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厂商精锐尽出 3D/触控锋头健

编辑:xiaqiaohui 2011-07-08 09:33:06 浏览:2000  来源:

  2011年台湾平面显示器展中,电子纸、3D及触控三大新兴技术不仅是全场镁光灯的焦点,亦是各面板厂相互较劲的重要战场,相关业者除大张旗鼓展出最新研发成果外,不少技术更已率先导入量产,让市场竞争战火快速升温。

  台湾平面显示器展于6月14日揭开序幕,今年除有华映、康宁(Corning)、3M、SPG、JSR、E Ink元太科技、奇菱、远东、日东、奇景、富晶通、铼宝、默克(Merck)、三菱(Mitsubishi)、日立(Hitachi)、Woongjin Chemical、Nissan Chemical等厂商参展外,另特别为韩国厂商设置韩国馆,展出电子纸、三维(3D)显示器、数位看板、全平面显示器、触控面板等最新平面显示器技术产品。

  工研院展出扫描式光学触控显示器

  今次展会中,全球电子纸龙头E Ink元太科技展出多款新型电子纸显示器与创新应用。继E Ink Pearl黑白电子纸后,E Ink元太科技再接再厉推出E Ink璀璨彩色电子纸,并于展场中展示汉王科技将于夏季推出搭载E Ink璀璨彩色电子纸的彩色电子书阅读器。除拥有高对比度、阳光下可阅读及环保特性外,该彩色化电子纸技术可呈现如阅读彩色书报杂志般的特性。此外,E Ink元太科技也展出其他市面上应用E Ink电子纸的创意产品,如精工(Seiko)电子纸手表、Lexar显示型随身碟、Novatel MiFi可携式3G基地台等。尽管E Ink元太科技推出媲美彩色书报杂志般的多彩化电子纸技术,然色彩饱和度与反应速度仍不及传统液晶显示器(LCD),遂使教育市场已为电子书阅读器锁定的最大宗市场。

  挹注千万美元 元太部署电子书教材市场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瞄准中国大陆、巴西及印度等地的教育市场应用商机,E Ink元太科技已计划投资1,000万美元发展电子书教材,并与邦诺(B&N)书店、亚马逊网路书店(Amazon.com)、索尼(Sony)等大厂策略结盟,共同做大电子书阅读器(E-reader)在教科书市场的发展商机。

  E Ink元太科技行销长师瑞(Sriram K. Peruvemba)表示,中国大陆、巴西与印度的教科书费用居高不下,让许多家长无力负担,加上教科书取得不易,因此相当适合电子书阅读器的发展,该公司除将投入1,000万美元于电子书教材发展外,亦与邦诺书店、亚马逊网路书店、索尼等大厂合作,加速扩大电子书阅读器在教科书市场渗透率。未来,E Ink元太科技也会针对不同国家语文,陆续开发出不同软体,因应市场多元化的喜好、尺寸等需求。

  师瑞认为,有朝一日所有纸本教科书将被电子书阅读器取代。目前,电子书阅读器在教育市场的发展已渐完备,未来如何以更合理的价格让终端用户更易取得电子书教材内容,将是提高电子书阅读器在教科书市占的主要发展关键。

  事实上,为抢攻爆发力十足的中国大陆教育市场版图,2010年4月,E Ink元太科技已与中国大陆电子书平台--蕃薯网与教育出版传媒凤凰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并计划在5年内投资扬州电子纸产业5亿美元,试图透过上中下游供应链与数位内容的整合,提供电子书阅读器的软硬体完整方案,以建立华文电子书阅读器的霸业。

  至于下一步是否会与中国大陆、巴西和印度的内容供应商合作教科书内容,对此,师瑞强调,教科书内容为内容供应商的强项,其能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因此E Ink元太科技不会尝试与其他内容供应商合作开发教材。

