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苹果将在2017年更新的iPhone上使用OLED屏幕,同时计划将这种屏幕使用到iPad和MacBook上。三星或已经拿到2017年iPhoneOLED屏幕的独家供应权,并有意向PC市场大量提供OLED屏幕。
苹果将在iPhone系列采用OLED面板几乎已成定局,这带起全球面板厂与手机品牌竞逐投资中小尺寸OLED面板的热潮。
一、AMOLED产业发展趋势
1.为什么OLED这么热?
从去年年底到现在,OLED相关的产业有几件大事:
a.苹果公司原计划2018年在iPhone上应用OLED屏幕,后来提前到2017年;根据韩国媒体报道,三星已经拿到了苹果的OLED订单,正在大力扩充产能,根据我们业内了解,这个消息可信度很高。以苹果为代表的消费电子龙头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巨大,目前很多机构调高了对于未来AMOLED的预测。
b.LG大力推进AMOLED电视。AMOLED电视的价格近年来快速下滑,前年55寸电视的价格在6万左右,去年售价已经下滑到2万,今年55寸OLED电视已经到9000~10000块钱。LG与合作伙伴力推,伴随技术进步价格下滑较快。我们判断,在当前售价下,LG可能实际是亏损的,但是他们正在通过降价为后期的产能投放作市场铺垫。
c.AMOLED在VR领域的应用。FaceBook收购Oculus进军VR产业,HTC及索尼也发布了相关VR产品,业内普遍认为VR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类似智能手机的行业,市场空间极大。AMOLED可以有效消除VR的眩晕感,而从目前产品的分辨率来说与LED差不多,非常值得期待,AMOLED将会是VR最好的显示方式,空间巨大。
正因为此,所以下游市场非常关注。
2.AMOLED的市场空间
今年以来,第三方机构对于AMOLED市场空间的预测也有很多调整。根据UBI发布的AMOLED市场调研报告,2020年AMOLED的市场规模可以达到717亿美元,CAGR=49%,但具体能到达的空间与下游市场的变化息息相关。在去年的报告里,市场空间预测值只有400亿美元,CAGR 30%左右。一年下来,整个第三方机构对AMOLED对于市场的预期普遍调高。
3.AMOLED的特性
AMOLED最吸引人的特性在于柔性显示。目前AMOLED是最有希望达成量产的柔性显示方式。三星两年前已经推出了可折叠屏幕的概念手机,展示的是一个可以全屏卷曲的AMOLED的显示屏,此外近期产业界预期三星柔性屏幕手机有望在今年年底推出。
AMOLED固态、自发光、结构简单和薄膜化特性使得其在柔性领域前景广阔,目前,三星投产的AMOLED量产线全部是柔性的,国内包括国显光电和京东方在成都的线也全是柔性的,根据第三方机构UBI的预测,到2020年柔性显示市场规模可以达到477亿美元,占整个AMOLED显示市场份额的66%左右,该数据与一年前相比有很大提高。
4.OLED生产线情况
已投产的产线,2016年AMOLED柔性显示三星一枝独秀,当前主要是5.5代线,6代线也有部分投产,8代线未来可能在研发的基础上转成量产线。韩国的AMOLED及柔性显示全球领先,除三星之外,LG走的是极小和极大路线,主要产品是apple watch之类的显示屏,在智能手表的市场上占有率最高,发光的技术路线也有所不同,LG用的是白光路线,与三星不同。在这条路线上LG技术上走得很快,在全球做的是最好的。LG未来计划再建设一条6代线,采取与三星相同的技术路线,目标市场也是中小尺寸,同时LG在大尺寸电视领域也有相当积累。
国内厂商主要包括国显光电、天马、和辉光电等。国显光电目前已投产一条5.5代线,目前正在规划6代。上海和辉拥有一条4.5代线,正在规划6代。台湾友达有一条3.5代线,在新加坡将收购一条5.5代线,友达在技术上有一些积累。Japan Display有一条6代线。上海天马在厦门规划有一套5.5代线,目前专做TFT,上海基地规划做5.5代线,在武汉规划建设6代线。成都京东方正在规划建设一条6代线,目前处在建设中,设备也开始下单了。惠州信利正在规划一条5.5代线,下半年预计设备到位。
