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杂志专栏 > 杂志期刊 >

新形势下中国平板显示产业

编辑:kathy 2012-01-11 15:13:04 浏览:4001  来源:《国际光电与显示》

演讲/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  赵波

  一、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的总体认识

  目前平板显示产业快速发展,并且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 2010年全球平板显示产业规模达到900亿美元,其中TFT-LCD占了86%。

  图1 2010年全球平板显示产业规模约900亿美元,其中TFT LCD占86.4%

  平板显示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人是由感官来接受外部信息,人的眼睛接受了所有信息量的80%,接受信息之后就需要显示技术反馈出来。现在网络无所不在,计算也趋向无所不在的发展,可以说现在任何一个地方,大到广场,小到电梯间、卫生间都有显示屏。同时,显示技术还在太空探索中发挥重要作用。2008年“神七”发射的时候,宇航员穿的宇航服上面的显示系统就运用了当时最新的OLED技术,同时美国的NASA也表示下一代宇航服也会采用OLED技术。

  平板显示产业技术集成了液晶、薄膜半导体、电子、材料、精密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的高新技术,跨越了化工、材料、半导体、光电子、精密仪器设备等多个行业,是一个产业链结构复杂的复合型高科技行业。以液晶面板应用的半导体技术为例,面板上的TFT面积仅为数十纳米,不同膜层镀膜厚度最低为几个微米,精度要求极高。

  平板显示产业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组成。《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包含新型平板显示)、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个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要求集中力量,加快推进。 

  二、全球显示产业格局

  全球显示产业基本上就是东北亚格局,目前重点区域就是日、韩、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地区。平板显示产业的技术原创虽然是欧美原创,但在日本实现了产业化。随着技术发展和产业转移,从美国、日本到韩国,又从日本到台湾地区发展,到目前形成东北亚地区的产业格局。

  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平板显示产业发展有四个特点:一是政府部门强力支持;二是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建设;三是重视企业整合和跨国合作;四是以政、产、学、研合作模式,集中支持企业提高核心技术能力。

  表一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及大陆产业优劣对比

区域

强势

弱势

机遇

隐患

日本

  强大的品牌效应;

  关键部件、材料的配套优势;

  核心装备配套优势;

劳动力价格高;

经营战略欠缺;

撤出的判断力;

  新型显示器件及应用材料的开发;

  核心技术流失;

韩国

  FPD产业中领先地位;

  政府的鼎力支持;

  先端制程技术;

  巨大的产业规模;

  核心技术(专利)欠缺;

  关键材料及设备依赖海外;

  价格及订货周期;

  FPD市场的增长;

  海外市场拓展;

  向台湾及大陆技术流出;

  韩元升值;

中国台湾

  地区政府的强力支持;

  微机产业的成功经验;

  快速的经营判断;

  较大的产业规模;

  缺乏知名品牌;

  缺乏关键技术的积累;

  人才移动和流失;

  与北美市场的紧密联系;

  在大陆生产据点的建设;

  产业规模被大陆追赶;

  与韩国厂商在大陆的竞争;

中国大陆

  价格竞争力;

  丰富的人才资源;

  政府的支持;

  广阔的市场需求;

  核心技术缺失;

  生产技术、关键设备依赖;

  人才储备不足;

  缺少龙头企业;

  潜在的需求;

  经济危机的机遇;

  资金、技术、人才活用;

  通胀的威胁;

  新技术替代危机;

  三、平板显示产业及技术发展趋势

  (1)技术进步使得产品周期进一步缩短

  一个重要的趋势,其实也是整个IT行业的趋势,就是技术快速发展、产品更新换代非常快。原来一个产品的周期是1-2年,从2000年开始,半年左右就是一个生命周期。

  (2)LED背光、3D电视、智能电视渐成主流

  现在的产品,特别是液晶产品、平板显示产品、LED背光和3D智能电视已经成为主流产品。

  (3)分辨率不断提高

  产品显示分辨率不断提高,一方面满足了感官的要求,另一方面很多特定行业对分辨率有专门的要求,比如说医疗影像等高分辨率的要求。IPhone 4的3.5英寸屏幕分辨率提升到960×640,达到326ppi(每英寸像素),被称为“视网膜屏幕”。2011年5月夏普展出85英寸的16倍全高清的HDTV,像素为7680*4320,观看人物面部细微的地方非常清楚、非常真实。

  (4)节能环保成为显示产业发展的硬指标

  随着显示产品的屏不断地扩大,一个是屏幕大,另一个是量非常大。每年几亿台的电视、十几亿部的手机,这么大量的需求对能耗要求非常高,所以对于这些产品,特别是大屏幕的显示产品能耗要求成为了许多国家的硬约束指标。美国能源之星(ENERGY STAR)于2011年9月30日生效,指标要求更加严格,新标准中20寸-50寸的能耗基本在1.3-2.1瓦/英寸。而我国对平板显示的产品也有专门的能效限制。

  (5)技术快速发展,战略性调整进程加快

  随着技术的发展,平板显示产业战略性调整进程也加快。一是新产品加速推出。基于薄型化、低功耗、基板集成芯片、倍频、LED背光源技术的LCD;高发光效率的PDP;中小尺寸AMOLED开始进入商用。二是企业间联合与合作加强,大企业之间加强联合。一方面是在现有的液晶大企业开始建设高世代线。另外,对新一代的OLED新型显示开展进一步研发。三是产业的战略转移加快。由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市场需求的驱动加速了面板核心制造,由原有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开始向中国大陆地区的转移。

  四、中国大陆显示产业发展概况

  2010年大陆平板电视(液晶和等离子电视)产量9086万台,同比增长24.7%,占大陆彩电产量的比重为79.1%;出口彩电6628万台,其中平板电视出口量占78.7%。无论是市场需求还是生产能力都保持快速的增长。原来认为农村市场的平板化会慢一些,但实质上两年来农村市场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尽管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最近一年多来的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但大陆电子行业2011年的整个发展形势还是比较好的。1-8月份电子产业制造业销售产能是4.7万亿人民币,保持了22%的增长。其中计算机2亿台(笔记本1.5亿台),增长35%;手机7亿部,增长了19%。这些产品都是和平板显示产业密集相关的产品,增长量非常显著。

  大陆平板产业集聚发展至今,形成了四个产业集聚区。目前液晶显示产业在大陆地区有4条4.5代线,4条5代线,2条6代线,1条7.5代线,2条8.5代线,应该说具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国际光电与显示》2012年1月刊,欢迎订阅!

  订阅咨询:0755-86149014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