  同样在显示器产业引起关注的有触控与3D显示器。随着平板装置走扬,对触控面板的需求亦随之大增,专攻玻璃材料的康宁在旗下的EAGLE XG Slim及Gorilla Glass系列产品中,分别提出弹性玻璃及3D曲面玻璃设计概念,期以更好的触控体验优势抢食商机。此外,康宁亦在台湾成立亚洲玻璃技术中心,强化制程与验证工作,进一步开发亚洲市场。

  康宁锁定触控市场 强打薄型/3D玻璃基板

  台湾康宁显示玻璃董事长暨总经理余智敦(Alan T. Eusden)表示,为满足消费者对可携式装置时尚、轻便的设计要求,玻璃基板薄型化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康宁在EAGLE XG Slim系列产品,已开发出支援可携式电子装置所需尺寸的0.3毫米玻璃基板;而最新成形的0.1毫米弹性玻璃设计,更可符合触控面板的薄型化需求,同时进一步增强触控感测能力,进而开拓平板电脑、智慧型手机市场,甚至藉其弹性功能,未来亦可抢攻可挠式电子纸应用领域。

  除了薄型化的进展外,康宁也提出3D设计的曲面玻璃,以增进智慧型手机应用软体及游戏的触控体验。余智敦指出,康宁的Gorilla Glass兼具美观与出色的坚硬性,不仅有绝佳的抗磨损性能可协助保护精密电子装置,更已进一步打造出更轻薄、易于触控及清洁的产品,达到更光滑、无接缝、高感度,甚至是3D曲面的设计,让触控毫无阻碍且体验倍增。值得注意的是,Gorilla Glass采用康宁独家的熔融制程,具射频(RF)相容性及光学纯净度,亦相当适用于高画质(HD)及3D显示技术上。

  此外,观察如台湾宏达电、华硕、宏碁等大厂抢进智慧型手机及平板电脑市场,韩国三星(Samsung)、乐金(LG)除了手持联网装置,也推出不少联网、3D电视产品;日本索尼(Sony)、夏普(Sharp)亦然,显见亚洲地区对于玻璃基板的需求不断升温。对此,康宁亚洲玻璃技术中心总监汪忆春指出,康宁积极开发亚洲市场,并于台北内湖科技园区成立亚洲玻璃技术中心,不仅支援厂商在玻璃基板工程应用与新兴产品设计,且为迅速多变的消费性电子产业玻璃基板设计提供验证,包括玻璃特性、产品分析、原型制作、系统面测试等服务,加速各种薄型化设计的上市时程。

  看好平板装置浪潮,2011年台北国际光电展中,美商3M锁定平板装置热潮,展示更加薄型化的光学增亮膜,可降低手持式联网装置30%以上的耗电量、提升30%萤幕亮度、减轻近30%的电池重量与体积,应用领域涵盖平板电脑、智慧型手机、电视及电脑萤幕。

  降低平板30%功耗 3M增亮膜好“Cool” 

  美商3M台湾子公司显示光学产品事业群总经理张师诚表示,3M从棱镜式到独家专利的偏光式与复合式增亮膜,最新的突破为厚度减至160微米,且持续朝薄型化设计推展。而小小一片光学增亮膜,却大幅影响电子产品的外观与使用性,以使用光学增亮膜的平板电脑及智慧型手机来说,经3M自行验证,其可减少30%以上的耗电量,故能增加约45分钟的游戏或影片时间,以及68分钟的上网需求,在省电能力上达到惊人成效。

  张师诚强调,针对平板装置的发展趋势,无论是更轻更薄的体型、更清晰明亮的画质、更低的省电耗能,3M光学增亮膜在当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能让大厂以关键的30%亮度提升、电量损耗,以及电池重量与体积致胜战场;目前iPad以外的平板电脑,大多已采行3M的节能解决方案,包括宏达电、华硕、宏碁等大厂均在旗下产品搭载该方案。