二、AMOLED产业链分析
1.上游设备领域
AMOLED上游设备包括TFT(阵列)设备,封装,模组设备。TFT设备与TFT-LCD基本相同,而封装设备定制化程度比较高,工艺技术都各家独特的,因此整个OLED产线是定制的,无法标准化。通常OLED的产线建设由面板厂商提出需求,设备厂商来实现。其他还有很多定制化的包括高精密、高温真空在内的设备,这样的产业条件决定了通常AMOLED设备和面板厂商结合相对比较紧密,交流沟通非常频繁。
OLED设备制造厂商几乎均来自于日本和韩国,之前是日本厂商技术最为先进,近年来随着韩国政府产业扶持政策的落实,三星和LG的发展带动了韩国OLED设备厂商技术的突破;国内在高端设备上目前正处于追赶当中。不管日本还是韩国,从整个产业链来看还是有经验可循的,设备和面板产业的发展是正相关的,下游面板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带动上游设备的规模扩张和技术提升。
2.中游制造领域
AMOLED成本结构按占比由高到低分别为:有机材料、芯片、FPC、玻璃基板、有机胶。有机材料主要是OLED材料和模组材料,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整体成本会下降非常快,但目前产业规模还相对较小。随着整个OLED面板产业投资力度的增加,未来会带动材料成本较快下降。国内OLED产业最初原材料有80%需要进口,现在90%的原材料已经国产化,生产成本大大下降。通常来说,只要将工艺打通、良率提升上去并产出稳定后,就可以导入新的原材料。未来原材料国产化一定是个主要的趋势和方向。
有机材料的主要厂商包括:第一毛织(三星旗下)、LG化学(给三星和LG都有供货生产)。其他还包括,陶氏化学、出光和斗山电子、德山金属、Merck等。在整个产业链中,三星是AMOLED的最主要厂商,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发光材料是AMOLED的核心材料,三星通过第一毛织开发出了多种有机材料。但OLED有机材料具有多品类、多路线的特点,因此不管哪一家厂商都不能做到通吃,每一家都是其中几条技术路线的其中几款材料做到比较好,整体而言是个百家争鸣的格局,随时都有可能有新的产品和技术出来。三星不同代产品里的材料组合里,供应厂商随时都会发生变化;LG化学即使与三星相同产品中使用的有机材料也与三星稍有不同。因此从材料厂商的角度来看,要有较为持续的研发能力才能在OLED材料领域走得更远。
从驱动芯片来看,三星主要是通过自己生产。期初三星采用外购的方式,现在越来越多依赖自产。国显光电的PMOLED产品不少都用国内厂商的,但AMOLED还是以进口为主。
3.下游应用领域
从下游来看,OLED应用非常广,包括智能手机、智能穿戴、VR、汽车显示、汽车照明灯。目前智能手机领域OLED渗透率15%,近年UBI的预测已经上调至25%~30%。智能穿戴,智能手环,目前中高端智能手表几乎全部采用AMOLED显示屏。
智能穿戴领域OLED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超轻超薄,塑料基板可以做到0.2mm厚度,即使用玻璃也在1mm之内;2.非常省电,OLED不发光就不耗电,本身有背光;3.柔性,apple watch就是一块方屏,没有像iPhone一样的外框,因此形状可以任意设计,三星和华为的智能手表产品都是圆形。因此在智能穿戴领域,AMOLED和PMOLED占比非常高。此外还可用作车载显示,主要优点包括:1.全固态,抗震性好;2.显示角度大于80度,不会失真;3.就是显示效果比较好。#p#分页标题#e#
三、从国内相关企业来看,有哪些机会?
