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光明新区高新技术园区的华星光电二期项目,目前正紧锣密鼓地施工,不久的将来,一座国内单体面积数一数二的高科技电子厂房将崭新面世,对深圳而言有着独特情结的华星光电项目,也将拥有更完善的配套产业链,更具竞争力。启动于2009年11月的华星光电项目,总投资规模达245亿元,是深圳市建市以来单笔投资额最大的工业项目,意义不言而喻,因此也获得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推动。
从2010年3月动工,2011年10月投产,2012年9月首次超越10万张基板的满载产能,华星光电用了17个月建成投产、用了10个月爬坡达产,书写了业内最快纪录,也一次次创造了新的“深圳速度”。目前,华星光电已成为大陆厂商中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电视液晶面板企业,成为国际一流、海峡两岸产能最大的8.5代液晶面板领军企业。
深圳海关关长李书玉(中)参观华星光电8 .5代T FT生产线
企业产能和规模虽能令人振奋,更值得称道的,是华星光电为改变中国液晶“缺芯少屏”所做的努力。
闯出集成创新的新路子
长期以来,“缺芯少屏”的现状制约着国内彩电业的发展。而华星光电的8 .5代液晶面板项目,是我国首条完全依靠自主创新建设的最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也由此成为我国平板产业的里程碑,提升了中国彩电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此后,华星光电相继自主研制出全球最大110英寸四倍全高清3D液晶显示屏“中华之星”和55英寸四倍全高清液晶显示屏,在自主创新道路上不断取得突破,使中国继日韩后成为掌握自主研制高端显示科技的国家。
自主创新的道路,总是充满崎岖和波折。华星光电打破了国内长期以来靠技术引进来上马高技术、高投入项目的模式,通过“招商引智”、组建国际化的人才团队,闯出了一条产业升级、集成创新的新路子。如此大的投资,华星光电在没有技术来源的情况下,通过招募人才、找人组建团队发展核心技术,在中国电子企业发展史上可谓绝无仅有。
通过边建设边研发“两条腿”走路,大大缩短了项目建设时间。不过,在华星光电等打破了国外面板垄断格局后,为了争食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彩电市场,三星、LG、夏普等面板巨头也纷至沓来,产能过剩的问题已鲜明地形成困扰。
事实上,华星光电项目启动之初,外界就曾用“生不逢时”来形容它,因为项目量产之时,恰逢全球面板过剩时代到来,如今形势日趋严峻,对华星光电来说,如何摆脱困局,找到突破口,已是当务之急。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