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剩者为王”“嬗变者”三星电子

编辑:xiaqiaohui 2012-07-19 10:22:06 浏览:1115  来源:

  三星这样的企业是值得人们去深入研究的。这不仅是因为当今时代,在移动终端设备市场上只有三星才被苹果视为真正的对手,更是因为三星是功能机时代唯一的“剩者”(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和索尼都已是过眼云烟)。并且,三星是与苹果有着显著差异的企业。通过研究三星的成功之道,透视移动互联网时代ICT企业的生存、发展规律,或许能为华为、中兴、联想等国内企业在智能手机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

  iPhone、iPad的横空出世,彻底颠覆了ICT产业竞争格局。苹果,这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名字,让多少曾经的霸主梦魇不断。惠普、戴尔、微软、诺基亚这些昔日的王者都被苹果逼到了墙角,威风扫地,更遑论无数的二流厂商。然而,就在苹果气势如虹的当口儿,一家来自亚洲的企业却紧紧地跟在它的身后,如影随形。尽管苹果使出浑身解数欲将这个对手打倒在地,但就是收效甚微,无可奈何。最近,这家企业还勇夺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榜首的宝座。它就是韩国的三星电子。

  有人说,三星的成功是沾了安卓系统的光;也有人说,三星的成功靠的是“机海战术”。这些看法都有一定道理,但远非全部。作为一家亚洲的终端企业,三星电子有其独到的“东方智慧”。而这个智慧的精髓就是“嬗变”。嬗变,善于改变者也。水无常势,兵无常形,三星正是依靠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才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移动终端设备市场纵横捭阖。

  灵活机动 不与潮流作对

  操作系统被誉为移动设备的“神经”,没有操作系统,移动设备的“智能”就无从谈起。三星目前主推的移动操作系统就是谷歌开发的安卓(Android),特别是其旗舰机型Galaxy(盖世)系列智能手机,无一例外搭载的都是安卓操作系统。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三星并不是第一家采用安卓系统的厂商,业界的摩托罗拉、索尼(索尼爱立信)以及HTC等企业转向安卓系统的时间都早于三星。而在转向安卓之前,三星先后采用过诺基亚的塞班系统、微软的WM(Windows Mobile)系统以及自己开发的Bada系统。三星曾经一度试图力推自主开发的操作系统Bada,也曾进行过大张旗鼓的宣传。但是,三星并不故步自封,当它发现安卓系统已经成为无法阻挡的全球最主流操作系统之后,它就及时果断地将重心转向安卓,并且逐渐成为安卓系统最大的支持者和最成功的硬件开发商。

  当然,采用谷歌的操作系统毕竟有一定的风险。自从谷歌将摩托罗拉纳入旗下之后,业界对安卓系统是否继续免费以及谷歌会不会优先将安卓系统最新版本提供给摩托罗拉都有一定的担心。中国商务部在审核谷歌收购摩托罗拉并购案的批文中特别强调谷歌应继续对安卓系统免费5年就是一个例证。但是,三星目前与谷歌合作良好,由于其在安卓生态系统中的强势地位,谷歌也依赖三星,轻易改变原有合作模式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三星并非完全依赖谷歌,它留有后手,例如有自己的Bada系统。同时,对于微软开发的WP系统(WP8而不是WP7),三星也明确表示了支持。目前,三星正着手开发基于WP8的最新智能手机,有望于今年10月面世。到时候究竟是诺基亚还是三星才是WP8手机最早的推出者,目前还是个悬念。在操作系统的选择上,三星展现出了高度的灵活性和务实开放的机动性。

  多样化产品 高中低端全覆盖

  苹果的产品风靡全球,但其并非无懈可击。众所周知,苹果的产品高质高价,主要针对高端市场,走的是“高富帅”路线。与此同时,苹果的产品系列、款式并不多,一年也就一两款(从2007年推出iPhone至今,苹果只推出了5款手机),甚至iPhone的屏幕尺寸都没有变过(3.5英寸)。三星显然对苹果的产品路线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因而它采取了与苹果迥异的产品策略。

  在高端市场,三星推出了可与iPhone相媲美的Galaxy系列手机,其功能、质量和用户体验都相当不错,价格上却比iPhone便宜不少。在屏幕尺寸上,更是从3.5英寸到5.3英寸几乎是应有尽有,从而给高端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在中低端产品市场,由于苹果没有涉足,更给三星提供了充分施展的空间。三星一年究竟发布多少款中低端手机,很少有人清楚。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三星对三种技术制式(CDMA、WCDMA和TD-SCDMA)都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在中国市场,三大运营商只要有产品定制需求,三星都能够及时按照相关技术要求拿出令运营商感到满意的产品。这一方面体现了三星的技术研发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三星的快速响应能力。最近,在中国联通顶级商务手机的定制招标中,三星如愿独家中标。应该说,这不是偶然的。

