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下半年以来,在液晶面板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国内面板巨头京东方依然交出了靓丽的三季报,俨然进入了爆发期。日前,京东方发布三季报,今年第三季度,京东方实现营业总收入85.2亿元,净利润达4.99亿元,同比增长229.68%,京东方预期全年盈利有望达20亿元。
屡投屡亏成“常亏将军”
2010年京东方A股上市10周年,财务数据显示,2010年度京东方亏损超过20亿元,这已经是京东方过去6年中的第5次亏损。成了A股市场上有名的“常亏将军”。
将京东方推入亏损泥潭的“罪魁祸首”,是屡投屡亏的TFT-LCD生产线。2003年9月投资的第5代TFT-LCD生产线自2005年5月正式量产,当年京东方从此前的2亿元净利变为亏损15.87亿元,并由此走上连年亏损的不归路。2006年整个行业下滑,京东方的亏损也增至17.7亿元,并因连续三年亏损戴上“ST”帽子。到2007年,随着行业回暖,加上当年的股权出让和政府补贴,京东方终于盈利,全年净利达6.9亿元。但好不容易看到的曙光又被2008年的经济危机彻底吞没,那一年,上半年还盈利的京东方又亏8亿元。
但公司巨亏的同时仍一往无前地大笔投资。其第二条生产线4.5代线也于2008年在成都高新区开工,并分别在合肥和北京建设第6代TFT-LCD生产线和第8.5代线,但这样的生产线离当时的国外同等技术已有很大差距。2009年公司得到了各地政府的“帮助”,获得7亿元政府补贴,在当年获得政府补助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七,营业外收支净额高达12亿元,从而使得净利由负变正,表面盈利4968万元。
京东方亏损源于国内液晶面板的尴尬,液晶行业是典型的高投资、高技术、高风险的“三高产业”。行业数据显示,以月产能6万张基板的液晶生产线为例,4代线投资要75亿元,5代线要100亿元,6代线要200亿元,8代线要300亿元。如此高的资金投入,足以让多数公司却步。令人不解的是,大笔花钱巨额巨损的京东方一直是地方政府追捧的对象。公司建6代线时,在确定与合肥合作前,武汉、深圳和成都等地方政府均与京东方有过接触和谈判,而2009年大规模增发时,还引发北京、合肥、成都三地国资争夺战。
华丽转身上演“乌鸡变凤凰”
坚持就是胜利,在京东方的成长轨迹里完全体现了出来。在2010年亏损超过20亿元后,来年京东方就实现全年盈利,并在2012年实现持续盈利,净利润达2.58亿元,毛利率排名稳居全球同行的第三。日前发布的2013年三季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京东方实现营业总收入85.2亿元,净利润达4.99亿元,同比增长229.68%,京东方预期全年盈利有望达20亿元,比上年同期盈利额将提升近600%,大有“乌鸡变凤凰”之惊艳。
京东方称,业绩变动原因主要是,2013年整体面板平均价格较同期波动平稳,而产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确保了公司在弱市情况下的盈利能力,公司防御市场波动的能力显著提升。据了解,下半年京东方大尺寸面板价格下降明显,但中小尺寸面板价格波动幅度较小,为保证盈利,京东方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将业务重点转向中小尺寸面板。京东方三季度中小尺寸面板生产及出货比重的有序增加,使得企业在大尺寸面板量价齐跌的市场情况下,仍继续保持强劲的盈利势头。
据了解,目前京东方北京5代线已全部转入中小尺寸,合肥6代线移动类产品比重已超过50%,北京8.5代线已开始量产平板电脑用面板。此外,京东方称,公司产线布局逐步完善,产能明显高于去年同期,规模化经营效果持续体现,各产线持续满产满销。
赢利的背后是大规模融资
纵观京东方的发展,就是不断在建生产线,而每一条生产线的投入都是巨大的,这就是给京东方带来质疑的原因,也因此王东升被冠以“借债大王”。
记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到目前为止京东方已经五次融资,分别为2006年募资18.60亿元,2007年募资约22.42亿元,2008年募集资金总额120亿元,2010年募集资金净额89.44亿元,2013年融资460亿元,合计融资约为710亿,被投资者封为“烧钱机器”。而最近的一次巨额融资也让外界产生了“边亏损边融资”的疑惑。
