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芯片厂,台湾晶元光电是业内人士及媒体关注的重点企业之一,本次《LED专刊》和中华LED在线有幸采访了台湾晶元宝晨总经理
记者:LED背光市场不如预期增长迅速,照明市场尚未大规模打开,企业生存发展压力剧增,您如何看待目前及未来几年的市场发展形势?
林依达:2011年,LED背光市场在全球各地出现增长放缓的趋势,一个很特殊的现象是,以42寸的LED电视为例,目前的售价已经到了3000元左右,一台Iphone4的售价应该达到5000块左右,Ipad也在4000左右,一台平板电视没有一台手机的售价高,这是一个很特别的产业现象,2011年在电视的销量上,对于芯片供应商和封装厂商来讲,业绩都不是很好。
至于照明市场,国家发改委最新公布的国内淘汰白炽灯计划路线图,是
当大家在2010和2011年市场缺货的时候,按照当时的光效去计算产能及市场需求量,大家在估算产能的数学题上都算错了,意思是算大了,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上游出现产能过剩。事实上,封装环节的产能也太多,尤其是贴片封装,如果今年照明需求没有迅速的跟上,或者LED电视背光市场没有恢复到预期,我个人的看法是降价求售可能是没有办法避免的,这个时候会回归到本身企业的体制是不是健康的,是不是正常的问题上来,因为一旦要竞争的时候,首先要保证体制非常健康,其次就是你准备的粮食有多少,所以我想大家必须有最坏的打算,我个人的看法应该在今年下半年形势会非常的严峻。其实现在有很多的设备到位,但加工率非常低,现在大家花的都是存粮,如果市场需求起来就有戏,如果需求没有上来可能会更痛苦,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可能有的人会更乐观一点。
记者:您刚才讲到今年下半年可能是一个最严峻的阶段,这个时候会不会出现一些产业整合的动作,主要形态是什么?
林依达:以封装环节的整合来讲,难度可能会比较低,因为目前的封装企业收到的国家和各省市政府的补贴是比较少的,所以他们彼此之间比较容易可以借谈判或者议价把事情谈定,而且现在国内上市的封装企业或者是LED显示屏的企业总数已经超过10家,以其市场融资能力来看,产业整合会比较容易。
但是以芯片厂来讲,可能整合就没有那么容易,第一个它的投入非常庞大,牵涉到各地省市政府的补贴,这在整合上就会有难度。我们以没有投入的省为例,贵州如果要并购西藏的公司,是算在贵州还是西藏,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广东的公司要并购到福建,是在福建还是在广东,这里面会牵涉到非常多的政策跟谈判,就算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也不一定能在瞬间完成,因为这个企业太庞大了。所以对于整合,我个人认为封装企业可能会有整合的现象,可是在上游不一定,在芯片环节不见得就会发生什么。
记者:那么芯片环节未来可能会呈现怎样的态势?
林依达:从衬底到芯片,基本上就像刚才讲的数学题都算错了,现在基本上产能过剩是事实。我们现在所有投入的外延领域的设备,如果要达到供需平衡最快要到2014年底或者2015年中,现在大家能做的无非是要么你的东西比别人的效率更高,可能你会避开价格的激烈竞争。要么就是进行差异化的发展,如果产品没有差异性,在同一个水平的时候,价格竞争就会非常激烈,2011年衬底价格从30块美金降到11~12块了。芯片目前也有这个现象,价格下降的幅度非常快,降价实际上对最终端用户是有好处的,因为普通的大众越来越能接纳这样的产品,但是对于上游而言就必须不断地控制成本。
记者:大陆很多芯片厂商都是以低价来竞争,晶元在业内上算比较高端的产品,面对现在严峻的形势,晶元会不会开发一些低价的产品在大陆推广?
林依达:我觉得从市场整体来看,都是供过于求的阶段,产品很难有差异,价格上也好,性能上也好,同样的产品,以前一线厂和二线厂价格差距会非常大,现在在逐渐缩小,晶元的产品会随行就市。另外我们还会开发一些差异性的产品,我们从2010年开始一直在推的高压芯片,直接混光的技术,2011年底我们刚发布了一个实验室数据,达到全球最高亮度的200lm/W,高压的芯片可以运用在所谓2700K的色温上,显色指数达到95以上,整灯光效达到130 lm/W,这样的技术和产品在价格竞争上就不会那么激烈。不过晶元也会考虑为了刺激照明市场的早日启动,采取比较大众化一点的价格,让普通大众能够用到好的产品。
记者:价格战是中国每个行业都会发生的,要取得技术和产品的差异性就不得不加大研发创新的投入,可否分享一些晶元在这方面的经验?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LED专刊》4月刊,订阅咨询:0755-86149050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