  总体来看,三星的产品覆盖了高中低各个层面,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大众,高端市场赚利润,中低端市场抢份额。对消费者而言,无论来自哪个国家,无论需要什么价位、功能的手机,总有一款三星手机可供选择。

  打时间差 抢占市场先机

  打时间差,抢占市场先机,这是三星与苹果较量中的一条重要法则。近来,三星最新款旗舰机Galaxy s3销售形势堪称火暴。截至6月底,该机上市不到两个月时间内累计销量达700万部,预计7月底将突破1000万部。前不久,CDMA版Galaxy s3手机在韩国本土上市,当天即售出超过5万部,远远超过Galaxy s1(1万部)和Galaxy s2(2.4万部)的销售纪录。三星宣称,今年将力争GaLaxy系列手机销售量达到5000万部。

  “盖世”系列手机取得空前成功,与三星善于捕捉战机巧妙打时间差密不可分。从GaLaxy s1开始到GaLaxy s3,三星的新品发布每一次都早于苹果一两个月。GaLaxy s2的发布选择在苹果iPhone4S发布之前1个月左右,市场正处于用户对iPhone4产生“审美疲劳”的空当期,而能够与iPhone4相提并论的高端智能手机又没有出现,三星GaLaxy s2应运而生,及时填补了市场空缺,因而面市后销量节节上升。

  GaLaxy s3于今年5月4日在英国伦敦发布,当时三星预计到苹果可能在6月21日在其开发者大会上发布iPhone5,因此抢先一个多月推出新产品占领先机。GaLaxy s3采用4核驱动,支持最新的LTE技术,加上苹果未能如预期推出iPhone5,使得GaLaxy s3占尽了市场风头。在GaLaxy s3手机大卖的推动下,三星第二季度业绩和利润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利润达到59亿美元。有市场研究机构发布数据称,苹果和三星电子目前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99%的利润,其中苹果73%、三星26%。

  利益至上 对手也可变伙伴

  已故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有一句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放在三星处理与苹果的关系上是再恰当不过了。

  目前,三星不仅与苹果在全球市场展开智能手机的全面竞争,而且在专利诉讼上双方也是打得昏天黑地。在这些专利官司中,三星有赢的也有输的甚至输多胜少。可是,三星在法庭上针尖对麦芒寸土必争,但在为苹果供应智能手机部件上却毫无门户之见,依然“慷慨地”给苹果供应生产iPhone手机的重要组件,例如闪存芯片和LED液晶面板。数据显示,目前苹果闪存芯片的供应商主要有三星、尔必达等,其中三星占比高达40%。

  三星是全球智能手机厂商重要的供应链合作伙伴。三星半导体在全球占有很高的市场地位,就连苹果这样的竞争对手也离不开它。三星甚至一度打算与苹果成立合资公司,专门扩大闪存芯片的生产规模,由于韩国政府的反对导致这一合资计划搁浅。当三星与苹果的纷争愈演愈烈之时,苹果主动减少对三星闪存芯片和LED液晶面板的采购量,以摆脱对三星的依赖。但时至今日,苹果对三星零部件的采购量依然很大。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三星在利益面前的变通性。

  垂直整合 IT业竞争新法则

  在苹果的示范效应下,垂直整合已经成为业界巨头争相效仿的流行趋势。谷歌收购摩托罗拉、推出平板电脑意在垂直整合;微软推出平板电脑Sureface和Windows Phone 8也是为了实现垂直整合;亚马逊从Kindle到Kindle Fire乃至酝酿推出智能手机,同样是为实现垂直整合。由于技术大融合的发展趋势使然,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走向跨界竞争甚至是生态系统的竞争。整合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实力的试金石。惠普、诺基亚都是产品竞争时代的王者,短短几年时间为什么就走向了衰落呢?专业化领域做到极致,如今看来已经行不通了,4屏整合能力才是新时代的潮流。谁整合的步子快谁就能够脱颖而出成为赢家;谁故步自封动作迟缓就将被市场淘汰。

  在新的竞争法则面前,每个企业的机会都是平等的,无论过去有多强大或者多么名不见经传。风头正劲的苹果曾经历过两次重大的失败。正是惨痛的教训让苹果感悟到了垂直整合的真谛,从而在数年时间内不懈努力,实现了操作系统、应用商店与硬件的垂直整合。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三星产品大量积压,累计负债高达170亿美元,几乎濒临破产。三星痛定思痛,决定进行彻底的改变,而改变的方向就是垂直整合。1999年,三星提出了“数字融合”新发展战略,从垂直整合入手,将旗下分散的电子产品有机整合在一起,从零部件到整机生产,打造出了“一条龙”完整的移动设备生态系统。三星最终能够在强手如林的移动设备竞争中脱颖而出,正是受益于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以这种能力为依托,才成就了三星“嬗变”的企业特色。反观国内企业如华为、中兴、联想、酷派等,都志在智能手机市场与强手一较高下,他们能从“嬗变”的三星身上感悟到些什么呢?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