  关于光学增亮膜的应用原理,美商3M台湾子公司显示光学产品事业群资深业务工程师游文宪阐述,该解决方案来自于大自然的灵感,如Morpho蝴蝶灿烂的蓝翅膀,美丽的蓝色即因为光透过无色的微层结构产生反射,才能栩栩如生且随角度自然变化。师法自然,孕育创新,光学增亮膜运用3M的专利显微复制技术,以及反射式偏光技术(APF),可将光线做最有效率的利用与回收,以提升液晶显示器(LCD)或背光模组整体亮度与均匀度。此外,透过光源利用最佳化的优势,亦可进一步简化LCD面板设计,使其更薄型化以符合平板装置设计趋势。

  另一方面,观察3M光学增亮膜所带来的省电效益,张师诚分析,由于其大幅降低平板装置30%的功耗,进一步增加电量使用时间,因此,硬体制造商已针对此一亮点,规划将锂电池所占的设计空间与重量缩小,进而腾出更多的设计空间于强化高画质(HD)及3D影音能力,打造更轻、更薄、更具魅力的新一代平板电脑。

  值此触控市面板方兴未艾之际,相对应的透明导电薄膜技术亦有突破性进展。本届展会中,工研院即展出创新研发的“大气压电浆透明导电薄膜技术”。此外,工研院开发出“扫描式光学触控显示器”,相较于光学式触控技术,适用于超过100寸的大尺寸应用。

  触控热翻天 工研院两大技术现身

  工研院“大气压电浆透明导电薄膜技术”系以氧化锌(ZnO)材料、奈米碳管(CNT)与导电高分子等透明导电材料,取代传统高价的氧化铟锡(ITO)材料,同时开发出以大气压电浆干式空气蚀刻的“ECO TOUCH关键电极”技术,其所制造的图案化透明电极可实现多点触控的设计需求,应用范围涵盖触控面板、太阳能电池、光学镜片等。制程中毋须使用高污染与高危险的化学溶剂,并能大幅降低成本高达30%。

  另外,工研院展示的“扫描式光学触控显示器”系运用摄影模组加上红外雷射扫描模组,记录手指触控位置与移动方向,让一般面板瞬间升级为触控显示器。其采用模组化分离设计,只须将两模组贴在显示器两端,透过通用序列汇流排(USB)介面与电脑或笔记型电脑连结,随插即用开启触控功能,可应用在100寸以上的各种大尺寸面板。工研院表示,有别于光学式触控技术,扫描式光学触控显示器能应用在超过100寸以上的显示器,不受外框设计只能选择特定尺寸显示器的困扰。

  全球面板产业竞争激烈,面板厂延伸布局电子纸、3D、触控技术已势在必行,如三星、乐金、友达、奇美、台达电、华映等皆已展开旗下三大技术的产品线部署,在各厂使出浑身解数之下,电子纸、3D、触控技术迭有进展,市场竞争亦更趋白热化,然不可小觑的新兴技术尚有主动矩阵式有机发光二极(AMOLED)。不让三星专美于前,工研院在超薄(小于20微米)的软性高透明耐热基板上,使用相容于既有设备的薄膜制程,制造出软性薄膜电晶体(TFT)和AMOLED,利用同样的基板,堆叠投射式电容触控结构,制造出软性触控薄膜,其透明度(大于90%)几乎等同于玻璃,同时成功整合AMOLED显示器技术及多功能驱动系统,开发出更轻薄、更耐弯折、多点触控的软性彩色AMOLED触控电子纸,未来将技转给岛内厂商导入量产。

  不过,师瑞强调,短期内,所有的电子纸技术将不会是E Ink技术的竞争对手,因为其他技术进展皆晚E Ink长达2年之多,尤其过去各家面板厂商投资研发AMOLED的总金额已高达300亿美元,但市场规模仍小,再加上降低耗电量技术瓶颈尚待突破,未来将在电视市场较有利可图。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