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晶光电是一家专业从事SMD LED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光学结构、封装制程、光效和显色性等方面均掌握了业界领先的核心技术,公司自主研发的“超亮侧发白光LED”、“超薄侧发白光LED”、“可变式色域调整”等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穗晶光电的经营业绩在2015年实现56.02%的增长基础上,2016年第一季度又获得了236.21%的超高增速。另外,在销售增长加速的情况下,穗晶光电的毛利率也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充分体现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
●在小尺寸背光LED器件领域,公司具备全方位的竞争优势,已成功切入国内知名品牌智能手机厂商供应链,并形成稳定合作关系,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具备超额增长潜力;在大尺寸背光LED领域,公司的背光灯条模组产品于2015年开始发力,取得683%的超高速增长,目前已大范围应用在一些国内知名品牌的智能电视产品上。借助公司多年来在背光LED领域形成的优势,穗晶光电还在发力小间距LED和LED闪光灯市场,欲打造公司新的增长引擎。
●预计公司2016年~201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68亿元和5.8亿元,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0.45亿元、0.68亿元,对应公司目前6950万股本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65元和0.98元,对应公司目前6.9元/股股价的市盈率分别为10.62倍和7.04倍。考虑到公司良好的成长性,给予公司股票买入评级。
1.最具竞争实力的背光LED企业之一
穗晶光电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光电子器件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公司在光学结构、封装制程、光效和显色性等方面均掌握了业界领先的核心技术,公司自主研发的“超亮侧发白光LED”、“超薄侧发白光LED”、“可变式色域调整”等关键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目前生产的产品包括背光LED器件和背光灯条模组,背光LED器件主要包括020、4014、2835,其中020型号背光LED器件直接销售下游LED应用产业的生产制造商,4014和2835型号背光LED器件均用于背光灯条模组的自行生产。公司生产的背光灯条模组主要以电视背光源为主,具体可分为侧入式背光灯条模组和直下式背光灯条模组。
在背光LED取得行业领先优势的基础上,穗晶光电又开始积极进入闪光灯和LED小间距市场,新业务有望发展成为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新“引擎”。
2.业绩增速远超同行 毛利率行业领先
穗晶光电2014年~2015年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8亿元和2.14亿元,同比增长44.26%;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743万元和2719万元,同比增长56.02%。进入2016年,穗晶光电的业绩增长继续加速,2016年一季度实现的营业收入和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759.85万元和750.2万元, 较上年同期分别大幅增长了53.33%和236.21%。
值得关注的是,穗晶光电的超高增长是在智能手机市场增速下滑,背光LED市场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实现的,因而更能体现公司的竞争优势。高工产研LED研究所(GGII)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LED背光市场规模为259亿元,仅较2014年增长了3%。
受行业增速放缓影响,与穗晶光电高增长的业绩表现相比,国内其他背光LED行业的企业销售增长普遍疲软。A股上市公司兆驰股份(002429)2015年度LED业务营收为7.94亿元,同比仅小幅增长6.54%;瑞丰光电(300241)2015年中大尺寸背光源业务营收为2.85亿元,同比下滑了11.11%;聚飞光电(300303)LED背光器件业务2015年实现营收8.34亿元,同比下滑2.45%;万润科技(002654)的LED光源器件业务实现营收3.97亿元,仅同比增长了1.5%。
在业绩增速远超同行的同时,穗晶光电的毛利率水平也明显高于同行业公司的同类业务。公司2015年的毛利率为27.27%,要明显高于兆驰股份的9.29%、瑞丰光电的26.33%、聚飞光电的24.91%和万润科技的23.25%。
3.背光市场加速集中 新势力崛起重构竞争格局
背光LED器件是指用LED(发光二极管)来作为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源,和传统的CCFL(冷阴极管)背光源相比,LED 具有低功耗、低发热量、亮度高、寿命长等特点。按尺寸或应用领域划分,可分为小尺寸背光LED 器件和中大尺寸背光LED器件,其中小尺寸背光LED 器件主要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中大尺寸背光LED器件则主要用于笔记本、显示器、电视机等产品。
由于技术难度较高,背光LED器件早期的市场基本被日韩巨头和台湾企业占据,但随着本土企业逐步掌握关键技术,凭借更低的成本优势,国内企业逐步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小尺寸背光LED器件领域,国产化趋势明显,在大尺寸背光市场,本土企业潜在市场空间巨大。随着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力度的不断加大,预计国内企业在背光LED器件领域仍有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
