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文字实录
-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显示大会CIDC2016(中华显示网文字实录)
1、彩虹集团盖板玻璃项目发布会(11月17日 10:00-10:30)
2、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显示大会基调演讲(11月17日 10:30-18:00)
会议主题:未来显示无所不在
3、高峰访谈 参加企业TCL、Nanoco、Nanosys、Najingtech(11月17日 16:30-17:30)
-
主持人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郭灏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产业界、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郭灏明,今天我们相聚于此,相聚在十月份的深圳,虽然烈日依然当空,但满目依然苍翠,生机依然勃勃,空气依然诱人。这两天特别是来自北纬35度以北的国内外友朋都忙着脱衣,在此对深圳的热情与温度对大家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也非常感谢大家来到深圳来到会场参加我们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显示大会,共同探讨分析平板显示产业最新的发展方向,分享和展示显示技术成果,希望今天每一位都能够有所收获。 接下来允许我介绍今天到场各位领导和嘉宾: 中国电子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杨军先生 深圳市委常委刘庆生先生 工信部电子司副司长吴胜武 中国电子总经理助理、彩虹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朱立锋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高裕跃先生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执行会长许生先生 中国电子产业界元老、广东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名誉会长王殿浦先生 SID主席KIM先生 中国光学光电行业协会液晶分会秘书长梁新清先生 工信部原巡视员季国平 中国电子器材工业总公司陈雯海总经理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 南京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副会长薛文进 四川平板显示行业协会秘书长罗紫云女士 还有来自台湾显示器联合总会常务副秘书长王信阳、旭硝子中国总经理铃木伸幸先生、工信部电子司综合处杨旭东处长,中国OLED产业联盟执行副秘书长耿怡女士。 因为时间关系,今天来宾就不一一介绍了,在此一并感谢各位的到场和光临,谢谢!参加本次大会贵宾预计超过350位,本次大会也得到企业大力赞助,华夏幸福、彩虹集团、LGD、华星光电、旭硝子,在此感谢赞助商对大会的大力支持。 现在到场的是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高裕跃先生,大家掌声欢迎!我们有请工信部电子司副司长吴胜武先生致辞。
-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吴胜武:
尊敬的来宾,各位企业界朋友们、各位业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够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显示大会,在深圳这个被誉为全球最大的显示产业基地,有业界的各位精英、各位企业家、各位专家济济一堂,共同探讨显示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在此我谨代表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对大家在中国显示产业跨越式发展进程中所给予的支持和努力表示衷心感谢!
新型显示技术正在开辟前沿新方向,引领和创造需求的效应更加明显,日益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近年来我国显示产业本土产业链不断完善,配套体系逐渐形成,显示产业的规模、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在政策的推动下和产业链各相关企业共同努力下,现阶段我国显示产业的规模位居全球第二,超过了日本、台湾,仅次于韩国,市场占有率超过20%。国内市场的面板自给率已经达到50%,初步实现了上游装备、材料和零配件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建成了本土化的配套体系。其中装备本土化覆盖率已经超过40%,材料和零配件本土化覆盖率超过80%,中小尺寸线板制造关键材料本土化配套率达到60%,大尺寸面板制造关键材料本土化配套率达到30%,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2016年全球新型显示产业正进入深度调整和高速发展重要时期,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竞争格局也发生了重大改变,今年无疑是我国显示产业非常重要的一年,既面临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新型显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也面临产能迅速扩张所带来的结构性过剩,终端产品需求增长趋缓导致产品结构调整,产业链成熟度不确定等不利因素。从数据来看20161年1-9月份全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同比下降80%,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主力技术基本稳定、新兴技术不断发展,新业务拉动新技术不断发展,终端产品发展为显示面板性能提出了新要求。在全球面板产能快速扩充背景下,显示产业正由替代创新转向应用创新,显示应用在交通、运动、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都会产生,各个领域都需要用到显示器,未来显示无所不在。同时新型显示产业多种路线并存,OLED、量子点、激光显示、柔性显示等新型技术不断创新,成为产业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十三五期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蓄势待发,这为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大发展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可以说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在十三五期间将迈向更大的舞台,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作为主管部门,工信部下一阶段将在显示产业政策上加强统筹规划,在即将发布的信息产业发布规划中,新型显示成为一个重要方向,并将积极争取将新型显示纳入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通过基金支持产业链配套能力建设。此外工信部在优化产业布局、引导社会合理投资、推进国家行业协会建设上采取积极行动。中国国际显示大会已经走过了11个年头,为把握显示技术创新趋势,吸收科技应用创新成果,掌握发展竞争战略主动提供了良好平台,在此我再次预祝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显示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
主持人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郭灏明
11月17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显示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国电子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杨军,深圳市委常委刘庆生,工信部电子司吴胜武,中国电子总经理助理、彩虹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朱立锋,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高裕跃,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执行会长许生,中国电子产业界元老、广东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名誉会长王殿浦,SID主席KIM先生,中国光学光电行业协会液晶分会秘书长梁新清,工信部原巡视员季国平,中国电子器材工业总公司总经理陈雯海,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南京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副会长薛文进,四川平板显示行业协会秘书长罗紫云女士,台湾显示器联合总会常务副秘书长王信阳,旭硝子中国总经理铃木伸幸先生,工信部电子司综合处杨旭东处长,中国OLED产业联盟执行秘书长耿怡等政府领导、企业高层、学者、专家以及产业链企业代表共350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高裕跃
各位专家、各位学者、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借助十八届高交会平台,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显示大会顺利召开,在此我谨代表深圳市政府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一直以来支持帮助深圳显示产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为全球重要的信息产业发展基地和电子产业出口基地,深圳始终坚持质量引领、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把电子信息经济摆在重要位置,大力发展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打造国际一流信息港,着力以信息经济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不断催生新业态、新产业、新商业模式。
2015年深圳信息产业规模达到1.9万亿元,约占全国1/8,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达到1385亿美元,占全国比重也超过1/6。信息消费规模达到5066亿元,约占全国1/6。信息经济正成为深圳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新型显示产业作为电子信息产业核心支柱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等特点,对上下游产业具有很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大力发展新型显示产业对优化深圳的产业结构,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积极扶持新型显示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新型显示产业重大项目引进和建设工作,以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为代表的新型显示企业带动了新型显示技术的研发与布局。其中华星光电第11代生产线在深圳建设全球最高世代显示面板线。这个项目非常大,前不久已经正式开工了,达到465亿元。这是今年深圳一个特别重大的项目,已经正式开工。所以华星光电项目的建设不仅为强化深圳显示面板产业优势,而且对全球显示面板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深圳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全球重要显示及相关领域研发生产和出口的基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新常态需要新动力,新常态催生新需求,新常态带来发展新机遇。国家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行动计划对现实产业赋予了新的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在座各位专家学者能为深圳显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更好的建议,也希望在座的企业家们,能紧扣时代潮流,切合国家要求,顺应发展趋势,共同推进显示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融合发展。深圳市政府将一如既往的予以支持。
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
SID主席KIM
早上好!我是SID主席,很高兴跟大家见面。首先预祝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显示大会圆满成功。首先祝贺许生执行会长在过去12年成功举办这个会议,我们也非常高兴对这个会议提供支持。
SID是信息显示的一个协会,我们有全球很多的显示专家汇集在一起,分享他们在研究、开发活动上的一些成果。SID超过50年,汇集了最新的发现都是首次在SID会议上发布,也非常高兴看到我们行业的发展,我们也非常荣幸为这个产业提供一个成功的论坛。在我们上次的会议上,有超过7000人参与。无论是商业会议还是技术会议还是展会,有很多人参与。来自中国的研究者都有很大的影响,中国发布的论文的数量是与会者中第一名,说明我们中国的技术发展在不断提升。不管从数量还是质量上,中国的产业都是世界首屈一指。
第二,中国SID的成员也在不断增长。全球有26个分部,我们在北京的成员也成为世界第二,有大概900名会员在洛杉矶,北京有690名会员,日本分会有640名成员。我相信SID北京分会会增加到1000名,很快会成为世界第一。
考虑到这样一个发展,SID也看到了不同方面,也想看如何帮助中国的显示产业。首先SID在中国建立了一个显示培训学校来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不管对于这些工程师是否有相应的背景。北京分部的会长严博士和CODA的梁先生一起合作举办,我对他们的付出表示感谢。SID也在计划向中国进行投资,建立一个SID分会。帮助中国的会员。这也是SID第一次在美国以外建立一个分部,这显示了中国显示行业的重要性。
对于我们来说,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就是中文所说的水涨船高。我们共同努力为显示行业的发展。
谢谢大家,希望大家在大会上遇上新的合作机会、交到新的朋友,谢谢大家 -
主持人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郭灏明
有请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执行会长许生致辞。
-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执行会长许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产业界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显示大会在这里举行,首先我代表主办方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企业家、产业界朋友到来表示最热烈欢迎!也对大家给予本届大会关心予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伴随近几年科技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电子智能产品,无论是外形还是功能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也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感受,目前显示器市场正在蓬勃发展,新的产品组合不断出现,消费者对各种产品的需求也在持续提升。在过去的几年里,显示科技产品不断进入消费者的日本,从PC、智能手机、电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健身设备,2016年继智能手机后,VR、AR成为资本进入的下一个出口,成为资本市场经常追捧的热点。国内企业从终端旗舰到平台打造、行业应用都在积极布局。从未来应用看,VA、AR终端的柔性穿戴、智能显示终端产品将成为显示产业一个重大的增长空间,显示无处不用。近年来在显示应用不断丰富同时,显示产品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随着人们对显示器色彩追求和显示实用性的追求,显示技术呈现发展的趋势。特别是OLED与量子点成为行业的焦点,其中各大厂商纷纷扩充自己在OLED的技术积累和产能。比如京东方在绵阳投资465亿元的OLED生产项目。甚至显示产业之外的华夏幸福也投资建立第六代OLED生产线。量子点显示技术热度也不低,特别是十三五规划把OLED列为关键技术,量子点打印技术也将成为下一代主流显示技术之一。今年7月我们协会针对OLED技术举办了2016年中国国际OLED显示大会,本次大会邀请了众多显示界顶级学者、专家,还邀请了一批显示产业巨头作报告,吸引了行业人士交流,整体反映强烈。也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此,我也代表协会感谢大家的大力支持,针对量子点技术,我们协会在本届高交会期间也举办了2016年中国量子点高峰会议,欢迎大家指导。显示技术发展存在着不同发展路径,但是如果产品大规模量产这才是根本的,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OLED、量子点都有机会,在这些技术发展过程中,我们最近在考量的是如何跨越成本和供应链堡垒,普及应用。因此我也希望通过这个产业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共同探讨显示产业的未来发展之路,进一步促进产业界合作交流,推进显示核心关键技术的产业化。今天在这里也见证彩虹集团与深圳市东丽华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协议的签订以及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我们也衷心希望各位领导,各位贵宾,专家学者,产业界朋友继续关心和支持未来显示产业的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莅临本次大会,祝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显示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
主持人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郭灏明
谢谢许生会长致辞!现在到场的是市委常委刘庆生先生,大家掌声欢迎!今天到场的还有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触摸屏分会秘书长胡伟先生。盖板玻璃是平板显示产业中用途广泛的关键材料之一,2013年以来在中国电子正确领导下,彩虹集团液晶基板领域取得长足进步,产业化上取得重大突破。彩虹集团盖板玻璃项目采用溢流法,形成了从三维模拟关键点试验到大规模生产完整创新连,建设一条年产120万平米玻璃生产线,实现了批量生产销售。打破了国外企业垄断,实现了国产化,达到同类产品国产先进水平,对中国平板显示产业安全、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天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显示大会期间,我们有请各位领导,各位贵宾一起见证中国电子彩虹集团“彩虹凯丽”盖板玻璃新产品及项目发布会。下面有请彩虹集团总经理助理杨总重点介绍相关情况。
-
彩虹集团总经理助理杨国洪: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前辈、各位朋友,上午好!首先非常感谢液晶分会及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给予这个平台,彩虹集团是一家拥有35年历史的电子显示玻璃制造企业,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主要是CRT显示器,随着显示产业转型,2005年开始,2008、2010年建成国内首条五代线,之后几年分别量产0.4、0.5、0.6、0.7基板玻璃。主要应用有南极熊猫、京东方、天马。2015年彩虹集团利用溢流法技术,新建盖板玻璃生产线。
说到盖板玻璃不得不提触控产业。这两年比较火的3D盖板玻璃也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预计到2020年高铝盖板玻璃全球需求达到7500万平方米,产值120亿人民币左右,大陆这块需求在5000万平米左右,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26.3%,增长速度非常惊人。但是坦白说,从国内供给端情况看,不是特别乐观。目前从整个行业来看,盖板玻璃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的产品,一个是浮法低铝,这个是供应量最大,但是性能、附加值相对低一点。中等就是浮法中铝,量稍微大一点,但是性能跟附加值也是处于中流水平。知名的显示终端像华为、联想采用的基本都是高端的高铝玻璃。行业做了简单区分,把16%以上的铝含量定为高铝玻璃。
首先这款玻璃拥有超洁净、超原始表现。溢流下拉,这个玻璃两个界面不跟其他介质接触,表现出原始表面。浮法在传输过程中跟材料有不同程度摩擦,玻璃强度本身是很好的材料,强度降低主要还是后续制程过程中不停加工带来产生微裂纹。溢修下拉确保了最原始的高强度。
这是目前两款产品基本的参数,CG01玻璃体系是纳米硅。“彩虹凯丽”属于铝纳,铝含量一个8%、一个20%。但是“彩虹凯丽”温度降低50度。这是盖板玻璃化学强化过程中,离子交换示意图。中间是“彩虹凯丽”示意图,这个里面我们添加了锂离子,如果两个离子交换,离子体积、半径相差越大,产生表面压力更大,锂离子大概0.76,跟交换的离子差异化比较大。另外我们引入了磷,扩大了整个离子交换通道,后续可以比较容易达到比较深的离子交换深度。
这张图我从侧面说明“彩虹凯丽”玻璃二次强化工艺过程。蓝线是一次强化,钾含量变化。离子深度可以达到80微米。经过特殊专利技术调整后,这个绿色的线,离子交换深度可以达到140微米。二次强化以后离子深度可以达到150微米以上。当然这是实验室数据。
接下来这几张图分别说明离子交换过程后,整个钾离子置换纳离子、锂离子在玻璃里面形成的体积变化情况,这是特有专利技术,热处理过程中之后的变化情况。这张图是二次强化后的情况。
稍微小结一下,我们这个“彩虹凯丽”二次强化工艺,在原有强化过程中只进行了一次强化,在二次强化过程中相当于我们在原来比如说加强的基础上重新又加了一道防护墙,使得玻璃抵抗物理损害能力更加强。另外强化还有其他的有点,一次强化后不需要对玻璃表面清洗。从实验室数据看,两次强化可以使用同一种强化液。强化的时间,包括强化后整个变形都有很大减小。这方面专业一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下来再交流。
这是两款产品做完化学强化后的性能,现在看“彩虹凯丽”从各方面性能已经达到了比较好的水平。
另外彩虹集团CG21玻璃软化点降低了将近50度,给后续3D加工提供了很好的成本降低空间,这个不但对加工难度也好、包括后续模具使用、材料使用也好、寿命延长都有正面积极作用。目前我们产品的规格厚度主要是从0.5到1.0毫米,板幅在1.52,高度可以从1.3到1.85米,这个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
下一步,彩虹在盖板玻璃布局包括想法给各位报告一下。从整个盖板玻璃市场分布情况来看,华南尤其是深圳这块,周边集中了国内50%以上盖板玻璃厂家,包括众多手机终端制造厂家,同时深圳也是国内技术人才集聚和创新环境走在前面的城市,为了更好给用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今年彩虹集团公司会与深圳市东丽华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一个联合研发实验室,下一步也会考虑把国家工程室在深圳设一个分中心,主要研究方向还是加工技术这块,包括强化、包括实验室加工,以及相关材料,其中有高温油墨、污染离子吸收剂。污染离子吸收剂这是很有意思的材料,从强化过程中来看,随着强化时间延长,强化液受到污染后,整个强化曲线会有一个缓慢下降过程,后期强化液都需要做更换,但是加入我们污染离子吸收剂后,稳定性性能得到保证。第三,也可以作为更多盖板应用。包括汽车风挡玻璃。未来三年投6-8条生产线,产能将达到67-90万平米。展台在一号展馆38号展位,欢迎各位专家、各位领导莅临参加指导,谢谢大家! -
主持人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郭灏明
谢谢杨总的精彩介绍。下面进行项目签约仪式。冠捷科技集团目前拥有十一大制造基地,七大销售中心,两大研发中心以及卓越的研发技术,有效的成本控制生产优势及优异的品质和服务,赢得了世界各大厂商的信赖,客户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深圳市东丽华科技有限公司是深圳市国家级高新科技企业,服务于全球顶尖的大客户,其供应链上下游客户在高强度超薄化学强化玻璃工艺、原材料、设备方面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全球领先,接下来我们将进行第二项议程:中国电子彩虹集团、深圳市东丽华科技有限公司和冠捷科技集团、冠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仪式。首先有请领导移步前台共同见证!
-
主持人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郭灏明
接下来进行第三项议程,中国电子彩虹集团、深圳市东丽华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彩虹集团联合深圳市东丽华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发高强度盖板玻璃和相关应用解决方案,打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盈的生态圈。现在我们有请中国电子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杨军先生,工信部电子司吴胜武副司长共同揭牌。
-
主持人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郭灏明
感谢领导的见证、感谢各位在场嘉宾的见证,谢谢!现在我们进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显示大会主题报告环节,作为全球最高世代显示面板线,华星光电十一代线已经确定投建,今天请到华星光电研发中心副总裁廖炳杰先生为我们详细介绍未来大尺寸LCD发展趋势,掌声有请。
-
华星光电研发中心副总裁廖炳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业的朋友,大家好!很荣幸代表华星光电参加本届的高交会,也能够演讲,这是我的荣幸。截至2016年为止,华星光电在行业里面还是一个年轻的企业,但是也创造了不少佳绩,连续十四个季度拿到行业领先地位,营业利润领先。尤其是今年下半年我们华星光电正如火如荼的规划我们国内的首条第11代TFT-LCD面板线,我们目标就是要做到行业里最大的液晶屏幕。所以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报告内容的题目就是大尺寸LCD的挑战与未来。
我的主题大概分为四个环节。LCD目前技术日益创新,尤其是高性价比、物美价廉,这些特性短时间内让新型显示技术难以相比。当然新型显示技术我们也不能小看,我们后面会看看新型显示技术目前的进展。所以我们认为目前我们建设G11在LCD这个领域还是大有可为的。
第二,我们G11是未来65吋、75吋切割体,对未来市场大尺寸需求潜力无穷,也创造未来很大的一个机会。华星光电从09年建设到现在总共已经7年,昨天刚满7周年。这7年来从T1+T2两座8.5代厂建设,高效运营,创造佳绩。在32、55吋市场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面对市场大尺寸化趋势,我们决定建设G11,不断突破新工艺技术开发,储备了充分能量,所以建设G11对于新世代技术如火如荼展开跟准备。
我们看一下整个大尺寸趋势是非常明显,从左边这个图看到65吋出货份额部分在今年开始已经慢慢增量,预计到2020年也会大于7%以上。从左边这个图来看,电视出货量平均尺寸出货变化,到2020年到45.6吋,国内更大于全球趋势。在2016年已经到了平均尺寸46吋,预计2020年可能超过50吋。要满足大尺寸,旧的线体比如8.5代已经不算太高世代了。
显示器进展,目前这个时间点,外面对LCD技术威胁也是蛮多。19世纪从CRT黑白到彩色,中间有背投、PDP,到2005年,LCD用最高效率、低成本方式胜出,当然一开始还有背光的演进。面对2016年往后五年、十年,谁是后面的继任者,LCD会不会像CRT、PDP一样被取代。我们看到目前比较有潜力的新型技术一个是OLED,还有Micro LED,还有激光投影。
为什么说LCD还大有所为呢?我们对三个部分进行比较。新型显示技术成熟曲线,左边这个图可以看到技术成熟曲线在一个上升阶段部分应该是属于Micro LED上升曲线,属于目前最热门的,也是非常广泛的讨论。激光投影也是一个热门题目,很容易就达到100吋以上。另外就是OLED,OLED目前用蒸镀方式,大尺寸化成本目前看也是很难下降。但是现在已经有积极开发喷墨式打印技术,目前状况是打印技术设备和材料成熟还需要一点时间。Micro LED巨量转换的时候,良率、成功率、封装还是有漫长的路,还有技术需要克服。激光投影,它的饱和度、对比度相对较弱,以目前来看,LCD性价比还是远远胜过其他新型显示技术的追赶者。
OLED优势,高色饱和度、厚度甚至曲面。不过这些渐渐被LCD努力追赶,目前LCD对比已经可以高达8000:1,搭配背光技术可轻易达到1万比1以上。高色饱和度也做到色域彩膜提升,背光导入。高色饱和度也做到了。厚度我们展出3.8背光曲面电视机展示。再薄下去,大尺寸应用也会有一些障碍,所以可能也会有一些限制。预计2020年,OLED成本部分,可以大概是属于65吋用8.5代做跟G11做大概差不多,但是以OLED来看可能还是会高过LCD1.15倍的价格。但是这些只属于含良率的计算,不含设备折旧。
Micro LED的特色,不需要背光,晶粒是关键要素,晶粒有机会做到10×10以下,成本的确会低于我们LCD大约68%。但是晶粒做不小,它的成本就会上升。晶粒越小,它所面临的问题也会越多,巨量转移,转移准确率、散热都是障碍点。
Micro LED应用分析,Micro LED有几件事值得注意,2012年美国已经产生55寸Full HD,2014年苹果收购LuxVue,今年1月份三星展示170寸拼接屏。从分析亮度、功耗、响应度、成本、难易度分析,小尺寸出现了一些成本优势,但是大屏很多障碍点还是需要克服。55寸4K、2K数量已经高达上千万颗LED。
激光投影电视相比LCD,100寸以上,激光投影技术很容易达到,优势是100寸以上。但是因为受到环境光的因素,比较不适合在家庭使用。家庭客厅电视机部分可能应用上会有一些限制。90寸以下其实LCD目前还是保持价廉物美。随着G11建设,未来甚至可以做到130寸以上,把成本压制下来后,到时候对激光电视也是会造成蛮大威胁。
再看规格面部分,与激光投影电视相比,光学解析度的部分还是不如LCD。所谓光学解析度就是物理解析加上图像清晰度综合表现。第二,他有些障碍点。亮室环境下对比度不如LCD。从使用习惯、使用经验来看这都是存在的,现在比较热门就是微型投影机,顶多是在150:1而已。三片LCD投影机大概是在300:1。就是一般会议室使用的。还有另外一种投影机最高可以到800:1。这个限制还是有一些存在的。但是LCD TV来讲,以华星光电规格来讲,随便高过6000:1。第三,反射短焦技术调整耗时。如果在家里使用投影电视的话,一不小心被小朋友碰到投影主机,可能要重新调整。重新调整是非常耗时,调整动作非常复杂。这个部分在装修上面,安装在天花板之类的应用环境。第四,目前还有一些镭射对人眼的危害性,这也是一个安全的考量点。
第二部分,华星光电投资G11遇到什么机遇。
以目前新型显示器技术在大尺寸还不具备相当的优势,所以对LCD投资目前还是看好的。所以我们认为投资LCD在大尺寸显示应用它的地位和优势还是相当明显。从市场层面来分析,大尺寸成长还是非常明显的,成长也是非常明显。所以华星光电投资G11可以增加华星光电在大尺寸领域领先的机会。
接下来看一下在电视面板产能跟面积趋势。在中国区以目前建厂速度,我们预测在2017年可以超越台湾的产能。加上G11的投资,预测2019年就可以领先韩国,产能面积供应将会是全球第一。
再看一下整个全球面板产线分布,2020年全球有大约20条8.5代。8.6代会有4条。G10以上的线体会有4条。在中国8.5代在2020年会有7条,8.6条3条,G10会有2条,全球面板产线都不停往大世代扩充,这个趋势已经很明显。 很多人会好奇说为什么用这个玻璃尺寸,为什么把它叫做G11,而不是叫10.5,其实华星光电研究工厂的建设和设计已经将近两年时间,我们一开始就定义做G11,我们有几个论点。首先面积来讲,他是8.5代大约1.8倍,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线性这样拉下去,线体方向比较明确,逼近8.5代这个点应该属于G11。再来是尺寸,从7代线,一个世代加7吋,7代做50吋经济切割,8.5代55吋经济切割,10代是60吋,11代是65吋经济切割,所以G11主力尺寸放在65寸。我们判断比G10大一个世代,所以命名G11。目前全球最大的世代线就是日本夏普10代线。京东方、华星光电花这么多努力打造一个10代线,不需要跟着他说是10.5,我们勇敢地说是G11,所以我们G11由来是这么来的。
接下来面临什么最大挑战,第一,大世代玻璃基板目前看不是问题了,有玻璃厂措施。第二,大世代制程设备已经具备量产能力。第三,大世代需要做一些拼接技术,光罩上做一些设计,甚至光罩直接大小直接做到75吋满足一张光罩,这些技术都是被克服的。第四,大尺寸后需要一些铜导线技术,让电信延迟降得非常低,开口率做得比较大,种种技术看起来已经是万事俱备,所以这个时间点投资下去应该是比较风险相对低的。所以才决定在深圳光明这边投资T6-G11,总投资465亿,用地面积100万平方米。这个月30号打桩,预计2018年12月31日产品点亮,2019年3月底之前正式量产,尺寸3370×2940,目前规划9万片/月。增加效率后,可以大规模多产一些货。
华星光电七年之路,从2009年的T1,2013年T2,2016年建T6的G11,对产品规划不停做一些研讨。G11建成后,补充之前的空白,43、65、75吋,如此以来,华星光电产品线更加完整。在可见未来会着力,今年也会正式踏入商显这个领域。刚才提到8.5代两座工厂经营状况,目前来看在TV市场在全球占有12%,已经超过台湾的A公司,目前排名第五。甚至2016年我们国内的六大品牌部分的份额,我们从20%一开始之后一路领先,占的份额已经在行业、在国内六大品牌份额里面排名第一。
再看一下华星光电32吋、55吋市场地位,我们32吋从2016年来看,已经到达全球份额排名第二。55寸市场份额也是排名全球第三。55吋部分目前仅次于韩国两家企业,目前排名第三。国内32吋部分仅次于京东方,排名第二。
接下来未来有了T6之后,我们产品线怎么规划?蓝色字体是我们对T6产品规划。黑色字体是我们原来8.5代线产品规划。T6产能的加入,产品一开出来可以补充很多原先在8.5代的产品的尺寸空白区。对于我们一些产品的设计跟设备的设计、工艺的设计,朝向高端产品线规划。16:9甚至可以做到大过于光罩凭借的屏,89、98、110甚至130吋。21:9可能也是未来趋势,我们规划了70、82、105、123吋,这些部分都可以在我们线体里面让玻璃利用率到达最高。我们主流尺寸都是在32、43、55、65、75吋,都是在主流尺寸中扮演非常重要角色,占有市场份额非常大的比例。 -
华星光电研发中心副总裁廖炳杰
刚刚也有提过我们要开始往大尺寸产能多的,所以我们要有一些出海口,大尺寸拓展利用市场,市场潜力非常大,这是新的趋势。我们从未来趋势跟快速取代部分都可以看到他们后面应用,像投影白板,户外LED、商用、工程用投影。产品设计能够符合这些应用的话,我们很容易就可以轻而易举取代用我们的液晶屏。右边这边我们也分出短期可以切入和中期可以切入的部分。短期切入部分就是商显电视部分,平板白板,还有广告机。中期是平板拼接、商用大屏甚至户外部分我们也在琢磨,让我们产品更加强壮跟外面用的LED抗衡。
以我们策略思考,产能越来大,两座8.5代加上G11,这个产能非常大,应用一定要打开。消的部分就是增加产品附加价值,商显以目前来讲单价都会非常高,因为要求规格非常严格。我们可以提高公司获利,最大是可以扩大显示器应用范围,得到一个互补效果。
商显部分这个生态还蛮特别的。商显市场在于产业共同加入参与,所以强调的是有解决方案,重视客制化、产业合作。我们一定要跟客户合作才能满足商显子领域的需求。这个条件下,跟消费型产业相比,会更重视生态共同进化。这是未来琢磨的重点。
最后一部分,谈到华星光电新世代技术。
我们目标就是显示真善美,什么是真呢?就是反映真实的画质,响应速度,还有解析度、颜色。最近李安有拍摄120帧的一个电影,看电影中很多细节,像眼睛的眼球动,你可能用60、24帧看,效果非常差。120帧画面可以得到真实感受,所以真善美的真是追求的目标之一。解析度,已经4K,甚至demo出8K的屏。未来还有颜色,把颜色真实显现出来。什么是善呢?善就是对社会有善,绿色环保绿能,对消费者使用的可靠度,表示出友善的表现,不能可靠度有失效的事情发生。第三是美。什么是美?就是外观,目前外观很容易做到超薄。但是大屏电视来讲,薄还是有一些限制,除非你黏在墙壁上,还是有一些机构限制存在,还有窄边框、曲面等等。这些都是未来华星光电在技术方向朝向的目标。
我们开发方向分成四个:至真画质、精美外观、新型显示、新型技术。新型显示,我们T6第二步,第一步我们会所开发的新技术OLED植入T6产线。至真画质到底要具备什么?画质是消费者最着重的部分,分辨率从以前的HD到现在8K实现出来了,色域大约68%一路上升到135%。已经有国际电信联盟的规范。色深从传统6bit到12bit,色深大幅突破整整一倍。刷新率,从以前24、30,现在120,甚至可以做到144,华星光电都做出来了。动态范围虽然没有办法达到OLED高动态对比,但是对于我们对比达到1万:1,已经相当足够了。
再谈到背板技术。这是TFT-LCD最重要的核心,我们一路用A规做量产,IGZO还是我们研发题目,我们展厅也有IGZO成果,良率已经接近量产。我们还会继续开发IGZO技术,让更高产品规格可以使用到备办。新背板要高真率、高解析度、可以做大尺寸背板。G11不停布局、做技术储备,做开发单元开发技术池,我们T6正在量产就可以马上应用上,也可以用T2、T1试错,把一些先期问题解决掉。
下一步就是外观。精美的外观是对于客户、电视整机厂附加价值,比如最近比较火红的就是曲面。我们华星光电的屏幕可以做曲面。从4000到现在3000,甚至中小尺寸已经可做到1800曲率的曲面。对网吧的镜面使用已经是绰绰有余。对我们技术开发,比如曲面需要的技术COA、POA、BDS等曲面必要技术,我们在掀起做了蛮多储备,期望在曲面这个地方,如果是必须的话,华星光电已经准备好了。美观的重点是边框,华星光电的边框从一开始9、7mit,到现在已经实现了5,未来开发3.8,甚至朝目前行业的机制2mit边框做开发。这块积极储备,未来三边无边框走到四边无边框,给客户增加附加价值,360度全方位外观的精进。
新型显示开发技术,这个部分我们华星光电是一步一步在做。打印技术我们从来没有停过,我们也有配套厂家合作开发,T4我们也有开发柔性基板。T3部分,武汉建设量产。T6这个月打桩,我们正在对技术储备,希望得到超大尺寸领先地位。G11部分,我们产品技术平台部分,看右边,这是我们对G11技术平台做储备,像IGZO、GOA、HPA、铜工艺,还有下一阶段打印式OLED,一直做技术储备。输出就是左边产品规划做一个技术支撑。产品策略也有入门、主流、高端。
最后要说的是,深圳是充满创新活力、开放包容的城市,华星光电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创新步伐,我最后要用创新引导发展来结束今天的报告,伴随着我们华星光电T1、T2的8.5代线体满产满销,武汉已经量产,即将开工的T6、T4新一代线体,下一代会从华星光电什么地方开始,给大家留下一个想象空间,让我们拭目以待。谢谢大家! -
主持人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郭灏明
京东方在大尺寸、TV技术、氧化技术、柔性技术等方面都取得大量创新成果,下面有请京东方DBG显示器件研究院副院长黄应龙博士作迎接物联网时代进行技术创新主题演讲,掌声有请!
