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愈来愈严重的今天,可穿戴技术能够施展的空间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
关于时尚
可穿戴设备的热度和话题性已无需多言,产品种类也是繁杂多样,层出不穷,有架在鼻梁上的,戴在手腕上的,垫在鞋里的,放在胸口的等等。然而,很多科技人士对于这些设备的可穿戴性,或者说是否值得穿戴提出了质疑。
MisFit的创始人Sonny Vu就尖锐地指出,“可穿戴设备,这一名称本身具有很强的误导性,因为这些设备中真正值得穿戴的寥寥无几。”
于是,他推出了Shine这样一款设计精美的智能生活配饰,采用铝合金打造,辅以精密的激光蚀刻技术,使其成为最具时尚感的可穿戴设备,并斩获包括红点在内的多项设计大奖。批评可穿戴设备不够时尚的不止Sonny Vu一个。
Emily Clark,她就职于伦敦的一家体育咨询公司,同时也是一位年轻的社交媒体撰稿人。她以女性对时尚独有的直觉和品位,一针见血地指出,琳琅满目的运动追踪产品,给人的第一观感并不好,甚至让人有些失望。
“可穿戴设备应该将时尚与功能并重。它首先应该具有时尚的外观设计,佩戴舒适,这样才会让人有佩戴的冲动,其所传达的信息应当是时尚,而非Geek范儿。当我们选择某一产品时,我们同时也希望透过它传递关于自我的一些信息。我们的穿戴的饰品,拥有的物件是对自我形象的一种展示。科技和时尚产品尤为如此。”
最后,她总结道:“可穿戴产品须融入我们的生活,并与现有的物件保持气质和功能上的统一和延续,万不可喧宾夺主,太过突兀。”
关于隐私
说起可穿戴设备的隐私问题,Steve Mann或许最有发言权。他是多伦多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的一名教授,被称为可穿戴设备狂人。自20世纪80年代起,Mann便致力于可穿戴计算设备的研究和开发,并一直坚持佩戴此类增强现实设备长达30年之久。他曾数次因为佩戴智能眼镜装置进入餐厅、机场等公共场合,被当地的工作人员阻挠,甚至发生肢体冲突,造成设备和人员的损伤。这也部分的反映了公众对于可穿戴设备的所带来的隐私问题的担忧。
Steve Mann认为,可穿戴设备的出现对隐私问题的干扰,并没有达到让人谈虎色变的程度。毕竟现在政府权力机关已经将监控摄像头遍布于大街小巷,而普通用户恶意侵犯他人隐私的情况可以通过立法进行监管。摄像头在很多时候是帮助人类记忆的辅助工具,通过完善视频和照片信息的分享协议,这样便可防止他人隐私的泄漏,而非简单粗暴的禁用此类设备。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