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行业追踪 > 市场行情 >

全球TV面板产业格局重构与面板市场预测

编辑:liuchang 2017-02-21 15:04:14 浏览:986  来源:未知

  2月18日上午,ICDT(国际显示技术会议)商业会议在福州喜来登酒店举办。

  全球大尺寸显示面板资深分析师张虹女士带来《全球TV面板产业格局重构与面板市场预测》的精彩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首先我们看下全球TV面板的出货。

  2016年全球TV面板出货总量接近2.6亿台,数量同比下降2.5%。从数量上来讲,2016年TV面板出货是首次出现同比下降。我们认为全球TV市场的容量趋于饱和,未来几年全球TV面板的需求很难再现高速的增长。同时我们也惊喜的发现,TV面板尺寸的增长,也是带动了面板出货面积的增长,2016年全球TV面板出货面积同比增长了7.7%。

  接下来我们来看面板企业的竞争格局。左边这个图是出货数量的排名,右边是出货面积的排名。首先从数量上讲,韩厂有明显的优势,LGD和三星排在前两位。中国面板厂投资不断增加,出货量也是不断的增长。根据我们群智咨询的统计,京东方2016年TV面板出货总量接近4400万台,挤进全球前三。从出货面积来看,与数量的排名有略微的差异。韩厂依然也是保持明显的领先优势,LGD和三星排名在前两位。中国面板厂在面积上的排名落后于数量的排名,主要是因为中国面板企业不管是京东方,还是华星光电,他们在TV面板结构的布局上,小尺寸的占比较高,甚至32英寸占比超过50%。这也是中国厂商在出货面积的排名上稍微落后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未来中国面板企业在TV面板尺寸的优化上任重道远。

  再上升到整个产业的竞争格局,我们认为未来全球显示产业会向五大产业链集群聚集,形成比较明显的寡头竞争的格局。首先看三星,全球的第一大产业巨头。三星的品牌竞争力是很有优势的,近年来SDC在LCD,特别是大尺寸LCD产线逐步关闭,产能减少,带动SDC在大尺寸TV面板方面的竞争力逐渐减弱。所以三星电子为了维持自身的竞争力,在供应链方面平衡资源就必须强化与集团外的面板企业的合作关系。到目前为止,三星电子与台湾的群创、友达,中国大陆的京东方、华星光电都是保持比较好的合作关系。今年三星电子也会开始与LGD展开面板采购的合作。

  另外一个产业巨头是LG。与三星相比,LG有些差异。LG的品牌竞争力相对要弱,但是在面板方面的实力很强。除了支持LGE,LGD也强化集团外品牌的合作关系。目前LGD与创维、索尼、TPV等企业的合作关系都是非常紧密的。而且从今年开始,三星电子也将进入LGD面板客户群。

  第三家巨头,就是鸿海系。鸿海系近年来频频上新闻头条。2016年,鸿海收购了日本夏普,并展开包括面板、品牌、代工业务等方面的改革,资源整合和重新分配。从近期鸿海的策略可以看出一些变化,2017年一季度夏普开始停止向夏普品牌和鸿海代工以外的客户供应面板,用来全力支持夏普品牌的扩张和代工业务。鸿海系的策略变动之大,也牵动其他几大产业巨头的策略。

  除了上述产业巨头,中国大陆也是形成两大产业巨头。首先来看京东方。京东方是以面板产业发展起来的产业巨头,面板产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同时也在向上游涉入,包括IC半导体、设备、材料等。在下游,近年来BOE高创也是不断成长。上下游的渗透和发展,形成产业链联动,有利于京东方整体的竞争力发展。

  全球第五家产业巨头,我们认为是TCL。传统来说,TCL一直是品牌发展比较迅猛,也不断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扩充。近几年TCL投资的华星光电,面板业务积极扩充,竞争力不断提升。同时TCL策略运作频繁,包括引入乐视的股份等,与三星交叉持股,积极发力代工业务等来提升TCL集团的产业链竞争力。

  通过以上我们对全球显示产业竞争格局的分析,看似波澜不惊的全球TV面板市场,其竞争格局正在重构。五大巨头会对未来TV面板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以上描述的竞争格局之下,未来TV面板会有怎么样的发展?

  接下来我们看预测部分,我们先从技术部分来看,技术引领市场。未来TV面板会围绕“画质”的提升和“外观”的改变为主轴,并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首先从画质的提升来看,主要表现在分辨率的提升、色彩饱和度改善以及搭配量子点、HDR等新技术来实现更优的画质。4K面板的继续普及,8K面板的酝酿,以及QD,HDR等关键技术已然引领着全球电视面板发展方向。从外观来看,主要分两大主轴,一个是大尺寸化,一个是薄型化。所以TV面板未来会越做越大,越做越薄,同时会搭配曲面,窄边框、无边框来实现更高的产品定位。

  接下来再看不同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首先看UD面板。我们群智咨询认为在大尺寸化的趋势下,UD面板出货会持续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根据群智咨询的最新预测数据,2017年全球UD面板的出货量会超过8000万台,渗透率接近40%。