-
京东方DBG显示器件研究院副院长黄应龙博士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京东方的黄应龙,我开始我的报告。报告内容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总括。第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主要是分三个方面,一个是大尺寸,第二是Oxide背板。第三是Flexible。
京东方定位是物联网技术产品服务提供商,有三大事业群。第一部分是显示部分,显示部分最大。第二,健康。第三,系统部分。我们公司的理想是在显示的领域要做到全球的领导者,在系统部分做到全球的领先者。在健康领域做到全球的标杆,做成一个标杆企业。
现在京东方业务已经发展到全球,美洲、欧洲、亚洲以及全世界各个地方都有我们分公司开展业务。这是京东方现有的产线。总共有11条量产线。在北京有一条专门用于开发技术的2.5代线工厂。整个公司规模非常庞大,从LCD到OLED到柔性,从小尺寸到110英寸大屏都可以生产。
这里提到一个生存定律,这是我们董事长提出来的。意思就是标准品的价格一直在降低,价格保持不变的话,36个月产品性能必须提高一倍以上,而且周期逐渐缩短这跟半导体摩尔定律类似。为了让我们公司盈利,能活得更好,我们公司定的产品策略,在生存定律基础上我定了5P1H产品技术开发方向。P就是画质、功耗、面板集成、引领时尚、价格更优惠、更健康,能生产出激动人心的产品,给客户提供激动人心服务,从而造就客户和我们的成功。京东方研发投入和专利申请2010年开始,每年研发费用基本上占整个营业收入6%以上。最近一年保持在7%。我们申请的专利逐年增加。到2015年已经达到6000多,我们可以运用的专利数量现在达到了4万多件。
下一部分,技术创新部分。首先是大尺寸和高PPI。我们一直认为电视的未来是大尺寸和高PPI。人的视域可以分为四个,0到30度表示不用怎么动就能辨识物体。到100度,有东西在0-100度之间,可以辨识出来。但是100-200度,人的视域你能感受到这个物体存在,但是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如果一个显示器能看管着人的眼睛0-100,临场感特别好。我举了例子,Fullhd,看电视理想距离是竖边三倍距离,给人提供角度是30度。4K电视观察的理想距离是在竖边1.5倍距离。左右视角大约55度,是人去电影院看电影差不多的角度,从这里解释人为什么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因为给人感受更好。8K显示它的理想观察距离是在竖边高度0.75倍的地方,这样你是刚好看不见像素,因为人的眼睛分辨度数在60度,8K可以提供100度视角。你看8K的时候,会感觉非常强烈的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是我们做8K电视的理论基础。
京东方到现在有三条8.5代,一条在建的10.5代线。跟G11是一样大的。8.5代线切割65英寸的话,不怎么经济。只能切三片。切割98寸面板刚好是两片,玻璃利用效率是95%以上。10.5代线切割效率,切割65寸可以切割8片,玻璃利用效率95%。切割75英寸可以切割6片,切割效率也是在95%左右。所以一看到这个数据就知道,一旦是华星光电或者京东方面板厂生产之后,65寸和75英寸价格肯定比现在要低。这个图是京东方研发方向,第一,面板高透过率。第二,宽色域。第三,更换面板,用Oxide。我们也在开发大尺寸W-OLED,提供好的体验基础上降低成本。
高透过率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决,COA+BPS技术。4K为例,没有用这些技术的话,透过率大概4.3%左右,我们希望提高到5.7%。宽色域对LCD来说有几个手段,第一,采用高色域彩膜、QD,同时有一个缺点,功耗有一定增加,对面板像素设计、光学设计,需要在这方面进行创新。低成本方面,现在4K电视已经成为主流,我们要在4K方面运用GOA技术把dual、triple gate技术导入4K、8K电视,减少各个驱动数量,提升产品良率,随着4K、8K分辨率,线的数量特别多,对良率也是很大困难。如果GOA,无边框设计也是比较有利。
说一下大尺寸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充电问题。随着尺寸越来越大,标志着它的复杂越来越大。分辨率提升表示每一行驱动的时候,它的时间会越来越短。所以我们要尽量缩小,通过技术创新,减少整个像素电容CST,加上新的背板技术,提升驱动能力。对大尺寸98寸8K,82英寸10K这种屏,我们的驱动方案其实不是特别简单,是很复杂的过程。因为数据的量非常大。包括驱动,像素充电不是非常简单。我们暂时采用了把各个线分开的方法提升changing time方法,我们现在用高迁移率面板技术,让成本和电路解决方案更简单,这是我们现在努力的方向。
另外ADS TV,因为显示模式原理的问题,他在黑的上面,相对于VA更容易露光,对比度没有VA的高。我们要致力于减少玻璃的硬力,重新设计液晶的PS设计,以及用OA技术提升对比度。
这几张图概括了京东方最近几年在大尺寸、高分辨率方面的成果。有98英寸8K,110英寸8K,82英寸的10K,65英寸的8K,小于4毫米的整机,这种整机在世界各地展会,包括SSID都得到的一些奖项。我们努力方向就让良率更高,成本更低,这样才能让大家用上这么美好的产品。京东方在高交会有几款产品展出,建议大家看一下,这样会给大家一个比较震撼的感觉。
第二部分,氧化物。氧化物我们已经开发了5、6年时间,有两个特点,相当于A硅和TBS来说,迁移率在这之间,但是漏电很小。可以利用这亮点,而且它的设备跟A硅差不多,可以更大规模生产,不像LTBS。对于Oxide我们也投入了非常大力度研发。Oxide TFT从结构上分两种,ES2结构,有一层二氧化硅保护,TFT更稳定。但是带来的缺点,面板设计的时候它的负载,包括勾道会更宽、负载更大,不利于面板设计。我们京东方内部把BCE作为主要方向。因为BCETFT结构跟A硅是一模一样的。对大尺寸成本,如果良率做到一样,应该是没有增加。这是我们主攻方向。但是对BCE主要要解决刻蚀不要对有源层产生破坏,这是BCE Oxide开发的核心。BCE结构,BCE工艺制成更简单。我们在京东方内部开发了典型两款产品,一个是8英寸400PPI技术开发,也是在我们合肥8.5代线开发完成了15.6UD产品,在今年SSID会议上展出了。
现在我讲一下氧化物在不同产品类别上的优势。在TPC有三个方向,第一,低功耗。可以把频率降低,可以实现窄边框。边框可以降低55%,分辨率可以实现更高,UD甚至以上的分辨率,因为充电率是A硅,Oxide一般在10左右,A硅在0.5,大概20倍的增量。对于笔记本来说,它有几个优势,第一,窄边框。第二,logic power降低。对系统部分、CPU、GPU频率降低至关重要。对整机客户非常重要。因为GPU、CPU频率降低,对整机功耗降低有非常大的帮助。
TV方面,它的好处就是更利于高频,比如120赫兹,8K60赫兹用A硅还可以设计,但是8K120赫兹,A硅基本上不可能。采用简单像素设计,每一行充电时间是1.9微秒,时间非常短,我们现在在用氧化物在挑战这个课题。另外一部分,因为TFT大小可以减小,像素开口率可以进一步提高,相对A硅来说可以进一步提高。这是它的好处。另外对于大尺寸大尺寸高分辨率产品,采用GOA方式更有利。
这是我们京东方Oxide技术的计划,我们内部相对于BCE技术开发已经完成,现在我们计划在2017年Q1实现Oxide产品出货,这是我对氧化物技术的报告。
氧化物也是面对很多问题,可以总结以下:第一,TFT稳定性问题。第二,BCE GOA技术开发完成。这标志着大尺寸TFT稳定性要解决。第三,成本问题。氧化物良率需要大幅度提升。氧化物争取能用在所有产品里面,因为它跟A硅和TBS相比,它的生产特性是可以覆盖从手机到超大尺寸的TV都可以用。
现在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柔性的创新,这是我们柔性的结构,包括功能膜、背板膜、PI、EA、触摸屏、表面玻璃膜。柔性它的价值是在于便捷性、更薄、体积更小、更容易扭曲,可以设计差异化产品,有固定转的产品、有折叠产品、可扭曲产品,这三个方向要求的技术都不一样。比如手机,我们可以设计出全部没有边框的手机产品,要折到整个手机背面,性能是一个考验。包括要集成home、触摸功能,软件上要减少它的干扰。一个笔记本折叠后变成一个小的pad,再折叠后变成一个手机,这是我们的理想。对折叠的产品,因为折叠的半径3毫米左右,对整个产品性能性,包括触摸、power,折叠后能保持正常显示是非常大的挑战,以及折叠后结构的设计是需要一个创新。戴在手腕上的设备需要集成很多零部件、电池,包括部件需要弯曲,这是需要客户克服的问题。笔记本,我们争取开发出可以卷曲的笔记本,这样携带笔记本更加方便,这样就需要设计很多比如键盘和显示集成,包括系统方面的优化,还有摆在我们前面的性能性的提升,因为笔记本还有功耗的降低,我们认为TV以后可以卷起来,贴在墙上。我们需要开发大尺寸柔性的技术,同时需要开发相应电路的算法、软件相应开发。
京东方自从2013年开始进行柔性技术开发,历经了透明显示、柔性显示、闭环、手环、折叠以及到今天55英寸Fullhd,在北京2.5代线上,整个柔性OLED工艺路线为我们成都B7量产做好准备。以上是我的报告,谢谢大家! -
主持人:台湾显示器产业联合总会 常务幅秘书长 王信阳
各位贵宾,大家下午好!我是下午的主持人,台湾显示器产业联合总会副秘书长王信阳。非常感谢大家继续参加今天下午的报告环节。下午的演讲非常非常精彩,有来自各国的一些演讲嘉宾,还有各技术领域领导的一些厂商。
目前来讲,中小尺寸应用非常非常广,各种竞争也是非常激烈。天马微电子在OLED以及其他一些显示技术上布局非常深,在客户领域接触的也非常多。大会借着这个机会邀请到天马微电子研发高级总监彭冠臻先生为我们演讲中小尺寸AMOLED显示技术。 -
主持人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郭灏明
谢谢黄博士的报告,我们希望BOE为显示产业带来更多惊喜。根据大会议程,上午主题报告环节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大家的分享和聆听。谢谢!、EA、触摸屏、表面玻璃膜。柔性它的价值是在于便捷性、更薄、体积更小、更容易扭曲,可以设计差异化产品,有固定转的产品、有折叠产品、可扭曲产品,这三个方向要求的技术都不一样。比如手机,我们可以设计出全部没有边框的手机产品,要折到整个手机背面,性能是一个考验。包括要集成home、触摸功能,软件上要减少它的干扰。一个笔记本折叠后变成一个小的pad,再折叠后变成一个手机,这是我们的理想。对折叠的产品,因为折叠的半径3毫米左右,对整个产品性能性,包括触摸、power,折叠后能保持正常显示是非常大的挑战,以及折叠后结构的设计是需要一个创新。戴在手腕上的设备需要集成很多零部件、电池,包括部件需要弯曲,这是需要客户克服的问题。笔记本,我们争取开发出可以卷曲的笔记本,这样携带笔记本更加方便,这样就需要设计很多比如键盘和显示集成,包括系统方面的优化,还有摆在我们前面的性能性的提升,因为笔记本还有功耗的降低,我们认为TV以后可以卷起来,贴在墙上。我们需要开发大尺寸柔性的技术,同时需要开发相应电路的算法、软件相应开发。
京东方自从2013年开始进行柔性技术开发,历经了透明显示、柔性显示、闭环、手环、折叠以及到今天55英寸Fullhd,在北京2.5代线上,整个柔性OLED工艺路线为我们成都B7量产做好准备。以上是我的报告,谢谢大家! -
天马微电子研发高级总监 彭冠臻
接下来20分钟天马会针对中小尺寸这块做一个介绍。天马在中小尺寸这块已经琢磨很久,主要集中在比较高的解析度、移动需求等方面。现在一些高端显示器也得到了国际国内客户认同。尤其是厦门G5.5代,从去年开始满产满销。我今天主要是讲OLED。这部分我们在厦门已经非常紧张。我们厦门的G6也开始启动。也希望G6起来后,供LCD或者OLED这边能够更顺畅。
今天主题是探讨中小尺寸,尤其是AMOLED技术。今天有几个点想跟大家分享。第一部分,天马AMOLED介绍。我们初始阶段主要聚焦在行动智能这方面,我们追求高解析度、窄边框、薄模组化、低耗电,这四大项对行动智能比较重要或者客户比较重视的几个点之一。
第二部分,主要谈到所谓的Flexible这块,不管是柔性显示或者穿戴这方面的一些需求。随着柔性发展越来越成熟,关于可穿戴部分或者柔性显示这部分,最近两三年其实基本上不仅在我们中国国内,在国外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当然柔性这边每家都会提出对柔性的一些看法或者技术的一些展示,但是其实真的要上到产品,毕竟demo跟产品是两回事,上到产品可能各家不太一样。我们看量产之前哪些规格可能要契合柔性、穿戴需求。
第三部分谈一下天马对AMOLED这块未来的盖厂计划。
最后有一个总结。
这一页跟各位分享一下OLED厂。我们第一条OLED厂在上海,去年架设完成。去年10月份第一次点亮。去年Q4到今年Q1做一些良率提升的动作,4、5月开始有第一个手机产品出货。一直到现在还持续进行中。我们前一段来自厦门,厦门基于5.5代,上海这条基于3.5代,所以我们要二切变成四切,四切后转到上海做OLED的蒸镀等等,每月4KG5.5尺寸大小。
这一页提到OLED有几个特色,主要是高PPI部分,有个别技术关键和瓶颈所在地方。以高PPI这部分,左下图显示就是从PPI随着时间演进一些屏的需求,目前HD。今年主要是生产还是HD,解析度不高,接下来针对Fullhd或者大Q、VR部分,今年会做一些开发动作、量产动作。接下来fullhd目标是400ppi,跟后续的大Q或者VR,VR上升到600ppi左右,ppi越高对背板挑战越高。除了LTPS不同的工艺层叠的需求,更重要是我们RGB要怎么做,光罩变得越来越重要。绝大部分面板厂没有自己光罩技术,这部分一般都是委外。全世界的厂商手指头都可以数出来,这几个厂商也一直被我们推动怎么样再提升他们的设计,这块必须有一些策略的合作或者联盟,这部分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到大Q或者VR以上的技术。这块主要是强调设计要怎么样达成高解析度。
这部分谈到border,左右边屏到距离,客户需求是越小越好,不要最好。柔性弯到后面,如果玻璃,你很难让它变成0。客户希望越小越好,当然也不可能消失。现在一般OLED border大概范围值在1.0左右。也许有比较激进的可以到0.7到1或者1出头。我们今年开发的技术,右下角显示到0.7左右,0.7对OLED来讲,边框已经蛮窄。窄是一回事,边框变窄之后它有它的挑战,比如所谓的可靠度、机械强度一些验证等等必须也要通过。怎么样达到客户机械强度的要求或者可靠性要求这个相对来讲也是很重要。这部分等于是技术上的挑战。
左边这张图可以看到所谓的硬性屏跟软性屏。软性屏它的border也许没有办法做到硬性屏那么小,毕竟封装技术不太一样。但是我们觉得最终要趋于一致,只是对Flexible需要一点时间。
对模组厚度,因为轻薄短小,整个模组要变得比较薄。在整个模组结构里面,左边这张图一样有所谓的硬性屏跟软性屏,所谓硬性屏你逃脱不了玻璃的厚度,玻璃再怎么薄,也还是有一定厚度。柔性就是两片柔性PI材料,基本厚度就比玻璃还来得薄。这是为什么柔性屏有优势所在,就是它比较薄。玻璃从1.3延伸到之后的1.0,这里的玻璃厚度指右边所有的层加起来的最厚度,包括LTPS基板、上盖板、偏光片、胶材、cover windows的整体厚度。这块我们要让它做的越薄,机械强度这边还是要能够通过一些机械强度,例如钢球跌落、弱衰等等,这些东西越强,能够承受机械强度测试可能就越挑战。如果转到柔性屏就比较不会有这个问题,但是柔性屏还有柔性屏相关的问题,后期会讨论。
这一页主要是讲功耗这部分。上面的数字不是代表绝对的网速,而是一个比较值。今年出货,绿色那一条,这个产品如果当成power,整体power是1的话,2017年出货产品预计降22%左右。power提升的来源,除了模组段之外,主要来自OLED本身器件的改进。结构上,发光层也好或者增加一些保险材料,让电子电动传输速度,让发光更有材料,甚至新的阴极结构的导入等等。当然也有它的挑战:寿命、电压表现等等。
接下来讨论穿戴这部分。穿戴有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指手表。手表这部分,右边两张图有一个是硬性屏、有一个是柔性屏。另外一个是柔性相关的,左边这个图,这也是今年SSID我们展示的东西。这个图我从网络上截取下来的,别人帮我们拍的,不是我们自己拍的,拍的不错,你可以去弯曲它,显示没有问题。柔性这部分不止是手表,手机这部分我们也在柔性这个屏上做琢磨。5.5HD720 这个还是低解析度,柔性这边我们还是跟玻璃一样,用一样的光罩,这是暂时法国到Fullhd或者大Q,还是用HD720开发这个平台。
柔性有几个点非常重要。比如对柔性来讲,手表这个东西,各位也不希望每天都充电。希望越省电越好,越长越好。我们现在OLED屏的手表,相对来讲它的功耗还是挺高的。除了OLED器件要有所提升之外,其实用在手机上也是一样的,手机我们基本上对power的需求也是有要求。但是对手表,尤其是一些基本的标准上,可以用一些其他方式让power进一步降低。我们有提出一些不同的驱动模式,或者不同的排列结构。我们希望在明年项目里面把这些技术放进去,希望在穿戴手表这块我们的power可以做到领先的地位,降到最低。
关于柔性的需求,我们开发也是分三个阶段:第一,对Flexible这边。一开始你也许可以去改变它的形状。到用户端的话,形状不能一直变。然后到中间改变。然后到foldoble,每一阶段结构不一样。考量点都不一样,甚至设备点都不太一样。也不是有了第一个技术后,只要时间推进就可以做到第二步或者第三步。有些技术上的东西或者设备上的东西还是要想办法去提升才有办法做到第三步。
对柔性还有一些其他的需求,做产品针对unbroken,我们必须做一些钢球跌落、表面张力处理等测试,要保证上面一些保护膜、偏光片、颜色等等,这些膜要保证在压力测试有问题的现象。
可靠度也是一样,我们换了TFT封装模式,对可靠性要求更高。底部是我们演进的一些历程,一开始对TFE要求24小时、72小时。随着第二批性能提升,可以撑到240小时甚至更高。
OLED有两条线,第一条在上海,它的array基板从厦门过来,主要是5.5代玻璃。我们上海是G3.5代,二切。二切变成G3.5,运回上海,在上海处理后续OLED蒸镀、制程、模组。柔性在上海目前产能比较少一点。每个月模组650k左右,以5.5寸屏幕来看的话。如果在武汉的话,现在工程已经完工,到明年Q1左右。两个都是在同一个建筑里完成,模组每个月500-600万片左右。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介绍了天马目前的解析度、厚度、power状况。第二部分介绍了柔性屏需求跟一些测试条件。第三部分,不管LCD也好,中小尺寸LCD或者AMOLED,我们目前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我们会持续下去,甚至OLED这块我们也会特别注重。我这边主要是负责OLED,OLED明年我们也是开了相当多的研发资源在里面。我希望明年开始我们会有一些主动自己的一些发展或者一些自有IP建立或者超越其他公司的一些技术,相信这边天马应该会在明年会有非常大的提升,会非常不一样。谢谢各位! -
主持人:台湾显示器产业联合总会 常务幅秘书长 王信阳
接下来是玻璃材料,从康宁开始到国内陆陆续续厂商也都有做,今天请到旭硝子显示玻璃中国区总经理铃木伸幸先生作平板显示用玻璃基板的市场变化及对玻璃基板需求的改变。
-
旭硝子显示玻璃中国区总经理 铃木伸幸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AGC旭硝子。AGC旭硝子已经有110年历史,我们是从日本平板玻璃起家的一家公司。年营业额800亿人民币,主要产品以玻璃化学品及电子材料为主。我们有建筑用玻璃、车用玻璃,产品布局全球。特别是车用玻璃,全球有1/3都使用AGC的玻璃。另外显示器用的玻璃、液晶LCD是业界第二。LTPS是业界第一。其他电子用途、光学材料、半导体材料也有很高份额。化学品部分,从基础化学到特殊化学部分都有涵盖。在市场上也有一定的成绩。这是我们全球的市场。我们海外部分在亚洲、欧洲也有事业据点,在中国已经有15家公司,6000位员工。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一个据点。
这是我们在中国事业展开的一个部分,主要是电子材料部分。在显示器部分已经在华南区域有进行大规模投资,华星光电也是我们在中国最主要一个面板玻璃客户。我们从很早以前就在中国开展试验。1984年在北京开设了分公司,在显示器用的部分,从CRT玻璃开始,然后从CRT玻璃转到TFT用LCD玻璃,2010在昆山,2011年在深圳也投资了G8.5代玻璃大型基板。今年在惠州设立了熔炉新工厂,为中国显示产业供应链提供一份力量。 接下来说一下FPD用的玻璃市场。这是TFT、OLED用的玻璃总需求。2016年有4亿平方米玻璃基板。以深圳为例,把福田、南山、罗湖及盐田等区域加起来差不多是4亿平方米。也就是说有这么多FPD用的玻璃使用需求。支持了TV、智能手机用的市场的扩展。电视机尺寸大型化、智能手机高清晰化所带来的市场开展。
这个是针对不同区域需求的预估,中国大陆玻璃需求量也是极速成长当中。2016年中国玻璃使用量约占全球30%,2020年以后更有50%以上的使用量。如右图部分。在中国,玻璃使用量未来五年几乎都是成倍数成长,其他区域则是负成长的情况。只有中国区域是成长的,对中国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我们会针对市场变化对需求需要有什么样的要求进行说明。首先对市场面板的要求,首先针对TV、面板大型化,还有商用显示市场的增长。对于这样的要求,因此需要比8.5代更大尺寸的生产线。另一方面,智能手机终端、备受期待的车用显示、高清化、柔性显示需求这些解决方案,针对这样的解决方案主要是以LTPS/AMOLED、PI-OLED为主。当然这样的市场终端需求也是对玻璃的需求,旭硝子在大型化部分我们的AN100玻璃对于大尺寸、高清晰的支持,还AN Wisus FC针对超高清面板需求。
首先是AN100介绍。这个产品已经被大范围使用,AN100特点:高杨氏模量、低热收缩量。高杨氏膜量自重弯曲小、成膜制程受到的变形最小。尺寸大型化之后,弯曲变形是最重要影响因素。这是不同的杨氏模量跟弯曲数据的关系。左图弯曲量的部分,杨氏模量比较高,变形量就会比较小。这个讲的是针对杨氏模量跟弯曲量的相关性。
这个是竞争对手的玻璃,同样条件情况下,AN100跟其他竞争对手相比最多可以低12%弯曲量。玻璃越来越大情况呀,我们变形量比较小,对客户需求是比较有帮助。
接下来说明热收缩量部分,几乎AN100玻璃是其他玻璃的1/3。热收缩量主要原因是我们制作工艺,浮式生产法。横拉技术在玻璃冷却过程中可以延长慢速降温。跟其他的玻璃比较,AN100热收缩量非常低。在热特性上,缓慢的降温比快速降温部分在客户制程收缩率比较低,浮法生产将热收缩量降低。因为具有低热收缩量特性,在LTPS产线上从量产以来,就一直广泛被使用。
接下来是针对高清化解决方案。我们的玻璃主要是针对LTPS与OLED技术。在中国的部分我们的比例是非常高的。LTPS OLED客户广泛支持,并受到相当高的市场份额。OLED在量产初期,AN100就作为标准玻璃基板来使用。近期因为超高清开发,在更高性能玻璃需求中,推出AN Wizus工艺,针对更高清部分,因为线宽比较细,需要更精准对位,更小的收缩,更高的杨氏模量,可以更加减少变形及弯曲发生。AN wizus使得低收缩量误差比较小,在客户高清制程广泛得到肯定。关于其他AN Wizus,薄化速度比较快,这是AN100与AN wizus的差别,薄化速度快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在市场需求最后,针对柔性显示是一个重要指标,面对柔性显示技术中在PI-OLED当中,玻璃不能被使用,只能当做制程当中的载板。在图的下面,PI-OLED下面玻璃是载板,在玻璃上面做了玻璃的涂布,PI上再做LTPS制程,之后做蒸镀,之后做UV照射制程。玻璃只是作为载板,并不是作为面板。AGC开发了AN Wizus fc,低收缩率是必须的,LTPS技术上变形及弯曲的控制要求更高,因此AN Wizus高杨氏模量被肯定。在玻璃上进行PI涂布、显影,高杨氏模量的AN Wizus可以克服这个问题,这是我们的优势。刚刚说明针对PI-OLED制程,高透过率是必须的,AN Wizus FC在308纳米紫光下,有70%透过率,对于客户LLO制程在UV过程是很有帮助的。
接下来介绍在面板使用上除了直接是用在面板上玻璃基板之外,在相关领域,旭硝子也有相关产品。首先是智能手机用的盖板玻璃。另外可能不知道在相机所使用的色偏补正滤光镜我们也有很高的市场份额。各位手机当中,每十台可能有三台就是用旭硝子的玻璃。
下一个是TV应用部分,超薄TV生产中,玻璃导光板XCV玻璃也被使用,旭硝子提供超过高透光率的导光板XCV,可以实现TV薄化,设计上更有优势。这个图可以看到华星光电展厅上,有一台65寸8K曲面电视,这个就是使用了XCV。以上是我的说明。谢谢各位! -
主持人:台湾显示器产业联合总会 常务幅秘书长 王信阳
接下来由IHS Technology显示部门研究总经理谢勤益带来全球显示市场展望及产品技术战略主题报告。
-
IHS Technology显示部门研究总经理 谢勤益
各位嘉宾下午好!我这边代表IHS介绍一下我们调研的观点,看到全世界平板显示器特别是跟产品战术的状况跟大家做一个报告。
今天上午跟今天下午很多报告里面或多或少都提到了很多相关技术的问题,甚至从所谓的中小尺寸OLED、Flexible Display到玻璃基板,相信大家收获很多。从IHS观点我们带给大家一个比较全面性的参考。
讲到全面性,第一个就要看Display市场状况。这个行业或者这个产业基本上着重在面积部分,看整个行业面积变化,可以看到大概从2014年到2020年,面积的成长每一年CAGR4个百分点在成长。每一种不同应用显示面板成长速度不太一样。相对有一些是呈现衰退状况,包括从面积来看,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甚至包括LCD的显示器,它是一个衰退状况。但是同时又很多应用呈现高速成长状况。车用或者头戴式装置是快速成长,包括穿戴式的等等。电视是所有面积里面占最主要部分,将近7成面积都到了电视部分。电视的成长是相对比较稳定的。过去我们就提出一个预测,2007-2017年全世界平面电视或者所谓的平板电视平均尺寸会从32寸成长到42寸,10年成长10寸,一年成长1寸,看到面板短缺状况有相当部分是大尺寸的驱动。你看到一年成长5寸,液晶电视一年2.2亿到2.5亿台,一年成长一寸,带来驱动效应非常大。换言之造成我们产能短缺,当然也有一个部分是官场的效应。但是这样一个快乐的面板短缺盛宴在2018、2019年之后有可能和缓下来。为什么和缓下来?平均尺寸会开始逐渐和缓下来。最简单原理就是人的客厅并不会变大,但是平板电视尺寸却一直不断变大。这里面会存在一个到底有多大平板电视能够让人们所接受。当然越大的尺寸,越便宜的价格是人们所能够接受的。未来来讲是不是还有一个可能性?我们这个行业还可以走100年。65寸、75寸等等是不是更简单的刺激消费?尺寸的成长在未来,特别在2019年之后会和缓。但是另外一个不同的观点,你可以看到在美国有两个很重要的研究人类视觉接受度的机构SMPTE及THX,他们衡量你的客厅、眼睛到电视机的夹角,这些科学的衡量很复杂,但是有一个很有趣的观点,比如说如果你看电视的夹角或者客厅大小在所谓的3.1米距离,夹角是30度,换言之你两个眼睛到电视面板宽幅是30度夹角的话,你需要一台75寸液晶电视。在座各位谁家里,从人的眼睛到客厅的距离是两米,我想很多都超过3米,换言之你可能需要一台85寸更多的液晶电视才能满足眼睛需求。这是复杂的科学计算,但是很抱歉,咱们中国在2012年就已经突破了这个科学计算。右边这个表是我个人在2012年在深圳家电卖场所拍的,贴在所有电视机前面的地上,他让你把脚印放在那里,如果你站在那里距离那台电视3米,你应该买一台85寸。2012年已经有电视厂商想办法洗脑或者教育消费者你需要一个更大更大的LCD TV。这个相对我们之前的预测存在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不是产能扩大、价格降低以及人类眼睛的适应,我们对液晶电视大小的需求未来会更大。这个会让我们在未来呈现一个更多的不一样的可能性。
另外一点,在今年下半年所有液晶电视的面板涨价平均都超过30%到50%。这是有史以来涨价最迅猛的一次。有一部分是尺寸变大,面积需求增加了。另外一部分是韩国面板厂关厂效应。但是在这个行业里面有一个根本原理不会变,行业上下游越来越会体验到一点,这个表去比较了所有的面板厂商平均的获利,也就是在所谓的右边这个轴线,左边这个轴线是电视厂商的获利,品牌的利润率。三星家电部门和LG电子的家电部门,他们是全世界第一、第二的厂家,我们比较他们的获利曲线,结果发现一个矛盾现象,或许是行业没有办法摆脱的宿命,只要面板厂商赚钱,整机厂商就不赚钱,只要面板厂商赚大钱,整机厂商就赔大钱。这需要很多行业厂商想办法共同解决。这个波浪起伏,这个中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从2012年开始到今年,面板厂商获利跟整机厂商获利差距越来越大了。第二点,中间振荡摆幅越来越快,可以快速涨价、也可以快速跌价。这个对我们会越来越有挑战性。很多厂家开始突破这个,比如BOE跟BOE整机,鸿海跟鸿海富士康,大家想做上下游整合是不是可以摆脱互相获利、互相排斥的现象。是不是透过垂直系统整合能够让获利互相排斥现象更和缓一点,这个在未来可以在更值得我们细细观察。
谈到产能,最重要是中国这片土地上有很多产能不断冒出来。世界其他地方除了韩国OLED之外,基本上就是中国大陆这边投资,当然是以OLED为主。我们整理了资料给各位材料,所谓8代线、8.5代线、10.5代线,各种厂商透过不同方式,MP、正在盖、正在规划中的。这是所谓的6代、5.5代线,包括LTPS、有机发光热晶体,韩国最明显直接转到OLED,左边是三星及右边是LG Display。韩国面板厂投资在OLED这个部分放的经历非常巨大。有一个很有趣的点,厂房规模,三星Display的A3厂房比T8这两座厂房还要大,两座厂房合在一起,一个是T8-1,一个是T8-2,但是A3比这两个合在一起都要大。因此OLED所消耗的资源更大,所以这块需要巨大决心、技术积累区投资。LG也是一样状况,包括他所谓的P9工厂、P10工厂,他的投资金额不止是中小尺寸FlexibleOLED,还包括了10代、10.5代线,65寸可以切八块的这样的面板目前也在考虑中,这个对未来也会造成重大影响。
谈到OLED,就不得不谈中小尺寸,不得不谈手机,不得不谈三星Display,2010年三星在首次的Galaxy手机系列用了OLED,他最主要想法是透过OLED差异化造成手机差异化。6、7年时间里,三星Display的确在OLED做了相当多的改造。国内很多OLED投资面板厂大部分都处在起步阶段,当然可以透过随着学习曲线、经验积累缩短学习曲线,但是OLED是自发光的,工序跟LCD不太一样,你还是必须走过这样一个技术积累过程。跟LED最不一样的就是发光排列,这边做了一个彩色图式,让大家看到各个世代怎么样演进,三星到他认为最有效的发光排列,就是右边这个钻石型排列。为什么OLED到现在大家这么狂热的状况?当然是以三星Display开始开放把面板外卖非常重要的原因。他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决定,以前OLED面板只能用在三星最高端的手机,但是从去年开始三星的中系列甚至比较低端的系列,像A系列、J系列、Z系列都装上了OLED。右边这个是他开始外卖,特别针对中国手机制造厂做外卖动作。这样的动作相当有效程度刺激了手机面板市场对OLED的需求。我们调研了一下,这是国内手机品牌,每一家品牌对OLED占有率,大概100台手机里有多少比重在去年、今年相对来讲是OLED,OPPO、VIVO是三星Display最早期最忠诚的购买伙伴,所以两成、三成以上都是OLED为主。虽然三星Display占有一个独占的地位,但是在今年开始特别是今年下半年开始做了一些改变,红色部分是新的工艺商,就是非三星Display,大家也可以把做得出来。当然目前还是以刚性屏为主,柔性屏还没有办法到一个量产状况。但是很多已经开始陆陆续续打破了三星Display供应链,包括京东方、天马、唯信诺、国显、甚至和辉。打破了三星独家供应的角色。未来这个机会对国内很多OLED厂家会有更大机会,但是你还是必须要面临你最强大的敌人,就是三星Display。待会儿做进一步分享。
