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炒了两个月的亿思达takee全息手机,在一片质疑声中终于定于9月8日晚开始预售,预售价3600元。
当业内都聚焦在亿思达全息手机与中国3D产业联盟之间的“真假全息”纷争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采访了亿思达集团董事长刘美鸿以及接近亿思达的多位相关人士,还原了刘美鸿的全息手机创业故事。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刘美鸿第一次对媒体回应中国3D产业联盟质疑,并称全息手机宣传片为概念片,仅是一种理想结果,现在还做不到。同时,他透露,考虑市场接受度,初期先投2万台。
更有知情者透露,全息概念炒作的背后,可能是资本在操盘。
3D手机技术发展曲折
据接近亿思达的行业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亿思达从事手机业务要追溯到2011年底。当时,做3D显示技术解决方案起家的刘美鸿看到了手机市场的机会,希望将3D显示技术应用到手机屏幕上。于是,他先后找到中兴等深圳大的手机厂商推广亿思达基于手机端的裸眼3D解决方案技术,但是均遭到了拒绝。
事实上,2011年Android领域最热的两个关键词正是双核和裸眼3D,包括夏普、LG、任天堂、HTC等手机和游戏机厂商均推出裸眼3D产品。2012年是国产智能手机崛起之年,苹果、三星称霸智能手机市场,以“中华酷联”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制造商相继推出Android智能手机抢占国内智能机份额,运营商也在扶持国产手机厂商抢占市场份额。不过,中兴等深圳大的手机厂商并不看好3D显现技术应用到手机屏幕,一是成本昂贵,二是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
其中,引起消费者担忧的是2011年5月爆发的 “夏普裸眼3D呕吐事件”,一位购买了夏普SH8158U裸眼3D手机的用户称,在使用此款裸眼3D手机很短时间内,就出现了头晕和呕吐等不良反应。
刘美鸿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此前公司想做3D手机的解决方案,最早找过中兴、OPPO、蘑菇等手机厂商合作,但是由于客户体验太差,容易眩晕,基本上没有客户采用。
“2010年亿思达开始研发裸眼3D技术,2012年开始做产品研发,采用的是3D柱状透镜技术,有3D效果,但是和百叶窗一样,角度是死的。2014年初,开始全息手机的立项。”刘美鸿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从电视到平板、手机、游戏机,很多产品都在3D化。屏幕发展到这个阶段,逃脱不了要走到手机3D这一步。随着3D技术的普及,之前靠3D眼镜业务生存的3D显示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难免会遇到瓶颈,亿思达也属于上述情况之一。
根据亿思达官方资料显示,亿思达集团的前身为深圳市亿思达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主营业务集中在中国3D显示领域,从2005年至2010年,其研发多款基于眼镜形式的3D显示产品。
“事实上,3D眼镜市场在萎缩,2009年到2010年,亿思达有专利技术独家在做,收益还不错,后来技术逐渐落后,别人在做更实用更便宜的眼镜,亿思达的生意也从高峰期跌落下来。”根据相关人士介绍,刘美鸿显然早已意识到了企业转型的重要性,同时也看到了智能手机,甚至移动终端设备市场的广阔前景。
据上述人士透露,在向中兴等手机厂商求助合作无果后,刘美鸿决定自己研制手机,并于2013年7月前后研发出搭载Android系统的第一代亿思达3D智能手机。
“亿思达第一代与现在宣传的takee全息手机是不太相同的两个产品,可以肯定的是takee全息手机的宣传片是电脑合成技术,只是亿思达宣传的噱头,并非真正全息。从第一款到现在即将面世的这款,这中间经历了很多变化,尤其是技术方面。第一代亿思达手机最大的问题是长时间观看有眩晕感,而且视频、图片和游戏等的3D资源稀缺。”上述人士透露。
此外,相关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3D显现技术分为动态和静态。亿思达最早是采用静态狭路光栅技术来实现,类似百叶窗,通过三个视角实现3D效果,但人眼只能固定一个角度看,所以如果视角不正确就看不到3D效果,这种技术会消失一半亮度和一半的分配率,体验不佳。另外一种是动态的柱状透镜,可实现裸眼3D,其则是利用摄像头跟踪用户的眼球,测算出3D效果呈现给用户。目前手机牵制摄像头最大广角是88度,屏幕是180度,人只能看到一半的3D效果,超过88度就不会呈现了。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