  另外我们来看曲面。曲面面板近几年出货也是有平稳的发展,未来我们认为面板厂依然会积极的推动曲面面板的发展,加上终端品牌的推广。所以,我们大胆预测,未来两三年曲面面板也会有稳步的发展。2017年,我们预计曲面面板的出货量会达到1450万,渗透率会达5%以上。

  再来看OLED TV。OLED TV面板目前仅有LGD一家面板厂可以量产供应。到目前为止,OLED TV面板的生产依然受到良率、成本等方面的影响,获利比较艰难。LGD在OLED TV面板的布局上比较平稳,不是那么积极。所以未来几年OLED TV面板的出货也是比较平稳,不会有渗透率快速明显的提升。

  在TV面板行业近期有两大热点,一是大尺寸化,二是面板价格大涨。大尺寸化可以从TV的平均尺寸的曲线看出发展趋势。2016年,根据我们群智咨询的统计,全球LCD TV面板平均尺寸增长了2.1英寸,大尺寸化的速度在加快。未来几年,我们预计大尺寸化进程会继续推进,当然速度每年不同。

#p#分页标题#e#

  另外一个大热点,就是2016年二季度开始,TV面板呈现大幅上涨的趋势。这张图是2014年1月到2017年2月TV面板的价格走势。我们看到,从2016年二季度开始,全球TV面板开始步入新一轮上涨通道,特别是中小尺寸TV面板的上涨幅度尤为明显。32英寸在这一阶段的涨幅在40%以上;40英寸尺寸段,包括40、43英寸,面板的涨幅超过了60%;大尺寸涨幅则为20%左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目前40英寸尺寸段价格已经超过上一波价格调整前的峰值。这种价格的快速上涨给品牌厂商的生产成本和获利带来非常大的压力,逼迫品牌厂商推动电视终端市场价格轮番上涨。我们认为,价格的持续上涨最终会对面板未来的市场需求产生不利影响。

  在面板大尺寸化以及面板价格大涨的两大动力推动下,提振了近期面板投资的热情,但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目前,较为确定是中国的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的10.5代线,另外,LGD的P10也规划做10.5代线,虽然暂时没有正式公布,但是做10.5代线的可能性较大,而且可能会布局LCD及OLED相关高端产品。另外一家是惠科,惠科之前与昆明市政府签订了10.5代线的合作意向,但据我们最新调研发现,这一产线落实的可能性不大。重要的是,G10.5代线的落实将受到上游设备供应能力的限制。鉴于此,我们在充分考虑上游设备供应基础上,对未来几年产能竞争做了合理预测。我们认为,整个TV面板的生产主导权将由7.x代~8.5代挪移到8.5代~10.5代,我们可以重点来看一下7.x代、8.5代、10.5代线产能的变化趋势。

  先来看7.x代线。7.x代线在2016年整个TV产能占比为24%左右,到2020年之后,7.x代线的产能占比将会大幅萎缩到10%左右,7.x代线的竞争力是在明显衰退。这主要是因为后续10.5代线量产后产能的释放,像75英寸等超大尺寸面板将会集中在10.5代线生产,因此7~7.5代线未来将面临比较尴尬的局面。

  与7.5代线产能衰退相对的,是10.5代线产能的迅速增长。从图中最上方的纵轴可以看出,随着10.5代线的相继量产,释放出来的产能也会不断增加,我们预计到2022年10.5代产能占比达到20%。当然,8.5代线依然是主力,到2022年仍将占有六成的比重。

  基于此,我们也分区域来看一下竞争格局的变化趋势。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的统计口径是根据各面板工厂所在地来统计各个地区的产能。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明显的两个趋势:一个是中国大陆地区6代以上LCD产能占比大幅增加,预计到2020年,有一半以上的6代以上LCD产能将集中在中国大陆;另一个是韩国地区6代以上LCD产能明显减少,这主要是因为韩国厂商正在逐步退出大尺寸LCD面板的供应,其中,LG将把大尺寸LCD产能逐步转向大尺寸OLED。越来越多的厂商都希望加入10.5代线的阵营,所以未来高世代产能的竞争将会异常激烈,未来产能的格局也将随着10.5代线的量产而呈现波动。我们发现随着京东方10.5代线2018年开始量产带动其产能产能占比显著提升。华星光电的产能占比也在2019年和2020年显著提升。尤其是京东方,在2020年左右,它的6代及6代以上LCD产能将会超过LGD,成为全球最大的大尺寸面板供应厂商。

  新的高世代线的不断出现,大尺寸面板产能的不断增加,将对整个LCD TV面板的供应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这里,我们也对未来LCDTV面板的供需做了一个预判,若不考虑产线关闭等产能受损的情况下,我们认为,2018年以后,整个TV面板的供需形势并不是很好。而一旦整个供需呈现供应过剩,势必将带动整个面板价格的下跌和获利的折损,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