刚才天马的专家跟大家做了分享,OLED最重要特性就是能够柔性,为什么能够柔性?因为能做在塑胶基板上,低温制程能够让基板可弯曲、可卷。今年的SSID几乎是FlexibleOLED大放异彩一年。包括国内厂家、韩国厂家、日本的,大家都展出了Flexible产品。逐渐形成了一个风潮。另外有部分面板厂把OLED不仅用在手机,包括穿戴式、VR甚至车用部分也开始迈向OLED。 -
IHS Technology显示部门研究总经理 谢勤益
第二部分,针对Display科技。从大面板到中小尺寸面板给各位一个大概宏观的概念。
第一部分,所谓大面板,大面板以TV为最主要的。特别是TV面板,我们把它的技术大概想象成一棵树,树最顶端,今天大家在下面去看京东方OLED TV,大家不可否认一点最好的颜色还是OLED。但是达到OLED境界之前,像量子点,像大尺寸、窄边框、广色域等等甚至高动态对比HDR,这些部分都渐渐目前透过很多技术方式去做实现。我们认为未来来讲,跟随着刚才跟大家报告的,未来是不是有可能人类需要的电视越来越大?大到你没有办法放上去,可能我们直接贴在墙上,就是右边这个,终极TV会变成一个壁挂式、纸式的甚至艺术式的TV,这个部分要透过很多方方面面才能达到,你必须非常薄,必须窄边框,甚至颜色等等,包括你对外界光的对比,都必须达到最好的一个状态。
窄边框是目前来讲所有面板厂,事实上从韩国面板厂开始,国内很多面板厂也开始专注窄边框,包括PC、TV。透过窄边框之后,以笔记本为例,原本装得下13寸的笔记本机体可以装下14寸。电视也是如此,透过窄边框,消费者会感觉到这个电视画面浮在墙上,他就需要一个越来越大的液晶电视。很多窄边框的做法目前来讲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这部分影响到你驱动IC的配置,甚至很多为了做窄边框,目前把面板结构做了大改造,把array跟cell反过来,才能完全达到窄边框效应。这是看到蛮重要一点。
另外一点是尺寸竞争。大尺寸趋势渐渐影响到我们液晶电视需求,但是另外一个部分看到很多面板厂开发部一样的世代线做不一样的尺寸。最重要就是要做成一个市场差异化,你有40寸,我就做42,你有43,我就做45,你有48,我就做49,你有65,我就做70等等这样的变化,这个部分带给我们国内先进液晶电视面板厂非常大的投资机会。这个部分早上京东方就提过,我们不特别提,10代线,10.5代线。但是8.5代线到8.6代线也产生了变化,从8.5代进展到8.6代,现在从8.6代又进展到8.6代glass,比较特别的玻璃基板尺寸。这里看到非常经济的切割。在不同竞争之下面板厂之间盖不同的世代线,或者创造新的世代线、创造新的玻璃基板尺寸,这个部分对液晶电视市场造成相当程度的影响。
最后一点是分辨率,分辨率一直是我们平板显示行业大家最关心的。因为分辨率是让消费者最直观感受到这个Display是比较高端的。包括从手机到平板到最右边的笔记本电脑,可以看到在分辨率演进过程渐渐有一些高分辨率,我们叫PPI标准变成主流,笔记本电脑一定要到150,平板电脑200ppi以上,手机一个是400ppi以上,另外一个是500ppi以上。
最后一个部分谈谈OLED。OLED目前处于十字路口,这个过程中Flexible是一个蛮重要的需求。要达到Flexible必须先去弯它,上面这个图很清楚看到技术演进并没有捷径。这里也产生了很多技术盲点,必须有塑料基板才能弯它。做的比较快的三星Display他们谈的观点很有趣,要做成Flexible的AMOLED并没有那么难,但是要做成Flexible的触摸屏,包括这中间很多的贴合是更大技术的挑战。他们花了很多精神做这样的光学膜之间的整合,这个部分也是可以给国内很多先进厂家做参考。你可以看得到未来来讲,我们认为终究一个弯的境界会到达一个怎样的状况。光只有这样弯可能不太够,未来必须要达到一个所谓的G4的观点,什么叫G4,如果你用iphone或者iphone plus,你用三角函数做一个计算,三片5.5寸排起来对角线就是9.7寸,三块iphone面板排起来正好是一个ipad mini。未来可以想象一个境界,是不是消费者带出门的是折起来的G4,把笔记本跟智能手机做一个结合,这有可能是一个方向。但是要达到这个方向,必须做上面这个事情,我并不是Tim cook,但是我们认为苹果可能想这个事情,第一把边框去掉。第二,把角磨掉。只有这样,才能把三片贴在一起,才能做一片可以弯的面板。里面最大挑战就是把手机的home按钮去掉,那个去掉要透过什么方式达成呢?直接在面板上指纹辨识。这个部分并不只有OLED可以做到。下面这个图,很有趣的是夏普也表示LCD也可以做到,当然他并没有做到完全弯的状况,他只是一个窄边框的效应。我们不是Tim cook,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他在想什么事情,为什么苹果换成OLED,是不是想透过弯的方式把手机和平板结合在一起所谓智慧型手持装置,大家出去带一个东西就好。iphone还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流行的手机。右边是我们模拟出来,苹果怎么用OLED,随着供应链增加。我们认为在明年来讲,很有可能他会先有一个模型先上所谓的5.8寸所谓的Flexible,甚至不太可能是Flexible,很有可能是无边框,但是透过FlexibleOLED达到无边框效果。2018年会全面换成OLED,2019、2020年开始想做出的是可以折的OLED。
最后一部分,OLED在智能手机会随着苹果的采用,未来LCD不死,但是会受到OLED影响。未来手机面板因为成本跟效能考虑,可能渐渐变成三分天下状况。LTPS、OLED、AMOLED,会变成三分天下。
最后一点是很多国内厂家积极投入在OLED的生产跟制作,我们发展了OLED,我个人认为并不是为了取代LCD,而是为了手持置装置发展出新的差异化,这个新的差异化可能是Flexible。这是最大的优点。我们卖产品的都会面临一个问题,消费者买我这个东西,是必须得买Flexible不可,还是有没有Flexible都可以。这个会取决于未来整个产业发展方向,而不纯粹只是从供应端看这个事情。各位可以看到像过去我们推的很多新技术,像3D,做电视的人很少谈3D,他是一个可以有,但是不是必须有的。我觉得有3D很好,但是没有也可以过下去。所以发展FlexibleOLED过程中,大家必须很确切看一个事情,如果能够把做出来的Display变成Flexible之后,他是一个没有取代性的Display,换言之消费者必须有它不可,今天如果带出去是5.5寸,打开9.7寸的装置后,生活里不能没有它,这才是发展FlexibleOLED或者Flodible真正的成功。
以上简单分享到这里为止,非常谢谢! -
主持人:台湾显示器产业联合总会 常务幅秘书长 王信阳
瑞淀光学在光学照明、显示器行业都有很高设计价值的厂商。今天非常高兴邀请到瑞淀光学系统应用经理李瑞鹏,带来自动化视觉检测技术在超高分辨率中的应用的报告。
-
瑞淀光学系统应用经理 李瑞鹏
首先很荣幸分享自动化视觉检测的超高分辨率应用。首先介绍一下公司,然后谈一下显示屏技术趋势,后面介绍一下自动化视觉检测技术,以及对应超高分辨率显示方案。
自动化视觉检测技术,我们经常提到自动化光学检测,我们和光学检测区别在哪里?我们用的硬件是一个色度仪,模拟人眼特性。通过亮度、色度获取抓取一些显示屏的缺陷,和人眼更有相关度的一款设备。充分满足OP产线检测效果。
这是瑞淀公司的官网,产品主要是四块,Display、光学、外观检测、键盘测试。瑞淀公司1992年在西雅图成立,最开始阶段主要做光和色的咨询服务,06年推出设备,那个时候大规模量产。2011年和Zemax合并,2014年两家公司分开,2015年成立新公司,同年被日本公司收购。
我们介绍一下显示趋势,从四个纬度看显示屏技术趋势。第一,尺寸。尺寸越来越大,无论是手机还是TV。第二,分辨率逐年提高。同时价格各方面都有提升。还有画面色彩饱和度,最开始是LCD,后面是OLED,色度更宽。还有是它的形状,原来主要是平面的显示设备,现在有2.5D,还有3D一些应用。
这些技术趋势无论是它的尺寸、分辨率、色域范围、显示器形状都对当前人工检测或者AOI检测提出非常多的挑战。同时在一个新的显示屏,VR、AR市场,这块显示屏跟人眼距离非常接近,光学都不一样。所以我们检测方面需要一些新的东西导入进来,满足新的需求。
以上这些技术和市场变化就是对当前产线检测,如何在满足检测需求情况下能够满足节拍。后面马上讲到自动化视觉检测技术来弥补或者替代满足技术要求。
首先说一下自动化视觉检测,我们叫做AVI,实际上他是一个很成熟的技术。在国内很多产线上已经量产使用这种技术。他用色度剂,模拟人眼,抓取亮度、色度值。对应分析软件一套系统组合而成。它的应用场景主要是尺寸大、尺寸小VR、手机、TV像素检测。PPI越来越高情况下,mura都会发生变化,我们需要跟客户需求相配的检测方案。我们有2、8、16和29MP分辨率,隔行型扫描,12位动态范围。上面这款是可以亮度、色度同时测量。如果我们有一些检测不需要检测颜色,我们只需要测试亮度情况下,可以采用亮度机。首先这个软件叫Truetest引擎,会跟下面的设备进行通讯,通过命令切换画面,得到照片后进行分析。这个分析有很多算法,同时可以检测点、线、mura,通过工厂规格书对产品分级分类。光学品质类,例如亮度太低、均匀性不好、Mura太大,可以把缺陷种类分类,通过工厂规格书对缺陷产品分级,例如A类或B类,有分类分级后,工厂可以根据测量结果,根据产品ID就可以查到不良种类和等级,采用不同对策进行修复或者再加工处理。这是整个一套系统,是一个深度整合的,而且可以提供定制化需求。同时我们也提供API技术。这是原理,AVI如何抓取。首先我们抓取原始数据,原始数据就是一个标准的亮度值和色度值。产品本身均匀性不是百分之百,可能中间亮或者两侧亮,亮度渐变可能并不是产品本身缺陷,相反亮度陡变我们认为可能是缺陷,一开始移除产品均匀性引起的亮度差异,这样就得到第二张照片,相当于在一个均匀性画面上分析局部对比度照片,对比度和人眼相关性非常强,相当于度突然陡变,当然不一定是亮度,有可能是其他值,我们会用跟人眼匹配的物理量计算对比度。计算的量可能是一个亮度值,也有可能是一个色度标值,找到它的差异。通过对比度之后,换算成SEMU,SEMU是评价MURA值大小的,单位是JND,就是人眼刚刚可以感知亮度的差异。得到SEMU值之后,换算成MURA。设备敏感程度比人眼更敏感,但是产线我自己有一定规格的,比如亮点、暗点、亮线、暗线、在中心还是边缘,对分类分级不一样,所以通过对比度大小以及明暗,如果亮点的话,对比度是一个正值,如果是暗点,对比度是负值。通过明暗、Mura大小、位置以及颜色,通过多种纬度来确定缺陷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等级的产品。
我们讲一下具体的测量应用,首先是像素点和线检测。现在面板尺寸从4K到8K是高分辨率,还有尺寸越来越大。原来32寸、42寸,后来越来越大。人工检,面对大尺寸、高分辨率已经满足不了需求,而且节拍很慢。而且他可能用一些机器识别相机,测的量就是能量,和人眼相关性不高。这些方案在使用当中都会遇到一些问题。
而我们可以用高分辨率自动化视觉检测技术满足需求,首先相机分辨率很高,可以是2900万,同时可以搭配多个相机,做到像素级探测,把每个显示屏上缺陷具体位置找到,这样可以快速修复。可以用多相机或者单相机测多个产品,兼容性很强。还有可以对结果进行分级筛选。实际上我们没有定规格,工厂有自己的规格,但是我们用我们软件学习工厂的规格,来设定。如果客户给我们提供不良品足够情况下,我们可以让软件学习它,设定参数可以很好控制漏检错判。
这个是点缺陷具体实例,通过亮度,比如这是背光的话,通过亮度可以抓取这个地方比较强或者比较弱,比较强的话可能是一个刮伤,如果是暗团可能是一个脏污。还有点线检测。还有Mura测试。mura就是一种瑕疵,但是成因是很多的。mura种类现象很多,点、线、条形的都有,偏光变形或者露光都会形成Mura。大尺寸显示屏或者高分辨率显示屏,PPI高,可以造成良率很低。Mura就是产品尺寸非常大,人工检测要用人的位置,效率很低。还有高分辨率,带有颜色。对比度比较低,尤其是暗台下,Mura可能会有一些红点或者红团、蓝团,人工检测的话,人的可靠性跟战线性非常差,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段检测结果不一样。不同人的结果也不一样,非常主观,不能量化。人工检测Mura有很多挑战。而用AVI检测,设置好参数后,可以保证很好的准确率,因为后面相当是一个重复的工作。还可以量化,就是Mura的值可以量化的参数。JAD是1.2或者1.5。你可以一批产品不良种类是什么,可以分析成因,找出对应对策。我们这个是成熟技术,我们做了很多跟人眼相关性研究,在设备调好后,拿一些正常的测试,然后人工复盘,可靠性非常强。优点:提高质量,可以对显示屏进行分类、分级,可以尽快修复产品,可以找到产品成因提高良率。这是一个例子,不良占总得是多少,客户通过数据找对策,提升良率。
这是对产品分类分级的时候的一个结构图。样品经过测试后,首先判断是什么缺陷,不同缺陷分成不同等级,自动把产品进行归类归集,客户根据这样一套系统可以把产品很好的进行修复和分级处理。 举例这个产品,左下角是属于偏红、色偏,客户就不需要二次看,可以直接换对策,换光就可以修复了。提高效率。
用我们设备后,可以测量每一个PIxel的亮度、色度。左边是LCD,右边是OLED,LCD是背光发光,OLED是自发光。如果我们要解决OLED本身的Mura问题,我们最好方法就是从子像素的亮度这个层面去解决,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DeMura方法矫正。可以把OLED每一个子像素里面每一个RGB亮度值、色度值提取出来,根据目标值生成一套系数,就实现DeMura校正,把有Mura的显示屏矫正好形成良品。OLED要做精确测量的时候,像素要足够高,可能要10×10像素去定义它,这样对我们成本很高,可以通过分布方法,对OLED像素逐行、隔行隔列检测,最终实现亮度采集。这些所有功能都集成在里面了。
我通过色度仪来对OLED每一个子像素亮度颜色进行采样,根据白平衡目标值,软件生成一个补偿系数,我把补偿系数写回控制系统里面。控制系统客户要来开发一下,我们小尺寸的屏内存空间有限,我们也会提供一系列压缩方法,把系数存储在Flash里面,客户产品点亮会先调用flash系数,保证DeMura的过程。
前面就是我们今天主要讲的,对OLED高PPI情况下,点线、光学和Mura的检测。同时AVI检测技术还可以做表面缺陷检测。例如字符OCR识别,产品表面刮伤、磕碰、凹凸都可以检测。总结一下,高分辨率测量,我们用自动化视觉检测技术可以实现像素、点、线、光学检测,还可以做Mura检测,还可以对光学品质管控,例如亮度色度一致性,色差是多少。常用以前的管控相当于是两个,单独测亮度和颜色均匀性,另外一个设备检测点线,人工检测Mura,而自动化设备可以把这三个合在一起。还有一个,这个技术也可以做OLED DeMura的校正。谢谢!
-
主持人:台湾显示器产业联合总会 常务幅秘书长 王信阳
惠科8.5代线频频传来好消息,在今年可能会实现投产。接下来有请惠科 TV自有品牌事业部总经理蒋超介绍。
-
惠科 TV自有品牌事业部总经理蒋超
尊敬的各位来宾,来自全国各地协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前辈,大家下午好!到现在为止应该有5、6个小时,行业前辈讲一些很专业的知识以及整个行业发展趋势。可以说满满都是干货。相信大家都学习了不少。下面我想改变一种方式,跟大家一起认识一下惠科,惠科到底是什么样的企业。可能很多朋友不太了解,我以一种很轻松愉快的方式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惠科。谢谢!
惠科是1997年做显示器起家,如果稍微了解HKC的话。我们在国内市场排在前三名。三星、NEC、接着就是HKC。做面板从04、06这个阶段才开始,是行业后入者。惠科股份也是今年刚刚更名,是为上市做准备,IPO也过了。现在叫惠科股份有限公司,一个是重庆,一个是合肥,第三是宜昌惠科,主要做背光厂。重庆主要做显示器,北海也是做显示器,惠科海外做出口这块,加上云南主要做配件辅料。可能未来也会涉及到比8.5代更高一个级别的规划。这是大概认识一下惠科。
重点来讲,生产基地有这么几块。一个是深圳总部,占地2.6万,年产量300万台。合肥产量1000万台,2014年入住,2015年大规模投产。深圳整个生产线全部转到合肥,最终达到产能1000万。第三个就是宜昌,宜昌主要做背光,一部分整机,年产200万台。重庆500万台,主要做显示器。北海也是显示器整机生产加工。200万台。这是整体惠科布局。
重点看一下深圳惠科总部,注册资金1000万美元。有部分协会会员也有去过,员工6000人,随着工厂布局会慢慢减少,全部移到合肥、异常。重庆2013年成立,在巴南,主要做显示器,2015年投资了8.5代线在这边,涵盖三个工厂。2014年注册了光扩散半事业部,主要有三个工厂在这边。合肥主要是贴合整机,分一期、二期,目前一期已经完成在大规模生产过程中,年产量1000万台。宜昌主要是背光。这是北海。经过这几个工厂的布局,经过多年深耕,惠科已经具备了一条完善专业自有产业链,垂直整合的产业链,从显示这块,从面板8.5代线我们计划在3月份正式大规模量产。背光这一块是重庆,塑胶是惠科精密,也从深圳移到合肥。五金也是一样。SMT&电子这块会全部移到合肥、重。从一台电视或者显示器,从平常8.5代线到正式投产后,我们基本上完成了整个惠科产业链布局,从上到下,全部自己生产、自己加工。通过刚刚几个厂成立时间来看,应该是惠科2013年开始发展速度相当迅猛,2013到2016年,每年都有新工厂成立,每年都有不同变化。年产值从几十亿到将近200亿产值。产量从几十万台到现在1500万台年产量。从主要生产涵盖的产品就是显示器,这个已经做到前三名。第二,贴合代工。对行业一些品牌都有代工,像三洋、海尔。也附带做一些自有品牌。出口的量也是比较大。
重点讲一下8.5代线情况,总共投资240亿,第一期120亿,一期现在已经紧锣密鼓收尾阶段,计划2017年3月份,1月份点亮,3月份必须量产。最近面板涨价幅度相当大,资源相当紧张,惠科也是赶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紧锣密鼓。原计划5月份,现在提前2个月,基本上确定了。涵盖尺寸32、50、58寸。规模产能月产量7万张母玻璃。1000万显示器、600万台电视机产量。 项目采用技术,这块我不太懂,前面各个方面都讲的已经专业,我大概讲几个点。主要是8.5+面板线,涵盖的液晶显示器和电视机。其他没有什么讲的,主要是向大家兜售一下惠科,希望业界大佬支持惠科,相信惠科未来会发展的更快、更好,谢谢大家!
-
主持人:台湾显示器产业联合总会 常务幅秘书长 王信阳
谢谢蒋总。接下来有请到万润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的江苏三月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崇博士带来OLED产业机遇及万润股份产业布局。
-
江苏三月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李崇博士
谢谢组委会提供这个平台有机会和大家分享关于OLED目前行业产业机遇,以及我们所在的公司万润股份在OLED行业发展的产业布局,我姓李,叫李崇。昨天和行业里一些同僚在一起聚会的时候,他们就谈到你们公司非常低调,其实不是低调,应该讲在整个OLED平板显示甚至所有平板显示领域里面,我们是名不见经传,我是2004年在日本留学开始做OLED这个方向,08年在日本富士电机做研究工作,2008年回国先做了一个小公司虹彩科技,随后进一步我们这个公司被万润股份股权重组,形成现在这个公司三月科技。现在身份比较多一些,一方面在公司里面负责技术开发这块,同时在学术方面也有一部分工作,在南京工业大学也有任教过程。上个月去日本和日本九州大学安达教授也有交流。
下面是我报告主要内容,因为报告内容比较多,一部分资料有删除。我从2000年开始做OLED,从OLED历史追溯,OLED几起几落,路走的非常不平凡。从1987年邓青云博士论文,1997年产业化算一个高潮。随后日本NEC退出OLED,NEC退出在当时对这个行业产生冲击还是比较大。不过也带来另外一个变革,NEC的技术被三星公司有效接下来,从此三星跟一步加大投入,一直到现在三星在OLED的成功是举世瞩目的。2007年OLED达到另外一个小高潮,索尼公司把OLED显示屏做到11寸、27寸,给业界带来大的冲击。在此期间,三洋公司退出也算一个不好的影响。但是大趋势还没有变。08、09年金融危机,OLED产生另外一个低潮,主要是金融危机导致生产制造企业、高科技企业资金链产生很大问题,这个时候出现了OLED关门潮,比如柯达公司把OLED部门关掉,所有部分打包卖给LG公司,富士电机公司也把OLED部门关掉,最后我回到国内。2010年OLED真正起来,三星把OLED做成手机产品。2014年眼看日本整个经济状况发生恶化,索尼松下退出OLED,但是这种改变无法撼动OLED整个发展趋势。现在OLED如日中天,三星公司因此赚的盆满钵满,同时国内很多都进入这个行业。
OLED技术优势:第一,速度很快。现在VR很火,这次展会上,到处都是,好像你不懂得虚拟现实、不懂得VR,已经落后了。OLED显示速度很快,带来应用改变。第二,对比度高。在低亮度下能获得一个很好的色彩上感受。第三,视觉感受。视角比较好。LCD液晶和OLED比较仍然会有差距。我们选择做AMOLED,还有一个重要原因,AMOLED它的成本会比LCD成本变便宜,有低成本潜力。他低成本潜力源自于工艺手段。LCD28项工序,但是AMOLED只有17项工序,有17项工序,工艺更简单,也有产生低成本趋势。但是很遗憾,AMOLED直到今天才和LCD比较,才具有一点优势,LCD200多亿建一个厂,他可以把很多工序切割出去,我们5、6个工厂,7、8个工厂可以组合成一个LCD产业,但是AMOLED门槛非常高,在一个工厂里面从玻璃导入到屏做出来,所有东西必须在一个工厂里完成,这是AMOLED产业非常大的难度所在。也就是说AMOLED要玩的话,不是一个很大的企业,没有相当大的资本实力的话是做不起来的。国内京东方、华星光电像这样的企业他们有很强的积累,也有很强的生产积累,做OLED才是有可能真正最后的赢家。
为什么做AMOLED,另外一方面,AMOLED也提供了新的应用用途,比如柔性显示、透明、虚拟现实、照明。毋庸置疑,整个AMOLED在当前现在这个时间点上,全球AMOLED重心在韩国,韩国重心在哪?在三星公司。三星出货量是远远甩开所有竞争对手综总合,所有竞争对手加在一块不到他一个零头。他们5.5代线有16条,6代线2016年花了一年时间调试,6代线产线技术也产生比较大的突破。未来相当一段时间,整个三星仍然是AMOLED行业霸主,会是一个王者地位。
虽然三星在AMOLED这个行业上领导地位无可撼动,产业规模非常大。可是在韩国以外,我们会看到,整个亚洲平板显示是全球中心所在,除了三星,中国在OLED方面建线,有志于OLED的企业中国是最多的,包括我们台湾友达、群创,大陆的京东方、和辉光电都是非常积极。所有企业恐怕大中华区域是最多的。到2018年甚至2020年,虽然京东方在成都第一条线搬入,接着建第二条产线,到2020年整个行业重心还是在韩国。这个资料是我和我在日本的一些朋友交流,他们生产设备的企业,作为AMOLED,生产蒸镀设备,日本公司技术实力最强,他们说到2018年韩国六代线会扩展到12条,到2020年会扩展到24条,他们后面建线只是拷贝,技术门槛非常低。中国在后面会有一个相当长的追赶过程。AMOLED门槛是很高的,从玻璃进入工厂一直到显示屏出来,很多工序都要在工厂里面完善,所有东西全都要在工厂里面,所以这个技术的掌握,这个技术的突破在工厂里面,所做的事情非常多,是相当长的技术积累过程。中国也是跑不了。韩国三星积累了这么长时间,中国也需要那么长积累。
到2015年,AMOLED全球销售额已经达到100亿,2020年市值可能扩大到760亿,现在AMOLED主要应用市场方向主要是手机方向,它的中小尺寸显示屏方面市占率已经超过3%,我说的是中小尺寸显示屏,不是智能手机,智能手机AMOLED市占率更高。很快会超过15%。到2020年智能手机市场,手机在发展,但是没有AMOLED出货量发展来得快,AMOLED出货量未来发展有可能会有更大的尺寸,往Pad、车载方向发展下去。
全球整个产业链格局来说,上中下游基本上这个产业链,中国是很缺乏的。上游尤其是材料这块,主要是国外材料企业为主,UDC、出光等等。中游,三星、唯信诺等等。配套方面中国在基础原材料具有一定优势,母公司万润股份在化学品积累比较强一些,整体OLED产业链还比较缺乏。AMOLED显示方面,未来会是什么发展趋势?我们说任何显示器后面发展一定是性价比竞争。AMOLED目前我们看到在2015年我们市场预测,大概我也是和同行有所交流,AMOLED它的成本现在已经降到和LTPS比较,已经有一个优势地位。如果产线进一步扩大,如果到6代线,随着规模扩大,三星生产AMOLED产线规模5.5代生产一片AMOLED成本是1的话,到6代线成本会变成43%,一半成本会飞掉。再进一步往上走,三星现在一块AMOLED屏30美金,它的成本15美金,以五代线为主的时候。再往后面,6代线,利润空间更大。中国追赶恐怕有相当长时间会有一个非常苦恼的时期。你追赶三星售价,三星降价,他能够降得起,他利润空间非常大。所以未来中国AMOLED会有一个发展艰难时期。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也是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有这些需求也正是AMOLED发展原动力所在。
稍微总结一下,所有参与AMOLED行业里面这些地区,以三星为代表,韩国公司在OLED生产能力无疑第一。中国大陆生产潜力巨大,在全球有非常优势地位,潜力很大。所以大陆很多厂家都布局这个方向。 -
江苏三月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李崇博士
站在我们现在这个时间点,这个图可能会有一点不太正确,就是关于AMOLED整个生产链,过去说液晶,做面板的企业是整个生态链里面最苦恼一块,因为利润空间最薄。如果没有政府支持,京东方就亏掉了。整个在产业链里面,上游液晶材料,中游玻璃基板,在产业链里面,京东方面板这块,包括华星光电,面板比较苦闷。但是三星,AMOLED刚好相反,因为三星一支独大。因为AMOLED,他整个曲线和液晶显示曲线刚好相反过。我很多朋友是在出光公司工作,他说我们出光公司从来没有在材料方面赚过钱。但是在AMOLED这个行业里面出光公司利润非常薄,做面板这块,三星公司利润空间很大。我们看到产业链这个微笑曲线。中国未来AMOLED会是什么样的微笑曲线?我们相当长时间追赶不了三星,就因为面板制造积累不足,整个产业链发展严重不足,尤其是AMOLED材料这块发展非常不足。如果AMOLED所有材料全部从国外进口的话,光材料这块总成本占面板成本37%,怎么算AMOLED都是亏钱。所以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发展和布局,这是AMOLED非常大的课题,也是责任所在。包括本人做OLED做了16年,我们也希望在中国OLED产业链上把布局方面做出自己的一些贡献。
下面就关于我们母公司万润股份以及子公司三月科技布局方面的介绍。万润股份是中节能下属子公司。他在国内做液晶材料做最成功的企业。现在涵盖包括医疗、环保材料,以化工为核心。替代液晶材料的是什么?是OLED,所以万润股份在OLED方面布局是有历史必然。万润股份在OLED布局分三块,一个是万润股份母公司主要体现在化学研发,分子合成。还有一个二级子公司九龙化学,主要集中在化学品制作,整个OLED材料里面利润最薄那一块,被国外杀价杀的血淋淋这块,他们利润非常薄。三月科技我们希望布局下一代AMOLED材料,成品材料,希望真正在中国。中国面板能够搭载中国的AMOLED材料,和国际一线材料企业默克、出光竞争。三月科技2015年在OLED材料有一部分销售,目前集中在研发这块。我们产业优势在什么地方?第一,化学方面我们20多年深厚积累。我们的中间体、粗品,我们的品质经过全世界考验,有很好布局。万润股份做单晶出身,主要卖给德国默克,万润股份有一个自豪,任何一个显示屏里面一定有万润的材料。我们在液晶层面布局,把这个转移到OLED,我们后滑的升华提纯、器件验证也有很强大的积累和沉淀,一个月加工量200公斤,至少在大中华地区是最大的。器件验证、材料深度开发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软件配套。首先体现在投入上,2013-2015年万润股份在OLED材料研发投入3000万,未来规划2015-2018投入一个亿,现在看来一个亿根本包不住,我们做五年规划,把规划放更大一些。一个亿今年我们就干掉4000多万,未来还有两年时间怎么办?这个投入非常大,就希望在中国很好的能够突出出来。我们目标是什么?当前三月科技我们定位也是非常清晰认识到不是我们低调,清晰认识到当前三月科技定位就是整个OLED材料领域其他这一类,希望经过三到五年发展,把万润股份在世界版图地位进一步提升,至少提升到先进材料制造企业甚至提升到半知权公司、知权公司,美国UDC因为掌握核心技术,100多人的公司,赚的盆满钵满,过着皇帝般生活。我们希望把公司层次往上提,最好到知权公司。有没有机会达到?我们认为完全有机会。因为目前布局材料方向。这张表是日本九州大学教授做的一张表,OLED发展历史就是材料发展历史,材料决定OLED显示屏亮度、色纯度、耗电、寿命等等,决定了OLED显示屏90%性能,目前三月科技在OLED材料开发方面我们主要重点是集中在从3.5代起开发TADF磷光体系,我们希望打破UDC磷光垄断,打破日本蓝色荧光垄断,希望建立起TADF体系。我们布局TADF材料正是看到他的优异特点,希望在材料色纯度、自主性、耗电量、电压方面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我们研究TADF不是说一个全新体系,我们TADF也可以兼容过户可取传统习惯,你仍然在习惯使用磷光材料或TTA材料,我们也可以兼容。这是产业垄断,技术方面我们下面可以深度交流。
更重要一方面我们选择TADF方向,因为TADF材料方向很好能够使得整个器件材料体系很好做出类似不输于磷光材料效率。寿命潜力也是非常大。寿命来自于它的激发态,激发态到激态时间越短越正。磷光材料能够达到的寿命,TADF理应更好。这是一个技术潜力所在。我们真正布局TADF不可能什么都做,我们主要是在蓝色、绿色发光层材料,也是基于客户对市场的判断。目前绿色发光材料,我们把三星最新的Note6解剖了之后,发现他们整个屏性能是这样的性能,真正潜力,绿的真正潜力应该超过200。这个也是一个技术发展的需要所在。为了开发TADF材料,我们投入相当大,建立了三大平台。一方面是化学膜平台,这是基于材料分子设计,还有分析检测平台,还有器件电路平台,我们希望我们材料通过我们器件做出客户希望的性能指标。
这是我们在2016为止我们平台建设,我们蒸镀平台已经有了一条100×100蒸镀线,未来200×200蒸镀线,恐怕比很多面板企业蒸镀线标准还要高,我们和很多面板企业都有沟通,他说你们配置太好了。这是万润股份在这块有一个体现。2016年一年时间专利申请量,预计到年末166篇专利,到现在120篇专利。日本有一个公司做TADF,德国也有一个公司做TADF材料,虽然我们是一个后进者,我们在一个指标达到第一,专利量,日本公司的只有57篇,德国公司只有60篇,我们比他们最多,今年会达到166篇专利量。OLED整个发展我们认为在2024年一定会达到行业拐点,也是为了行业拐点,我们中国所有平板显示人在努力,三月科技、万润股份都在努力,希望为国家OLED产业链提升作出自己贡献。谢谢! -
主持人:台湾显示器产业联合总会 常务幅秘书长 王信阳
谢谢李崇博士。大家应该收获非常多。显示器主流还是LCD部分,LCD就必须要有一些背光的支持。晶科电子一直致力于开发比较差异性的中高端LED器件、模组光源。下面我们有请晶科电子背光事业部副总监谢超英给我们介绍一下平板显示发展动态及背光新技术。掌声欢迎!