尽管近年来背光LED 器件市场集中趋势明显,但仍然相对分散。2015年国内LED背光市场规模约为259亿元,但像聚飞光电这样的龙头企业LED背光器件业务也仅取得了8.34亿元的营收,仅占全部市场份额的3.22%。
我们认为,在智能手机、电视等产品的出货量不断向几大品牌集中的背景下,背光LED器件市场的集中在未来几年也将呈加速趋势。由于聚飞光电、瑞丰光电等传统优势企业将大量精力放在了LED照明领域,导致在LED背光领域的增长尽显疲态,因此,我们更看好像穗晶光电这样既掌握核心技术,又专注于LED背光业务的新生力量未来的增长前景,有望重构行业竞争格局。
4.立足背光LED优势 延伸产品线打开成长空间
4.1 小尺寸背光LED专注高端,仍具备超高增长潜力
小尺寸背光LED器件主要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上,应用最多的智能手机市场除了“苹果”、“三星”外,市场占有率排名靠前的基本都是中国本土品牌,包括“华为”、“小米”、“OPPO”、“VIVO”等,并且“苹果”、“三星”大部分产量也是放在中国生产,因此中国也是小尺寸背光LED器件全球最大市场,仅中国本土品牌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就占全球40%以上。
凭借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过硬的产品品质、快速反应的服务能力和独特的营销模式,穗晶光电在高端小尺寸背光LED器件领域的竞争优势非常明显,正在逐步蚕食传统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
技术创新方面,穗晶光电每年研发支出占营收的比例基本维持在4.3%以上,并形成了一系列的技术突破,掌握了超亮侧发白光LED、超薄侧发白光LED、可变式色域调整等关键技术。其中“超亮侧发白光LED”和“超薄侧发白光LED”适用于高端超薄手机和平板电脑,更好地满足了智能移动终端产品对超高亮度的需求。
在市场定位和营销方面,公司专注高端并将主要精力放在大客户领域,以高品质和优异的服务能力进入其合格供应商名录,通过把公司国产替代进口的营销理念推广给客户,公司目前已与多家品牌厂商和OEM商形成稳固的合作关系。实际上,这种专注于高端客户的营销方式也构成公司2015年以来高速成长的主要因素。
4.2 背光模组销售增长682%,大尺寸背光业务迎来井喷
在小尺寸背光LED器件取得巨大成功后,穗晶光电近几年又开始发力大尺寸背光LED业务,旨在复制公司在小尺寸背光LED领域的成功。在大尺寸背光LED业务领域,具备大尺寸背光LED器件和背光灯条模组的一体化生产能力。#p#分页标题#e#
穗晶光电生产的背光灯条模组包括侧入式和直下式两类。经过数年的研发,公司在大尺寸LED背光领域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其中“可变式色域调整技术” 能够让公司产品匹配的背光模组的种类更多,使终端产品显示的图像更逼真,可显著提高用户体验。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公司生产的大尺寸背光LED模组已经在国内知名电视品牌厂商的产品中得到应用,并获得了客户的广泛好评。
穗晶光电背光灯条模组在2015年实现营收334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了682.96%,预计未来仍有巨大的放量空间,有望发展成为公司又一个主要业绩来源,带动公司经营业绩可持续增长。
4.3 发力小间距和闪光灯市场,打造增长新“引擎”
LED小间距产品主要用于替代DLP拼接屏和LCD 拼接墙。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大屏拼接市场从最初的军事指挥、交通监控等领域逐步拓展到安防、商业展示等市场,大屏幕显示行业未来市场广阔。与传统大屏显示技术DLP 拼接墙和LCD 拼接墙相比,小间距LED 屏在拼缝、亮度、分辨率等方面都具有优势。根据高工产研LED研究所统计,2015年全球小间距LED市场为24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内市场1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0%,预计到2020年全球小间距LED市场有望突破100亿元。
基于对小间距LED市场的看好,穗晶光电计划投产小间距RGB器件生产项目,力争将小间距业务打造成为公司又一个业绩增长点。我们认为,穗晶光电作为国内最具实力的RGB器件生产企业之一,在SMT(表贴式封装)等方面具备较强的技术优势,在市场开拓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预计公司未来将成长为小间距LED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
除小间距RGB器件外,穗晶光电还计划依托小尺寸背光产品的技术优势,进军LED闪光灯市场。LED闪光灯作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的标配器件,根据公开数据估算,在单部手机上LED背光的产值约为2元,1颗闪光灯的产值约为1~2元,市场空间非常大。对LED闪光灯领域的开拓,有望形成公司又一个业绩爆发点。
5.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非常看好穗晶光电未来业绩的增长。预计公司2016年~201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68亿元和5.8亿元,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0.45亿元、0.68亿元,对应公司目前6950万股本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65元和0.98元,对应公司目前6.9元/股股价的市盈率分别为10.62倍和7.04倍。考虑到公司良好的成长性,给予公司股票买入评级。(CIS)(来源:证券时报)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