、发展、收购,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2009年我们很多企业都这样做了,而且有的也做得很成功,像中石油,因为中国有这么多人,这么多汽车,那我们当然非常关注世界各地能源领域的投资,同时,我们不可能选择这样一种经济政策:总是鼓励中国自己的企业走出去,到人家别的国家去投资、收购,人家别的国家到中国来投资发展的时候,我们一概拒绝,这可能也是一个不现实的问题,因为每个国家都有相对的比较优势,在推动经济发展当中,每个企业要遵循企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去做,也就是我们中央前几年提出的“要面对两个市场,整合两种资源”,就是不要简单的分成国内和国外,哪儿的市场我们产品有比较优势,我们的产品就应该去,哪里的资源我们有比较优势,我们就去想办法获得,要采用这样一个理性的办法去分析和对待它,是比较现实的,也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
至于像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问题,这可能牵扯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站在国家经济管理部门的宏观政策的角度去思考,比如食品,因为食品有安全问题,再有基础工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产业,有它自己的一些宏观经济政策作为指导,这也是国家调控经济不能回避的一种方式和手段,不光是我们中国这样,发达国家也是这样的,也有它自己的价值取向,我们有的时候去美国收购,也不是每个都能成功的,比如中海油的收购,也没有被美国允许嘛,这个是很正常的,因为每个国家必然有它的经济政策导向,在这个阶段我有这个的政策;过了这个阶段,我有另外的政策,这是很现实的,所以我们因为某一件事,某一个案例就说什么,这样的话可能会有以偏概全的嫌疑,那只能说一个个案,现在可能没有了,也许以后汇源还会有更多的和国际上的合作,不能以一时的决定来对我们的经济政策做出一个结论性的判断。
提问:我们乐凯现在有没有和海外企业有合作的打算?
嘉宾:有。
提问:是我们到海外去,还是把他们引进来?
嘉宾:我们目前跟国外的合作,主要是在商务上的合作,在市场当中的合作,我们的产品也有超过四分之一、将近三分之一这样的比例出口到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去。
提问:资产上的合作有没有?比如说是收购、兼并?
嘉宾:我们以前曾经有过,目前也在接触,技术上的合作、市场的合作每天都没有停止过,这种资本上的合作现在还在探讨,有的项目还正在论证当中。
提问:方便透露一下吗?
嘉宾:肯定是和我们刚才讲的四个产业定位相关的东西了,因为这属于商业秘密,不便于过早的透露,还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一旦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会向媒体公开讲的。
提问:好的谢谢张总接受我们的采访。
嘉宾:谢谢。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