-
主持人:台湾显示器产业联合总会 常务幅秘书长 王信阳
谢谢谢总监。这次主办单位特别从韩国邀请到OLED研究机构UBI社长Choong Hoon Yi为我们作OLED市场的现状与未来及中国OLED产业的方向。掌声欢迎!
-
晶科电子背光事业部副总监 谢超英
各位嘉宾,我是晶科电子背光事业部副总监谢超英。这次给大 家报告,结合晶科电子在背光领域情况。主要四大部分:第一,对晶科电 子介绍。第二,对目前平板主要是LEDTV趋势,第三,我们晶科电子有的 背光技术。第四,总结。
晶科电子位于广州南沙区,在国家自贸区。总部设在香港。南沙集合了 研发中心、生产基地、营销中心。这是晶科电子发展的里程碑,我们03年 在香港成立,06年在广州南沙设立了公司,2012年在南沙这边建立了我们 的3.5万平米的生产基地。晶科电子是以做倒装大功率芯片起家,发展到 2014年已经成为国际上几家大厂的合作伙伴。去年在新三板挂牌。这是晶 科电子几年走过的历程。
股东方面,有鼎辉、中华南山、晶门科技、香港科技、广东省粤科风险 投资。晶门光电在封装上给我们支持是比较大的。
目前公司超过1000人,博士硕士研发人员120人,已经建立完整的质量控 制体系。产品线包括了照明、TV背光、闪光灯、特殊的应用。厂房设备在 广州,主要生产基地在广州。包括产能,现在持续在扩产能,从去年前年 开始一直翻倍扩大产能。这是刚才所说的晶科电子涉足行业是以倒装大功 率芯片起家,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技术平台。从产品线来讲,我们现在倒装 技术平台上,我们有易星系列、易闪,像CSP我们也有很好的积累。包括封 装技术上,值得一提是去年晶科电子在高压芯片方案,大部分现在用的 LED TV背光,要么3V或者6V这样的方案,我们去年联合合作伙伴大家一起 开发了24V这样的产品专门用于高端的电视背光。这个是我们目前的合作伙 伴,包括四大块,基本上都是在各个行业属于一线的客户。以上是对晶科 电子做一个比较简短介绍。
现在的LEDTV已经进入智能化了,从以前看电视,到现在用电视,包括 很多电商的网络电视,有很多个性化的要求。另外HDR跟超高清4K、8K, 在HDR高动态方案上,往往配合分区驱动,动态范围会扩大。这对我们 LED厂商,对LED色域都有一定要求。在驱动方面怎么去配合驱动的方案, 做到优化的驱动方案,另外,亮点提升,这个都有很大挑战。分辨率越高 ,通过率有所下降。
对色域的要求,我想对颜色不断追求也是我们的推动力。现在我们主要 有一个在采用传统方案,有RG粉。另外比RG粉更好一点就是KS粉方案。再 往上就是量子点材,或者用封装、膜片形式。对高色域追求还是一个永恒 的话题。
-
主持人:台湾显示器产业联合总会 常务幅秘书长 王信阳
谢谢Choong Hoon Yi社长为我们作的OLED报告。今天演讲到此结束,再次用掌声谢谢今天的演讲者。接下来是今天最重要也是最精彩的环节,圆桌高峰论坛。待会儿我们会请孙老师、梁秘书长主持。待会儿最精彩环节请大家不要错过。整个报告到此,谢谢各位!
-
OLED研究机构UBI社长 Choong Hoon Yi
大家好!我是来自于韩国的UBI研究所,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者市场,同样也会成为全球最大的OLED生产销售国家。今天我的演讲我想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需要克服的困难,如何在中国市场让OLED获得成功。
今天介绍几个部分:全球市场、OLED成功原因、OLED市场预测、投资状态、SWOT分析,特别是对中国OLED产业分析。
中国在LCD生产上会成为重要国家,从海尔到其他手机制造商,包括三星,都在不断增长,价格竞争力与价格的比较,右图可以看到有三个因素会影响这个原因。三星会更加贵一些。和另外两个品牌相比,他们会有一个价格和质量的间隔。三星是53万:1,TCL是29.9万:1。电视市场被索尼、松下、东芝所覆盖。三星和LG电子也渐渐开始占领这个市场,在未来中国本土的一些产品会慢慢占领这个市场,中国是最大的市场市场,成本有效率可以帮助中国这些公司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OLED成功的原因,从三星智能手机发展来看,三星为了能够和苹果抗衡,开始使用OLED技术。对于这个解决方案,三星500ppi OLED成为全球VR市场最好的产品。第二个原因,苹果的影响。因为苹果马上就会在市场上发布新一代产品,包括5.5英寸OLED屏幕。如果说销售理想的话,他们同样也会提升OLED使用的比例。我们在运用OLED智能手机显示屏中国的手机厂家,OLED会占领71%智能手机的市场。柔性OLED会更加占领4.5亿的这个市场,同样价格会更低。OLED会被用于中端、低端和高端手机市场。到2020年电视的销售市场会达到890万,OLED电视会占领70%的市场,也就是今年大概90万的收入。市场占有率上,69%市场会被其占领。
UBI一直关注OLED市场发展到2020年,中国会有3000万市场份额。OLED市场会上升到640亿美元。排在第二会是韩国。三星这个显示有4.5代52K在他们A2工厂里面,A2工厂是5.5代。现在A3工厂也有投资,他就是柔性OLED生产线。LG投资P6工厂,安装的容量达到了45K,到明年第八代会投产。LG显示的投资会是第八代和第十代,但是这个还没有确认。中国显示公司一个潜能可以从技术转移来看,在LCD技术转移会转移到韩国、台湾和中国。OLED会发展到中国。有两个公司在产业里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将他们的要求和技术进行很大的投入,而LED却非常的不一样。在中国从韩国或者台湾雇人是有一定限制。中国有很多高端的技术人员,但是在OLED这方面的技术人员却非常稀缺。
我们看一下SWOT分析。主要是关注中国OLED产业。中国有最大的消费者市场,有世界首屈一指的基础设施,会成为在显示这个行业最大的生产国家。同样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速度非常之快。它的弱点就在于OLED工程师比较稀缺。对于OLED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在初期阶段。其中一个威胁也就是三星显示一个激进性的投资,同样在技术上也会一个间隔。OLED的使用也是在逐渐增加。根据这四个因素,我们强化点需要得到更多的强调。但是我们也试着来帮助大家来平衡我们的弱点,同样如何将它规避。所以我们可以提供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同时也运用我们的专有技术。UBI主要擅长于OLED产业分析,全球有很多的公司也都注册了UBI。我们全球数据库网络在过去15年都可以让中国的OLED市场越来越成功。谢谢大家!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显示大会高峰论坛现在开始。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今天的主持人,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秘书长梁新清先生。我是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说句不客气的话,我也曾经是中国光华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秘书长,2003年到2006年,所以我是他的前任。我们今天两秘书长在这里搭档,去年已经搭档过了。每年中国国际显示大会有一个特点,高峰论坛很受大家欢迎!现在是新老朋友汇集,我首先把高峰论坛简单说一下,我们办了第十二届会议了,从第一届开始我们就构思了一下高峰论坛给大家留下什么印象呢?后来想穿一个马甲,每年颜色不一样,红的、蓝的、绿的都有,今年又轮到红的,十二也算一个喜庆的日子,十二一个轮回,十二生肖。所以今天出席我们会议的有来自海内外许多嘉宾,今天上午都已经介绍了,在此不一一介绍了。
下面直奔今天讨论的主题。讨论之前我还说一下,当时办这个论坛有一个宗旨,让大家自由发挥、自由讨论。但是有很多人他的身份很特别,或者是某公司的董事长、某公司的总经理或者是行业协会的领导人,大家碍于自己的身份,所以回答问题的时候有所顾虑、有所保留或者讲的很含糊。为了让我们讨论更加生动活泼,我们就要求到这儿来你的身份全都不要谈了,我们大家穿了马甲都一样,你就代表你,你不代表任何人。这是我们在会场上所定下的不成文的规矩,这样便于大家自由发挥讨论。 下面我们今天就开始。 -
主持人 中国光学光电子协会液晶分会秘书长 梁新清
我的前辈孙老师在主持论坛上确实经验非常丰富,也不是第一届了,每次集中了他多年从事显示产业的经验,总是想找一些大家最关注又有兴趣的话题。所以今年孙老师也是设计了一些话题,但是,我们这个话题都是希望能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所以把问题提出来,由大家各抒己见。孙老师说了希望氛围活跃一点,拿掉自己身份,大家放开讲。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每年都是讲平板显示发展动态,平板显示发展的未来。老是未来搞得很乏味,我突然想换一个词,百花盛开的显示园。2016年这个年份还是很有意义的,世界上大事很多,出人意料的黑天鹅不断的飞,一会儿脱欧,一会儿那个。世界大事咱们不说,咱们就看显示界也是百花齐放,我这儿举了几个例子,大家看看。三星关闭7.5代线TFT-LCD生产线,本来卖给中国,后来不卖了。这边三星在关,那边京东方去年投10.5代,华星光电投11代。苹果2017年iphone要用AMOLED。现在95%份额都是三星的,除了找三星还找谁?所以三星拼命发展中小尺寸。既然中小尺寸这么赚钱,大尺寸又不行,三星干脆大尺寸不做了。大尺寸将来做QLED,这是三星的观点。韩国还有一大巨头,LG坐不住了,三星LG本来老是掐,LG说要下军令状,这个词挺有意思,要用OLED打败QLED。能不能打败咱们拭目以待。然后这边咱们中国也没有闲着,京东方连续在成都绵阳砸了930亿,做6代柔性AMOLED。这个消息也让人非常振奋。一方面OLED今年好像非常火,所以中国大陆在6月份在深圳召开了中国国际OLED产业大会,有600多人参加,很火。但是另一方面,量子点他们说我们也抱团取暖,初步形成三星、TCL、海信、索尼、亚马逊搞量子点。海信说我还有一大招,我是搞激光显示,作为将来下一代。所以海信别出心裁。深圳也有一家企业遥相呼应,光丰光电,别看是小企业,上了中央电视台头条新闻讲深圳创新,里面举三个企业都是显示界,光丰光电、柔宇柔性OLED。卡梅隆有一个大片首发式放在光丰光电演播厅,李毅现在是名人了,他说美国的激光电影院荧幕数比我们差多了,我们已经几百片了。所以激光显示今年也不错。然后VR、AR方兴未艾。在大家关心这个的时候,苹果又冒出来了,说苹果关注,因为做OLED好像跟着三星后面走,对着苹果iphone领军企业来讲,面子上有点过不去,先搞一下OLED,然后他关注microled。我们跟梁总商量这些事,还有没有新鲜事?
-
耿怡
今天各位专家在会议上讲了,我倒是觉得今年面板价格让人大跌眼镜,不说大跌眼镜,但是还是值得大家考虑一下。而且影响了很多面板厂的进度,大家都在赶进度。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考虑的。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这是正面的,价格上涨,各大面板厂今年都眉开眼笑的。
-
主持人 中国光学光电子协会液晶分会秘书长 梁新清
虽然现在有这么多变化,都是趋势性的,各家各地区有不同判断,到目前为止主流技术没有变,快速发展OLED通过三星智能手机应用,包括我们国内手机厂家应用逐渐追上来,这个大家认可,是快速发展的技术。
第一个问题,十年后哪种技术会成为主流技术?很多机构、很多政府部门经常问我们,但是一句话很难说清楚,所以请教在座各位专家谁能回答到底是TFTLCD还是AMOLED还是其他?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主流技术很难界定,干脆要有一个定量的概念,我们就设想一下,比如说市场份额占60%以上这个作为主流。而且时间点放在十年,因为十一代正在投。还有大批的设备厂,联得的,做材料的、做光学膜的,3M的,如果LCD没有了,只有OLED,你们统统都要关门,现在还投不投?所以把时间点定在十年,十年的时候OLED是不是能够追上来,达到主流?同意TFTLCD举1。同意OLED的举2。
-
严群
这个60%是按照面积还是按照出货量还是按照价值来算,这个结论可能不一样。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这个因为本身就是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咱们就不能搞那么太精确。暂且先说产量好不好。两个都不是的你就举手。首先1的举一举。
-
主持人 中国光学光电子协会液晶分会秘书长 梁新清
29个举1。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红的举2。红的多。
-
主持人 中国光学光电子协会液晶分会秘书长 梁新清
王信阳同志回答为什么既不是TFT也不是OLED?
-
台湾显示器产业联合总会 常务幅秘书长 王信阳
其实还是要看产品的,如果以中小尺寸来讲,大概OLED。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应该是总体,不能再细分。如果中小尺寸可以,但是大尺寸又不行,但是总体份额没有超过60%,那我认为它还不是主流。
-
台湾显示器产业联合总会 常务幅秘书长 王信阳
我认为大概都不会超过60%。以目前来看,10寸以下AMOLED大概主流我是觉得是OK,可是到了大尺寸电视,以目前来看,如果要把它变OLED,我估计应该也不会那么快。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作为政府要考虑整个的显示,光中小尺寸超过还不算。你们举手的人有没有理解我的意思,举3是必须总的市场,不要再分大中小,你们是不是认为还有别的技术。你们如果说收回没有问题,如果坚持,请你讲一讲。
-
沈志平
我叫沈志平,来自苏州。我是认为因为十年后什么都有可能,也许有第三种技术,所以。而且我觉得像QLED发展也是很迅速的,未来不排除。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你先不要着急,我们第二个题目你摆在那儿了,QLED将来会不会成为主流技术,如果也不认为是QLED,还有没有其他意见。
-
黄应龙
京东方高世代的线特别多,我个人认为跟这个有点不太一样的。LCD有背光、有模组,中间加了一层液晶。我觉得从事物发展的角度来看,往更简单方向发展,因为OLED没有背光,在上面直接发光的,从结构上,包括供应链角度来讲更简单,因为这个题目定的是十年,我想经过十年后,OLED材料包括一些打印的技术,应该是可以成熟。所以我觉得应该会成为一个主流。还有一个趋势,大家看一下现在小屏的手机它的旗舰手机基本上都是OLED,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这个发展趋势会跟PPI发展是一模一样的,手机高分辨率是从iphone开始,从而蔓延到笔记本、显示器、TV,从结构来上讲,应该是OLED。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谢谢黄总,这个题目讨论很多年了,讲下去再花两小时也不够讲。我们把问题转到第二个,你认为QLED有可能成为主流技术吗?1、有可能。2、没有可能。现在开始举牌。
-
谢勤益
我有一个问题,QLED的定义?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一定是真正的QLED,就是三星他认为我将来完全是用发光材料,不是作为现在量子点做在背光里给你广色域。薛老师举的是1,薛老师说看。
-
薛文进
第一,你这个问题不严格。所以我钻了一个空子,没有一个时间限制。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我故意留在这儿,不用时限。
-
薛文进
从这个角度讲,我比较看好QLED。理由:1、从材料角度,一个新的显示技术的诞生,它的基础基本上是材料革命性的变化。真正的创新是材料。QLED跟OLED最本质区别它是无机材料。跟有机材料相交的话,本质上的优势一目了然。无机材料优越性,原来有机材料主要是走结构材料,后来慢慢进入电子、进入功能材料,但是本质的老化问题,不管是温度、时间、机械这些老化问题、稳定性问题始终是存在的。无机材料,原来无机的也发展了一段时间,后来慢慢给OLED替代了,因为有机材料高分子材料发展很快,投入很大,慢慢作为电子发光主流。现在的QLED到量子尺寸上来实现主动发光,电子发光的QLED,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比较看好QLED,这是基本依据。从目前产业界介入角度也是比较寄予希望,第一个是三星,很明确大尺寸QLED,研发已经进入样品阶段。有机的不是说没有优势,从现在发展势头来看,投入规模来看,从显示发展历史来看,只要投入,我们液晶显示经验教训就告诉我们,只要大公司大规模资金投入,OLED本质上的问题他也在不断进步,他是跟LCD竞争过程中,LCD来克服固有困难,OLED同样也是在克服自己的困难,不断进步。不一定十年马上就能成为主流,但是再进一步发展下去,这个QLED我比较看好。
-
主持人 中国光学光电子协会液晶分会秘书长 梁新清
谢谢薛老师,你钻了一个时间空子,但是把这个说的很清楚。这边有很大一片认为不可能的。是不是谢总也认为是不可能,请您讲一讲。
-
谢勤益
我跟薛老师观点基本一致,长时间他比较符合技术演进的看法。但是如果从一个企业战略发展来看,我们所看到的三星集团想要用OLED在手机的领先优势Cover到QLED在电视上的领先优势,就是他有一个内索性的特性,这个部分没有揭开的话,透过专利绑定让其他企业很难学习,它是一个封闭式的,封闭式比较难成为。长期要成为主流必须开放。QLED目前三星有申请专利的,就会牵扯到这方面的问题,当然并不表示他不会开放,但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之后才有可能让QLED变成大家都可以采用的技术。
-
主持人 中国光学光电子协会液晶分会秘书长 梁新清
三星这种做法就有可能造成不可能。谢谢谢总。第三个问题,你认为激光显示在特大尺寸100英寸以上的显示中会压倒其他显示技术吗?特别是海信和深圳光丰光电做的都非常好,到了4K,而且价格好像100寸在7万左右,比110寸LCD当然是便宜了很多。但是我还是吓一跳,这么小一个东西卖7万还是有点贵,他说别看东西小,这个东西不好做。根据自己了解和判断再选择一次。如果认为大尺寸用激光显示能够替代其他技术的话选1,如果认为不可能的选2。认为可能的举牌。有6、7个吧。认为2不会的请大家举牌。谢谢!还有一些可能要举手的。咱们只给一个东西,不是选择的,认为行的,刚才我看到6、7个有鲍云芳,请您回答为什么?
-
鲍云芳
我是认为超大尺寸100寸不管LCD还是OLED都还没有适合到家庭,但是激光显示这块比较有优势,可以搬到客厅,在家庭应用上相对好一点。可能在小一些室内,家庭应用这块,在超大尺寸100寸以上,激光显示未来会有优势。就是相对LCD、OLED硬屏。
-
主持人 中国光学光电子协会液晶分会秘书长 梁新清
100多寸LCD电视激光很薄,但是也很重,一般房间很难往进搬,但是一些做娱乐功能的大房子,如果有要求建影院,这种激光背投倒不失为一种选择,到底能不能替代,不敢下结论,但是肯定有市场。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有反对的谁代表说一下。
-
许生
我谈一下我的观点。现在一个家庭里面,一个房子里面,家庭影院有可能,但是很多地方不适合放激光。比如我可能放四个电视,也可能一个家庭影院。从商用角度来看,教育智能化,从投影过渡到液晶,未来激光投影可能是一个适用方式,但是在商业显示其他领域,除了教育还有其他很多应用场景,智能办公部分地方可以用、医疗,还有很多领域不一定适合用投影,所以是不是压倒性的,我认为可能性不大,但是市场份额会增长。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关于显示这块暂时讨论到这儿。下面讨论一下未来显示制造技术发展。目前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玻璃基板变成软性的基底,台湾喜欢用软性,大陆喜欢用柔性,就是我们说的柔性显示。典型的例子就是京东方砸了930亿在四川,四川一下变成全国投资最多的地方。第二,光刻。TCL(聚华)牵头,华星、天马、杜邦等很多企业看好,而且国家科技部提出印刷显示未来发展方向。这两个前景怎么样?特别是京东方现在花这么多钱同时投两条六代线,我们问题是柔性显示生产技术过关了吗?1、可以量产。2、还不成熟。大家赞成可以还是说目前还不适合这么大规模上。同意1的举牌。严博士举同意。认为不成熟的?占绝大多数。严博你解释一下,你这个SID掌握的信息比较多,而且金主席坐在你旁边,你们俩什么意见。
-
严群
我们如果定义量产良品率达到80%以上,那应该说还不可以。但是我认为现在是一个阶段企业可以进行量产了,为什么呢?从我从各个方面了解的信息来说,柔性显示在中试各个阶段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很多技术都已经很成熟了。现在因为没有一个过不去的坎在那边,只不过是良率爬升、细节处理方面。特别赞同京东方做量产爬坡,特别是现在是投资最好的机会,因为这个才有可能跟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竞争。我认为时机是非常合适的。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柔性,台湾做了很多年了,王信阳你刚才举2,你能不能说说你的意见。你们搞了这么多年,觉得还不行,还不到量产的时候?
-
王信阳
说要小量或者做一些个别产品,这是OK的。国家研发力量都在工研院,跟业界合作还是在共同开发当中。据我们知道信息,短期内没有说柔性的显示器可以进展的那么快。应该说大部分的人心力精力都在AMOLED身上,很多研发量能都会集中在那边。相对来讲,柔性的部分,如果要跟OLED搭配的话,这个部分要等AMOLED硬的先更成熟一点然后才会进行到结合阶段。这是我的看法。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还是要稳妥前进,一步一步来。我要请教一下黄总,为什么京东方下这么大决心,投这么多钱,而且同时是两条。能不能简单说一下。
-
黄应龙
说一下我个人的体会,也不一定对,也无所谓对错。其实刚性的OLED和柔性的OLED差别主要在于一个是玻璃基的,一个是有PI基板的,PI基板的它的温度会更低一点。我们开发PI-OLED的时候,遇到最大困难是pako的问题,不是工艺能不能跑通的问题。京东方在北京的2.5代线建了一条专门用来柔性进行技术开发的生产线,投了3、4亿,到今天已经把整个工艺路线QHD工艺路线打通了,这一点是我们公司内部没有宣布。但是其实是在我们公司内部创新大会已经是明年SID我们有这方面很重要的展出。现在对我们挑战的就是要管控每个工序它的pako,以及PI用双层还是单层,包括性能性的问题。对于京东方,在中国国内能建两条高世代柔性OLED线,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未来。因为一条柔性OLED生产线,它的投资跟10.5代线投资是一样的,460多亿,以我们自身的实力我们没有问题。接下来在成都的B7已经在设备搬入,我们研究院把工艺路线打通甚至更稳定,量产的时候能顺利爬坡。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京东方有这么底气,而且非常自信,是我们中国显示界一大利好。有能力可以向世界最先进水平占领高地。
-
观众
我是江苏省产业研究院有机光电研究所,三星和LG对柔性显示已经出了很多货,包括OPPO、华为都在用,既然他们能做,我们也肯定能做出来的。
-
主持人 中国光学光电子协会液晶分会秘书长 梁新清
作为需求者,未来柔性显示主要的市场在哪里?1、中小尺寸(手机、ipad)。2、大尺寸(电视)。大家自己想想然后举牌。
-
KIM
我只是作为一个研究员谈论这个事,我认为在未来电视这个市场会饱和,同样显示的价格会变得越来越低。如果我们想看一下新的应用的话,这些新的应用也就意味着我们不能用刚性的显示来创造新的应用,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新的组合。所以我认为OLED从中小尺寸开始到现在,也是一个产业发展的模式。
-
严群
他刚才说的主要是很多形状不一样的应用会越来越多,特别是大尺寸上面,现在OLED、液晶实际上够好了,除了一些特殊用途,更多的大概需要的还是大尺寸,折叠起来变成小尺寸这是另外一回事,更多的还是大尺寸。我倒是觉得今后的家庭包括我们出行,很多大尺寸通过柔性变形,成为便携式。包括前面说激光显示是大尺寸应用,我认为更多的以后100寸以上的大尺寸可能还是柔性大尺寸更有前途。液晶70寸以上不可能搬到家里,特别是中国。激光显示从现在显示效果和安全性来说,可能很难进入一个被大家普遍接受的大尺寸。确实柔性的话有可能卷着带到家里的一个大尺寸。这是我的观点,我估计金教授观点跟我差不多。
-
主持人 中国光学光电子协会液晶分会秘书长 梁新清
还有一部分,我认为你们SID回答等于是3了,刚才那个问题是小尺寸和大尺寸电视,你说可能有更大的应用空间,我本来想征求一下3,实际上金主席已经讲了超过小尺寸和大尺寸这个小的界限的更多的应用,同意的鼓一下掌吧。
下一个问题。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刚才讲印刷显示最近在国际上包括国内都开始兴起了,国内也认识到印刷显示重要性,也做了大量研发,也很多厂家在合作。现在提一个问题,关于印刷显示现在距离印刷显示批量生产还有多长时间?如果说印刷显示很快的话,这个LCD的命运就比较危险,因为印刷显示,AMOLED很多在产品上大大下降。如果还有十年,LCD还有一个缓冲期。对我们上游厂、材料厂、设备厂都很重要,你认为大概还有五年或者十年。
-
主持人 中国光学光电子协会液晶分会秘书长 梁新清
印刷技术能不能取得光刻技术,首先得认可,实际上这两个问题合在一块。首先你得先认可印刷技术一定能够取代光刻技术,然后才是一个时间问题,是五年时间还是十年实现。或者还有3,认为都不可能。先选择一个认为不可能的举手。
-
薛文进
两者共存。
-
主持人 中国光学光电子协会液晶分会秘书长 梁新清
成熟也可能,替代也不能绝对的。还有新的意见吗?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连总,你认为印刷显示最精细可以做到多少个PPI?
