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行业追踪 > 市场行情 >

液晶面板“囚徒”之争三年见分晓

编辑:kathy 2010-12-30 11:03:47 浏览:1792  来源:

  文/霍  光

  一方面是液晶面板整体市场的产能过剩,导致整体市场无利可图;另一方面是新的产能不断加入,新产线建设不断。液晶面板产业的发展节奏似乎让人看不懂了。7月,国际市场大尺寸液晶面板价格再度下降。数据显示,二季度液晶面板过剩程度已经达到36.4%,甚至超过了2009年液晶面板最低迷的时刻。8月,大尺寸液晶面板价格继续下降4.4%。iSuppli公司研究报告显示,部分低价面板价格已经达到现金成本水平。

  与此同时,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产业依然紧锣密鼓地向前发展。8月,位于北京亦庄的京东方8.5代线建筑主体封顶,预计2011年9月即可实现量产。9月3日,位于合肥的京东方6代线产品点亮。10月18日开始,将以每月3万片玻璃基板的产能开始量产,到2011年4月满产时,产能可达每月9万片玻璃基板。与此同时,TCL集团的液晶面板生产线建设计划也在不断向前推进,有望在2011年8月开始试生产,并于四季度实现量产。另外,三星、LG、夏普等海外液晶面板巨头也不甘寂寞,纷纷向中国大陆抛出橄榄枝,希望在中国大陆兴建生产线。在新线审批结果迟迟不见的情况下,三星甚至希望通过在中国大陆增设半导体厂的“买一送一”策略打动有关部门,并希望通过投资TCL 8.5代线来曲线进入中国大陆液晶面板市场。

  是什么让液晶面板产业呈现如此怪象?

  供需不均衡引发囚徒困境

  “三国四地五虎争,制胜焦点在中国大陆。”京东方总裁陈炎顺用两句话概括了目前液晶面板竞争的现状。他指出,虽然全球市场液晶面板短期内供过于求,但在中国大陆,液晶面板却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中国大陆首先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现在,全球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的年需求约为24亿片,显示器面板需求超过2亿片;液晶电视面板需求超过1亿片。一方面,中国大陆市场几乎达到了20%。另一方面,中国大陆又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全球约70%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在中国大陆制造,80%的显示器在中国大陆制造,60%的电视机在中国大陆制造。然而,直到今年9月,中国大陆还完全没有32英寸以上的液晶面板制造能力。中国大陆一年液晶电视内销加上出口的量达到6000万,需要花上百亿美元采购液晶面板。”陈炎顺介绍,“液晶面板是信息时代的粮食,是我国必须跨过的一道坎。电视机的成本75%来自液晶面板,液晶面板的自给能力决定了我国对电视机产业的控制能力。同时,国家工业化提升、军工产业都需要自主的液晶面板生产能力。”

  这种供需的不均衡,让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产业处于一种奇怪的格局中。为了自身的利益,中国大陆必须拥有自己的液晶面板供应能力;当中国大陆拥有液晶面板供应能力之后,为了与具有地缘优势的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企业竞争,海外厂商必须在中国大陆建厂;而产能的爆发,将带来全球范围的产能过剩,让所有液晶面板厂商受损。液晶面板企业面临的是典型的囚徒困境。

  “2013年,预计中国大陆需要4300万张左右32英寸级别的液晶面板。8代线基板可以裁切18张32英寸液晶面板,这样粗略计算,只要有3条月产能达到9万片玻璃基板的8代线就可以满足中国大陆2013年的液晶面板需求。”DisplaySearch的秋山尊谦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如果中国大陆能够获得大规模投资许可的生产线有5处的话,那么供应量将远远超过内需。剩余部分必然转为出口到其他国家,这将加速国外市场的竞争,由此产生的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的急剧下滑将波及全球。各大液晶面板厂商的经营判断能力正在经受考验。”因此,他也提出:“为了躲避风险,政府必然会优先扶植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对于来自国外的大规模新投资提案,必然会采取严格设置条件以抑制投资的措施。”今年年初,国家将高世代液晶面板的审批权收归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发改委,也说明了国家的态度。

  对此,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产业要有节奏地来发展。同一时间上很多8代线,那就是没有节奏。所以要通过政府审批,要引导大家理性地投资。”不过,即使没有新增项目,按照目前的进度,2012年内,中国大陆目前在建的8.5代线的产能就能够充分释放,全球市场液晶面板依旧有可能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同时有统计表明,2013年由于CRT已经基本换代完毕,液晶电视的增长速度将开始放缓。因此,2013年将是决定众多液晶面板企业命运的重要一年。

  狼虎之争锱铢必较

  尽管意识到竞争的残酷,京东方依然提出了非常有挑战性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在十二五期间保5争3,一定要进入全球液晶面板领域的前5名,并争取冲到第3名。”王东升表示。

  目前,京东方的规模在全球排名第8。实际上,三星、LG、友达、奇美、夏普这“五虎”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京东方8.5代线量产之后,规模有望达到第6位,成为五虎之后的一匹独狼。而要继续前进,就势必进一步扩大产能。

  然而,京东方已经先后在6代线投资175亿元、8.5代线投资280亿元,大笔的投资尚未看到回报。相较排名,盈利是很多股东对作为上市公司的京东方的更迫切要求。可惜的是,由于起步较晚,京东方面临着折旧带来的经营压力。这也是中国大陆其他液晶面板企业同样面临的问题。

