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华星光电上市计划告吹:传统家电如何与资本过招

编辑:liuchang 2016-12-26 14:14:44 浏览:516  来源:未知

  近期,TCL的一项重大资产重组告吹,再度引发社会对于家电企业在谋求互联网转型过程中,资本整合和资本利用能力的关注。

  近期,TCL推动华星光电为核心的上游显示面板业务借壳上市的计划泡汤了,这引发了业界对其G11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还能否顺利投产的广泛关注。近日,TCL集团与深纺织A发布公告,由于目前国内证券市场环境及政策发生一定的变化,继续推进本次重组的实施条件尚不成熟,故双方研究决定终止筹划此次重大资产重组。

  实际上,对于很多家电企业来说,近年来在实现智能化转型中,一旦搭上"资本的快车",无疑可以大大提升转型的效率和速度。但是,并不是所有家电企业都能在互联网时代对资本运营"长袖善舞"。

  壹

  其实TCL对华星光电分拆上市的规划早在几年前就有了。一方面,作为上游液晶面板,华星估值原本应该高于TCL所属于消费电子产品制造领域,但却受到集团整体上市影响,估值偏低,自身的融合能力不强;另一方面,作为TCL集团来说,近年来一直在推动旗下一些主要业务的单独上市,以前主战场在香港,但融合能力有限;华星这块最优质资产,只有放在内地主板上市,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但是因为华星光电主要从事半导体显示面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是TCL集团含金量最高的资产。但是证监会规定,分拆上市公司的净资产规模不能超过母公司净资产的30%,净利润不能超过母公司净利润的50%,而华星光电在这两项关键指标上全部超标,分拆上市行不通。

  然而,随着彩电行业竞争的大屏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高世代面板生产线将成为华星光电等面板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因此,华星光电在9月12日正式签约全球首条第11代面板生产线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65亿元,这对TCL和华星光电资金上产生不可回避的压力。

  因此,华星光电的分拆上市,具备自主的融资能力,从而获得资本推动上演发展"加速度"。再次成为摆在TCL面前亟需解决的一道难题,这才有了10月TCL集团和深纺织A同时发布公告称,深纺织A拟以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TCL集团或其他方持有的半导体显示业务相关的股权业务资产,双方已于10月17日就此签署《重组框架协议》。

  眼看着华星光电借壳上市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却在今年12月出现小插曲,让这一次资产重组再次泡汤。虽然双方的公告称由于国内证券市场环境及政策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重组的条件不成熟,但本质还是因为TCL集团整体估值一直偏低,华星光电显示在上市公司盘子里也被低估了,但直接从TCL集团剥离政策上也通不过。因此,就目前情况下,华星光电接下来想要走上市融资的路将是难上加难。

  贰

  其实重大项目的融资途径除了上市募资之外,还可以直接筹资,比如通过组建专项产业基金等。第11代面板生产线项目不仅对TCL来说意义重大,对整个中国彩电业甚至整个中国制造业来说都是影响巨大,这标志着中国制造开始拥有了自主研发、生产关键零部件的能力。

  因此接下来国家相关金融机构,以及风投机构都会关注和支持该项目的进展,断不会让该项目因为资金问题而夭折。因此,暂停重并不会影响具体业务的推动和发展,TCL集团和华星光电当前应该积极寻求新的融资机会。但是,这件事情却再次敲响了所有家电企业的资本化运营能力警钟:必须要加快完善多层次、多手段的资本运营能力建设。

  作为传统制造业的家电企业,在当前轰轰烈烈的互联网化、智能化转型中,必可不少的要与资本市场打交道,借助资本的力量撬动企业在互联网时代转型的速度和成功率。但是,与传统时代的资本募集主要靠银行借贷、上市融合、民间借贷不同的是,互联网时代的资本募集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化。

  各种风投机构、互联网投资企业、互联网转向基金等层出不穷。同时,互联网时代的资金募集项目可以是固定资产的创新、改进和升级,也可以是一个好的想法和创意,只要企业敢于创新,敢于围绕用户的智能家居生活体验进行颠覆式创新,就能从资本市场获取足够的资金。

  当前,中国家电业都在进行智能化转型,无论是智能产品成果创新还是智能制造的创新都需要整合资源,也必然需要募集足够的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家电企业必须学会与资本打交道,充分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筹资方式,合理配置资源,以保证智能化转型的速度和效率。未来已来,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来源:界面光电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