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行业追踪 > 市场行情 >

“彩电王”变形:日立在中国有很长路要走(2)

编辑:admin 2014-06-17 10:38:04 浏览:632  来源:钢联资讯

  获得该订单后,日立将铁路系统业务的主要管理团队转移到了英国。

  关于该订单的模式,主要为全面提供部件(如车辆电气品、信号)、装配(整车)、系统(turnkey,将软硬件全部配备好,客户收货后即可直接使用)、售后服务(维护保养等)。

  在这一模式里,日立是一个覆盖铁路系统全产业链的全球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事实上,日立的产品早已用于中国铁路、轨道交通领域,如重庆单轨列车系统,北京、上海地铁车辆的电气产品,及2008年广深线中深圳至香港延伸段的信息系统。

  或许由于日立产业较多元,其铁路领域的名气在中国远不如庞巴迪、阿尔斯通等外资企业。但日立得以继续竞争的核心力量是其产品加IT的融合型服务,综合解决方案供应。

  这一竞争力日立不仅将其用在基础设施领域,还用在医疗领域。

  今年4月1日,日立总公司——日立制作所成立了“健康管理集团”。这是日立继基础设施、信息通信、电力、建筑机械、高性能材料、汽车系统后,建立的第七个横向统管相关业务的内部集团。

  日立提出通过将产品、服务、IT(云计算)三者融合的解决方案来实现创新。健康管理集团的设立,也旨在将先进的医疗设备与服务、IT相融合,向全球提供解决方案。

  未来,随着老龄化的加速,癌症成为较大疾病领域,日立进入中国的产品或将是一套完整的医疗解决方案。

  尽管日立是最早将CT卖入中国医疗市场的企业——1978年卖给上海华山医院。但在其后的医疗领域发展中,名气却不如GE、西门子等。

  目前,日立的X光机、超声波诊断仪、CT、核磁共振等产品已进入多所医院。在中西宏明的介绍中,日立预计到2015财年实现超声波影像诊断装置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20%,CT市场占有率达到10%,核磁共振市场占有率达到4%。

  同时在长春设立制造、销售电气设备的新工厂,进一步强化在中国的生产能力,力求扩大在高速车辆、市内交通及城际交通车辆方面的销售额。在信号系统领域,也拟和中国合作伙伴在青岛设立合资公司,实现本地设计、本地生产,以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

  但能拿到订单才是硬道理,依靠其“产品+IT”的优势,能否在两年间实现中国市场销售额13.6%的提升,实现成功转型,还有待市场检验。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