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杂志专栏 > 杂志期刊 >

清溢光电:打破TFT-LCD用掩膜版进口历史

编辑:AM 2014-04-28 12:54:47 浏览:4132  来源:《国际光电与显示》

  转眼之间,我国TFT-LCD产业发展已走过了十个年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尺寸到大尺寸,中国平板显示产业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十年。掩膜版作为TFT-LCD产业配套的重要关键材料之一,国内厂商的发展状况亦成为产业链布局的重要一环。

  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清溢光电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专业掩模版厂商,在产业推进路上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路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近日,清溢光电CEO朱雪华女士在接受《国际光电与显示》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自2003年首条G5 TFT生产线建设以来,平板显示行业经历了一个起步、彷徨、快速发展的阶段,产业提升,产品升级换代,传统STN产品逐步退出市场,形成了以TFT为绝对主体,PDP独家经营,AMOLED大步发展的局面。

  朱雪华女士向记者透露,清溢早年主要以STN市场为主,2006年以后就遇到了瓶颈,业务增长乏力,需要找到契合市场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产品线,之后在2007年成功开发出中国首片G5TFT生产线用掩膜版产品。但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的出现,以及国外竞争对手的挤压,TFT生产线投产之日,清溢就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这与先前规划有巨大心理和现实落差。触控应用的涌现为清溢开辟了一条换装前进的道路,及时调整投资和产品策略。今时今日,清溢已经稳定占据触摸屏行业的龙头地位,并在高端掩膜应用上,可以媲美国际先进水平,这对整个中国平板显示行业还是具有重大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在平板显示产业领域,她表示,掩膜版作为其重要的模具(或母版),它与客户的知识产权和批量生产关系重大。但同时,它又是一个小众市场,整体市场规模不大,对其有所了解的人也不多,这在客观上成为掩膜版行业的从业人员及相关决策机构对产品的认识和了解造成了障碍。近几年以来,政府决策机构亦加大了对行业的支持力度,

  谈到清溢掩膜版产品,她认为,从全球层面看,毫不夸张地讲,是最广泛的一家,产品面积从最小3英寸到最大8代TFT产品的尺寸,这在全球都找不到第二家。并且在不同产品领域,有不同的朋友与其分享这个并不大的市场,因此所面对的困难也是最多的。掩膜版作为资金和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其门槛相对比较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国民财富的积累,加上中国许多游资没有更多的投资渠道,有不少人对此兴趣很大,并投入其中。从短期看,活跃了市场,让广大企业用户尝到了更多甜头,这是好事。但从长期看,朱雪华女士认为,目前的局面对产业的发展似有隐忧,尽管她非常欢迎有竞争者参与,但竞争者大多缺乏理性,经常讲“高科技卖出白菜价”,部分竞争者大打价格战,纯粹以市场占有率和短期赢利甚至生存为目标导向,又何来追求资金与技术的积累和创新。

  另外,掩膜版作为一种非常专业和高精密度的高新技术产品,给用户的使用体验非常关键,因为产品涉及行业广,清溢在这方面还需下大工夫,市场需要更多良性互动。

  打破TFT-LCD用掩膜版进口历史

  一路走来虽然艰辛,但朱雪华女士依然清晰的记得,2007年清溢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第一张TFT用大尺寸掩膜版顺利上线,标志着公司成功进入到了大尺寸TFT平板显示上游关键零组件领域,改写了国内TFT行业用掩膜版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自清溢公司推出的5-6代TFT-LCD用掩膜版产品打破国外垄断以来,国内5-6代TFT-LCD用掩膜版产品交期缩短50%以上(从15天左右缩短到7天内),产品价格下降60%以上(从500万日元降低至150万日元以内),为国内的TFT-LCD平板显示器产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为其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国外竞争对手在整个掩膜版行业内仍处于领导和垄断地位,对清溢公司采取了技术封锁和采用低价销售的策略。而配套材料和关键设备在短时间内又无法国产化,清溢公司从国外采购的原材料和设备的关键消耗品(如激光器等)进口关税加上增值税,使企业背上沉重的资金压力,也面临严重的经营压力。当时这项产品的上线,对整个平板显示产业链来说,是个里程碑,取得的社会效益是显著的。

