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平板显示行业人士透露,国家相关部门计划今年4月上调国内进口液晶面板关税,32英寸及以上液晶面板进口关税将从3%提高至5%。其实相关论调从去年开始已经不断被提及。2011年9月开始,国家工信部就组织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中国平面显示行业协会,向国内外面板厂商和整机厂商进行了数轮调整液晶面板进口关税的意见征询。
税率上调背景源于全球液晶面板供过于求,国内液晶面板生产线的陆续上马。
去年3月30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旗下的中电熊猫的南京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正式投产;6月底,龙头企业京东方集团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正式投产;8月8日,TCL集团持股55%的华星光电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正式投产,8.5代线投产后,将能够生产从1.7英寸手机屏到55英寸电视液晶屏的全系列产品。这一系列的上马投产给国内乃至世界的面板生产格局带来了重大影响。不过,由于全球范围的液晶面板供过于求局面,液晶面板价格下降已经导致几乎所有公司2011年业绩都出现波动乃至亏损。国内高世代生产线的量产正赶上产业景气低迷,对于京东方与华星光电而言,尽快提升产品良率、开拓市场是头等大事。既然8.5代线的投建难题已经被攻克,后续运营问题则排众而出成为首要迎接的考验。
面板业或受惠
据媒体报道,有关部门可能在2012年第三或第四季度公布2013年新的关税政策,进口液晶面板关税不排除由5%进一步提高至8%~10%。目前国内进口面板关税以32英寸为分界,32英寸以下关税率为5%,32英寸及以上则实施3%的优惠关税。
京东方副总裁张宇认为,原来3%的进口关税率过低,在国内没有液晶面板线的情况下,这样的关税是为了降低整机企业的成本,但随着京东方、华星光电量产,必须保护刚刚诞生的国内高世代线。京东方已连续数年经营性亏损,提高进口关税显然将刺激国内整机厂商采购国内产面板,以减缓京东方、华星光电的短期经营压力。
作为关税提高的主要支持者,奥维咨询副总经理金晓锋表示:“提高关税在一定程度抑制了国外面板进入,为国内液晶面板厂商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二是促使境外液晶面板厂商来中国国内投资建厂、转让技术。”
理论上,提高半成品的进口关税将会导致最终产品的售价提高,从而抑制该产品的消费,利于其竞争产品和替代销售。“正是这个理由,使得一些人认为中国面板进口关税提高,政策效果一石多鸟:既能为京东方、TCL的高世代项目创造成长空间,也能迫使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产业进一步朝中国大陆转移”上海学者陈东海指出。
整机业雪上加霜
事实上,业内一直有两种声音,此举或将保护国内刚刚实现量产的高世代液晶面板产业,但同时其也是一把双刃剑,令“利比纸薄”的国内电视整机企业雪上加霜。
目前,国内彩电整机企业基本从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采购面板。群智咨询报告显示,去年11月,中国国内6大电视品牌面板采购比例分别是:奇美30%、友达约21.9%、LG和三星市占率分别为21.7%和20.2%。
家电产业专家刘步尘并不认为面板关税调整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他指出,没有人可以为保护面板厂商利益为借口随便调高关税,那是对整机厂商制造不公平,将遭遇强大阻击。“一个国家的面板产业不可能通过提高关税来保护。韩国、日本都不曾有此做法。而且提高关税涉嫌对本土整机制造企业实施歧视。同时,京东方、华星光电支持提高关税,折射出对自我发展前景不自信。”
针对“提高关税将促使境外液晶面板厂商来中国国内投资、转移技术”的说法,刘步尘认为,客观情况是国内在建或计划建设的高世代线已出现过剩之嫌。京东方、华星光电正式投产的8.5代线已接近国际最高水平,而且液晶面板技术水平并不完全按“代”来衡量,靠提高关税又何谈“转移技术”呢?
某国产彩电巨头有关人士也表示,去年我国液晶电视出货量超过9000万台,其中一半用于出口,但当中有近半是由中国台湾厂商在国内的加工工厂提供的。如果把液晶面板的进口关税提高到8%~12%,那3%~7%成本的增加对于毛利率只有十几个点的中国整机加工厂商不啻于一个灾难。
消费观念不改政策难收效
因为关税提高而发生的最终产品售价提高,最终导致销售量减少,从而有利于竞争商品和替代商品的情况,通常发生在品质几乎没有差异的产品上,或者是发生在没有品牌效应的产品身上。目前,在国内进口的液晶面板屏中,日本夏普的龟山屏和韩国三星屏在国内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由于消费者对面板屏进口品质的看重,整机厂商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的需求,在采购方面可能依然会倾向进口屏。消费者也不会因为价格上的差异就轻易地改变对品牌的印象和最终购买习惯。
再者从价格来说,2012年1月,32英寸液晶面板价为127美元,42英寸为210美元,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及提高2%关税计算,两种尺寸面板的成本,将分别增加16.3元人民币和26.9元人民币。目前32英寸的液晶电视价格,国产的一般在2500元左右,进口的在3500元左右。42英寸的,分别在3500元和4500元左右。区区20-30元的成本差异,即使全部体现在价格上,也无法立竿见影地改变消费者对于品质和品牌的选择习惯,更何况进口面板只要在价格上做小小的下降,就足以抵消关税税率上调的不利影响。
因此国产面板企业寄希望于进口面板关税上调,收效未必如预期。相反,上调关税还具有一些负面作用。关税税率提高的力度和作用都有限。进一步来说,关税提高不能成为产能扩张的理由,否则产能过剩造成的沉淀成本会压垮一些投资方,这方面还有太阳能多晶硅产业的教训。因此面板企业的竞争,主要还是在品质和品牌上,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关税上,不如在提高自己的品质上下工夫。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