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乱事件刚刚平息,又发生了罢工事件。
2012年9月23日,世界第一大电子代工商(EMS)——台湾鸿海精密工业(富士康)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工厂发生了一起由员工与保安的口角引发的2000名员工暴乱事件。该工厂正在为苹果公司的新款智能手机“iPhone 5”生产相关部件,此次事件导致该工厂停工一天。10月5日,暴乱事件发生后还不到两周,作为富士康iPhone主力工厂的郑州工厂又发生了3000~4000名工人参与的大规模罢工,国内外媒体在10月5日到6日纷纷报道了这一消息。
10月8日的《中国证券报》就该事件报道称,富士康新闻发言人7日接受该报采访时表示,郑州工厂确实发生了员工纠纷事件,但只是三、四百名员工以故意矿工的形式表达诉求,并且只持续了2小时,并不会影响工厂生产。
据该报道介绍,参与罢工的人是iPhone 5品质管理部门的员工,公司以赶制iPhone 5为由,要求工人在国庆节八天长假期间加班。罢工工人表示,富士康资方及苹果明明知道iPhone 5的设计存在缺陷,却仍对品质管理提出苛刻的要求,因此质检员有相当大的精神压力。在这种背景下,质检人员和生产线工人经常因产品质量问题发生口角,但公司方面并未采取协调等措施,而是放任不管,所以质检员们对公司不负责任的态度非常气愤,从而发展成了所有质检员参与的罢工。
郑州工厂的一名员工对该报称,“铝合金边框的凹陷标准为0.02mm,0.02mm的外观缺陷已是视力的极限。按此外观要求,根本就产不出合格的iphone5。质检员们每天心理压力巨大,而且长假也得不到休息”。
暴乱、缺少人手、人工费高涨,富士康相继暴露的问题表明中国制造正在逐渐接近极限。此次的罢工及其背景也源于同样的根源。关于《中国证券报》对郑州工厂罢工的报道,EMSOne公司网站(浏览需注册会员,供免费试读两周的试用会员)以“iPhone 5工厂罢工始末 来自中国报纸的报道”为题进一步进行了详细报道,敬请各位读者阅览。
在苹果最大的供应商富士康不断发生骚乱的情况下,10月8日,中国一家网站的新闻栏目刊登了题为《8家中国供应商进入苹果供应链 分享苹果2%利润》的报道。这篇报道指出,在32G版iPhone 5约700美元的售价中,耳机及电池等中国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成本共计只有20美元左右,只占整体的3%。而且,华泰联合证券分析iPhone的利润后发现,每部iphone手机,苹果独占其58.5%的利润,超过了一半。韩国和日本企业分别获得10%的利润,而中国的利润还不到2%。
本站关于中国EMS/ODM行业的报道中,也经常出现以富士康为代表的台湾企业。苹果2012年1月13日公开的156家“2011苹果供应商”中,有富士康等33家台湾企业。而大陆企业的数量正如前面提到那篇报道题目所说,只有8家。在EMS/ODM行业,中国大陆是主力生产基地,但EMS/ODM及其相关部件的主力供应商却是台湾企业。
图:位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的苹果供应商环旭电子的上海工厂
苹果列出的8家中国大陆供应商分别是在大陆地区上市的安洁科技、环旭电子(图)、比亚迪、在香港上市的瑞声科技、尚未上市的昆山长运、天津力神、蓝思科技及苏州面板电子。苹果并未提及156家供应商供应的部件,但总结台湾媒体及大陆证券公司等的分析之后,可以得到表1的数据。
表1 苹果公布的8家大陆供应商
出处:2011苹果供应商、《经济日报》、华泰联合证券
表2 苹果的中国供应链热门股
出处:《证券时报》、21世纪网、华泰联合证券、国泰君安证券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