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杂志专栏 > 杂志期刊 >

LED照明灯对流散热之优化与强化

编辑:chris 2011-07-01 17:19:12 浏览:1608  来源:

  一、引论

  散热问题被认为是LED照明灯中的一大技术难题,是LED灯光衰的根源。散热成本也占了LED灯成本相当部分,散热成了LED照明灯普及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

  散热属于传热中的一部分。人类对传热的研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上世纪60~70年代是人们对传热研究的顶峰时期,其主要动力是人类开发航空航天的需求。那时候传热技术领域聚集了许多优秀人才,有不少传热研究人员成为知名人士,之后人们对传热研究热情逐渐减小,目前传热学及技术的专业人员非常少。传热学及技术现已非常成熟,就像成熟的果子掉到地上被树叶遮盖,很难被人们看见,以致当电子行业,主要是计算机中的CPU发热量突然大增时,人们没有去拨开地面上的树叶,捡起那些熟透的果子,将人类成熟的传热知识应用到电子行业内,而是另起炉灶,创造出不少新名词:“主动散热”、“被动散热”、“热沉”等听起来不知是什么意思,英文“Sink”在传热学及技术中也是非常罕见的名词。

  针对LED灯散热,当前业内缺乏对整个传热流程中的每个传热过程清晰的研究结果。从LED结点到空气与散热片表面的对流(自然)传热,每个过程中的传热温差(即热阻)所占比例,哪个过程的温差最大,以及影响每个传热过程的因素。如何降低其热阻的技术方向更重要,尤其是热阻最大的传热过程。使有了这些研究结果,还必须被结构工程师熟知,因为传热最终要通过结构来实现。

  从传热学和技术来谈,LED散热并不复杂,只涉及到传热学中非常小的部分?导热传热和对流传热(主要是空气自然对流传热),其中导热传热可利用现成的传热计算机软件,得到非常准确的解,比如分析LED封装芯片内的温度分布(传热过程);分析从LED芯片到散热肋片的内部温度分布。但是应特别注意,对于对流传热,凡涉及到空气流动,必须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用计算机软件计算,只有学术上的意义,没有实际工程意义,因为误差太大,目前还有不少公司热衷推销此类软件。

  导致LED散热问题被复杂化的原因有:知识断层,拥有成熟的传热知识的人员参与到LED散热研究的甚少;缺乏专业的LED散热研究机构,给行业内明确正确的指导思想;研讨会非常之多,但学术气氛少,商业味较浓。目前行业内的专业散热技术人员,许多是从计算机散热方面转过来的,自然地将那方面常用的技术以及商业行为带过来。比如,热管技术被大量应用到大功率LED照明灯(比如路灯)中,给那些原来为计算机芯片散热器服务的热管厂商创造了新的商机,甚至还有提出采用回流式热管。如果说LED灯散热采用一般热管像杀鸡用了杀猪刀,那么采用回流式热管就像杀鸡举起了宰牛刀。台湾有一家公司发明的液态沉浸散热技术,这种缺乏基本对流传热知识的发明,竟还获得国际发明展金奖。国内也有类似的企业,并有一定的知名度,开发LED液冷散热技术,称已申请有30多项专利。这些受汽车水箱启发的发明者,并不清楚汽车发动机采用水(液)冷技术的原因,水在散热过程所起的作用。

  自然对流散热,无机械运动,可靠性高,成本低,自然为LED灯首选。本文将阐述自然对流散热原理,最大散热量以及优化设计的理念;论述LED灯散热片的最佳应用结构?太阳花式散热片,提出采用对流罩,利用烟囱效应强化提高散热热量。经大量的实验及分析研究得到优化和强化,可实现每瓦散热用铝不到4克,散热成本显著降低,以后将不用考虑散热成本。

  二、自然对流散热原理及优化

  散热过程最终是热量传到空气中,由空气流动(对流)将热量带走,散热片的辐射传热所占的分量非常低,因而不予考虑。空气流动带走的热量(即散热量)Q:

  Q=Cp·M·(T2-T1)

  Cp——空气的比热,为定值

  M——空气流量

  (T2-T1)——散热片出口处空气温度T2与进口处空气温度T1的温差,出口处空气温度T2最高不超过散热片的壁面温度Tw,即(T2-T1)有最大可能的数值。

  从公式(1)可以分析得出,最有效提高散热量的方向是提高空气流量。

  自然对流传热过程中,驱动空气流动的动力是空气受热温度升高,比重下降而产生的浮力F:

  (2)

  g——重力加速度

  ρ——空气密度

  V——散热器的体积

  TO——环境大气温度

  Ta——散热器内的空气温度

  空气流经散热片,散热片产生的阻力ƒ:

  (3)

  S——空气流经的表面积,即散热片的散热面积

  α——流动阻力系数,与散热片的结构,空气流动形式密切相关

  u——空气在散热片内的流动速度,流速u越高空气流量 也就越大。

  散热片的散热量Q还应满足以下公式:

  (4)

  H——对流传热系数

   (Tw-Ta)——散热片壁面温度Tw与散热片内的空气温度Ta的差值,散热片的温度Tw受LED芯片结点温度的限制。

  以上四个公式约束着自然对流散热过程,浮力F应等于流动阻力ƒ再加空气动量增加( )。降低流动阻力ƒ,意味着空气流速u2增加(即流量M增加),以及浮力F要求下降。从公式(1)可以看出,流量M增加,有利于散热量Q的提高,浮力F要求下降,从公式(2)可以分析得出,散热片中的空气温度Ta可降低,又从公式(4)可以看出:有利散热量Q的提高,这说明降低流动阻力,从各方面来讲,都对散热量Q提高有利。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LED专刊》7月刊,订阅服务热线:0755-86149050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