-
连博士
印刷显示我觉得困难度很大。以前做color印刷显示,很多公司花了很多精力做,到后来变成一个风潮,大部分公司都有做。但是真正量产的只有夏普。它的面板用印刷显示的面板比普通的面板便宜,为什么?质量不好。印刷显示最大的问题,你要做印刷的话,你印刷喷头要比piex多很多,一喷就堵住了,所以要用程序去选喷完后选哪个是好、哪个不好。选好的才去喷。选到后来,都堵死了,全部就要洗掉或者重新做。这是它的经验,但是这个不能说在OLED就不成功,OLED用小分子的话透性不一样。这是一个问题。另外一个问题,我要喷这一点,但是喷到另外一个点去了,这变成混色,常常会有这个问题,喷不准。这两个问题要克服的话,我想这个印刷显示就有机会。所以它有它的难度,但是我觉得很多人做研究的话,这两个问题还是可以克服的。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谢谢连总。
-
主持人 中国光学光电子协会液晶分会秘书长 梁新清
还有没有补充的?
-
季国平
这个题目不确切,应该选第三个,两者共存的话,还有一个多跟少的问题。是60跟40比,印刷技术虽然能做,但是还差一点。这样更确切一点,我认为光刻技术经过这么多年变化,做到现在确实很不容易,还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印刷技术要做还是有难度,我个人认为需要十年才能生产,但是进入大批量生产要达到40%的量还需要很长时间,因为我们OLED技术在小尺寸可以,大尺寸为什么不行?就是这方面问题,形成薄膜的话,蒸镀小尺寸可以,大尺寸不可以。那怎么办?靠印刷。印刷通过这么多年努力能做成,所以对OLED发展和促进是有好处,但是完全取代还是不能。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印刷显示最高精度可以做到多少PPI?你们有没有这个概念?
-
黄应龙
现在可以做到240ppi。
-
主持人 中国光学光电子协会液晶分会秘书长 梁新清
按照今天下午谢总的报告,到240ppi应该在大尺寸电视做到高分辨率没有问题。谢谢总统讲了几个档,500以上是小尺寸,150以上应该是大尺寸。应该要到200以上。当然会出现连博士说的打印过程中喷嘴问题、材料问题、混色问题,但是分辨率应该够了。
-
谢勤益
我这边简单提一个观点跟大家分享一下,刚才连博士提到的喷墨问题,如果回到上一张PPT,现在做印刷显示的人,杜邦、默克,大部分是一样的原理想用到OLED上,包括柯达、杜邦,它的原理是一样的,喷墨式喷在基板上。当然技术会挑战。我这边提一个目前最新的观察,目前最新观察蒸镀用的OLED有机发光材跟印刷用的有机发光材不一样,所以在寿命部分,几年前大家会担心LED寿命,现在蒸镀机发展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已经没有人提OLED寿命问题,但是印刷目前有寿命问题,最大问题是RGB寿命不一样,所以我们认为基本上印刷绝对可行,但是到最后可能是混合式,R跟G用蒸镀,蓝色就用印刷,制程工序发展可能到这个阶段,这就符合两者共存,不止是共存,实际上是共存在同一个生产工艺上,一个新的工艺可能就发展出来。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第二大部分讨论一下产业发展方向。现在提出三条,显示性能基本满足人眼观看需要。显示跟IC不一样,IC这个线越做越细,最后做到极限。现在还有想其他办法。但是显示,人眼满足就到头了,再好,感觉不到也没有什么意思。第二,传统三大产品,电视电脑手机慢慢趋于饱和。像台式机电脑、笔记本电脑还有点下降。目前趋势是由由单纯的面板产能增加、面板性能的提高转向应用的多元化和融合,典型的是11月8日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提出芯屏器/气合,IC、屏、软件、器融合。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问题八:你认为未来几年显示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是什么?1、各种显示技术发展和提升。2、不断拓展新应用和新产品。3、显示和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的融合。三个都有当中有没有重点?你认为哪一个是重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做法。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引起大家一个讨论。很多人认为显示技术还要提升,因为这涉及到你下面的投资、政府的引导方向都会跟这个很有关系。赞成1的或者2的,3的就举手。
-
薛文进
还应该有4,全都同意。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你认为哪一个为主。
-
薛文进
适合我的企业的。各个企业立场不一样,选择方向不一样。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或者大家发表一下意见,我们不做选择也行。看看这方面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大家去努力的。薛老师讲的第四是什么?
-
薛文进
三个都同意。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还有没有新的建议?
-
尹国会
我们这个行业光开我们这个论坛就12年了,要讲这个行业重点还是讲下一步亮点。要亮点的话我一定选择3。如果在这个行业里未来,肯定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融合这块是本行业比较好的亮点。既然有这么好的亮点,为什么不作为一个重点发展方向呢?
-
张培
我个人认为第三点实际上概括了前面两点,前面两个提升发展新的应用最终目的是达到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融合。因为你的第三点是软硬件最终目的,你前面两个只是终端硬件的问题。
-
主持人 中国光学光电子协会液晶分会秘书长 梁新清
下一个问题,前提条件:未来几年中国是显示产业主要的投资地区。2019年中国显示产业规模将居全球第一位。中国在部分显示技术上已位于全球领先地位。问题:今后几年中国显示产业发展重点是什么?1、继续扩大规模和产能。2、大力发展各种新技术和应用产品。3、努力发展上游,进一步完善产业链。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昨天在微信上看到有一篇报道,现在各个地方拼命上线,说是有20个省市都要把显示作为主攻方向,这个是要当心了。
-
主持人 中国光学光电子协会液晶分会秘书长 梁新清
我想换一个问法,第一,继续扩大规模和产能是不是还要做,如果同意的举1。不同意举2。选2的多,显而易见大家达成共识。第二个问题,大力发展各种新技术和应用产品,这个如果同意是1。不同意的是2。同意1的举手。这个也很统一。第三个问题,是不是需要努力发展上游,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如果说同意这个提法举1。都达成共识了。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我们在这儿大家都有一个清醒头脑,第一,不要再大规模上线。第二,我们要大规模发展应用产品。第三,我们要大力加强产业链。但是昨天那篇文章告诉我们各个省政府都要这样干,这是怎么回事,要引起国家发改委、工信部高度重视了。
-
主持人 中国光学光电子协会液晶分会秘书长 梁新清
但是那个分析的不是特别透,只是说规模过大了,应该引起政府重视。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蒋总,你也同意不要扩大产能?你不是还要再上吗?
-
蒋超
我们是上,但是上一个比如11代线,8.5代线,从完善角度上,而不是盲目上更低档次的东西。
-
主持人 中国光学光电子协会液晶分会秘书长 梁新清
但假设你不是惠科的,你说上不上?
-
蒋超
我觉得不应该上。目前中国确实是产能过剩,必须要优化相关结构。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你看华星光电还准备上,因为他觉得还不够。王董事长讲TFTLCD我是停了,但是其他还要上,柔性上两条恐怕不够,还要再上。其实我觉得不要一窝蜂的突然在短时间上太多。将来产业发展总是要不断上线,所以不可能说就停下来不建了。产业链还是要不断怎么样掌握这个节奏,关键是掌握这个节奏,让你扩产跟应用市场能够协调,这才是一个正确的措施。这个问题好像有点重复,今年里我国在LTPS方面已建和在建有11条之多,而且大多数都是六代线。这样大规模建线会造成什么结果?1、产能大量过剩,造成手机价格战。2、五代以下的A硅线基本被淘汰。3、AMOLED产量有一个很大提升,促进我国AMOLED发展。4.5代有4条、5代有3条,6代有3条,也有10条线了,这个问题大家考虑一下,这样大规模建线的后果是什么?同意1的举牌。为数不少。2、5代以下的A硅线基本被淘汰了。有几个。选择3的举手,也不多。
-
谢勤益
我的看法是三个都对,但是有一个时间顺序,先发生1,再发生2,再发生3。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这样建对不对?给一个答案。
-
谢勤益
1跟2是负面的,当然3是正面的。我个人看法。
-
董战锋
我是觉得AMOLED一定是一个方向。手机更新换代将会加速,产能我认为目前可以支撑手机更新换代需求,当前LTPS是有一定空间的,目前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从长远来讲,AMOLED一定是一个方向,将会促使我们国家显示产业进一步提升。谢谢!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其他还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都可以说一说。
-
主持人 中国光学光电子协会液晶分会秘书长 梁新清
有高见的可以说说,现在到了一个挺关键的时期,对未来判断各家都有。
-
彭小姐
我姓彭,爱绿光电的,我个人看法,造成这个结果,讲一个负面一点的,我的理解是这个结果我们突出是负面的。产能大量过剩,产品应用类别是越来越扩大的,大世代线的他已经做小尺寸的。目前面临问题五代线一下的,尤其是阿尔法硅的他做什么产品?难道做MP3吗?小尺寸的OLED都可以做了。造成影响最大的是五代线以下的阿尔法硅产能做什么?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我讲一个花絮,天马有好几条,一条5.5代,两条6代线,他们说LTPS把A硅打死,我说你几条线都关门吗?
-
彭小姐
他设备专做什么应用,这是五代线面板厂要想的问题,这个难题比较大。
-
主持人 中国光学光电子协会液晶分会秘书长 梁新清
你们好像都觉得一定产能过剩,我说不一定。我不是从产量上说,我是说因为大家上的太集中了。LTPS以至于过渡到AMOLED,这个难度大家没有充分考虑。你现有条件具备到什么程度大家没有做评估的话,同时都上,大家同时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是不是十一条线都能够顺利按照现在时间建成投产达标?这个很有可能会经历以往遇不到的困难,假如11条线都建成,95%良率,这是好事。但是现在做不到。现在说产能过剩还不是顾虑的时候,真正顾虑的是都上了线,都花了钱,能不能顺利做出来。到那个时候大家遇到都是同样问题,因为买同样设备、用同样工艺,避不开,堵在那儿大家都解决不了,这是我个人意见,跟大家有不同地方。所以我们还是要加大,对这个新技术,未来判断没有问题,大家认为三星做的挺好,而且显示效果也确实也显露出来,大家集中力量研究技术难关这个没有问题,没有设备也是做不了的,但是过于集中就会出现大家都没有经验,都没有借鉴的东西。所以能不能在技术方面大家分头做。或者大家共享一下,你走的路,我别走了。我们国家在下一个三年计划里,从政府官方文件倡导上都是提倡能不能也一些共性技术的研究,这一点台湾地区做的就挺好,有一些能推广的,大家借鉴一下是不是能少走点弯路。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谢谢梁总。国显李总你有什么观点?
-
李仲儒
不管LTPS也好还是TFT也好,之所以很短集中一个时间内大家上这么多条线,首先各自从各自企业出发,只是在考虑自己,我这个企业以后再这个领域要达到什么样。如果说我们把国家看成一个企业的话,我不可能一个企业这么短时间投这么多线,明显不成熟。比如TFTLCD现在投8代线也好、11代线也好,对于一个很成熟的产业做过多的投资,是国外慢慢淘汰的技术,这种你投入后,可能5、6年被淘汰后,你投入资金能不能收回,这个要考虑。LTPS也要考虑,我比较赞同连总意见,LTPS主要是AMOLED这个技术达到什么程度,到底能不能顺利转成AMOLED,这个是还没有被完全证实的事情,各个企业这个中间阶段投LTPS,万一转AMOLED出现预见不到的困难,会有很大风险。但是京东方投AMOLED,是属于下一代技术,希望做一些弯道超车战略性技术这种可以投,对已经成熟的投资,这种投资只是各企业从各企业投资角度出发而已。
-
主持人 中国光学光电子协会液晶分会秘书长 梁新清
最近投资都比较大,四川投1200亿,深圳投了1000亿,光合肥就投了800亿,两年后深圳在面板规模上全国第一这个位置将保不住了,深圳在显示产业方面如何保持领先地位?第一,深圳地区再投资建线。第二,发展新技术和新产品(柔性显示、激光显示)。第三,大力发展下游产品。今天这个会在深圳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专家,也包括深圳的,给深圳开一个药方。大家出谋划策吧。同意1的举蓝牌。基本没有。第二,发展新技术新产品。举红牌。比较多。第三,大力发展下游产品,举手。没有产品的出口再研发也没有,所以我同意3。同意2和3的举双手。我的问题完了。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时间关系,这次讨论持续了一个小时45分钟了,超过原来预定的时间。刚刚大家对于我们这些问题做了很好的,回答问题的同时就是对我们产业目前存在的状况以及未来发展以及中国乃至深圳今后应该怎么做,大家进行了充分讨论。因为行业协会是要为政府和企业之间搭建一个沟通交流平台,也给企业跟企业之间,包括中国跟国外、台湾地区之间之间交流的功能。我们也是通过公开的对各个方面比较深入的讨论,有助于我们对于今后未来我们发展走什么样的路能够提供集思广益,谢谢大家!今天时间已经很晚了,但是讨论气氛非常热烈,我祝愿我们中国包括深圳市我们的显示产业也像未来是红红火火,也愿意和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共同把我们人类的显示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给我们人类带来更加美好丰富多彩的生活。谢谢大家!
11月18日文字实录
-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显示大会CIDC2016(中华显示网文字实录)
1、2016中国(国际)量子点产业峰会(08:30-16:30)
2、高峰访谈(16:30-17:30)
-
主持人 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副秘书长/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代表处 首席代表 朱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朱磊,来自TCL集团,同时也是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的副秘书长。很荣幸今天上午由我来主持我们的中国(国际)量子点产业峰会。下面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峰会的领导和嘉宾,他们分别是:深圳科创委席卫忠副处长,SID主席KIM,SID显示技术培训学校主席严群,北源洋明先生,台湾显示器联合会王信阳副秘书长,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先生,南京平板显示行业协会薛文进副会长,四川省平板显示行业协会罗紫云秘书长,TCL工业研究院总工程师朱昌昌先生,傅东总监,康德新副总裁邵德江先生,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学院院长张胜东教授。
今天上午演讲嘉宾主要有:TCL多媒体首席技术官陈光郎先生、纳晶科技显示总经理赵飞先生,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执行院长孙小卫先生,Nanosys大中华区总经理罗忠升先生,南京理工大学教授曾海波先生,海信集团多媒体研发中心显示研究开发部李富琳先生,3M中国研发中心显示材料与系统部资深技术经理胡喆先生,Nanoco大中华区副总裁庞浩先生,普加福高级研究原邵根荣先生,绿泰电子董事长刘鸿达先生。
感谢大家对本次大会大力支持,在此也特别感谢本次大会赞助单位对我们今天峰会大力支持。
下面有请深圳市科创委席卫忠副处长致辞。 -
深圳市科创委 席卫忠副处长
谢谢秘书长。我是深圳市科创委席卫忠,非常荣幸今天参加量子点峰会。各位来宾和在座专家、企业家们,大家早上好!深圳科创委一直对量子点发展倾注了比较多的关心,特别这两年安排各种各样的项目和技术进行比较多的关注。
近年来显示技术的快速升级迭代,陆续涌现出4K、8K、OLED、印刷显示,包括咱们量子点技术,这种新的技术快速迭代,在不断推动我们产业向前发展。特别是咱们量子点技术出现之后,为未来显示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目前经过应该有40多年发展,量子点技术在显示领域的应用逐渐发展成熟,也成为诸多厂商在下一步竞相角逐新的方向。据行业预测,量子点今年的市场大概300万台,明年可能会翻番到600万台,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也是很大的一个风口,特别对于咱们彩电行业来说。咱们TCL早在2017年已经推出国内第一台量子点电视,在量子点技术上率先开展了布局。目前TCL、长虹、康佳等众多显示产业下游电视厂商也在积极开展产业布局,不断加大对量子点电视研发力度,未来掌握核心技术和供应链的企业将在下一轮快速增长的量子点电视市场竞争中居于比较有利的地位。目前来看2018年中国大陆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显示面板产地,也将是研发、生产、销售的三重最活跃的市场,量子点技术很有可能成为中国领跑全球显示领域关键技术,十三五国家战略及中国制造2025开局之际以TCL等企业为代表的国内量子点产业相关厂商一定要抓住机会,加大投入力度,在技术和产业两个层面实现超越。包括科技部在内的国家相关部委也是高度关注这方面技术的发展。在今年和明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它有一个战略先进电子材料专项,咱们量子点今年和明年各有一个专项被列入指南里面。一个是量子点发光显示关键材料和器件研究,还有一个是量子点背光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这个也足以证明咱们这个技术已经引起了国家部委的高度关注。
新显示技术也是我市的重点支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一个重要分支,未来我委将积极配合业界重点发展方向,支持我市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推动量子点产业实现更为强劲的发展。在此我希望,在座的各位专家和企业家们准确把握技术发展机遇,加大投入,紧密合作,共同推动量子点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谢谢大家,并祝咱们2016中国(国际)量子点产业峰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
主持人 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副秘书长/TCL集体股份有限公 司深圳代表处 首席代表 朱磊
非常感谢席处长的致辞,也非常感谢深圳科创委一如既往对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大力支持。本次峰会主题是量子点下一代显示技术最有利的竞争者,量子点技术凭借色域覆盖率、色彩控制精确、使用寿命、功耗等方面巨大优势,被认为是OLED并驾齐驱的未来显示技术。量子点不仅为显示技术带来颠覆性提升,更将在生物科学、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改变我们未来显示方向的一个核心技术方向之一。在国内量子点领域有一位代表性任务,他就是浙江大学彭教授,此次峰会我们也邀请他,但是由于彭教授时间上冲突,不能来到现场,他特别委托赵飞先生替他作报告。赵飞主要负责量子点材料在显示领域应用与研究,纳晶科技我们TCL也都有一些应用,下面有请赵飞先生发表主题演讲。
-
赵飞
各位专家,大家早上好!我非常荣幸能够受彭笑刚教授委托来给大家大会报告。首先非常感谢深圳市的各位领导,还有我们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对我们量子点领域的大力支持。说实话,我第一次,在2015年初的时候就参加过量子点方面专业的报告,那个时候量子点是作为荧光粉领域一个非常小的分支来出现在大家视野之中。短短的大概一年半的时间,量子点从一个分支,现在可以称之为是一个行业,让我们这些从事量子点研究与应用的人感到非常荣幸,也倍受鼓舞。但是我们也同时感到身上的重担。既然深圳市各位领导、显示行业协会把我们量子点精英们召集在一起,让大家共同讨论量子点现状、以后发展未来,我们也感到身上的担子非常重。
作为量子点绿色化学合成方法的创始人,彭笑刚教授大概在量子点领域已经进行了20多年的时间,今天他准备的报告也是讲的是量子点在现实方面的应用。我按我自己理解的方法将这个报告给大家呈现出来,为后面各位专家的报告做一个铺垫。谢谢!
我的报告主要分这么几个部分:第一部分,量子点发展历史、基本的概念。第二,量子点在显示领域应用的现状,也就是现有产品。第三,量子点在显示领域应用最终方向,它的创新点。
首先什么是量子点?量子点通俗而讲就是溶液胶体纳米晶,尺寸一般2-10纳米,广泛范围可以1-100纳米,是一个稳定的单晶状态存在。量子点自被发现未来备受各个领域关注,从90年代到现在,在科学领域大家对量子点研究关注日益增长。量子点可以说是有史以来人类发现的最为优秀的发光材料之一。因为量子点称为胶体纳米晶,就是无机的固体材料为主,无机固体材料它的可靠性非常高。另外他是溶液方法合成,我们称为胶体纳米晶,particle-in-a-box,具有很好的加工性能,相比一些传统的荧光材料具有非常好的加工性能,为我们后续柔性OLED或者类似柔性显示提供了一种可能。从原理上来讲,半导体随着颗粒减小,能级从一个比较分散的状态或者连续的状态变成一个分裂状态,而且能级分裂大小和尺寸有关联关系。我们就可以通过量子点尺寸来控制光学性能,比如可以从小的纳米晶,发光颜色可以覆盖整个整个可见光区域,从蓝光一直到红光甚至紫外区域。
发展史,从70年代到2016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萌芽发现时期。上世纪70-80年代。第二阶段,合成的中心时期,上世纪90时代,合成成非常优秀的纳米晶,同时形成了非常多相关的量子点专家教授。第三阶段,以2011年左右为分界线,彭教授在这个时间点发明绿色化学合成方法,使量子点普遍的合成成为能力,只要看懂彭教授文章,大家都可以合成量子点。
量子点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他是怎么被发现的呢?其实也是一个偶然,大家一直在寻找一个能源相关方面的替代材料,因为上世纪经过了高速发展,又经过多次动荡,又经过重建,人们在能源方面的需求非常迫切,而且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尤其是在高端科学发展前沿领域和国家,大家在寻找这些有效的光催化、光转化材料期间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比方说类似硫化铅、硫化镉,做小了之后会发现奇特的颜色变化,当初那个颜色变化不是发光,是吸收方面发生的变化,但是人们对这些变化进行了一些突破的研究,并且把它定义为量子点。定位量子点的一个原因就是颜色的变化原因,起源于量子限域效应。
随着时间推移,到上世纪90年代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合成量子点。最主要的就是属于金属有机配位高温分解法。采用的是二甲基镉和TVP混合液高温下就可以合成,而且合成出来的纳米晶质量非常好、尺寸非常可控,但是在那个时候大家还是对量子点没有高的兴趣,对它的前景没有看到太好的发展。为什么呢?因为就受限于他的合成方法,二甲基镉这个东西不是太好的,是易燃易爆,而且易知名一个化合物,这样就限制了,这量子点在很小的范围内供一些人去玩,不能大家玩的东西始终发展不起来。彭笑刚2011年在美国发展了绿色有机溶剂路线,被彭老师称为点石成金,利用一些简单的无机物(矿物、石头),放在高温容器里煮,就合成了纳米晶。总而言之大家都可以玩量子点了。在这个前提下量子点取得飞速发展,不光性能,包括应用领域得到了扩展。
94年大家开展了量子点在光电领域的研究,那个时候已经想通电发光,在光电领域另外一个方向就是太阳能。量子点作为一个优秀发光材料还有一个非常优秀的特质,通电能发光,见光也能发电。96年左右大家已经开始初步的尝试。98年左右人们对量子点技术逐步加深,量子点逐步可控合成,合成多种颜色量子点之后,人们想在能否用在生物医学标记领域,于是对量子点进行了表面修饰,开始发展生物方面的应用。这些应用的开展激发了很多很多对量子点有兴趣的公司,比如第一家VC量子点公司就是成立于99年,最早的一家,现在已经消失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家熟知的一些公司,比如国内的纳晶,还有众多国内外优秀量子点企业。 -
赵飞
第三个阶段,发展到07年之后又取得另外一个比较大的突破。大家实现了量子点材料的量产,这个量产的起点当时还不是量子点在显示领域的应用,是在照明上的应用,包括美国企业、纳晶科技前身已经做这方面产品,而且有产品面市。在这个期间完成了非常众多的突破就是量子点实现了量产。大家在实验室的时候,实验室是什么规模?合成出来的量子点,25毫升的瓶子合成出来0.5毫升量子点。0.5毫升量子点什么概念呢?大家觉得很少,不然,如果做电视的话也可以做几十台。但是不够用啊,所以进行几十升、上百升反应器研究之后,就实现了在显示领域应用的基础。量子点为什么在显示领域可以大放异彩呢?量子点有什么特性,发射光谱比较窄,量子点是有史以来几乎最好的发光材料之一。发射光幅比较窄,理顺上可以达到LED半波宽15纳米,几乎实现了2纳米以下的突破,一个窄的半波宽,可以控制滤镜控制发射波长,各个颜色就可以调节,我们就可以组合成不同的颜色,也就是说在显示领域的颜色可以丰富多彩。给量子点在显示领域提供了一个前提,但是这还不够。因为显示领域要求的不光是这个,你还要有加工性、还要有稳定性,这就属于产业方面、各种企业的专家来实现这一个目的了。
比方说2002年索尼发布了第一款量子点TV之后,在kindle,量子点也有应用。应用方式,量子点是以长条形玻璃管嵌入到LED一侧,从而实现从蓝光向白光的转换。谈的现有产品是光致发光,光致发光需要两个条件,他还需要一个激发光源,这个激发光源可以是蓝光,也可以是紫光,但是现在产品中是蓝光。另外一个必要条件,他还是需要有液晶。也就是说他产生的是一个背光。另外一种方式就是膜片,也是后期发展非常主流的方向,膜片采用的方式让应用非常简单。
量子点背光源显示效果,我们看到它的颜色更加鲜艳、更加致纯、致美,给大家带来自然界的色彩搬到电视屏幕上。这是我们的QD TV,现在有两个概念,QLED和QDTV还不太一样。QDTV是第一代量子点电视,需要背光、需要液晶组合在一起,这样的电视相对于另外一种技术路线OLED有什么优劣点呢?通过数据来看,从节能方面、从色彩、从色域、从价格来看,这是去年一个数据,可能今年会有一些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基本上搭载了量子点技术的液晶显示OLED的各项指标应该是没有太多的劣势,但是OLED依然有它的强项,比如非常非常黑,对比度非常高,角度非常大,还可以做柔性,当然液晶现在也有可能做柔性。
量子点是不是还有一些地方赶不上其他的技术呢?我们就开始过渡到下一代的产品,现在正在为几家大的公司,也是彭老师实验室开发的一项技术,Q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他跟OLED都是属于自发光的技术,但是因为量子点本身半波宽非常窄,可调性更高,相对OLED有更好的优势。OLED在1994年已经被大家做尝试了,这么长时间大家做了很多尝试,从效率上一直得不到很好的突破,如果从发展来讲的话,90年代大家发明出非常好的量子点,已经有基础做器件。2010年之后才实现比较大的转变。那就是说它的效率已经从个位数提高到十几。大家看到了希望。到2014年在彭笑刚教授努力之下,实现了红光QLED性能突破,EQE达到20.5%,寿命实现了10万小时。
QLED主要研究方向在哪里呢?对QLED结构大家也都比较熟悉,跟LED差不多。如果要做到比较好的QLED器件,要做两点:第一,为QLED量身定制量子点。对于QLED发光原理跟光致发光原理不同,光致发光原理是一束光激发发光,QLED是通电,电子筑舍道量子点一侧,空穴传输到另一侧,空穴电子复合成机子,位置一定要在量子点本身处。对量子点提出了很大需求,第一,量子点必须是完美的单晶状态。第二,量子点必须是非常均一。第三,量子点能级必须是和结构是匹配的。对于量子点本身提出很大的挑战,在这个基础上,彭教授提出了一个激发态控制合成的机理,这是继绿色化学合成方法之后提出第二个比较让人振奋的一个研究突破方向。通过合成量子点本身激发态的位置,这样可以合成出定向研究,适合于QLED的量子点,这一点已经在彭笑刚联合实验室得到充分验证。单单量子点匹配QLED不够,我们也要为量子点量身定制光面结构。比如彭教授研究里面,谈到了在整个器件之中如果实现刚才提到的复合在量子点的位置,必须达到电子空穴传输的平衡,我们仅仅通过调整结构,比如加入PMMA层就可以实现对电子传输效率降低,并且调控他们复合正在量子点位置,提高发光效率,提升寿命,对器件结构研究也是放在非常重要位置。
大家对这方面已经有很深的理解,比如MIT提供了蒸镀量子点方案,实现了非常高的效率。彭笑刚教授课题组研究方向是采用印刷打印路线,量子点之所以好,它的可加工性,可以做成油墨进行打印。QLED各层也可以进行打印。对于OLED当时限制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本身性能稳定性方面,另外就是成本。成本很多也来自加工的方式。QLED溶液加工方式就为后续它的成本方面的障碍扫清了障碍。我们印刷显示量子点它的效率是比较高的,但是比较高电流下依然保持很高的效率,在我们实际使用条件中,我们能够使用这种器件。在很多的里面随着使用电流增大,它的方法效率急剧下降。这就是需要用印刷打印方式来实现。这种方式预计可以使电致发光高成本方式得以解决。在大部分指标里面,QLED性能指标已经不输于现有商业的OLED。量子点是它的可靠性比目前采用有机分子来发光的好,红色发光寿命已经可以达到10万小时以上。有兴趣的大家可以仔细研读一下这篇文章。
对于电致发光QLED器件而言,它的色域可以做到更好,因为他已经转变了发光方式,不需要背光,不需要液晶,采用自发光方式。发光色域可以达到140%NTSC,100%2020。在量子点方面有技术路线之郑,对无镉的量子点,他目前受制于半波宽、可调性,色域范围还是比较有限。目前比较成熟的是含镉的量子点。给大家放一下最近的一些进展。这是采用印刷打印方式。通电就可以实现自发光。QLED里面需要突破很多障碍才能实现。这是在纳晶联合实验室取得目前阶段的成果。
每次量子点会议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含镉的问题,这个事情我们不做任何争辩。我们以量子点电视QLED举例到底含多少镉。镍个电视每个电池含10-22纯镉。一平方厘米的QLED它的镉含量是0.00002克的Cd,这就相当于普通香烟的Cd含量,一平方厘米QLED的Cd含量相当于香烟里面的摄入量。对OLED而言,大家也听了昨天OLED报告,燃料分子大家研究的话,它的毒性应该是不在镉的之下。首先公众消息对镉含量豁免到2018、2019年。后面我们相信也有各位专家对此会展开一些精彩的辩论,这里不做多说了。
这就是我替彭笑刚所讲的内容,这一页把彭教授的信息放过来,如果有需要可以与彭教授取得联系,也可以先跟我初步交流,我会代转大家的问题。 谢谢各位!
