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杂志专栏 > 杂志期刊 >

面板技术未来大趋势 OLED或迎业界革命

编辑:luochao 2014-01-03 09:33:50 浏览:1762  来源:罗超

  为了能更全面地向全球业界传递中国FPD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机会、大中小尺寸面板新技术以及涌现出的一大批触控行业关键材料和设备、产业下游企业的新应用等信息,并为业界提供一个信息发布和交流的平台,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携手深圳市亚威会展有限公司在高交会期间成功举办了第九届中国国际显示大会。本届论坛峰会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中国大陆已成为全球平板显示重要的产业基地。小编通过梳理出席论坛嘉宾观点,并结合当前产业市场发展,对未来全球FPD市场发展前景进行分析预测并做出以下总结:

  我国平板显示行业发展态势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新兴显示产业的发展,在过去几年当中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委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加强规划、完善政策,积极培育骨干企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积极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发展途径,实现了新型平板显示产业从无到有的转型升级。”工信部电子信息司丁文武司长表示。

  目前我国在TFT-LCD领域已完成了较好的产业布局,2012年本土产业规模达到了470亿元,2012年前三季度已经超过了700亿元,骨干企业均实现盈利。今年前三季度骨干企业像京东方、华星、天马的净利润已经超过了30亿,毛利率均在15%以上,专利申请量逐渐翻番,在OLED新一代显示领域进行了良好的技术储备,产业总体进入良好发展阶段。

  全国范围内已建成高世代TFT-LCD产线5条,在建高世代线6条,产能得到了迅速的增长,我国面板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已经上升至10%,居全球第三位,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今年前三季度本土液晶电视面板自给率已经接近36%,国家贸易逆差逐年缩小,逐步形成了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

  在全球平板显示产业整体增长趋缓的形势下,新技术产业化和新产品量产化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国平板显示企业新技术量产进程明显加快,以LTPS和氧化物背板技术为主的多条生产线建设进展顺利。大家知道像天马5.5代低温多晶硅的TFT-LCD生产线、京东方的8.5代氧化物TFT生产线、鄂尔多斯5.5代AMOLED生产线进展顺利,有的马上投产。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南京熊猫等骨干企业在高分辨率、宽视角、低功耗和窄边框等新技术上加大投入,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并逐步投入量产。

  近年来我国平板显示技术创新不断取得突破,在TFT-LCD技术方面,自主建设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首先取得突破进展,骨干企业已将重心转向LTPS和氧化物等背板引进技术的研发。随着京东方、华星光电以及中电熊猫等高世代线的投产,我国平板显示配套产业开始取得突破,强大的市场需求带动了对上游材料和设备的发展,推动了玻璃基板、液晶材料、背光组件、驱动IC等配套产业的国产化进程。在平板显示创新专项的支持下本地化制造能力不断提升,骨干企业材料本地化采购率已超过了30%,装备本地化率已经提升了15%,今年前三季度骨干企业采购材料和装备金额已经超过了100亿人民币。

  从总体上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平板显示产业的重要一级,但我们在生产规模、技术研发、人才储备等方面与国外尚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规模偏小,投资主体分散,产业分散的格局使得企业在采购中没有成本优势,销售没有定价优势,研发负担相对比较高,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二是研发实力不足。我们说TFT-LCD技术储备不足,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压力较大,新型显示技术目前发展步伐相对缓慢,产业化进程落后,专利标准建设亟待加强。三是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我国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缺乏相关的优惠政策,特别是高端技术人才缺乏,所以人才队伍建设的滞后将影响国内平板显示产业的进步发展。

  中国成平板显示重要产业基地

  中国大陆发展高世代液晶面板项目将对中国乃至全球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具备一定规模的中国大陆高世代液晶面板产业,对中国大陆平板电视产业提供有力的支撑,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大陆平板电视行业依赖进口面板的被动局面,对平板电视行业的健康发展、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以及塑造国际化品牌都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发展高世代液晶面板项目,也将对填补中国大陆平板产业链缺环,发展关键材料、元器件和平板显示装备业,进一步完善平板产业链,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发展下一代显示技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起到关键作用。对全球市场的影响方面,随着中国大陆投入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国际平板显示行业格局将由前几年的韩国、中国台湾、日本三强鼎立,演变为现在的韩国、中国台湾、日本、中国大陆四强称雄的格局。此外,随着中国大陆实现高世代液晶面板的规模化生产并具备一定竞争力,以及液晶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在中国大陆的完善,带来液晶行业的又一轮技术创新热潮,最终促使液晶面板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和成本、价格的进一步降低,加速液晶显示在各应用领域的普及。

  中国大陆发展平板显示产业具有产业链方面的突出竞争优势。以液晶面板行业为例,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液晶面板的上下游产业在中国大陆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大陆的液晶模组,包括电视液晶模组产量以及背光源产量目前已是世界第一,占据全球近半的份额。