终端产品企业向上游的拓展
第一,中国高端电子制造业不只满足于终端产品,越来越向上游发展。从现实来看,从CRT被液晶显示技术取代只用了两三年;OLED是公认的下一代显示技术,进步的速度也会非常快。大家刚开始也在怀疑OLED能否发展起来,但以三星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一直投入大量资源不遗余力在推进OLED整个产业链。从终端市场来看,客户对OLED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整个显示界对OLED的看法有了较大的变化。
早前,市场都在怀疑iPhone为何一直不用OLED的屏幕,此前OLED相比前一代的TFT-LCD差异不是很大,不能做出革命性的产品。但自从三星把柔性OLED屏应用到手机后,苹果看到了这一块的商机,有望颠覆未来手机的形态。在下一代产品中。苹果除了三星外,也在找另外的供应商。苹果作为消费电子的龙头企业,每代苹果手机都代表着当时最领先的技术,而柔性OLED的应用,会推动下游(智能终端)整体的升级和变化。
从产业格局来看,平面显示在LCD和OLED时代发生了较大的变化,LCD时代日本最为领先,其次是韩国和台湾,中国大陆到2000年之后才形成产业化。OLED时代,产业格局完全不同,日本已经落在后面,东芝、索尼等大企业因主业不济投入不足,而三星LG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非常领先,中国大陆的OLED产业仅排在韩国之后,比当时介入LCD时要好很多。
中国起步之初,维信诺和清华大学走在最前面,参与全球标准定制。全球除了三星一骑绝尘外,其他企业都不能说自己在行业内具有绝对领先地位,这就给国内面板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只有面板产业做起来,上游产业才能带动起来,面板产业的带动对于上游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机遇。国内在面板上,PMOLED和AMOLED都有发展,目前几乎在面板层面都国产化了;在设备的合作上,国内企业也都在做,未来有望形成固定的合作模式和趋势。
整个产业领域里,国外有跑得最快的三星,其他企业也纷纷跟进,目前国内厂商投资的力度不断升温,这就使得行业的发展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中国大陆的产线情况,国显和和辉只做OLED,其他包括天马、信利和京东方等是OLED和LCD都做。OLED的产线投资额非常巨大,京东方这条线总投资额达到400多亿,天马在武汉的产线要120亿,并且之后肯定要追加投资。
但有些人也会问,是不是原有LCD生产企业花点钱,挖一个团队再建一条产线就可以切入OLED行业?事实上不是这样的,AMOLED的生产必须要公司在研发上有多年的积淀。首先,从工艺上来看AMOLED和LCD的背板要求有着较大的区别:LCD的背板仅作为电压型器件,AMOLED背板要提供驱动型电流,因此AMOLED对面板的均一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因此生产工艺要求也更高;其次,AMOLED晶体管的集成度要高很多。此外,除了TFT端的工艺之外,AMOLED的技术门槛更集中在OLED端。所有不良品中,66%来自于OLED端,这一块从材料到工艺都要完全匹配,且非常不标准化。三星在做AMOLED前,是做了7年的PMOLED量产才达到今天的水平。
产业链上相关产品(有机材料等)的国产化
从产业链来看AMOLED的主材,包括玻璃、靶材、化学品、气体,在这一块已经有很多国内的厂商在提供配套,但有些技术难题的突破还需要面板厂商和材料厂商的通力配合,但我们认为这一块技术上的解决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从我们对PMOLED的经验来看,国产化的突破也并不是那么难,但是需要一个过程。原材料这一块未来是一个方向。
从设备来看,这一块还是一个难点。由于过去OLED行业70%的投资用在设备上,设备投资占比巨大。面板产业的发展对于上游的带动也是很明显的,此前我们的机制不太好,搞设备的就自己搞设备,搞面板的就自己搞面板。今后只有设备厂商和面板厂商的通力配合,设备行业里才可能出现技术突破。这一块国家产业扶持政策也有变化,此前是单独扶持,最近已经改成国家把设备和面板厂商拉到一起做课题。我们认为,在未来设备和面板厂商相互带动的气氛下,行业整体一定会有一个比较大的突破。
四、热点聚焦
1.国内AMOLED生产线和三星的差距在哪里?
由于良率达不到三星的水平因此成本显著高于三星,目前三星的良率已经在90%以上,而国内只有60%多的良率,国显近期内目标是80%的良率。
2.是否目前国内企业买AMOLED只能买三星的产品?
对于AMOLED而言是如此。此前,华为和联想和三星都合作过,联想的乐Phone和华为的几款机型内都采用过三星的AMOLED,但三星为了供给自身机型,断供次数比较多。一段时间之后联想和华为后来都未能拿到货。目前,三星AMOLED显示屏85%都是供自有品牌使用,外销到其他企业的只有15%左右。从去年下半年鉴于智能手机市场发展速度的放缓,开始逐步加大对外放货的力度。
现在像华为这样的企业要向三星采购AMOLED产品,需要在事前跟他们签好以确保供应量,同时也在到处找第二、第三供应商。
3.三星产能的提升未来是否会对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形成挤压?
AMOLED在未来几年一定是一个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三星近年新增90K产能,基本用在苹果一家就差不多了,未来整个市场需求会增长得非常快,因此三星不会挤压国内市场,而是作为领头羊带着整个AMOLED市场往前走。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