-
主持人 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副秘书长/TCL集体股份有限公 司深圳代表处 首席代表 朱磊
感谢赵总的介绍,使我们对量子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出席今天峰会的还有几位贵宾,Nanoco公司CEO,VP。纳晶科技总经理高先生。兆驰研发总监、设计总监。感谢你们的到来! 提到TCL就不得不提到多媒体CTO陈光郎先生,陈先生以20年平板显示技术经验积累,曾经引领台湾液晶行业发展,曾经主导多项台湾电子行业的创新产品,技术成果创造了上百亿新台币市场价值,2010年加盟TCL,并且参与了十二五863计划3D显示技术分项规划,确定了TCL在3D领域领导地位,陈先生带领技术团队进行柔性显示、打印工艺、显示器材料、量子点、石墨烯等先进技术研发。下面有请TCL多媒体首席技术官陈光郎先生带来量子点创新成就梦想的主题报告。
-
TCL多媒体首席技术官 陈光郎
我来自TCL,我叫陈光郎,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大家分享。我从产业界角度把量子点应用的发展方向做一个说明。这张图显示了量子点结构它有三层。
我这边讲的历史,还是从我们显示器角度来看,brus教授在1983年发现量子点概念。对我们最大的突破是2008年美国QD vision和MIT实地区实现了用电子原理做成。另外一个里程碑,2013年索尼把量子点技术真正用在产品上。TCL2014年就生产了中国第一台量子点电视。三星在我们之后发表他们的产品。我们的宣传部门总是把我们推广成我们是全中国第一台量子点,比三星领先推出量子点电视。但是我必须老实说三星还是很伟大的公司,值得我们尊敬的公司,虽然我们比他们早推出产品,但是他们技术积累还是在我们之前。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么快推出量子点电视?主要还是利用社会资源。这里面用了美国Qd vision,结合了产业资源。
刚才提到索尼、三星,还有亚马逊,他们也用在平板电脑里,他并不是要高色域,他是适度色域,但是把效率提高。
这张图也是很经典的,用在我们显示器6-8纳米之间。量子点的原理,基本上两条路线,光致发光、电致发光。电致发光第一个应用就是QD backlight。把量子点筛到玻璃管里头QDQ。我们第二代量子点产品为了做的比较轻薄,曲面,直下式,发出蓝光透过膜片。这个也是用美国技术的产品。接下来我们开始有第三代、第四代。这条路直接把它摆在LED芯片里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可以实现产业化。这是两种概念,最好概念就是直接放在芯片上。但是因为怕水、怕氧,它的第一个致命伤就是怕热度,所以因为这个问题没有办法产业化,科学家工程师还要往这条路努力,如果这条路实现,刚才前一页这个管子跟这张膜片都可以拿掉。光致发光,YAG backlight,虽然长的丑,但是是一个蛮伟大的应用。YAG屏幕加上传统CF,红色跟绿色全部叠在一起,这样的屏幕不会太漂亮。把YGG发光换成量子点,这样QD背光搭配我们传统的CF,可以得到第二代,比第一代漂亮很多。红色绿色已经可以分出来了,红色绿色没有那么多纠缠,红色绿色得到大幅改善。可是不可否认,蓝色还有绿光在渗透。目前我们产品做到这个样子,NTSC做到120%。下一步怎么做?把窄带做的更窄,把color CF改造。绿色渗光已经相对比较低了。
白色三角形QD+传统的CF,红色三角形就是QD背光+QD新的CF。这是量子点在光致发光给消费者带来非常好的视觉感受。
刚才提到QD背光,我们看QD CF。这也是一条正在发展的路,很遗憾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产品。也希望业界专家帮助我们贡献这块。这个图画的不对称,液晶下面是下基板,我没有动到下基板,液晶上头是上基板。上基板以前这块都是用绿光膜,把不要的光吸收掉了。但是用CF用的是QD。我的背光要用蓝色的,透过液晶之后蓝光照到QD点,就可以发出红光。目前可以看到这里不用做点点,蓝光就蓝光出去。这样做法很大障碍在哪里?毕竟QD会把光消除掉。现在市面卖的液晶面板上下都要贴Polarizer,因为QD把光消除掉了,偏光板放在上面不行,所以必须把Polarizer塞到这里,所以现在最大难度是做polarizer,这是产业最大限制。如果这个难关克服的话,最大好处是液晶虽然现在视角不错,可是毕竟在显象色片还是不好,如果把CF改成QD后,基本上这个光可以得到类似自发光显示器的效果。所以可以看到Display工程师还是有一群人在这个方面努力,这还是漫长的路。现在重点看我们的电致发光,电致发光做出来东西就是QLED。讲QLED之前还是回顾一下OLED,因为时常会面对一些朋友问QLED跟OLED差别在哪。OLED可以实现产品化的就两种主流路线,一种是以三星为代表,RGBOLED,另外一种是LG为代表的白光OLED加上CF。目前左边这个只能用在手机小屏幕。这个用在大尺寸。右边这个很笨,为什么做成白光,虽然很笨,但是是唯一可以大面积使用技术。这个有机会做到电视机,缺点就是效率比较差。这个虽然效率好,可是最大问题是制造非常困难,做不好会有混色问题。因为主流做法就是用所谓的SMS或FMM技术,你要把不锈钢那么大的钢板贴在主体上,难度非常高。对位精度如果偏就有混色,所以三星这个技术没有办法做大。LG这个路线他是很笨的方法,但是是最实用方法。他是整面的镀。第一代是蓝光黄光两层就可以产生白光,但是第一代OLED产品色域很差,红色几乎像橘色一样,NTST只有82%,他被攻击后,再加了一层红光,传输效率大大下降,又不得已加了一层蓝光。所以现在卖到成品上的OLED是这样子堆叠出来的。这样产生白光后再加上CF把它减掉,很笨,但是确实市面上最好的电视机就是这种技术做成。
能不能用喷墨来做?这是所有Display工程师在走的一条路。他不止可以打印普通的ink,将来也可以QD ink。这个一旦实现后工艺非常简单,成本大幅下降,而且可以做大尺寸,可以做到卷对卷生产,但是要解决印刷工艺、材料、设备、期间。这就是我们邀请伙伴大家一起实现创新。
它跟QLED差别,上面两个结构几乎是一样,唯一差别是发光的stack用有机换成无机的stack,它的好处是可以用同样的结构,可以用一样的inject工艺。如果这样做出来跟QLED是不是没有什么差别?大家都可以做到超级黑、广色角、无拖尾,产品形态可以超薄、曲面、柔性。OLED做到的QLED都可以做到,他们俩是等号的。QLED材料更稳定、色域值更大,是人类有史以来发现最优秀的发光材料。亮度更高、寿命更长,这是为什么大家走QLED Display真正的原因。这个画面很漂亮,但是走到这个画面很困难,所以必须集结大家的努力和政策支持。印刷已经是国家重大专项内容之一。广东省也已经把印刷显示列入重大专项,也是十三五计划。
全球量子点技术里面华人的比例非常高,这是很难得的。这对我们来讲我们非常有机会在显示领域超越日韩先进大国。所以为什么没有追随阴影mask的路。
我们产业不能靠单一器械来成就大的事业,我们需要面板厂为中心,上游的材料、设备厂商、大学、科研院所大家一起来把这个美梦筑起来,我们这边集结伙伴,共创显示未来。谢谢!
-
主持人 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副秘书长/TCL集体股份有限公 司深圳代表处 首席代表 朱磊
感谢陈总精彩演讲,相信在陈光郎首席技术官领导下,TCL在量子点领域会创造更多的成绩。下一位演讲嘉宾是来自南方科技大学孙小卫教授。他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达到380多篇,荣获多项国际大奖,研究领域主要为能源光子学等。相信孙教授在量子点上也有独特的一些见解,下面有请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执行院长、讲座教授孙小卫为我们带来新兴的量子点与量子棒显示技术主题演讲。大家欢迎!
-
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执行院长/讲座教授 孙小卫
我来自南方科技大,就是我们深圳的一所学校,有200多个项目,几乎50%都是国家千人计划,有很多青年千人和国家千人。我今天主题是新兴的量子点与量子棒显示技术。
讲一下我们自己开发的技术,量子点发光微球体(QLMS),给大家讲一讲纳米棒。
这里除了显示之外,也讲一下LED。LED和显示是非常紧密的关系,尤其最近这些年一直纠缠在一起。LED它的市场逐渐放大,尤其作为液晶的背光源,LED市场得到很大放大。现在LED效率能达到150流明/瓦,当然实验室可以做到200。LED在中国的产业是非常大,2015年产值61Bn。
量子点就不需要多说了,这张图跟前面陈总的图是一样的。我这里要说的一个,量子点带宽可以做到很窄,可以小到30纳米。提到带宽,显示上有一个Line width drive in Displays,这是传统的OLED,光谱宽度10纳米左右。这比量子点宽3倍,量子点30纳米以下,现在都可以做到10多纳米。OLED还有其他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用不同材料来实现不同色彩,虽然大家是有机的材料,但是不同颜色是需要不同合成路线,用的贵金属材料可能也不一样,所以这个是完全不同的材料。另外蓝色的磷光材料现在还没有,这个也是OLED一个障碍,磷光材料有100%效率,我们现在用的都是荧光,荧光效率25%,所以OLED蓝光效率非常低。
这是用普通的LED来做背光,另外用量子点做背光,因为拍照片有胶卷的问题,投影又有投影的问题,显示器有显示器的问题,但是多少大家也能看出一点,窄带宽色域更广,能呈现更多色彩。这是做的模拟,可以看到24纳米发光可以做到很大的色域。这就是Line width drive in Displays。
同时Line width matters for lighting too,四束激光照明,对通常物体来说我们可以窄带宽照明。如果连续光谱,最高可以做到200流明/瓦,红色指数可以做到100。如果带宽变窄,到90%显示,可以做到400流明/瓦,用窄带可以实现照明提高一倍。因为人眼对各种不同颜色的光灵敏度、反映度不一样,所以如果能够把更多能量集中在某一点。Line width driver有一些障碍,对Display是肯定的,纳晶也在做,做到十几个纳米。不断的窄化。lightiing depends,我们需要一定的色彩覆盖,不见得越窄越好。还有最大的问题,稳定性。量子点是人造的原子,几百几千个原子,大部分原子在表面上,很容易受到氧、水腐蚀,高强度蓝光照射有一些光化学反应,造成更加不稳定。稳定性是最重要的问题还有一些特殊的,如果发出偏振光,就直接用在LCD背光,效率非常高。
我们做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首先是QLMS。我们发展这个技术就是把量子点包起来,不同于QDQ和QD flim,直接把量子点包起来,更像荧光粉来处理。传统的包束方法,会造成量子效率下降,通常下降30%以上。我们这个技术做完后,量子效率下降比较低,能够维持90%以上原先的量子效率,同时可以阻隔氧气、水汽。可以跟硅胶进行混合,直接用在on chip的Led上面。讲座有些内容已经写成文章在SID杂志深发表了,刚刚跟严群、KIM也在讲,大家可以这个杂志了解。 这是我们做的主要用在液晶上,红、绿两个颜色量子点QLMS的材料。主要提供Fully compatible,可以用在直接on-chip。传统QD用在液晶上是两种,它的厚度比较厚,量子点这个flim本身只有20-30,如果加层可以达到0.5,加在手机上,厂商不愿意采纳,因为会增加厚度。另外一个是QD tube技术,他们情况也不是太好,这次也没有请他们过来。为了保护量子点,把量子点放在真空玻璃棒,水氧就不会侵蚀它。当然这个对于大尺寸平板来说是一个大的问题,很薄。如果手机的话,也会增加边框,手机尺寸也会变大,这也是大家不愿意采纳的问题。
最好的LCD的应用是直接on-chip。用比较少的材料,它的成本更低。如果用镉量子点,镉量子点用的最少,就不至于是一包香烟的问题了,这个会更少。但是量子点在蓝光照射下稳定性会更加不稳定,尤其更高强度照射下,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做了一些我们自己的on chip的应用,各种不同尺寸的chip,这是silicone curing condition,做了500个小时还是比较稳定的。蓝光照射下大概8000mW/cm2。我们还测了cs,基本上要求Display要求是0.01,大部分做的时候希望做到0.005,所以还要再小一些。我们也做了双85措施,85湿度下测试一个小时,跟红色荧光粉比较接近的稳定性。
这是有公司让我们给他做tube,做tube稳定性更高,因为离蓝光光源更远一点,相当于是一个遥控的。这个数据大家看有一些起伏,我们用手持式方式测。对我们来讲这个非常非常稳定。我们认为量子点未来的发展应该是在直接on-chip应用,这种应用可以用在各种各样尺寸面板。
这是我们做的另外小的应用,把量子点用在闪光灯的Flash,闪光灯Flash有一些红色比较缺失,比较照射人脸、皮肤,不能很好展现出来。如果加上红色量子点,让人的脸色特别红润,不会变得苍白。这是一些照片,非常非常明显。还可以做照明,这个是相对Display来讲比较次要的市场。但是确实跟Flash一样,让我们感到一个更自然的环境。CRI指标可以做到90以上。
这是我们另外一些测试,量子点LED可以在光通讯上应用。量子点Bandwidth相当于普通的可以提高60-70%,在光通讯上有更高的传输速度。
还有Quantum rods,这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材料,他有一个很强的稳定性。他是一个棒状的,他实际上是一个量子点,接近圆形,不一定是非常规则的球形。外面有一个壳,是棒状。量子棒很大的特点是他有很大的位移,能够保证有比较小的自吸收。量子点如果发了光再吸收,这是很大的损耗。量子点可以比较好的避免。当然量子棒效率比量子点效率低一点。这是我们做的模拟,假设红色量子棒取代传统的LED,可以提高色域。量子棒发出来的光是偏振,无论什么方向的光激发它,它出来都是一个方向的偏振。沿着这个棒的方向。主要原因是,自然杂志里面一篇文章讲了因为量子棒,接近为Type2的Bandwidth,他这个发光就沿着偏振方向。单个量子棒是偏振的,但是要把成千上万个量子棒一起用,这是很难的一件事。我们用一个电子技术来实现,他喷出很细的纳米级的流体,在流体喷射过程中,量子棒沿着fiber流,如果把量子棒沿着同一个方向收集起来。把细丝一条一条排列起来,原理上讲就这么简单。这是一个NON woven的fibers,他也有一点的趋向,这是我们做的Aliged。
这是我们的膜,很多fiber组成,我们加压,组成一个比较透明的薄膜。这是UV下照射的光。这是偏振测试,Polarization到0.45,偏振度275%。
这是把一个旧手机拆下来,把ALEF膜进行了一些测试,因为这只是红点,我们做了红色的。出光提高到20%。因为液晶用的都是偏振光。
非常快给大家讲一下我们在量子点电极法。这是我们做的所谓全无机结构的,所谓这些层氧化物、氧化镍、量子点、氧化锌都是纳米微晶做的。我们可以做到EQE1.2%,这还是蛮难的。我们做了提高,量子点跟氧化锌在一起,对量子点发光有一些影响。我们在电子和空都做了,可以提高EQE效率到3%。08年有一个所谓的全无机文章,这个效率只有0.1%,我们把全无机的量子点QLED能够提高30倍,而且是全印刷做的。都是打印方式做的。
这是我们做的不同颜色的QLED。这是一些具体的参数。最高是绿光到3%。这是白光的,用不同量子点把它混合在一起。还有,我们也做一些钙钙矿,最小做到20纳米以下。钙钙矿做背光的话,如果稳定性能解决德合,能够做到100%Rec.2020。这是钙钙矿比较基础的东西。这是我们纯无机的。这是一些比较理论的研究,大家都是企业界代表,也没有必要讲太多。因为铅在钙钙矿也是很重要成分,如果能部分取代它,同时保证效率,这是我们的想法。这是hybrid钙钙矿器件,发光亮度超过5万Cd平方米。电流效率到10。最好的电流效率可以做到50%。
总结一句话,我自己觉得量子点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大家可以读我们的文章,专门讲QD。这是我要感谢的一些同事,尤其今天王凯峰教授,他也在。还有一些学生。同时在这里也宣传一下学校,我们也正在招研究员,我们薪水有250-400kRMB,高的可以到50万rmb,有兴趣可以跟我联系。谢谢大家!
-
主持人 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副秘书长/TCL集体股份有限公 司深圳代表处 首席代表 朱磊
下面有请Nanosys大中华区总经理应用工程总监罗忠升博士。
-
Nanosys大中华区总经理应用工程总监 罗忠升
大家好!首先我要非常感谢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组织这么一个论坛,让大家一起来交流关于量子点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前面几位讲员已经给大家描绘了未来由于量子点的原因所带来的在显示界未来精彩的蓝图,我想大家已经觉得很兴奋了。我从另外一个不同的角度讲讲量子点技术从最开始到现在是怎么发展到今天这样。从今天又怎么能够逐步发展到我们前面各位所描述的蓝图。每一步的发展从商业角度都需要非常坚实才有可能实现的,否则没有办法真正达到我们所要到达的彼岸。
我今天讲的题目就是Nanosys引领量子点的革命。之所以我们走到今天有各种各样的创新和技术上的突破才能到今天。首先回顾一下量子点的历史。量子点公认的发明人是前贝尔实验室Brus博士,最早80年代初的时候他发现了量子致源效应,晶体受尺寸影响而改变。另外两位先驱,一个是Satos博士,另外是Bawendi博士,他们去了brus博士那里做研究,之后回到伯克利、MIT领导各自团队在量子点方向做了很多突破。从1980到200年有很多重要突破。这里提到core/shell结构,这些非常基础的进展基本上情况。2013年前面提到的两位教授联合另外一个人成立一家公司,他把院校之前所有的IP打造成一个,以独占许可形式买到这个公司,所以这个公司在成立的时候,专利方向就有非常坚实的基础。2001年我们公司成立的时候,当时从量子点应用来说面临两个最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怎么使用量子点材料?量子点对水和氧比较敏感,如何使用他就成为量子点能不能商业化重要的拦路虎。另外就是怎么打规模生产。最开始只能做这么一点点,我们是以毫克、克这个量级来计算,这种量对商业化肯定不够。随后十年左右时间里,Nanosys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突破。我们做了两个突破,一个是09年第一次在CES上展示了量子宽条,获得CES当年的发明奖。2011年在SID展示了量子点薄膜,也是获得SID大奖。2013年我们出货的材料已经按吨算了,从01到2013年十来年间,我们把这两个大问题都解决了。2013年正式进入了量子点商业化时代,涉及产品覆盖了平板、笔记本电脑、监视器、电视。
非常关键的两个在使用上的突破,08年正式把量子光条作为公司的发展,在2011年跟当时的LG在CES获奖。量子光条有一个最大的局限,他是玻璃做的,手机有很多摔的试验,对信任性要求有很多挑战,我们启动了量子薄膜形式。2013-2015年跟薄膜相关的技术都是获得了SID Best in show奖。2012年也获奖。
对LCD有什么重要意义呢?我叫它终极视觉体验。量子点出来之前,LCD面临最大挑战就是怎么样实现高色域、高效。量子点出来后,相当于说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实现最高视觉体验有三个方向。第一,你在光测范围内不能看到像素。第二,高动态。怎么实现呢?LCD背光过去十几年发生了很大突破,在背光上我们可以实现一些新的技术来搭配实现更好的高动态范围。第三,关于颜色部分。刚才前面好几个讲员都降到了为什么用量子点,我就不再赘述。
实现终极视觉体验有一个色域标准非常重要,这个色域标准就是2020。黄线连起来的区域,唯一能实现完全覆盖这个色域就是2020色域,如果有一个显示器产品能很高覆盖2020色域,这个显示器产品至少在颜色角度来说就能够基本再现人眼在自然界看到的所有颜色。
还有一个纬度,颜色跟亮度也是有关系,如果要实现真正的高的视觉体验,不光是二维色域覆盖要宽,某个颜色亮度要上去。SID有人提出色容量色体积概念。如果我们要考虑为什么颜色亮度很重要,这副图是一个火山喷发的图,不知道在座有多少人去现场看过火山喷发,我们一般显示器完全没有办法给你这个感觉。为什么表达不出这个效果呢?原因是需要很高的亮度。你需要在某种颜色上达到足够亮度才能给你这种视觉体验。
高动态范围HDR从去年以来一直为大家广泛讨论。高动态范围我们认为他包含两层意思。一个是你最高亮度能达到什么程度。人的视觉系统里面有三套神经系统,分别对于不同亮度,一个是白天模式,一个是夜晚模式,一个是超黑模式,每种不同模式给你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显示器亮度达不到一个程度,你始终感觉在一个黑夜情况下,当然没有办法体验白天的场景。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有效对比度。曾经过去一般的误解就是一个显示器如果单独把像素关掉,是不是就实现了无限的动态范围,理论上是这样的,但是实际上这种对比度不存在,任何一个显示器都处于一个显示环境里面,你看这边的公式,反射光取决于你这个屏幕表面反射率以及周围反射光,这个会很大影响有效对比度。我们以今年LGOLED电视和最新的三星电视做对比,环境光很暗的时候,你可以看到左边这个图,OLED跟三星电视有效对比度接近,你可以说OLED好一点,但是并没有大家说的无穷大。一旦把周围环境光调亮,在家里吃饭的桌子或者图书馆情况,三星电视有效动态范围马上就远远超过了OLED,所以这个角度可以给你很清楚看到为什么需要高的峰值亮度,因为他决定了两件事情,一个是体验,一个是对比度。
这是我们在今年SID美国旧金山上做的对比HDROLED、HDRQDLCD。OLED只能做到88%DCI-P覆盖率,三星只有96%,峰值度OLED可以540nits,三星可以做到1460nits。而且功耗是相当的。价格OLED是它的两倍。为什么今年年初三星总裁出来讲他认为量子点电视质量是最好的。他讲到为什么三星没有计划在未来做OLED电视,原因就在于他们觉得我已经可以用量子点技术超越了OLED做电视这块的图像质量以及效率以及各方面,所以三星没有计划做这个。之后在今年后面,他也不断强调这个信息。
前面讲到怎么从试验技术真正做到产业化。环保上,大家都在尽力推怎么样做到更环保。虽然不能说含镉就不环保,但是从某种程度来讲降低它就是对环境有利的。我们的无镉技术到今天为止半波宽还是有差距的。无镉可以做到80%覆盖率,有镉可以做到90%,我们怎么做到低镉呢,这也是我们今年的目标。这种做法我们把有镉的绿无镉的红量子点混在一起含量小于100ppm,很高的2020覆盖率,颜色又没有太大损失。我们展示的产品,最好的关于绿色的半波宽已经18纳米左右,已经不是梦想了,我们已经实现了。从背光角度有三个产品,第一,含镉产品,2020没有问题。无镉达到80%2020,效率在90%左右。这是现在的水平。最后我们讲低镉这个,他实现了高的色域,同时又实现了高效率,这个在未来也会成为主要方向。
前面讲到了这些产品慢慢进入了量产,我们怎么样来继续推进使得我们的量子点能够实现前面讲的蓝图呢?我们认为还有两大方向。第一,光发射。前面讲了都是基于背光技术,但是背光有很多局限性。我们如果能够把它从背光挪到平板面板里面,我们就等于做到光发射。这有什么好处?一个是视角,还有色域进一步提升、效率明显增加。这个方向是下一步可以实现量产的方向。再一步,怎么样实现电致发光,通过打印技术能够让高色域显示器进入千家万户,变成所有人都用得起的技术。这是我们Nanosys在未来一个发展方向。
前面讲到产业化,说到产业化,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时机来讨论什么样的QD合作厂商是对你们或者对需要用这个技术的人最有利的指标。我们认为有五大指标:第一,有没有商业成功的经历?这降低了你的风险。第二,性能是是不是领先?第三,成本是不是有竞争力?第四,有没有很强的专利保护?越来越多专利事件让我们认识到如果一个产品没有专利保护,是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昨天看到一个消息讲vivo和oppo在印度销售产品,结果发现受到了杜比的起诉,我们得到的教训就是说我们做任何一个产品的时候,你应该从头开始仔细想这个问题,才能确保在将来商业化道路上减少波折风险。最后就是有没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我们做商业就是要用商业盈利支撑未来发展,如果一个商业模式没有办法持续,对行业来说这也是一个灾难,意味着新的技术不可能继续往下发展了。
成功的记录,Nanosys在这方面是无可争议的领导者。2016年基于Nanosys技术的有31个。性能,三大块,一个是含Cd的,在同等色域下,它的相应亮度代表相对的效率。最接近我们含Cd的技术的效率大概不到我们的93%。以无Cd技术来讲,最接近我们的不到85%。另外一点,我要讲的非常重要的就是可靠性、信赖性。我们怎么知道这个是3万小时呢?这上面花了上千万的人时来研究这个。3万小时意味着什么?3.5年,Nanosys是唯一有足够长经验的公司证明我这种加速模型是不是正确的。另外很重要的是这个加速模型受两个很重要影响,一个是量子点,一个是材料。这是一个很复杂和漫长的过程。另外一个是我们讲成本。我们在美国生产,为什么我们认为我们还有成本上的优势呢,因为我们是大规模生产。过去一般讲都是玻璃,我们这个是不锈钢,而且全自动的,所以如果看成本结构,人力成本只占里面非常少的部分,在这个条件下我们在成本上也能够跟任何一个地方生产者保持优势。最后一个是专利部分,因为专利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大家都不是律师,我用一个可以衡量的方式。就是你专利到底能收多少转让费用,Nanosys从2013年收到几千万转让金,其他公司合起来不到200万转让金,这说明我们专利优势。
另外一个是可持续商业模式,我们是唯一一家盈利的量子点公司,这个来自我们产品质量、合作伙伴、成功的商业模式。如果没有一个可持续商业模式,最终就会夭折。
总结来说,Nanosys从成立开始就建立在非常坚实的专利基础上,之后我们做出非常多的突破,引领量子点从实验室进入量产阶段。根据我们成功商业经理,领先的性能,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很强的专利保护,可持续的盈利模型,Nanosys会是你们选择量子点技术最好的合作伙伴。我今天的发言到这儿,谢谢大家! -
主持人 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副秘书长/TCL集体股份有限公 司深圳代表处 首席代表 朱磊
感谢罗博士的精彩演讲。下一位演讲者来自南京理工大学曾海波教授。主题:面向柔性高清显示的新兴发光半导体与发光器件。
-
南京理工大学 曾海波
大家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实验室最近几年的工作。我今天介绍的是一个叫做无机钙钛矿的量子点,我称之为新一代。它很有可能是目前量子点中成本最低、发光效率最高、发光颜色最纯的三个最,如果将来被所有人都在商业上验证出来的话,他应该可以成为“下一代”。
简单介绍我们团队,相对彭教授团队是比较年轻的。南京理工大学成立了一个研究所,三个月被工信部认定为信息显示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是工信部唯一一个专门聚焦新型显示的实验室。目前正在处于从基础研究向产业研发以及和产业界合作的转型阶段。第一代,电子管显示。大家不要忘记一点,从第一代往第二代转型的时候,中国是失去的先机,当时所有技术核心部分基本都不在中国,经过这么多年大家努力,才在产业上能够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利润仍然是很薄。希望在下一代能够抓住机会。
传统的半导体的高效高纯发光与柔性结构之间存在着天然矛盾。彭老师经常说量子点是所有发光材料中最好的,我还讲一句话,无机的材料发光绝对比有机的更好,而且更纯、更高效、更稳定。但是和柔性显示之间存在一些矛盾。围绕这个矛盾我们实验室从两个角度做了工作:第一,仰望星空。怎么样做到最柔?那就做到最薄。怎么做到最薄。这个发光体只有一层,只有一个原子层厚度。我们实验室作了探索,从理论上设计了一个半导体,锑烯。量子点的好处和坏处都在意特别小以后,表面会带来一些特殊性。对电学和光学会产生致命问题,这是做QLED全世界都共同面临的问题。如果发光非常高效,但是是一个完美的单晶,里面没有任何缺陷,这个时候咱们量子点里面所有问题在这里面可以迎刃而解了。当然前提条件就是这个超薄半导体选择必须和咱们现在量子点那么好的光学性能它的电子结构、里面的物理有这么好,然后把量子点缺点可以克服掉。他是一个原子厚度,很薄,而且是单晶。