  NPD DisplaySearch高级分析师吴荣兵表示,中国毫无疑问在整个平板显示市场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是最大的液晶电视市场,也可以算是最大的平板电脑市场,智能手机的渗透率中国比较高。全球的液晶电视市场品牌竞争变得比较快速,这里头中国力量最值得关注。韩国目前当然是全球第一位,中国电视品牌全球市场份额已经超过日本,中国电视面板的供应在全球也已经超过了日本,目前还处在韩国和台湾之后,所以中国的面板厂产能扩张,电视品牌厂积极的国内策略和海外策略都是这些变化较大的原因。另外一个比较明显的信号,在销售旺季,在全球市场最活跃的不是一、二线品牌,而是中国的三、四线品牌,他们有自己的组装厂,有自己规模的电视面板采购能力,他们也有很好的海外分销渠道,所以在全球各地的销售旺季上,中国三、四线TV品牌慢慢崭露头角。

  中国面板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已经基本跟上国际领先水平,全球产业进入技术平衡期,技术跟随带来的盈利落后甚至是亏损局面将明显改善,市场能力成为关键因素,国内面板制造龙头企业逐步完善产线布局,灵活调整产品结构,在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长期利好下,盈利前景良好,营业利润率位于全球高点。

  中国大陆面板发力OLED技术

  今年,LG和三星已先后在市场上开售55英寸的OLED电视。在华星光电AMOLED研发部曾志远看来,今年是OLED市场化的重要一年,一方面小尺寸高清AMOLED面板问世(超过440PPI),另一方面实现了大尺寸OLED面板(55英寸电视)的商品化。

  中国的八大彩管厂曾在CRT时代风光无限,但却在平板电视时代全军覆没。中国液晶面板业会像过去那样被颠覆吗?这成为2013高交会的国际显示大会高峰论坛上争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京东方市场部负责人原烽预测,OLED电视只有达到超高清且成本大幅下降,才能打开市场。预计到2017年,OLED电视的成本也只能降到同尺寸全高清液晶电视成本的3.5倍,因此,OLED与液晶会长期共存、相互竞争。DisplaySearch高级分析师吴荣兵认为,OLED电视面板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良率不高,未来OLED良率上来后,前景还是比较乐观,但在这之前还有痛苦的学习过程。

  不过,来自中国台湾明新科技大学光电系统工程系副教授顾鸿寿则表示,OLED与液晶相比,仍有明显的技术差距,中国大陆面板业不可掉以轻心。

  产业布局方面,京东方在鄂尔多斯的5.5代AMOLED线于11月21日已经正式投产,产能达到5.4万片玻璃基板,满产要到明年,产品包括5英寸、6英寸、7英寸和10.1英寸的手机屏。这个投资220亿元的项目建成后。京东方某高层人员表示,将有三方面作用:首先,可以更好地满足国内和海外高端移动终端屏幕的需求;其次,今后将促进穿戴科技、柔性屏的研发;同时,对大尺寸的OLED电视屏的研发也会有促进。

  记者在展会现场了解到,不仅京东方在高交会上展示了其AMOLED显示屏,华星光电同期也在深圳光明的生产基地,展示了第一块国产的31英寸AMOLED屏。这是在华星一期的4.5代试验线上生产的,而在11月16日动工的华星光电二期,未来每月生产的3万片氧化物半导体玻璃基板中,将含部分AMOLED屏。华星光电方面表示,2015年华星量产的AMOLED屏主要用于手机,因为AMOLED用在大屏幕电视上,成本还偏高,生产工艺还不完善。但这并不意味着华星放弃了对OLED电视屏的研发,相反,相关的研发正在加紧推进。

  国内另一中小尺寸面板企业深天马微电子,也正在发力OLED领域。天马微电子集团研发中心高级总监曾章和,也在中国国际显示大会上介绍说,天马很重视AMOLED的研发,并且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预计将于2014年研发出5.5英寸的高清和全高清AMOLED手机屏。

  中电熊猫加快建设IGZO高分辨率

  在中国电子的战略布局中,平板显示系统工程被视为“一号系统工程”重点发展。近年来,中国大陆高世代TFT-LCD产业快速崛起,拥有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中国电子希望借机打造全球最大的液晶显示产业基地。在京东方、华星光电逐步赢利后,拥有夏普支持的中国电子于上半年宣布8.5代生产线上马。

  中电熊猫液晶公司常务副总裁孙学军表示,整个中电熊猫的液晶产业是引进技术在进行建设和发展,新一代8.5代线也是跟夏普合作,引进最新技术来进行建设和投产。目前在全球IGZO的量产技术在夏普导入量产,所以整个项目的建设也是在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和建设投入,使得整个液晶面板产业能够进入到一个先进的行业,这样有利于推进国内面板企业在金属氧化物技术上的发展,希望能够促进IGZO技术尽快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结语

  整体来看,中国面板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不是亦步亦趋的跟随战略,而是未雨绸缪的前瞻战略。也就是说,在面板技术研发领域,必须实现产业化发展与基础技术研究同步进行,在当前国内高世代面板生产线相继投产甚至满产的情况下,企业必须立足当代面板显示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不断强化在未来新型显示(如OLED、IGZO等)方面的战略研发投入,构建起支撑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能力,才能走向世界。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