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杂志专栏 > 杂志期刊 >

蓝光科技:专注芯片,分羹背光市场

编辑:chris 2012-01-11 09:17:33 浏览:1985  来源:

2011年芯片价格大幅度降低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上海蓝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光) 作为国内龙头芯片厂家是如何应对这个市场波动的?面临可能存在的产能过剩带来的巨大风险,蓝光是否有一些规避风险的计划和措施?蓝光又是如何看待未来的芯片市场及自身的定位?《LED专刊》针对上述问题采访了上海蓝光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勇城。

  发展优势 争取市场份额

      对于LED芯片价格下降这一行业性的问题,芯片厂家各显神通,要么专注于一个细分市场,努力做专做强,占领专业市场,要么拓展芯片领域,扩大市场范围,要么进军其他产业链,整合资源。总之,芯片价格的下降已经或多或少的影响到LED芯片厂家的切身利益,每个公司都在努力的寻求突破。

“大家都知道今年芯片价格下降幅度比较大,对蓝光肯定也有影响,主要表现在销售收入、利润比预期要低,尽管通过努力还是取得了比去年收入利润有一定增加的结果,但与我们原来的预期有一定差距。”汪勇城表示:“对于产业价格下降,我认为这是一个常态,其实芯片价格只有2010年是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在其他的近十年时间里,每一年芯片价格下降的降幅都在20%~30%,所以价格下降对于我们这种在产业已经算做得靠前的企业并不可怕,我们倒是希望有一定的整合,让大家理智来投资。”

  对于蓝光的优势,汪勇城表示:“蓝光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上海蓝光是国内最早做蓝绿光外延产业化的企业,2000年就成立了,2001年底第一条试验线就试产了,到今天已有11年了,在这期间积累了大量产业化的经验,当然也交了不少学费。第二,在技术上,我们一路走来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的技术。”

  芯片产能过剩  理智扩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MOCVD机台将达到1600台,如果1600台产能全部释放出来我们产能将面临严重过剩的巨大风险,企业需理智扩产。

    汪勇城表示:“由于前几年芯片的大量投资,产业已呈现出阶段性和结构性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我们也看到很多企业已经放慢脚步、停下脚步甚至取消了相关项目。我认为这个产业尤其是外行进入的风险很大,因为芯片不但是一个资金密集,更是一个技术、经验密集的产业。” 汪勇城进一步表示:“我认为往后产业投资会逐步降温,再加上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问题,不可能持续性地给予更多的补贴,有一些承诺性的补贴也不一定能够到位,后面的扩产将没有那么快。”

  随着照明市场的逐步释放,已有机台的厂家会理智安排生产。目前蓝光的扩产规模总体上是适度的,包括合肥的扩产。“因为从客户、市场方面来看,蓝光通过十年的积累,国内主要的封装企业,包括很多上市的企业都是蓝光的客户,基于以前的规模再扩大客户群,特别是进入海外的大封装厂已经取得了突破,我们蓝光有信心把自己的产能发挥出来,但是对下一步的扩产我们会持一个慎重的态度。” 汪勇城透露。

  专注芯片  分羹背光市场

  ......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LED专刊》1月刊,订阅咨询:0755-86149050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