  让我们粗略地估计一下:一条8代线投资总额约在200亿~300亿元。假设其中一半投资转换成为固定资产,并以7年为限进行折旧,每年就需要折旧20多亿元。以目前32英寸面板的价格计算,一条8代线年产值约在220亿元左右,折旧约占到产值的10%。这意味着,折旧完毕的液晶面板企业面对尚在进行折旧的面板企业,从财务核算角度看,有10%的成本优势。而现在,液晶面板普遍的行业毛利率只是个位数。这意味着,这10%的成本优势就可以成为致命的武器。

  “根据情况不同,液晶面板厂商的折旧年限也不同。有些企业为了打压我们,甚至凭借资金实力,采取3年折旧的方式。”京东方副总裁张宇谈起这个话题就激动起来。他甚至将这个话题上升到不正当竞争的高度。

  不过,中国大陆的液晶面板厂商也有其先天的优势:5%左右的关税。这就抵消掉了部分折旧的压力。即使这样,形势依旧不容乐观。这种情况下,即使1%的毛利率也非常重要。

  “市场好的时候,液晶面板毛利率大概在25%~30%之间;市场不好的时候,毛利率有可能降到负数。京东方今年上半年毛利率为7%。现在估计,三季度全球行业毛利率在正负5%之间。”王东升坦承,京东方在毛利率上较一线厂商还有差距。但他同时表示,6代线的投产将有效地改进京东方的毛利率水平。

  “从经济角度讲,一条生产线生产4个品种是最合适的。但是,之前为了争取客户,京东方一条5代线上要生产17个品种的面板。”陈炎顺向记者介绍,当6代线乃至8.5代线投产之后,加上已经投产的4.5代线,京东方产品分布将更加合理,毛利率也会得到提升。这时候,京东方的投入期将基本结束,迎来回报期。

  “现在,公司内部正在做组织流程创新,通过集中化、专业化管理和更合理的产品分配来提升竞争力。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3年内,将毛利率提升至全球最高。”王东升做出了这样的宣言。3年,再度成为考验京东方的时限。

  航母时代的集群作战

  较之成本和效率方面的锱铢必较,更可怕的是,在经过多次经济波动后,液晶面板上下游结合开始越来越紧密,一艘艘同时拥有面板生产、整机制造能力的大型航母正在形成。2008年开始,受经济形势影响,全球液晶面板企业普遍亏损,唯有同时拥有液晶面板、显示器、液晶电视和手机产品线的三星一枝独秀,印证了航母作战的实力。2009年,群创光电收购了奇美电子,又一艘贯穿上下游的航母诞生。

  巨型航母的优势在于,当实现了上下游的全产业链聚合之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和下游的出货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抵抗经济波动的能力会大大提高。无论是供过于求还是供不应求的局面下,航母整体的抗风险能力都要强于单兵作战的企业。

  “平时,三星规定自己的整机部门要在市场上购买面板,但到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三星整机部门一定会优先购买三星自己的面板。”陈炎顺说。

  而在经济刚刚露出景气苗头的时候,玻璃基板供应不足限制了液晶面板企业的产能释放,这时,拥有三星康宁的三星再度占据了市场先机。

  也许,这正是TCL孤注一掷进军液晶面板产业的原因。惨烈的市场竞争之下,整机的利润不断摊薄,为了取得竞争的优势,建造航母势在必行。

  但是,在液晶面板制造中,很多关键环节的原料生产能力,中国大陆的企业还不具备。这种关键环节如果依然缺失,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企业即使上了规模也是似强实弱。

  对此,京东方也在寻找应对之法。记者了解到,液晶面板最主要的原料——玻璃基板的全球最大供应商康宁即将在亦庄京东方8.5代线旁建立自己在中国大陆首个玻璃基板熔炉。这也是京东方的作战方式:用集群应对航母。

  “从整体发展来看,京东方希望建成一个以8.5代线为核心的产业园区。当康宁的熔炉就矗立在8.5代线旁边时,我们玻璃基板的供应得到了保证。同时,与8.5代线隔一条马路就是全球最大的显示器制造厂商冠捷的一个产能达到800万台的制造基地。京东方自己也建设了一个600万台产能的显示器和电视机制造基地,这个基地与面板生产线直接用连廊相连。”陈炎顺介绍,京东方同一园区内引进了25家配套厂商,同一园区内几乎能够做到“石英砂运进去,整机出来”的全过程。

  “京东方正在努力将产业链上下游整合起来。这部分的投资不像面板生产线那么大,但由此带来的设计一体化能够提高我们的竞争力。我们也在考虑,是否要经营自己的品牌。”陈炎顺如是说。

  王东升:面板和半导体是突破工业化中期瓶颈的关键

  “在CRT时代,中国生产的电视机曾经占据了全球市场很大的份额。但当平板显示技术问世之后,很多跟CRT相关的企业就无法生存了。”曾带领京东方的前身——北京电子管厂扭亏为盈的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对产业有着自己的理解,“原因就是我们中国工业的发展都是从前端开始,按照贸、工、技这样的发展思路走过来的。这样一来,我们短期内可以发展得很快,但是当有新技术问世时,我们瞬间又处于落后。这种恶性循环就是工业化中期瓶颈。”

  京东方毅然投身液晶面板产业,也是基于王东升对产业的理解:“如何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关键是要突破工业化中期瓶颈。而突破工业化中期瓶颈需要掌握最基础的技术。第一个核心是半导体,第二个就是液晶面板。这两项产品是IT产业的基石,也是突破工业化中期瓶颈的基石。”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