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市场正掀起单片玻璃触控技术革新,继胜华后,宸鸿也正为延伸新战线做准备,投资单片触控式玻璃(TOL)制程、预算逾新台币60亿元购置的大批新型曝光,镀膜机等正开始架设产线,预期2012年第2季底前正式投产,要以新制程及设备投资筑起高墙;设备商预估宸鸿单月产能将达40万~60万片,单片触控式技术潮流势必引爆竞赛潮。
不过,22.4亿元股本规模的宸鸿不断以小搏大,即使触控面板仍是目前最火热产业,只是这样豪睹难免对宸鸿投资人与债权人的压力也不小。事实上,宸鸿2011全年预估资本支出预算不会超过200亿元,上半年资本支出就达到101.7亿元,第4季添购的资金主要为了TOL产线,这批设备预期将花费2亿美元(约新台币60亿元)。
宸鸿财务长刘诗亮指出,新制程TOL是未来趋势,但与现有双玻璃触控产品的关係不会相互干扰,不同技术有其适当应用产品市场,TOL是提供客户更多的选择性,而非技术取代。目前市场客户对TOL制程产品有高度兴趣,内部计划2012年第2季底前量产,初期客户以中阶智慧型手机及平板电脑为主。
包含胜华、达虹、友达、奇美电等,皆有投入单片玻璃触控的研发,然一般採用的单片玻璃技术多半採用大型母基板黄光制程曝光后,再做后段切割,强硬度表现较差,目前胜华的技术与量产速度超前,宏达电、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诺基亚(Nokia)等品牌都有导入,但仍以中低阶触控产品为主。
设备厂指出,目前黄光制程的玻璃板线路解析度要求不算太高,手指触控感应膜布线技术也有一定水准,宸鸿所採用的是过去在LED、半导体制程常用的曝光机,虽然购制机台人人会,但宸鸿抢时效卡位,要把重要客户一把捉,相对满身包伏的大面板厂而言,扩增单片玻璃触控产线的速度快,手笔也大。
友达、奇美受到大尺寸产业景气低迷,亏损庞大让友达及奇美电在发展单片触控更较保守以对,投入的资金也不如宸鸿,尤其大面板厂多半计划要用3.5代等旧世代产线转型,旧世代产曝光机也仍以大尺寸为主,要像宸鸿直接採用小尺寸强化玻璃做黄光制程,以现阶段大面板厂财务状况,投资手笔肯定不如宸鸿。
不过,宸鸿以小尺寸强化玻璃做触控基板,未来也将面临产出速度拖长的困境,尤其触控产品週期切换快速,如何配合客户产品设计速度是问题,初期在订单规模量上也会面临考验。此外,宸鸿不断设备扩充,挟着高成长产业及手握苹果(Apple)客户订单,不断向银行借贷,更多次对外募集资金,以股本仅22.4亿元规模厂商来说,高速扩张的风险也不禁令外界为宸鸿捏把冷汗。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