后面介绍就简要一些,首先背光。荧光粉换成量子点薄膜或者整个换成量子点器件,当然会提高显示品质和柔韧性。这是光谱对比,不做介绍了。色域这个关键指标很容易提高了。尤其量子点颜色很纯,18纳米,钙钛矿15纳米。自发光,94年非常简单的器件,到2014年提高到20%,达到了使用的要求。 量子点显示它的三个优劣点,背光和液晶蓝光芯片结合,QLED、OLED。最右边这个可以柔性。量子点做硬壳也可以打印。背光做曲面没有问题。重要特点是发光颜色很纯,这是相对于OLED。30纳米是没有问题,去年底量子点重点专项,给的指标都是25纳米,25纳米相对镉基。对钙钛矿这个体系,20纳米以下没有问题。这是量子点最大优势。这个优势是产业界可以发扬光大的。另外和液晶结合,背光模式我认为可以成为下0.5代,后面可以成下一代。下0.5代不需要改生产线,只要成本不高,如果可以增加品质的话,当然会走的快一些。共性问题,第一,产量受限制。这个不多说了,Cd毒性问题。要找新材料,首先光学品质满足这些以后。效率,不能损失量子点发光很纯这个优势,否则就得不偿失了。推动行业发展,成本要降下来。另外就是稳定性,量子点无论是老的还是新的,稳定性必须满足要求。
接下来介绍一下我们实验室,我们团队60多人。这是一个很老的半导体,从90年代末就有发光了,但是没有意识到他有显示分析很好的用途。到2012年左右,太阳能电池突然效率做的非常高,超过20%,引起大家关注。发光和太阳能电池是同一个光电效应不同方向发展,所以又回过来开始做显示了。全无机体系是我们第一个做出来。
说到低成本合成,新的一轮合成是俄罗斯人课题组最先做出来,但是用的是经典的300度合成,我们是室温合成。道理很简单,就像海水筛晒盐一样,不断蒸发,就不断形成晶体。和经典合成,这几个优点是不是都成立的?首先是室温的,没有加热板。我们实验室专门做了零度,照样能合成。另外不需要Ar/N2保护、快速。各种各样形状可以调控。第一,纬度调控,可以做到一层,只有一个原包厚度,是完美的单晶,原本比较大是绿色。第二,他是一个立方体,多面体,很好可以做成非常高质量的薄膜。做背光、QLED都是非常关键的环节。第三,光学品质。像镉基量子点类似,尺寸比较稳定。这是光吸收的峰、发光的峰,当变的很薄的只有一层,就变成蓝光甚至紫外光。这是一个在线调控,用激光来辐照它,三个原子层,是蓝紫光。到后面就变成绿光。
做显示做图案化是必须的步骤,这个地方做显示可以通过原子级厚度调控来图案化。具体操作就是用激光,类似于3D打印方式。这是专门用激光来探索一下他可以做多大精度。这个激光参数可以对他进行进一步调控,可以做到更高精确度。当然成分调控更可靠,可以出现红绿蓝三极色光都没有问题。15纳米都可以做出来,在我们实验室做出来了。它的效率,他是目前量子点体系最高的,接近100%,光致发光外量效应。另外他可以出现lasing。他是一个表面自钝化效应,本身材料最基本的物理参数,就让他有比较好的室温基础发光特性。简单做一个对比,他可以出现显示需要的红绿蓝三极色,非常高的量子效率,非常纯,非常低的成本。
最后讲一下器件方面,这是我们实验室把红色加进去,颜色发光补起来,当然就可以做一些健康、植物、医疗照明。而且显示指数可以调。这是和天鸿科技做了一个大尺寸柔性膜。接下来就做成了红绿蓝三极色器件。一开始效率不高,而且亮度也在1000以下,但是他有一个特点显示出来了,红绿蓝三极色都可以做到20纳米,对广色域显示有重要意义。香港一个教授把它做成18纳米绿色发光。但是参数没有特别大提高。我们实验室去年通过表面态控制提高发光效率、亮度,这是提高薄膜的一个方法。薄膜电注入效率提高了,电流更导电了。接下来我们发展了一种方法,通过表面调控,希望均衡发光、电荷,实现一个平衡。同时把量子点墨水稳定性和成膜以及发光薄膜的稳定性、均匀性,否则QLED就做不好。通过表面调控、硬度调控就实现了几个要素共享。很好的量子点墨水稳定性、均匀性、稳定性、效率、速度,在实验室50倍提高,外亮效率6.27%,最高的。背光已经是具有了基础,他已经量子效率接近100%,纯度十几个纳米。
最后讲一下稳定性,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实验室一方面像孙老师那样把它做各种各样包裹来提高。但是我们同时感觉到水氧的渗透,你包裹的时候不能完全隔绝。我们发展了一种方法,把它塞到晶体里面,从晶体里面把它限制住。这样就实现在水中稳定性。经过处理后,他在水里面可以稳定30天以上。我们实验室成员喝了一口,真的是水。这是一个对比,可以稳定30天以上。热稳定性,因为它是原子极保护主,而不是外面高分子、氧化硅,所以热稳定性有所提高。120度仍然是没灭,80度当然更没有问题。这是没有处理的丢进去,马上就会是发光的量子点,这是做成QLED。刚才那个是量子点的材料。点亮丢掉水里面,瞬间就灭了。但是如果处理后,丢到水里,至少在时间上延长了,延长它的寿命了。可以在水中稳定3个月。这个器件是没有封装的。
时间关系,我就简单介绍这些内容。围绕全无机钙钛矿新的量子点体系,我们全世界第一个做了室温合成。光学品质一方面量子效率很高。另外色纯度是目前最高的,15纳米。第三,我们全世界第一次展示了红绿蓝三极色电极发光,提高到6.27。稳定性方面通过处理,材料在水中可以稳定三个月,器件在水中可以大幅度提高,但是仍然还不够理想。谢谢大家! -
主持人 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副秘书长 吕建新
各位领导、各位贵宾,产业界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吕建新。我简单介绍一下我新的工作分工,我们协会有一个为会员金融服务环节,就是短期和长期的融资,包括企业短期的拆借过桥、长期的股权融资。有这方面需求可以跟我以及我的团队联系,感谢大家的支持。
今天下午报告议程排的还是非常紧的,每位演讲嘉宾时间都是半个小时,而且还有精彩的高峰访谈环节,请各位讲师把握好时间。今年量子点显示技术在高端显示领域备受热捧,拥有非常出众的画质,价格上相比OLED有强大的优势,海信推出的ULED电视广受业内外好评,高动态范围、高色域、高分辨率、高速响应,量子点技术运用强化了高色域,下面有请海信集团多媒体研发中心李富琳先生演讲。为我们详细介绍海信在量子点技术方面的布局。
-
主持人 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副秘书长/TCL集体股份有限公 司深圳代表处 首席代表 朱磊
感谢曾教授精彩分享,今天上午报告环节到现在就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各位演讲者的观点给大家有启发和帮助。再次感谢大家,同时也感谢我们的演讲嘉宾。
-
海信集团多媒体研发中心李富琳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很高兴为大家作报告,本来应该是我们刘卫东博士作报告,但是临时有公务没法参加,所以委托我代表他做这次报告。
我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2012年加入海信的。加入海信以来一直从事ULED产生技术开发和量子点相关的工作。ULED、量子点一直伴随了差不多有5个年头。我这次报告ULED携量子点引领显示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发展。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觉得显示和产品发展趋势,再介绍一下海信ULED显示技术,ULED与量子点技术以及去过的成果、最后跟大家讨论一下显示技术展望。
显示的本质就是给观看者呈现近乎真实的感观体验,主要是从分辨率、动态范围、刷新率、色深、色域这五个脉络不断发展演进。色域现在都是采用BT.790标准,将来有可能朝着BT.2020标准发展。
从20世纪初的CRT电视到后来的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2008年LED电视大规模普及。更多追求尺寸、外观。2011年以后电视产品发生多元变化,色彩作为人类最为直接感观因素,其重要性显得越来越重要。到了2013年高分辨概念是概念星期,这个时间主要采用高色域荧光粉方式,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效率低、色域有一定局限性。随着量子点技术不断成熟,给液晶显示注入一股新活力。
海信从2007年组建第一条液晶生产线,一直致力于产品不断创新。2013年推出ULED技术,ULED通过多分区动态背光、窄谱高色域、高动态范围、画质处理达到高运动、超高清晰度。
高动态显示主要通过三方面实现:第一,分区动态背光控制、自适应峰值亮度增强,图像补偿。高色彩还原通过窄谱高色域背光模组、色域匹配与色彩海员处理。高流畅画面,运动查渣补偿、多路背光扫描。高清晰度采用超高清面板,4K超解像细节增强,重点说一下高色彩还原。第一种通过面板角度,透过光谱变得很窄,实现高色域,但是有一定缺点,面板透过率比较低。现在电视行业一般不用这种方法。第二,窄光谱背光,使红绿蓝三个峰值分别对应RGB三个子像素透过率比较高的部分。保证面板具高的透过率、并可以实现高色域。现在实现高色域背光上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是RG粉方式,特别是KS荧光粉,这种方案最大优点是成本低,但是可实现色域有局限性,最多实现85%NTSC。还有一个方案,双色芯片方案,采用两种芯片,一种是蓝光芯片,另外一种是绿光信频,激发红色荧光粉方式。或者芯片采用蓝光芯片、红光芯片,激发绿色荧光粉方式。这种方案有一种比较致命的缺陷,两种芯片衰减速度不一致,时间久了很有可能颜色飘了,所以一直没有产业化。
另外一种是特殊荧光粉形式,具体指硫化物荧光粉,跟普通的RG荧光粉相比,这种方案实现色域只能达到90%多,效率也不是很高,跟氮化物RG荧光粉差不多。
第四种是增彩滤色膜方式(CGEF),特殊燃料物质在蓝光和绿光之间的波段,绿光和红光之间的波段进行吸收,达到窄光谱背光目的,也可以实现高色域,但是和面板方案一样,光效比较低,也没有大规模应用。
第五个就是我们的量子点技术。今天中午各位专家讲的都比较多了,我简单讲一下,按照量子点在背光模组形式主要分为三种,点光源、面光源、线光源。线光源成本比较低,但是最大缺陷是不符合电子产品超高超窄的概念。面光源,量子点薄膜技术,这也是行业目前主推的。还有一种是显示终端最希望看到的方式,将量子点直接放在LED中,这种是最为节省成本方案,但是由于技术限制,一时半会儿没有办法做到产业化。
这是做的各种方案光透比较,红色曲线是量子点背光光谱,量子点背光光谱综合来看是这几个方案里面光谱最窄,性能最好。色域来看,量子点背光可实现色域范围也是最广的。总的来说,量子点背光光谱经过面板CF绿光之后,得到RGB三基色更窄半波宽,更广的色域范围、更丰富的显示色彩。
量子点背光模组系统设计方面,我们主要是针对量子点背光建立了一套液晶模组、色域和亮度仿真模型及数据库,可以优化LED波长、量子点的波长及面板CF选择,使背光与面板达到最佳匹配性,模拟量子点器件的出光色度,大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量子点电视色域跟普通电视相比,色域提升30%以上,对色彩管理提出新的挑战,针对这个问题,海信为量子点电视量身定制了一套新的言侧处理系统,可检测每个颜色细节,确保每一个图像都具有精准颜色细节,最终让图像表现更加出众。
HDR技术,人眼感知动态范围亮度从0.01nits到2万nits。亮度从0.117-100nits,色彩采用BT.709标准。国际电联宣布了HDR-TV标准,采用BT.2100,采用了绝大部分2020标准,定义了EOTF标准,将FHD分辨率包含在其中。BT2020已经成为HDR广泛采用的色域标准。HDR从内容制作、传输、编解码、显示各个方面重新定义,建立了高动态显示全产业生态链条,对显示终端提出更高要求,多分区动态背光控制技术、高峰值亮度的背光模组、光色域、HDR解码成为支持HDR必要技术条件。这几个技术特征跟我们ULED技术特征不谋而合,所以搭载量子点ULED技术是实现HDR最优方案。
下面介绍一下我们ULED产品这几年发展情况以及技术成果。从2013年技术雏形到2014ULED1.0到2015年ULED2.0。ULED2.0采用量子点技术,在CES获得显示金奖,同年海信推出两个系列ULED产品,无论从销售量还是市场反响上都取得不错效果。到2016年海信采用量子点技术推出新一代ULED3.0,也就是MU9600系列,峰值亮度达到1200,动态对比度达到1200万:1。支持HDR10、杜比。色域85%BT2020,是行业内实现色域最广的一台电视。
最后讲一下我们觉得几个比较值得期待的显示技术。这几个今天上午各位专家都讲过了,其中有一个就是QD-CF技术,将原来液晶面板CF用量子点替换,通过原来绿光方式,通过量子点采用激发方式来实现,大幅度提高液晶面板透过率,达到最终提高电子产品亮度。另外一个是采用光致发光量子点技术,实现QLED显示。这个不详细解释了,上午几个专家都讲的比较明白。另外一个值得期待的就是microLed技术,集成了传统LED高亮度、高对比度等等,这个技术假如克服一定瓶颈后还是值得期待的。
谢谢大家! -
主持人 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副秘书长 吕建新
感谢海信的分享,也希望海信百尺竿头做出更好的量子点产品。3M公司是一家世界领先的多元化科技创新企业,3M中国是在深圳特区以外成立的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多年以来3M在中国获得极大声誉,包括最受赞赏的在华外商投资企业,亚洲最受尊敬公司20强等诸多荣誉,3M在量子点技术方面也有很深的布局,下面有请3M中国研发中心显示材料与系统部资深技术经理胡喆带来3M量子点增益膜技术方案概述主题报告。
-
3M中国研发中心显示材料与系统部资深技术经理 胡喆
谢谢主持人,本人姓胡,3M中国研发中心技术经理。今天主要是三部分,第一,色彩的价值。第二,广色域部分的比较。第三,材料解决方案。
先看一下色彩的价值,这个色域是我们在CIEE976里面一个图,里面一个小三角是Rec.709对应范围,72%NTEC,大的是2020,RGB三个点都已经达到了人眼可识别的RGB极限值,2020标准色域是可以达到可以看到的最高极限值。
看一下照片,左边是自然光照的照片,右边有很多黄的亮点,这是普通显示器709色彩范围内没有办法表现的点。普通的照片有很大一部分失去了自然本身的颜色。这是显示技术需要努力去达到的。这个是我们看到两条曲线,横轴代表环境光照强度。纵轴是人眼对色域的感知。下面一条曲线是普通HRGB人眼感知的情况。随着环境照度上升,人眼对显示器颜色感知是下降的,而且下降的比较快。上面是使用量子膜以后的情况,整体色域提高。量子膜带给大家的好处是同样环境光照情况下尽量提升整个显示器颜色感知,使人眼能识别到更多颜色。
这张表是我们3M公司自己分析的数据,通过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寻找不同的人种、不同的眼睛颜色人种来看不同色域的显示器,来比人眼感知的优缺点,总的来说在色彩差异越大情况下,人眼感知越强烈。还有另外一组数据,普通用户购买显示器的时候,除去价格因素,光看显示器性能的话,首先大家可能会注意的是亮度,亮度肯定是第一个会被注意的。除去亮度之外,色域部分排第二。
这个是2020和709具体的差异,709的部分对应的我们使用的显示器分辨率基本到2K多差不多到头了。2020范围使用到现在的4K,包括未来的8k都会使用。另外就是强调一下色域部分,709基本上在70左右的色域覆盖率。到2020我们覆盖率会提高到极限到150%NTSC,这是非常大的飞跃。
接下来看一下我们几种主要的广色域技术比较。今年比较火的就是OLED,小尺寸,手机广泛使用。OLED当然可以实现广色域。另外我们可以使用RGB三色实现,另外是激光。最后是量子点。横轴表现是Rec2020。YAG只有60%2020,用氮化在2020是70%不到一点。新红粉达到75%左右。量产无Cd量子点覆盖率70%多一点。所以80%以下范围我们认为最有效是LED方案来实现广色域。
再看80%以上的范围,这个范围是目前技术状态下含Cd量子点范围,最高的是RGB三色的激光。
横轴部分是我们达到的色域比例,纵轴部分是轴向效率。黄色曲线是用细化个量子点做的量子膜做的标杆,红色是氮化物曲线,淡蓝色是KSED曲线,绿色是不含Cd磷化因量子点效果。72%的2020覆盖率,最有效的当然是锡化镉方案。除去锡化镉方案最好,LED方案还是最有优势的。下一步接近85%甚至更高2020覆盖率的时候,这个时候只有量子点有机会达到,锡化镉当然还是最好的效果,磷化因部分在这里面是61%,亮度在高色域里面,磷化因效率会损失30-40%。最广色域2020,实验室可以达到94%2020覆盖率。这是实际测量值。
第三部分,量子膜。我们量子膜结构很简单,看起来是一个三明治结构,上下两片面包,中间加一个量子点。这是我们210量子膜结构,100微米左右,上下两层Barrier Film。我们把白光LED换成蓝光LED,把原下扩散片换成量子膜。使用量子膜和不用量子膜的比较,上面一组图像表示的是普通的我们的YAG荧光粉LED和普通Color fiters做出来的情况,下面一组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善加厚Color fiters做出来的广色域。效率比较低。
如果用量子膜,我们用蓝光LED激发红绿光,出来是三个波峰很窄频谱光线,最后叠加RGB这样的,跟之前普通结构相比,色域提高很多,效率是目前在LCD里边达到最高效率。我们现在量产的材料主要是两个厚度,一个是210厚度,供笔记本、监控器。360厚度主要用在TV。对色域版本我们有三套版本量子膜可以使用。
最后看一下材料今后的发展。刚才在会议休息期间跟几位朋友聊到,我们目标着重是210和360,原先还有一条比较薄的版本,先暂停了。目前是这样两个厚度用于中大尺寸。2016年我们有最新2020版本量产。明年推出低Cd含量。明年或者晚些时候,我们看业内量子点基础能力什么时候上无Cd方案会比较合适。这是我这边大概的介绍。
-
主持人 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副秘书长 吕建新
感谢胡经理的介绍。庞浩博士是英国Nanoco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主导Nanoco与全产业链合作伙伴技术合作和无镉量子点技术商业化,具有非常丰富的管理和技术经验,下面有请庞浩博士带来无镉量子点材料技术与应用的主题演讲。
-
Nanoco 大中华区副总裁 庞浩
我是来自英国曼彻斯特Nanoco的庞浩,非常感谢平板协会邀请。今天有幸跟大家分享我们无镉量子点技术。
进入量子点部分讨论之前,请大家允许我先简要介绍一下Nanoco这家企业。Nanoco跟很多量子点企业确实有不同的地方,目前Nanoco也是全球专注于做无镉量子点的企业,我们专注于无镉量子点材料研发,专注于无镉量子点生产。这家企业2001年在英国曼彻斯特注册成立的一家企业,2009年5月1日已经彻底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创办板上市企业。6年后同一天2015年5月1日Nanoco成功成为英国伦敦证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这是唯一一家专做量子点的企业、专做无镉量子点企业。是非常非常严谨的一家企业。目前将近130个人,积累了雄厚专利技术。我们的专利包括从材料到工艺、材料近乎是全产业链专利。我们深深理解作为推动新兴材料商业化是离不开合作伙伴共同一起合作发展。截至目前有多家全球合作性伙伴,包括华宏是业内非常知名的半个世纪之久的光学膜企业。也有merck、陶氏、Osram。目前主要是专注显示、照明、太阳能、生物四个市场。
这个材料非常有意思一点,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材料自己的大小而改变材料能级,从而实现精确发光。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化学处理,使材料具有丰富的应用特性。材料自身吸收光谱非常非常广,对于我们采用比如经常提到的光致发光的蓝光,我用长的蓝光、短的蓝光,可以从应用需求的角度、从生产制造成本角度给我们带来更多思考。吸收高能量蓝光之后,转化成绿光、红光部分,又集中在非常狭小的区域,光的转化效率非常高。贴合我们面板就可以实现既非常好的颜色表现,非常好的颜色纯度,同时也给我们带来非常高效的节能显示的产品。
传统意义来说,大家都知道量子点,实际是发展很多年的材料,大概30、40年之久,基本上大家做这个材料都是拿锡化镉来做的。是非常成熟的一种材料。基本上合成的工艺和手段,双注射高温方式进行晶合形成,快速冷却过程来阻止晶合形成,对传统意义上的量子点工作起来没有任何问题,半峰宽非常窄,效率非常高。但是我们工业化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底能不能量产。高温下注射快速冷却,这是非常难以大批量生产的工艺。 Nanoco独门绝技,我们CTO发明低温下分子长晶办法,从根本上攻克了量产的问题,而且本身适合非重金属量子点合成。生产工艺不需要过难,实现材料高的表现。
无镉量子点,Nanoco是一个专注研发、专注生产无镉量子点企业,有领先的研发优势,有完整、全面的专利保护,同时有自己独特生产工艺,可以真正把高表现的、无镉的量子点材料进行批量生产。我们公司创始人、CEO在2005、2006年走访了很多企业,就是做量子点商业化,当时他们主要出差去的是日本,日本客户反馈知道量子点,但是量子点含重金属镉,日本长期以来经过高速经济发展,在70、80年代深受重金属之害,他给我们的建议是市场端不需要。所以我们2006年开始全面做无镉量子点。
图像本身解析度、色域、色深、动态对比,量子点在这里头真正起到明显作用是色域这个部分。IHS也根据广色域市场做了调查报告,从2015-2020年整体广色域市场呈现快速、稳定、健康增长态势。右边这个图看到实现广色域产品的同时有不同的技术,通过一些市场的再平衡,在2016年之后,2017、2018年量子点市场大概逐渐占去40%左右的广色域显示市场。大概2000万平方米显示面积。很多专家早上也提到了量子点行业有镉之无镉。IHS也做了分析,整体市场预判应该是环保型无镉量子点材料市场空间非常巨大,基本上占据了主导地位。目前来看针对无镉量子点产品销量跟含镉量子点产品销量也印证了图上的数据。
今天受邀来,在座各位都是我们合作伙伴,我们也有过深入交流。我们也是觉得作为一家国际型企业,既然来了,把这个事说透了,也是肩负着责任。有些事情听起来不大好,但是还是要稍微谈一下。消费者、媒体随着量子点产品大卖,热度提升,消费者和媒体已经关注到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这个材料到底是不是有一些危害。很多家企业在讨论了,但是我感觉今天早上并没有深入交流这个事情。其实这是一个思路的问题,我感觉国内的企业特别的令人尊重,这几年量子点其实国内企业作出非常大贡献,而且成长非常快,甚至超出很多人预期。但是这种快有点极致,非常专注的极致,但是有一点,因为我本人在国外生活的时间跟在中国待的时间差不多,将近一半一半,我知道西方的社会、西方民众、政府对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视,特别是消费类电子,当中国企业成长非常非常快之后,国际化动作也非常大,国际化市场当中,几乎近似很多企业一半的销售量来自国际市场,所以不得不重视这个市场。我也是有责任跟大家分享。目前西方国际型企业几乎看不到还有任何一家在继续用含有重金属材料的消费类产品,相反我们看到像苹果这家公司,每一年老大在台上讲这个事,我特别兴奋告诉各位今年又取消了一款危险材料应用。所以开发的时候到底追求产品表现极致还是在安全可持续性追求材料表现极致,这个需要我们好好思考的问题。
这边关于欧盟,2015年欧委会有一个提案,大家都知道这个背景,打算让重金属在消费品应用中延长一段时间,但是交上去之后,欧洲议会,欧洲议会可以理解为咱们国内的人大,当时投票618票,否决了延长镉在消费电子品中使用,618对33票。无镉产品在当时那个背景下还没有大卖。这一年多时间里,整个市场发生巨大变化,去年据所掌握数据,三星一家企业卖了150万台,今年目标是500万台,在无镉产品大卖情况下,在以前大家认为无镉材料本身不够成熟情况下,所以我们镉应该延期,但是现在已经被市场证明情况下,今年如果不管欧委会这个过程怎么样,我们这个结果应该是有自己的判断。
还有关于真正的企业风险来自各个层面,包括操作层面、包括回收层面,包括使用过程中。前一段时间某家厂商手机出了问题,现在都上不了飞机,那里头或没有其他材料结构。如果含有这种,其实对企业未来风险非常非常高。想象一下如果每年生产500万台电视,第二年又是500万台,第三年又是500万台,每一台要使用超过十年,这个其实需要在成长过程中好好评估思考的事情。
我们带给消费者环保可持续情况下带来极致的产品,我们产品就是CFQD fine colour film。这个膜直接对现实方面的意义就是我们可以显著提升颜色表现、广色域提升,同时带来能耗降低,也是采用膜的方式。目前三星SUHD产品,包括他推出了显示器SRGB125%。他现在不光做这个产品,基本上把它当成集团的重心了。整个电视系列型号比较多,从最高端的9,8、7,包括显示器,为什么这么大一家企业放着有更高表现的材料不选,非要选择这个?也挺有意思,欢迎大家会后深入讨论。量子点材料确实太有意思了,他的变动性、可调性是任何材料都无法比拟的,给我们提供无限选择。我们一方面可以追求产品极致,一方面可以追求成本极致,这中间有很多点可以根据产品定位做不同选择,这可能也是其中考量的点。
目前我们给客户交付的,带给市场就是纯无镉量子点解决方案。还有一种是结合现在新红粉KIS红色加上绿色相结合方案。对光亮度特别关注的而又广色域,提供了一个方案。
量子点通过背光的调整,搭配传统不需要WCG面板,一样可以做到99.8%adobe coverage,效率有50%提升,亮度从340提升到515nits。我们已经比三星的选择要好了,但是这给我们其他的思考,从成本上可不可以选择一些更便宜的cell,led是不是还需要保持以前那样,或者热的问题是不是可以减一些电流等等,就是等等这种思考全部都带出来了。如果非要追求极致的话,再往上推的话,也是基于无镉环保方案,我们做到100%,1.72%效率。 关于电视,咱们举个例子。95%色彩表现,效率如果是1的话,颜色跟效率之间永远是一个天然矛盾体。咱们就可以继续往上调,通过背光调整提升颜色表现,提高到98、100,相应纯量子点方案咱们的效率大概会有10%降低,如果搭配KSF方案,色域可以做到百分百,效率同时可以达到10%提升。其实无镉材料表现的也是OK的。DCI这边是99%。
这边是搭配另外一家企业,DCI 1976,大概是98%,长一些的绿光537。绿光调到527的话,可以实现NTSC104%,背光如果调整之后,搭配咱们面板其实给业内交付的选择一下通路打开了。另外一点从材料进化来看,无镉量子点材料本身发展了大概十几年时间,这十几年时间半峰宽,一个亮度、一个色域,下滑曲线非常快。锡化镉材料这个稳定非常稳定,2016、2017年表现差距不大,或许无镉这边进展可能给大家带来一种期待。
持续的开发,包括研发以及持续的生产工艺来进一步降低成本,真正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新科技带给大家的独家的体验。还有更多的一种应用,包括我们从显示,膜做薄,把材料用到LED当中,包括玻璃板,以及一些照明、生物应用。
我们看看照明这块其实也是蛮有意思的市场,Nanoco作出两款产品,一个是顶灯,这个膜非常均一。数据实现了CRI95.1%,RNI95.9。这个数据目前通过其他方式还无法实现。用灯管进行对比,我们在低色温情况下,显著提升了,光效也有15%提升。它能够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应用、不同的需求,精确调整色温,显色指数、RNI红色部分提升。
关于植物大棚应用,植物吸收蓝光、红光,反射绿光,咱们可以针对每一种植物有不同的需求。比如叶绿素A、叶绿素B,真正能够促进植物原生态自然成长。现在伦敦地铁站下面一些企业就是做这个项目,还是做的非常成功。这是老特拉维夫体育场也是一个应用,联赛打的非常多,一周两场球,就要恢复,以前用高压照射,产生很多热量,植物恢复起来非常慢,现在通过无镉量子点灯应用,能耗相当于之前的1/10,恢复起来非常快。而且产品时间是三年。
生物方面应用,正是因为是无镉,没有任何风险材料,我们可以通过精细调节设计,使这个材料变成水容材料、更高的稳定性。目前项目已经做到第三期,做的非常好。这是从商业化背景,从风险可控角度、从材料选择角度,从市场角度给大家做了一个综合分析,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欢迎交流,谢谢!
