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被判坐牢!友达副董事落泪亲笔信曝光

编辑:xiaqiaohui 2012-04-19 09:49:14 浏览:2496  来源:

     台湾时间2012年3月15日下午,每位友达光电员工都收到了如下电子邮件:

  寄件者:HB Chen陈炫彬

  主旨:面对困境,让我们更勇敢

  各位同仁,镇定了十几个小时,因为睡不着,凌晨起来听佛经CD,静心,习惯性打开email,映入眼帘的是许多同仁慰问致意的信,此刻,终于忍不住,痛快地哭了一场。回想这一路走来的点滴,我仍不悔最初的决定,因为不仅是为公司,也是为个人的清誉,奋战到底。……“Fight, Keep Fighting”(战斗,继续战斗)的想法,占据脑袋,无法入睡。

  回想白天,我还在安慰Kuma(友达董事熊晖),凌晨时分,反而让眼泪安慰了自己,我这个61岁的男人,因为同仁们的真诚支持,流泪,让我卸下我以为的坚强。

  相较于其它未上战场即认罪的公司,友达,一开始就选择走一条不一样的路,一条辛苦的路。但,这不就是我们的精神吗?

  未来,仍有硬仗要打……。我在美国,会更坚强的面对,我也需要各位同仁继续留下来一起奋斗,Stay tuned!(保持关注)

  hb@Cupertino.US该E-mail地址已受到防止垃圾邮件机器人的保护,您必须启用浏览器的Java Script才能看到。

  美国西岸时间2012年3月13日宣判友达反托拉斯案,副董事长陈炫彬、董事熊晖有罪,以及友达公司反托拉斯法有罪,前总经理陈来助和李灿荣无罪,至于高阶主管梁兆龙,因陪审团无法达成一致协议,宣告无效审判,当庭释放。

  面对审判结果,友达董事长李焜耀说:“三位主管无罪,算有成绩。”但是也非他乐见。友达最高面临10亿美元的罚款,相当于2011年公司亏损金额的一半,两位战友陈炫彬和熊晖将面对刑期。

   

  近6年的调查轰炸:搜索公司、扣押文件,讯问一整天

  3个月后法官将决定罚金和刑期,若友达不服可提起上诉到“联邦上诉法院”,最高可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如发回重审,友达有机会翻案;如否,则就此定谳。

  从一开始面对官司,陈炫彬就和李焜耀站在同一阵线成为主战派,深具信心。

  然而,4页判决文件,在陈炫彬和熊晖名字旁的选项“guilty”(有罪)轻轻一勾,陈炫彬面临可能高达10年的牢狱罪刑,让61岁的沙场老将也留下泪水。

  上诉可否成功?法官判刑多久?到哪里里服刑?能否健康出狱?能否再见到年迈父亲?即便现在身体自由,但高度不确定性成为他的心灵枷锁。

  从2006年12月算起,历经1898天调查审判,累积的压力,夜深人静独自面对自己,让铁汉崩溃了。

  陈炫彬是友达遭到起诉主管中,层级和辈分最高者。他与李焜耀、熊晖都是友达创厂元老,李焜耀构思策略,陈炫彬是开疆闢土的大将军,号称拥有百分百的执行力,两人一起历经面板业的盛与衰。

  如今这位李焜耀最亲密的战友面对人生最大的煎熬,“你要进去之前的压力比你进去之后还要更大、更煎熬,这时身旁人的一句话,一封信都很重要,”也曾到美国服刑的相关人士表示。

  这是一场羽量级选手对抗重量级高手的战争。友达,这家成立仅16年的公司,竟勇敢的要与拥有122年反托拉斯法诉讼经验的美国司法部战斗!

  一家公司对抗一个政府,小蚂蚁对上大巨兽,注定惨烈。

  首先,友达遇到美国检察官“天罗地网”的调查,“你面对的是全世界最强大的政府”,一位相关人士指出。从2006年开始,检察官不仅可以拿着搜索票查扣友达光电美国子公司,调查计算机、检查email,扣押文件、翻阅笔记,甚至拿着被告抽屉里一叠叠名片,一张张问何时、何地跟名片上的人交谈?谈什么?询问时间可以长达一天。

  总部在台湾,美国没管辖权就没事?不,夹着国家和市场力量,美国检察官棍子和萝卜并用,逼你拿出资料。美国检察官可以提出“完全豁免”(免除罪责)当条件,要求台湾面板厂员工提供协助;也可以挟着美国市场为由,要求被告聘雇的律师帮忙“询问”被告问题,搜集资料传回美国,否则产品可能面临无法销售美国市场的威胁。