  完成精密IC小尺寸掩膜版产业化

  大尺寸掩膜版起家的清溢,从08年开始进入精密IC小尺寸掩膜版研究。朱雪华女士透露,现在已经完成了0.35umIC的研发与产业化,目前正在开展0.25umIC批量生产前的工艺测试,待形成稳定工艺后,预计今年将正式投产0.25umIC用掩膜版产品。届时,清溢光电将成为华南地区第一家具备中档IC用掩膜版生产能力的商用厂家。

  不过,清溢仍然注重大尺寸掩膜版的发展。她表示,从2005年开始进入大尺寸高精密度TFT LCD用掩膜版研究以来,已完成5-6代TFT LCD用掩膜版的量产,并成功通过国内所有TFT-LCD用户的技术认证。8代TFT-LCD用掩膜版也完成了工艺研发,预计今年底能够顺利投产,大尺寸AM OLED用掩膜版产品也已完成4.5代的工艺开发与投产,并得到多家客户的认可,目前正在开发的5.5代AM OLED用掩膜版产品,随着AM OLED平板显示产线的建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广泛应用在客户的生产线上。

  可以满足10代TFT线掩膜版生产

  随着国内8.5代TFT产线的发展,对大尺寸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个已经成为共识。朱雪华女士表示,清溢目前也正延着这条道路前进,但如何在效益和发展之间找到平衡,是我们很大的一个课题。另外一个变化就是产品往高精细化的方向发展,高PPI的智能终端产品以及AMOLED,是平板显示产业可持续地增加附加价值的机会,对清溢来说,同样如此,但面临的挑战也更多,比如技术地挑战,产能的挑战,成本地挑战等等。

  从长远看,她认为平板显示行业的合并整合符合此行业的一贯风格,是否在中国背景下也会复制这一模式,这个是需要我们仔细观察的,正常情况下,合并后企业总体需求都会有所减少。

  由于技术的演进,平板显示面板制造生产线是以世代来划分技术区隔,而各世代则是由开动量产的时间和玻璃基板尺寸来定义的。一般来说,是利用增加每片玻璃基板的取片数的方法来降低制造成本,而母玻璃基板尺寸的扩大,便是支撑着制造生产线世代进展的动力。因此,平板显示面板业者都是通过扩大玻璃基板尺寸,增加每片基板的面板生产数量来提高生产能力的。而生产能力的差异,决定着面板业者的竞争力。由此可见,未来几年,国内掩膜版的技术主要是朝着大型化、高精密度、低成本、减少制程等方向发展。

  对于清溢光电未来发展规划,清溢大厦厂房可以用于10代TFT线的掩膜版生产,目前还预留约1/2的空间作为未来的发展。设备条件在国际上处于一流水平,未来5-10年内可以满足行业对掩膜版的生产发展的要求。

  中国的平板显示产业包括掩膜版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中国大陆的发展背景。朱雪华女士表示,她在与相关行业人士(包括日韩以及中国台湾)沟通时,他们对清溢公司都抱有极大的期待,主要基于市场增长的潜力,清溢公司即有技术与管理经验的积累,也有政府的产业化政策的支持。

  呼吁政策支持中小型企业

  作为业内资深人士,她也强调“掩膜版”作为一种工业产品的特殊性,它是企业智慧——知识产权的具体表现载体,小小的一张掩膜版承载了企业中管理团队、研发团队,营销团队和制造团队的共同期盼和心血的结晶。掩膜版在中国的发展,需要各级政府、团体和平板显示企业本着振兴平板显示的民族产业和完善整个平板显示产业链的高度,促进均衡发展,为实现国产化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G5 TFT用掩膜版产品自清溢公司于2007年开始供应以来,国外大厂挟着资金,成本及技术优势,对清溢的挤压明显,价格一路下滑。在产业政策层面,政府虽然对于掩膜版成品恢复了征收关税,但日韩企业在台湾都设有掩膜版工厂,可照常享有ECFA的优惠政策。同时,清溢进口的原材料、机器及辅助材料还要征收进口关税,工资上升的速度亦很快,所以造成了国内企业的成本比国外大厂同类产品高的窘状,也限制了国内企业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

  朱雪华表示,平板显示行业涉及面广,上下游众多,列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她非常支持,同时也希望除了面板等龙头企业外,类似清溢这样的关键关键配套企业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清溢这样的小型企业,尤为重要!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