国际面板研究机构Displaysearch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显示产品年市场总额为1231亿美元,2020年预计为1945亿美元,平均年复合增长率为5.9%。其中a-SiTFT-LCD仍为主流,在高性能细分市场上仍有30%的复合增长率;LTPSTFT-LCD年复合成长率为19%;OxideTFT-LCD为50%;LTPSAMOLED为17%;OxideAMOLED为230%。
京东方方面称其布局新型显示领域的合肥8.5代氧化物TFT-LCD生产线、鄂尔多斯5.5代AMOLED生产线将于2013年底投产,重庆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生产线将于2015年年中投产,产能有望大幅提升,跃升至全球三甲之列。
为这三条液晶面板生产线及另一条触摸屏生产线的建设,2013年7月京东方公布定向增发计划,拟发行95-224亿股股份,募集不超过460亿元资金,用于建设3条液晶面板生产线和1条触摸屏生产线,以及补充流动资金,该项非公开发行方案已经于8月12日获得了股东大会的表决通过。
尽管本次增发中有200亿元已由地方政府投资平台通过股权认购和现金认购,但剩余近300亿元的再融资规模,还是引发了外界的关注和争议。
近年来,京东方在液晶面板项目上的投入超过千亿元,除了政府投资外,资金主要来自定向增发融资以及银团贷款等。以北京8.5代线为例,项目投资总额达到280.3亿元,其中85亿元来自地方政府,京东方定向增发募集85亿元,另外的105亿元则是通过银团贷款。有投资者质疑巨额投入能否实现相应回报,担心再陷过去“融资亏损再融资”的怪圈。
也有机构研究表示,京东方筹巨资扩张生产线的做法并非明智之举,记者引用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贺在华的观点指,产能过剩在面板行业会很快出现,而来自AMOLED的直接冲击也会随时到来。
自京东方460亿元的巨额融资方案公布以来,惹来争议不断,但该方案依然在8月12日获得股东大会表决通过。对此,京东方表示,一旦这次募投的三条线顺利生产,按现在的判断利润会有较好的增长。到2017年,公司每股收益将达到0.3元。
成长空间遭质疑
尽管京东方亮出了漂亮的三季报,但是在资本市场上其股价表现并不“振奋”。记者登入大智慧软件从股票日K线图发现,今年下半年以来,京东方从未出现单日超过6%的涨幅,足以说明投资者对京东方亮出的业绩并不“感冒”。对此,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浅笑着说:“京东方的路还很长,也许质疑声会更大,把京东方的股票多握在手中几年,得到的回报也许是巨大的。”
有分析认为,京东方未来的业绩变化难判断,原因在于目前部分规格尺寸电视面板价格已经陷入成本边缘。
近日,华西证券首席投资顾问分析说,今年京东方业绩大涨的主要原因是产能扩张和产品毛利率的提升,去年产品毛利率为1%左右,今年已经上涨到24%以上。市场需求非常旺盛,加之今年原材料成本偏低,使得公司今年产品毛利率水平出现非常大的飞跃。但是他同时认为,京东方目前的高成长率是维持不住的,公司在产能方面,已经满产满销了,而产品毛利率也没有太大的上涨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成长的天花板就在眼前。
笔者分析认为,近年来,正是由于京东方的坚持才实现企业质的飞跃,也一步步引领产业的发展。以京东方为代表的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转型。不仅缓解了我国彩电业‘缺屏之痛’,还推动了半导体、光电、下一代互联网、4C融合等领域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由于我国TFT-LCD产业打破了海外技术垄断,价格大幅下降,仅此一项就给国人带来了近千亿元的实惠。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