  11人对1人的攻防:检察官连续传唤,友达仅1人答辩

  过去协商认罪者都已跟检察官签订随时传唤当检方证人的约定,可以反过来指控友达,成为检察官的武器。友达也可以要求认罪协商者提供资料,但并无强制力。

  2012年2月初,李焜耀出席耕莘文教基金会的论坛休息时,记者趋前询问他官司状况,他自信的说“我们不一定会输。”但也承认很难叫得动证人出席。

  马拉松式的调查仅是国家机器启动的第一步,接下来的审判就是密集的攻防战,稍有闪失就会让对手占上风。

  加州,联邦地方法院20层楼大楼,2012年1月9日友达光电的案子位于19楼法庭开庭审理,其后65天,决定陈炫彬等人是否有罪。

  周一到周四,早上8点半到下午3点半开庭,过去,陈炫彬的行程都是由秘书安排密集的会议,现在他的工作地点变成法院休息室,小心翼翼的推敲每一份证词和说法,等待传唤。

  双方最激烈攻防是2月23日至27日,检察官连续传唤11位证人;《商业周刊》独家取得这4天的攻防内容。

  证人包含四类:第一类协商认罪者,有LG Display、华映、奇美电主管等人;第二类则是自愿作证者换取无罪豁免权者,包含友达美国子公司前职员;第三类是美国境内购买者,一位戴尔(Dell)和一位惠普(HP)采购主管;第四类则是专家证人,由经济学家解释友达因为违反反托拉斯法,获得多少不当利益。

  友达的证人仅有一位:专家证人。经济学家解释友达的价格低于“水晶会议”(编按:友达和竞争对手碰面的会议名称)价格,并无联合定价嫌疑。

  这是场11人对1人的辩论。

  第一个攻防点:友达是否意图影响面板定价?

  美国检察官先指控友达高层主管,与竞争对手举行约60多场的秘密会议,就算高阶主管没参加,也派代表回报。2002年,友达内部信件也写着会议结论,希望提高15英寸和17英寸面板价格,并针对不同客户惠普和索尼(Sony)等提高定价。接着传唤华映、LG Display和奇美电证人,指称友达出席水晶会议。

  友达律师则反驳,友达虽然有参加会议,但并没有照着会议结论走,并指出检方传唤证人证词前后矛盾,例如华映主管表示华映2001年底至2002年间遵守水晶会议价格,但是2003年后不再遵守,并承认他发觉竞争对手无法坦诚交流。LG Display主管也表示虽然参与会议但是他并无议价权力。

  友达律师在法庭上紧咬着“水晶会议中竞争对手都是尔虞我诈,各家不但经常虚报价格,而且利用水晶会议的情报对竞争对手的客户砍价抢单”,说穿了就是获得商业情报的来源,而非真心谈价格,以东西方商业文化差异反击对手。

  检方随之传唤认罪协商者,希望能由认罪协商者口中指出友达参与会议且意图操控价格。为了追问出此点,若回答不如检察官预期,就会被一直追问。

  第二个攻防点:友达是否赚取高额不当利益?

  友达聘请经济学家,查阅公司2001至2006年上千笔友达内部交易价格,对照水晶会议的价格协定指出,这5年内面板价格下滑7成,友达的报价都低于会议里协议的价格,怎么能说共谋?况且会议是发生在美国海外,不能视为当然违反反托拉斯法。

  检察官则请出自家经济学家指出,应该质问的是友达在参加水晶会议后,利用这些信息订出来的价格到底让他们获取多少不当利益,专家证人并计算出不当利益,甚至高于之前检察官提出的5亿美元。

  4天攻防后,3月1日至13日,陪审团闭门讨论,这13天让陈炫彬如坐针毡,虽然怀抱希望,一位友人转述:“但是其实他心里也有准备。”

  一位研究过柯断法的管理学者指出,就美国反托拉斯法认定,只要有参加会议就可被称为有意图影响,这在美国称为“当然违法”(illegal per se),很难脱罪,这也是外界悲观看待友达可全身而退的理由。

  2000年后,美国司法部提起上百件反托拉斯刑事案,但是从来没有一个国际企业敢直接杠上美国司法部,市值比友达大57倍的微软(Microsoft)不敢,市值比友达大39倍的三星(Samsung)也不敢。

  敢正面迎战反托拉斯案刑事诉讼,友达是第一家,“这一个案子势必成为美国反托拉斯重要个案”,一位法界人士认为。

  李焜耀身先士卒:敢冒险,反把公司推上火线

  是什么让友达敢这么的大胆?答案是李焜耀“敢冒险,重清誉”的性格。

  早年从宏碁跳出来创业,在还没签订技术转移合约就决定先盖面板厂,敢冒险让他建立起全球第三大面板厂。但是,这样个性也让他惨赔,旗下品牌厂明基2004年税后净利仅有76亿元,2005年却敢购并一年亏损新台币250亿元的西门子手机部门,一年后黯然宣布退出。

  另一个性就是重清誉,只要没做过绝对不承认。前几年他被指控涉嫌明基电通内线交易案,每次开庭,李焜耀大多亲自出席答辩,直到法院判决无罪。

  3月19日下午,李焜耀以“关于美国诉讼的补充说明:坚持诚信,以人为本”为题,写了一段话也反映此性格:

  即使面对尔虞我诈竞争环境,只要没有违背“诚信”核心价值和法律规范,仍可无后顾之忧的向前冲刺。

  敢冒险、重清誉,这两个性格交织,让他做出打这场反托拉斯法的决定。

  但是,此举无异将42万个友达股东的利益,与官司绑在一起,如果法官判决友达10亿美元的罚款,将超越7家面板厂所有罚金的总和(8.9亿美元),对于2011年亏损新台币614亿元的友达,无疑是个重击,李焜耀不但折损两名爱将,也可能因为缺乏银弹,技术上将和三星越拉越远。

  “只能说李焜耀老实到无知,水晶会议一年碰面60多次,时间、地点、会议纪录都清清楚楚,这一定是踩红线(指犯法”),一位熟知反拖拉斯法的学者认为。

  先前夏普(Sharp)、LG Display、华映、奇美电都同意认罪,尽早停损,自有其盘算。但李焜耀的性格主导了董事会,友达决定孤军奋战,没人喊煞车。

  领导者个性能带领企业成为标竿,也能将企业推上危险的悬崖,是企业的资产也是负债,如何管理领导人性格,不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企业管理启示录:董事会须多元,平衡领导人性格

  辅仁大学金融所教授叶银华认为,创办者“打天下”的成功因素,可能也是未来思考僵化的衰败因子,这有赖背景多元的董事会,担任核准和监督的角色;可惜台湾董事会和经营阶层重迭背景高,好处是董事对于产业知识充足、决策快速,但缺点是同质化,对于重大决策缺乏多元角度的讨论。

  友达五位董事,四位都是李焜耀的创业伙伴或经营团队,多元性不足,遇到重大决策,能否充分讨论?令人存疑。

  以目前发展来看,友达输面大于赢面,12位陪审团一致认为友达有罪,友达脱身不易,现在只是主管入狱期间多长,与公司赔偿金额多寡的问题。

  这宗案件带给台湾企业最大的启示,或许不是舆论热烈讨论的政府是否出力?谁是“抓耙子”?也不是李焜耀强调的“诚信”问题;而是公司治理的重要课题——如何以制度平衡领导人性格,避免关键决策前缺乏多角度讨论。若董事会无法成为第二道防线,股东和员工都可能被推上火线,成为勇敢的输家

    【小资料】6年调查、3个月审判,2大元老仍被判有罪

  ——友达反托拉斯法诉讼案大事纪

  面板厂遭重罚

  2006/12 美国司法部针对2001至2006年面板厂违反反托拉斯法进行调查。

  2008/11 夏普、华映、LG Display同意认罪,华映前董事长林镇弘等3位主管随后遭判刑。

  2009/12 奇美电同意认罪协商,支付2.2亿美元罚款,高阶经理人服刑。

  友达迎战诉讼

  2010/6 美国司法部指控友达违反反托拉斯法,参与谋取5亿美元非法利益的定价协议。

  2010/8 赴美协助调查的友达副董事长陈炫彬、前总经理陈来助、董事熊晖等人,遭限制出境。

  2010/12 欧盟执委会指控友达、奇美电违反反托拉斯法,判奇美电罚款3亿欧元,友达1.16亿欧元。

  2010/12 友达编列新台币100亿元诉讼预算,之后追加30亿元,决定正面迎战。

  陪审团判有罪

  2012/1/9 美国开庭审理友达反托拉斯案件

  2012/2/23 证人出庭作证,LG、华映、奇美电、惠普和戴尔员工列席证人

  2012/3/1 美国联邦地方法院12位陪审团审议此案

  2012/3/13 陪审团决议,友达光电违反反托拉斯法有罪,陈炫彬、熊晖有罪,陈来助、李灿荣、梁兆龙等友达高阶主管无罪,当庭释放。

  整理:曾如莹

  他是友达最后的希望?

  代表友达辩护及回答媒体问题的律师莱尔顿(Dennis P. Riordan),在美国拥有超级律师(super lawyer)头衔,《加州律师》杂志(California Lawyer)封他为“年度最佳律师”,在美国律师界,他有个响亮的昵称“the last hope”(最后希望),意思是“他是胜诉希望不大被告的最后希望”。

  他的成名作是1971年“San Quentin Six”案,6名监狱受刑者企图逃狱,杀害3位监狱警卫,莱尔顿为其中一位被控谋杀的受刑者辩护,花了14年赢得胜诉,期间他宁愿不收费,一度沦落靠失业救济金付房租,但此诉讼案让他一战成名。

  2003年圣地牙哥副市长祖切特(Michael Zucchet)被指控9项贪污罪状,他在数周内让法院驳回其中7项指控,被《旧金山纪事报》推举为加州湾区“十大律师”之一,“再怎么烂的案件交由莱尔顿,都可能胜诉的名声不胫而走。”胜率3%到5%的案子,也可能在他手上起死回生。

  他自承“我很享受思考法律,看透解构法律,然后构筑起自己的辩状和主张。”这次友达反托拉斯案,一开始就聘请他加入,让律师团的信心提振不少。只是对上庞大的国家机器,过去鲜少处理反托拉斯案的莱尔顿能否成为友达“最后的希望”,还有待时间证明。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