-
主持人 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副秘书长 吕建新
广东普加福公司基于现有液晶显示技术形成了针对高端显示行业不同应用新的背光源,普加福公司是唯一一家具备量子点材料批量合成与量子点光学膜生产能力的企业,有请普加福公司高级研究员邵根荣博士带来“中国造—量子点显示产业的未来”主题演讲。
-
普加福公司高级研究员 邵根荣
首先非常感谢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对我们公司的邀请,也感谢吕副秘书长对我们的介绍。我们是以中国造—量子点显示产业的未来为主题给大家分享。做这个分享之前,首先回顾一下显示产业的发展历程。作为显示产业发展技术,阴极射线管技术和CRT技术是第一代显示产品,第二代是液晶显示的LCD显示技术。这个过程当中,中国在整个显示产业发展历程当中并没有掌握核心科技。这就造成整个显示产业发展过程当中中国处于一种一直是跟踪的状态,一直是整个显示产业追随的状态。现在关于这个显示产业发展来说,从OLED显示技术以及我们将要说的量子点显示,这个显示技术可以认为是新一代显示技术。在新一代显示技术当中,我们有哪些我们中国可以进行追赶的地方,或者中国可以进行引领的地方。我的演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关于量子点简介方面,我相信大家上午听了报告已经对量子点是什么材料、有那些作用都已经比较有清楚的认识。作为一个内容完整性来说,我还是简要提一下。首先量子点是一个纳米尺寸的纳米材料,有一个重要性能,发光波长可以随粒径方便调整。随着粒径尺寸不同,从三维材料到二维材料到零维材料,结构从连续到不连续发生转变,能级实现了量子化变化。我们可以通过方便的调节量子点材料的尺寸来方便调节它的发光波长。
从量子点材料应用角度来说,可以分为从光致发光、电致发光两个方向。首先看一下光致发光应用,量子点色彩增加膜是基于量子点光致发光的途径。它的优势就是与液晶制程工艺兼容,通过非常低的成本替换就可以达到非常明显的产品色彩表现能力提。如果将量子点光致发光材料作为第一代显示技术,基于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可以作为更先进一种显示技术方式。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是一种主动发光显示方式,既然具有主动发光特性,所以他在主动发光方面所具有特性他都具有,也就是说柔性、超薄、全透明,都具有先天性优势。
同时QLED与我们现在市场上比较热的OLED显示技术非常相似,从技术途径实现方面,也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关于量子点应用,对于新型液晶背光源系统改进,基于量子点技术,我们现有显示技术是基于白光LED+黄色荧光粉显示技术。右边是现在显示技术显示光谱,红绿光波段比较宽,色纯度比较差,如果背光源中缺乏足够的红色和绿色,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其他途径来增强红色绿色成分,但是如果通过增强背光源途径来切实可以解决红绿颜色补偿,这样做情况下,背光源能量消耗同样大了,也就是有大量白色背光源浪费了,也就造成能耗问题。这与节能减排、绿色健康理念不相符。
量子点技术如何来实现低成本替换?从制程对比来看,普通液晶电视制程和基于量子点背光源对比来看,它与传统液晶电视对比就是黄色荧光粉替换为量子点色彩增强膜。通过简单替换,对整个产业链改动相对比较少,得到的结果是色彩表现更加生动自然。对色彩还原能力提升直接从75%到100%。对现有制程我没有太大改动,成本又相对较低,所以对于现在折衷技术方案,量子点是相对有性价比的显示方式。
下面是我们普加福量子点光学膜产业流程,我们专注做量子点材料开发、量产以及光学膜生产能力于一体的创新型高科技公司。对光学膜产品性能检测反馈或者标准化建立回推到材料研发当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从材料大量子点色彩增强膜初步产品的产业闭环。
核心技术是基于量子点材料研发,同时还有光学膜自主生产。下面看一下量子点电致发光,在发光效率、色彩对比度、响应效率都有同种显示优势。量子点材料主要是无机材料,稳定性也具有先天性优势。后续在柔性以及超薄上都具有相对引用优势。与OLED对比,量子点显示技术特别是量子点电致发光显示技术,OLED所具有的,QLED全都有。同时QLED还可以克服OLED发光色纯度以及寿命相对的优势。量子点电子发光做到了你无我有,你有我优这样的效果。
现在对于量子点产业发展趋势也非常关注,具体怎么样实现量子点技术或者材料的产品的转换也有很多技术途径之争。我们认为在技术使用方面或者技术实现方面印刷显示是一个比较有发展前景的方向。现在大家知道都是基本上基于真空蒸镀方式,印刷方式是一种溶液化加工工艺,显而易见在大面积、低成本、绿色制造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对比优势,已经达到行业共识。具有这样的优势,未来印刷显示技术可以说是非常具有创新性,对行业影响非常大的技术。未来可以设想一下,我们未来制造显示器可以向我们印刷报纸这样的方式来印刷显示器,实现真正无处不显示。
对于印刷显示,国家和政府也非常重视这个技术途径。广东省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的新型显示材料产业研发以及应用基地,对这方面也非常重视,量子点材料发光器件、量子点光学膜两个专项进入国家专项,同时量子点印刷也进入广东省重点专项当中。TCL李东生董事长提出未来可以基于印刷技术实现像印刷报纸一样印刷显示器。国内强调对印刷显示逐渐加码过程中,国际上领头羊企业LG对OLED显示技术途径出现了一个技术之争,具体使用真空蒸镀方法还是印刷方式,他也在犹豫具体使用哪种技术。无论竞争对手也好,还是行业领头羊也好,他对技术途径的犹豫对我们中国显示行业来说,可能是一个机遇或者优势。中国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如何能够抓住新型印刷显示技术途径,加快发展我们的新型印刷产业,实现关键技术突破,这个对我们现在中国新型显示产业的发展可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和时机。国外关于QLED显示应用方面,包括韩国三星、美国Nanophotonics,制造成本也大大降低。
国内TCL在这方面也做了非常多工作,包括普加福、纳晶科技,从提供量子点发光材料以及杜邦住友化学提供基于印刷高分子材料,从材料端进行了布局。Kateeva贵司是专业集中印刷产业硬件设备制造公司,在设备制造方面进行了布局。上游、中游以及下游再利用深圳华星光电以及微天马背板TFT制程优势,实现了量子点发光材料到硬件制造以及到下游的显示模组方面整个产业链整合。所以整个印刷显示平台,我们希望把中国的印刷显示真正走到国际性行业前列。
前面说到量子点发光材料,现在看一下microLed这个方面,micoled我们认为它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同样劣势也非常明显。中山大学刘召军博士也会做micoled的讲演,我这里简单提一下,权当抛砖引玉。micoled寿命长、发光效率高,节能,也是主动发光技术,解析度、色彩饱和度都有明显优势,但是劣势也很明显,制程工艺复杂。现在基于micoled存在最大的一个问题,如何通过将芯片巨量转移的技术,实现垒晶层到TFT背板图案化转移过程,同时保持非常高的良率。从现在制程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现在制程LED基本上在缩微方面已经做到极致。如何在更微小基础上再实现从发光材料垒晶层到背板的转移,还是比较困难的。现在无机荧光粉材料颗粒尺寸在微米级,对micoled来说已经足够巨大了。对量子点材料,作为一个纳米级材料,通过蓝光激发+红绿量子点图案化转移方式是不是可以实现折衷式micoled产品突破。这方面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在材料方面的优势,有一些产业界朋友合作,来共同推进这方面研究。
最后再介绍一下我们普加福,我们成立于2011年,核心业务在量子点,致力于量子点材料在新型显示、印刷打印、柔性显示方面的应用。在广东省江门市。2012-2015年实现了量子点小试研发到中试扩大、批量生产量产级别的突破。现在仍然在做这方面工作。2015年开始引进自主建造了量子点光学膜生产线,从生产线搭建、试量产,到膜产品涂布,量子点量子膜成品,也做了大量工作。这是第一阶段光致发光的应用,同时也做量子点电致发光应用,那就是量子点QLED产品,我们知道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是不同发光原理,对材料要求是不同的,我们也一直在持续跟进QLED研发和优化。这是去年高交会上由我们普加福公司提供的量子点量子膜展示的样机,我们是一家具备量子点材料批量合成以及量子点量子膜生产能力的企业。 从公司发展愿景来看,我们作为新型显示材料供应商,我们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在现在或者五年、十年以至于更长远的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希望有什么样的显示方式或者什么样的显示产品,或者我们消费者希望有什么样的显示技术,或者他们希望体验什么样的产品。短期方面我们将基于量子点光致发光特性的量子点量子膜,利用高色域、低成本优势实现短期盈利。而在长期发展愿景方面,量子点电致发光具有主动发光显示特性,可以说在显示产品应用上更具有想象力。所以在基于量子点材料以及现在印刷打印方面我们希望做更多的工作,真正实现我们提到的无处不显示的愿景。
后面再提一下量子点显示市场,从市场来看,量子点显示主要是在大屏或者大尺寸显示产品上具有更好的应用。具体在50-70英寸显示产品上。而在具体显示应用方式上他有很多应用方式,比如在表面、在芯片,在表面是一种更好的方式,这也是我们做的。量子点显示市场足够大,但是也足够复杂,今天借用这个机会也希望在座各位专家以及同仁有更多的机会去加入到新型显示或者量子点显示发展的进程当中。我认为产业蛋糕足够大,有充分的空间或者有充分的需求来结合我们整个不同产业链上下游各个企业参与进来,通过产业合作实现真正的互利共盈,以至于把我们中国新型显示发展水平尽快提升上去。这是我们的合作伙伴。
我们普加福其实真正专注于量子点材料研发,或者我们后期也会继续精耕于量子点材料或者新型显示材料领域,把我们材料做好,希望能够成为一个世界一流新型显示材料供应商。最后我再提一下,广东普加福最近也在计划新一轮融资,如果有这方面有兴趣的投资机构也可以跟我们联系。我的讲演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主持人 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副秘书长 吕建新
感谢邵博士,刚才邵博士也讲到在显示行业前些年我们失去了技术上能够自主的机会,量子点是一个新兴技术,我们很欣喜听到普加福、TCL、粤科有一个非常好的合作和联盟,我们也希望这个联盟能够真正把我们中国的量子点核心技术能够做什么。刚才邵博士也讲到了微LED,微LED是未来显示秘密武器,苹果在积极投入。业界对微LED技术何时能量产,意见不同。我们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工程学院助理教授/中山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刘召军博士演讲,主题为《微LED显示技术》。
-
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工程学院 助理教授/中山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 刘召军
各位朋友,谢谢主办方给我这次机会分享一下微LED显示技术。我的工作是基于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联合工程学院,以及有一部分工作是之前在香港工作做的。我们也有一些专利是解决多屏幕会议系统镭射笔问题。
我的演讲从微LED简介、微LED发展、微LED相关技术、总结及展望几个部分开始。
micoled的简介,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当时是非常震撼的,启动了中国LED技术在世界影响力的新纪元,当时我看了非常感动。尤其我自己做LED显示技术的人非常激动。后面世博会也用了非常多的LED。LED有很多优势,响应时间短、尺寸小、自发光、亮度高等等。LED阵列最普遍的就是LED大屏幕。普通LED8×8,分辨率1厘米。微LED发展方向,因为他是自发光器件,很多用在背光源,但是他自己自发光,完全不做幕后的英雄,他自己可以做显示,这就是目前两个发展方向之一,索尼拿微LED做大屏幕。另外一个方向往小方向做,小尺寸、小间距,高亮度,高分辨绿地功耗可穿戴器件,这也是苹果现在做的。2006年LED作为电视背光源刚刚开始,那个时候我们就在想如果LED对显示技术贡献,十年以后会是什么呢?从显示方面经验来讲,我们打算把LED做小,做成自发光显示器件,这就有了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故事。
这里是micoled发展的过程,比如2001年美国江教授做出来10×10LED阵列,还有2008年英国教授做出的UVmicoled阵列,2006年香港科技大学做出来的成果展示,还有08年SMOS集合在一起做出来的micoled阵列。
这是索尼做的,约622万颗micoled,高解析显示画素,色饱和度140%,无反应时间和使用寿命问题,成本高。后来做了第二代技术,CLEDIS,我们micoled技术叫LEDOS,我们第二代LED技术叫CLEDOS,我们也做了两家初创公司在香港,索尼后来起这个名字跟我们比较像。
这个是采用模块化拼接,单片30万颗LED像素。这个公司LUxVUE,2014年被苹果收购,核心就是研究转印,其他研究方向:色彩转换、驱动,曲面LED,我记得它的第一个原始专利里面引用了我的专利,当然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授权。两年前我的专利也拿到了授权。这张图是他们对原始专利示意图,采用了特殊稳定层在基板上。转移过程中使用一些塑料、胶材料进行稳定。
另外一定要提的就是台湾的工研院,09年开始做micoled,2013年完成主动寻址架构,2009年DEMO彩色化模块。单色LED做到10微米,分辨率960×540,彩色LED可以做到50微米,63微米间距。近期他们也非常活跃,要把整个产业链做起来。
这个公司X-celeprint主要研究微转印技术,把micoled做好之后,进行切割,再采用数量比较大的转移进行微LED像素转移。他最早的时候并不是用来做micoled,当时是用来做其他电子产品,像太阳能电池等等,尺寸稍微大了一点点,在毫米级别。这个技术,LED做的非常小,如果10微米以下,巨量转移确实非常困难。因为他要保证很多器件同一时间非常精准移动,移动完后还要非常精准的还原。
这张图是我之前做的,我们09年做了UVmicoled+三色荧光粉。我们做出来第一个首去背光源化的全彩色微LED投影机。我们在2010年完全用micoled芯片把它拼在一起实现微投影。后来又做了1700ppi微LED显示。也用他做可穿戴应用。大家知道有一个谷歌眼镜,我们micoledDisplay也可以用在智能眼镜上。我介绍一下micoled相关技术,它的工艺流程,有源选址我们技术用硅基CMOS驱动它,我们要考虑三五族和硅基兼容性。第二,设备条件。第三,micoled版图设计、器件均匀性、全彩色化实现、有源基板像素电路设计以及LED像素亮度及灰度控制。micoled做好之后,我们集成电路在硅基上,我们怎么样把它放在一起,我们当时采用是倒装焊技术。这里有驱动方式比较,可以用无源驱动,也可以用有源驱动,无源驱动比较容易出现串扰问题及亮度受到点亮像素个数影响。驱动能力会受到外部IC影响。功耗比较高、效率比较低,因为他需要很多联线。有源驱动会好很多,独立控制各个像素,实现单个驱动,均匀度、对比度有很大提高,驱动能力很强。驱动电路里面的驱动晶体管设计比较大,可以提供很高的工作电流。可以大面积实现高分辨率。功耗低、效率高。
这里是micoled阵列流程,首先定义有源层,然后定义发光区域,做金属电极,进行钝化,最后把电极做好。
我想分享一下怎么样实现彩色法。今天来到很大一个愿望也是跟做量子点专家们学习,看怎么样把量子点跟micoled结合起来。彩色化方式一:第一,三色LED结合法。这是用的最多的。第二,UV/蓝光LED+发光介质法。用UVLED激发三种,如果LED像素比较大的话,就可以是荧光粉。当LED像素非常小,荧光粉不能用了,那个时候量子点就有了用武之地。我们也可以用蓝光LED,蓝色就不用了或者也可以用,如果波长不接受的话,用蓝光LED激发绿色和红色发光介质,来实现彩色化。我们这个2009年申请专利,前年已经授权。另外一个技术,利用高精度喷涂技术制作红绿蓝三源色阵列示意图,我们也有一些显示结果已经可以发表了。第三种,光学合成法。用三片不同颜色的micoled阵列,加上镜头。这个技术最适合做投影。可以红绿蓝三种颜色进行对准,实现投影出来全彩色图像。文章已经发表出来。这个图可以看到一些对比,传统三LCD投影光学系统,倒数第二个是DSP,最上面是micoled投影系统,我们光学系统简单很多,效率就会提高很多,体积也更好,因为不需要光学系统,直接加上投影系统就解决所有问题。 下面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技术就是大面积化。我们在08年想了这样一个技术,可不可以叫做巨量转移呢,应该也可以。我们想法不要一颗一颗去转移,如果做大面积的话,几百万颗LED像素。我们当时想LED不可以做得太大。现在商业化应用LED芯片是2英寸、4英寸。但是我们硅片可以做的非常大,TFT基板可以做很大。用micoled阵列做转移单元,采用不同结构转移多个微LED阵列到同一个基板就可以实现更高分辨率,甚至8K以上。因为是单片式转移,单片上可以是十万颗、可以是百万颗。一次做出来不用切,然后转移到基板上,避免了要做完后切开转移的弊端。这是一个动画来解释这个技术,这个技术已经申请了授权。
说一下总结及对LED的期待。标杆:标杆江老师它的团队专注于高分辨率小像素micoled显示技术研发。然后是香港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团队,2006年开始做这个事情。然后是英国martin教授团队,他们用与生物检测、头戴式显示。还有工研院、luxvue。
这是我们做出来的一些成果展示。这个是有源驱动的微LED,我们经常用它看功夫熊猫,这个是蓝色的,可以实现看全彩电影。由于LED屏幕的关系,他比较粗糙,实际上它的像素非常小,只有20多微米。如果我们micoled和今天在座各位专家、各位公司研究的量子点结合起来,那将是一个非常好的组合。micoled需要什么样的量子点呢?我简单列了几条给大家参考,第一,首先我们希望量子点光学转化效率比较高。第二,我们希望稳定性高、寿命长。micoled寿命长达好几十年,我们希望量子点也能够做得寿命长一点。第三,工作环境比较宽。micoled优点之一就是工作环境非常宽,不管高温也好、低温也好、潮湿也好、高真空也好,基本上都可以胜任。我们希望量子点在这方面也能够。第四,色域广。第五,可图形化。大家看到micoled像素是一颗一颗像素,我们希望如果量子点能够用光刻方法做图形化,这样就可以做到很小,一微米以下的像素应该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这里就是我们在中山大学的团队,现在有三个博士生,因为我们这个博士生是双学位的,既是中山大学,也是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我们有8个博士,也在继续招,希望大家到广州来,谢谢大家!
-
主持人 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副秘书长 吕建新
感谢刘博士的精彩演讲。下面有请江苏绿泰电子董事长刘鸿达先生带来高端手机屏的手机前景及产品战略主题演讲。大家欢迎!
-
江苏绿泰电子董事长 刘鸿达
在座的各位嘉宾、各位前辈及许多的学者,很高兴今天有机会来到这边做介绍。我们是绿泰电子。我叫刘鸿达,我们公司主要专注手机屏幕,做的跟业界不太一样,我们蛮专注于做一些研发。现在进展到做IC芯片研发。
今年最重要的就是三星note7发生严重的召回事件,因为这样三星把OLED面板释放出来。因为自己note7用的比较少,就把OLED释放出来到国内许多厂家。三星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公司,2009-2010年从功能机转成智能机只是用了一年时间,就从销售是0变成全世界销售第一。当年做手机的行业,苹果利润占90%,三星大概10%,宏达是亏钱的。整个手机行业,苹果最赚钱,但是销量第二。三星从没有做智能机到做,销量爬升到第一,获利10%。宏达那个时候获利是负的。手机产业变化非常大。
我们一直思考为什么三星短短一年时间做这么好的成绩。三星电子其实是两岸电子业共同的敌人跟学习的榜样。三星各个领域都做的非常好,几乎都是世界第一第二。可是我们深究它的电子业,他真正做的最好的领域就是手机,因为手机卖的好,所以屏幕、内存、主芯片、各种相关器件都卖的好。他的手机卖得好有很大原因是因为用OLED,早期他把OLED给诺基亚、摩托等很多知名品牌做。发现卖的很好后,他自己做,其他人都断货。所以今年包括国内很多品牌都遇到OLED缺货的事情。我们在2010年的时候,开始创立绿泰电子,我们思考作什么东西,如果做一样的东西意义不大。如果OLED卖的很好,能够让手机卖得很好,它的关键是什么?就是超广色域。我们在4、6年前讲这个事情的时候,许多做手机的品牌不认为这个颜色比较纯是很重要的。他认为够了。那个时候很多手机还是45%、55%。苹果刚出来是55%,后来因为有一些厂家已经拉到60%,大家不断把色域提升。可是5、6年前很多做终端品牌的不认为,颜色已经够了,就可以了。可是人眼可见光是NTSC大约两倍左右。我们可以感知的颜色范围是很大的。我们思考点怎么把颜色做的更广。第二,省电。如果把手机屏幕做的很省电的话,相对我们电池容量可以减少或者使用时间可以增长。就不会遇到电池容量不断追求极限产生安全性的隐患。
这边是一些市场的需求。我们想表达的是说整个显示器行业有很大一个因素是借着手机行业带动,带动整个市场需求。对高色彩饱和度或者AMOLED需求量不断增加,三星甚至宣称要占到30%以上,我们认为如果可以利用比较成熟、便宜的液晶技术、无机的LED这样的方式相结合,我们可以做出一个成本很低,但是又是广色域,来迎接这样的市场需求。这边都是整个手机市场市场调研。我们发现现在手机屏幕已经到了FHD以上,甚至到了2K,屏幕大概都是5寸上下。今年5.5寸是很标准的,去年是5寸是很标准。这个趋势已经到了一个极限点。
有时候客户不知道他要什么。我记得很多年前就把超广色域做出来了,中尺寸色域做到130,手机尺寸做到110%NTSC。那个时候强调人眼对色彩敏感度远大于分辨率,可是所有人都追求分辨率。当分辨率到FHD已经非常够了,可是所有指标都追求分辨率,但是色彩敏感对没有人关注。当时做了一个实验,去OPPO公司,当时他Find系列刚出来,他是5寸FHD,我们是5寸QHD,我们他色域70%,我们色域110%,直接秒杀。人眼对对色彩需求远远大于分辨率。可是行销没有特别强调色彩这块,如果有机会引导让他们强调色彩这块的话,我相信相关的材料产业会发展更好。
很多做基板材料的公司我们真的蛮佩服的。做材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我们不是敢做材料,我们只是把材料拿来应用。拿来应用就牵扯到怎么在既有稳定的材料、稳定的工艺、稳定的制造方式取得最佳化,可以很快推出产品量产。我们强调透过三色LED灯把色域做到110到130%,搭配芯片动态调整,这样方式可以把色彩做的非常广,在户外也会更清晰。更重要是说还可以搭配过滤紫外光一些材料,把紫外线直接去除掉。一直到今年苹果强调它的蓝光降低,所以开始大家重视这个议题,我们公司三年前就不断提出,我们可以把紫外线辐射完全阻绝掉,大概只有十万分之三,还可以去除手机主板EMI辐射。这都是对人脑、眼睛的保护。
这是两三年前的数据,那个时候做到106、107%。iphone手机500流明,三星手机亮度250-280流明。我们看色彩表现的时候,三星虽然总体亮度比较低,可是效果比苹果还要好。除了白画面以外。白画面的时候是亮度高的,它比较重要。但是彩色画面亮度可以减半,色彩效果其实是很好的。这里提到为什么三星为什么把亮度降低,因为OLED很耗电。爆炸是没有原因的,OLED很耗电,电流元驱动,理论上就是很耗电,就像高压电传输,他是电压传输,比较不会漏电。如果高电流传输,那就拼命漏电。OLED非常耗电,不断模拟人眼需求,把亮度降低,虽然250、260是最大亮度值,可是实际手机使用的时候,5、10秒钟就黑屏,亮度调低50%就够了。
我讲这么多目的是说,我认为虽然大家都做基础材料、基础研究。但是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人眼视神经系统需要的到底是什么?了解这个,把我们要开发的方向、资源更集中,更聚焦,里面有很多商机。 这里是一些比对图,包括三星的产品在阳光、户外、室内比对。我们在阳光下都是比较清楚的。这是跟三星、苹果手机比对,亮度虽然只有一半,可是色彩效果更好。我们可以做到跟三星一样的色彩表现效果,但是我们可以更省电,功耗只有OLED50-60%。目前产品大概UV光去除80%,还有20%也可以去除掉。这是站在产品校对看,我们从两年前开始陆续的批量生产,现在也出了几百万台,在手机这个行业几百万台根本不算什么,所以我们也需要更多的资源来做整合、结合。希望有机会站在各位巨人的肩膀上把这个东西推出去。因为液晶这个已经非常成熟。但是LED无机的它也很成熟,把这两个结合,它的稳定性是最好的。我们国内目前从北到南这么多厂都盖OLED,投入资金非常多。当然这也表示这个行业非常蓬勃发展。整个世界环境来讲,中国经济还是不错,所以才不断投入,但是相对的7.5代线以下包括7.5代线已经是旧的生产线,怎么办呢?可以统统拿来转型做这些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比如创新型的,他可以不更改材料、制程,只更改设计,但却找到一个新的产品应用点,除了超广色域,还有超低功耗应用。
我们有单芯片、双芯片的都试过了,两个产品都有在卖。当然基础的研究可能在座各位更清楚。今天已经介绍非常多。但是它的信赖性寿命比较好,至少3万小时以上。这个东西做中大尺寸,信赖性可靠度可以保证3-5年。对技术导入,我们着眼是说除了超广色域,将来可以做到120、130%NTSC。厚度现在在1.08,需要下一步减的更薄,更重要是功耗降低。这里面很多都是自有的知识产权,七年前就申请专利,限于公司是新创公司,资源比较少,并没有把专利写的太多,在超广色域有很多另辟蹊径,包括量子点,我们这个是比较便宜,而且比较经济,可量产、大尺寸方式。
后面讲一下超低功耗的事情。包括我自己就是受害者,一天到晚就没电。就因为OLED很耗电,一天要充3、4次电。就像小狗一样,我们也是被一条充电线绑着。这个时候怎么让屏幕省电很重要。屏幕本身占功耗70%、80%,主板、主芯片占30%左右功耗。如果把整个屏幕降低功耗,那就很重要。我这个功耗指使用时间功耗,不是指待机功耗。屏幕如果在使用中怎么能够把功耗降低这个是很关键。降低功耗从几个方面着眼,第一个,我们传统认知液晶这个东西就是60赫兹,如果频率降低低到50赫兹就会晃动,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子,事实上我们已经成功在6、7年前就把它做到20赫兹、16赫兹,不会闪屏,中尺寸就做出来了。还不用到LTPS。但是事实上一个新东西出来,大家需要时间接受,我们也没有办法揭露太多细节,所以这也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蛮辛苦。我们以前去面板厂,跟他讲我用液晶技术做到色域超过100%,大家都不相信,后来我们拿一个7、8寸demo出来,他以为是OLED,我们说不可能是OLED,同样的降低频率这件事情,我们把频率降到14、20赫兹,大家也不相信,后来还拿显微镜去看,我们怎么证明它的频率比较低呢?靠换页,换页速度稍微慢一点,就可以证明频率比较低。Eink当时是非常耗电,是我告诉他们怎么省电,我们把这个用来在液晶,液晶不是双稳态,就像一张纸,我们看这个花刷新率多少,它的刷新率无限大,不需要一秒六次。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把整个功耗降低,整个刷新频率占整个屏幕显示器功耗30%左右,当高解析度占40%的话,低解析度可能占30%,当刷新率降低的时候,无形30%降低了。
第二种方式,我们透过一些演算法,可以在不影响画面品质前提下,把功耗降低。这个功耗降低就是跟背光做搭配。背光不是单纯驱一条光。我这个是另辟蹊径,除了背光的调整,还搭配驱动调整,我们可以把功耗整个降低。降低的比例跟图像有关。换句话说,当一个静态画面的时候可以省非常多功耗,但是如果是一个动态画面我也可以省功耗。像IPAD高解析度,功耗非常大,功耗大概10、11w,用这样方式推演可以降到4-6W。如果做彩色的电子书,像e-ink他是黑白的,功耗非常低,大概只有500毫瓦,把背光拿掉,把反射率、色彩做的都比夏普还要好,这个时候功耗就很关键了。反射式液晶功耗还是非常大,还是远大于Eink双稳态功耗,把我们驱动技术和设计放进去后,功耗就比黑白eink更低,但是我是彩色的、图像的、动态的、还可以视频。我认为说显示屏将来7.5代线及以下的旧世代线,要另找出路。改装成OLED厂是一个方向,另外搭配超低功耗、新型应用做结合。如果可以把一只手机使用时间增加2-3倍,苹果不会要吗?华为不会要吗?这是后面思考的方向点。
我们一直希望能够做一个户外显示,然后又很省电,可以搭配我们手指触控,还有笔,三星的note应该是2012年推出,就是手指触控加上笔,但是他是三个元件合在一起,这个产品的概念跟专利、方向都是我的。我甚至把这个概念全部整合在面板上。我们可以在一个面板虽然是旧的生产线,可是可以把很多新的设计、新的概念、新的驱动跟专利放进去就可以有很多新的应用。
目前整个公司专注于这几个点,超广色域,下一步做超省电技术,以及户外用的彩色电子纸,另外我们有开发特殊的芯片,还有加密解密芯片。这是目前对于整个显示器看法跟想法。我们只是想强调虽然材料我们是不懂,但是我们优点是我们知道终端客户要什么、消费者要什么,我们怎么样可以把既有的材料、技术、制程做一个最佳化,然后可以把这个商品能够真正的产品化,但是带着我们自己不一样的看法和创新,这也是很重要的。整个市场没有说一定从小尺寸到大尺寸,都是由一个技术一统江湖,每一个细分产品都有他最适合的技术。这里面是商机,有很多地方可以跟大家分享的。谢谢!
-
主持人 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副秘书长 吕建新
感谢刘总精彩演讲。我们今天下午的报告环节到现在就暂时结束了。下面是精彩的高峰访谈环节。主持高峰访谈环节的是我们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先生。
-
主持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首席顾问 孙政民
大家下午好!我们高峰访谈现在开始。今天量子点专场是我们中国国际显示大会第一次举办这样的专场,说明我们量子点发展非常迅速。作为一个主持人,这给我带来很大的难题,我搞液晶搞了30多年,液晶很熟,从液晶基础研究到液晶显示器制作,这方面比较熟。量子点我是一个外行,我一点都不懂。为了做这个专场,还要赶快恶补一下。当然恶补的效果就很差了。所以一个不懂的人跟专家提问题是最要命的。以前我们在学校里上课教授说大家提问题,中国学生差不多都基本提不出来。为什么?不懂,不懂就提不出来,提出来也是很优质的这些问题。但是没有办法,我现在还得赶着鸭子上架,得当好这个主持人。所以对专家提问的时候,问的不恰当或者很低级的话,请多多包涵。另外我们这个行业跟别的行业也有点差异,因为这是一个新兴的技术。作为一个产业来讲,好像刚刚在起步阶段。因此这方面的专家都是我们过去不熟悉的。谁上来、谁不上来我就很难把握。今天讲师有11位,队伍非常强大,我们有来自国际的Nanosys、Nanoco公司他们的高管,国内从研究来讲,孙小卫教授、曾海波教授都很有造诣。孙小卫教授以最快的速度给我们那么多信息。还有企业,有我们TCL陈总,还有海信。量子点阵营,陈总已经给出来了,TCL、海信是我们国内的,两家今天都到场。还有做材料的纳晶公司,虽然彭笑刚教授没有来,但是9月份我特地请他在中国平板显示学术会议在合肥召开的时候,请他做了报告。他说这次实在不好意思,走不开。特地委托高总。本地、广东的普加福,还有国际顶尖的3M公司,我第一次知道QD是从3M公司一张照片。我说这一下液晶有救了。阵营很庞大,给我犯难了,请谁不请谁,如果谁没有请上来,也请多包涵。好在我们采用台上台下互动,听众也可以自由提问,我们可以形成一个讨论,讨论是完全开放的。
今天台上有七位嘉宾,第一位,TCL多媒体CTO陈光郎。第二位,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孙小卫先生。从新加坡归国的,过去做OLED有很高造诣,现在转做QD。第三位,有请南京理工大学曾海波教授,第五,纳晶科技董事总经理高磊生。第六,Nanoco。第七,Nanosys罗忠升。第八,海信多媒体研发中心李富琳先生。海信也是打出两张牌,一张是ULED,还有一张是激光显示。我们今天也听听李先生的高见。
量子点出来的时候,我特别感到兴奋,2010年三星推出AMOLED银河系列手机后,起起伏伏。1987年邓博士发明后,90年代日本开始做。但是后来没有下文了。学术界一直很推崇,到2000年以后有诺贝尔奖获得者说OLED是下一代显示技术。但是产业没有起来。后来索尼搞出11英寸,大家一看非常振奋,总算看到一个很象样的产品。结果太贵,一台11英寸卖2200。一直到三星出来后,不但在中小尺寸,2012年CES他们同时推出55寸。中国大陆2009年大规模建A硅TFT生产线,投资非常巨大,当时很多媒体、金融界、投资界都看好,说咱们花上千亿人民币。人家OLED一来又把我们摧毁了,好像CRT。所以三星推出量子点,这是很好的信息。LED我早说过他是最差的显示器,又是视角不好,响应又慢,自己又不发光,对比度又不好。说的性能方面几乎没有什么优势。但是一步一步他是一个丑女,结果帮了一系列大款,他所有确定都给人家解决了,结果TFT一下变成主流技术。但是屁股还没有坐热,OLED出来挑战了。QD出来后,给LCD最大的短板色域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所以大家感到非常兴奋。
在座很多都是来自平板显示界的代表,对学术问题不是非常了解清楚。我提比较幼稚的问题也反映了他们跟我有相同想法。
第一个问题,今天早上很多讲师介绍了量子点的应用现在大概有三种,一种叫做薄膜。第二种是做在灯条上。第三个是直接用在LED上。这三种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第一个问题请教TCL陈总。
-
主持人 孙政民
海信李先生,你们是不是同意陈总的观点?
-
陈光郎
因为量子点的本质,他怕水氧、怕热,大家一直想用最可靠方法把它导入产品。所以历史上2013年索尼推出的第一代量子点电视是把量子点塞在玻璃管里头,因为玻璃管绝水性非常好,所以第一代是用玻璃管。它的好处就是最可靠。可是它也面临一个问题,随着曲面电视发展,我们做一长条,玻璃管没有办法曲,所以用量子管这条路逐渐被我们摒弃了。因为没有办法做曲平同构,所以管子这块渐渐的衰退。这是我们的观察。 薄膜的话,这是产品化的主流,他也是解决了所有可靠性问题了。它的最大挑战就是要阻隔水氧的话,在两片塑胶膜要镀水氧阻隔层,这是比较贵的制程,它的最大挑战就是怎么样做到便宜,对我们做电视机结构工程师来讲我们很欢迎这种膜片形态,可以做到曲平同构,这是我们乐见发生的。 第三个就是on chip,完全不做结构设计变化,可以导入QD产品。这是做背光终极路线,但是毕竟怕水氧、怕热,一直没有突破。所以今天看到很多这方面突破,我们希望早日实现。这对我们是很大的好处。
-
李富琳
刚才陈总说的基本上代表了我们海信对产品发展的一些观点。去年海信K7200采用量子管形式,当时产品形态还是允许边框宽一些,厚度可以厚一些,但是发展到2016年,市场上对电视产品外观需求越来越高。逐步朝着超薄超窄方式发展,所以这个方向逐步被抛弃了,我们比较倾向量子点膜方式。
-
主持人 孙政民
LED一开始是直下式,后来变成边缘条式。整个一块膜都用量子点,我这个用条,成本不是增加了吗?
-
李富琳
其实膜对我们终端应用厂商来说最大的缺点就是贵,就是成本问题。
-
主持人 孙政民
玻璃好像也可以把它弯吧,如果解决不能弯曲,总归技术上有办法,是不是将来有可能?这条路是不是一定宣判死刑,还是说将来有改进空间?
-
李富琳
我们终端厂商希望能给消费者以最便宜的价格提供更好的性能表现,假如有的企业能够开发出这种柔性的量子管产品,我们是非常欢迎的。
-
主持人 孙政民
今天我记曾总说过,你说的柔性是不是可以做到他这样的要求?
-
曾海波
但是柔性和曲面我觉得还是本质上不同。现在的曲面应该不是咱们消费者或者研究者将来所期待的那种柔性。
-
孙小卫
我补充一句,我上面有一张PPT就是light bar,没有放在真空玻璃管,是塑料的。我们对量子点实行了一个保护,直接融入到硅胶等等塑料里面,形成一个柔性的,可以任意做的,不存在太多问题。
-
主持人 孙政民
这样是你们两位整机厂商最愿意看到的。如果将来做量子棒,是不是材料厂商做?柔性将来就是材料厂商可以考虑做这种东西,但是你今天早上重点讲了on chip,你自己到底觉得哪种好?
-
孙小卫
当然chip是最好的,这个我完全同意两位公司高管说的,这肯定是最终极解决方案。刚才陈总讲了水氧的侵蚀,还有一个光照,对量子点也会产生很大的衰减。如果是on chip,量子点可以省很多,应该是最节省的一个解决方案。但是这个量子点离chip很近,蓝光对它的辐照会非常强。
-
主持人 孙政民
差一点都不行?
-
孙小卫
那是几个数量级区别。
-
主持人 孙政民
chip上跟玻璃管距离差多少?一个毫米级就不得了了,几个量级就下去了。
-
陈光郎
膜的用量应该比管子多,如果管子能够做到,一定是管子便宜。我们今天做产品不是色彩标量机器很厚就可以了,机器要很薄,现在边框越做越窄,我塞一个玻璃管,玻璃管占2.2毫米,这对我们不能忍受了。所以最大因素还是整个产品整体设计问题。刚才说整根不能弯,我们去年做的产品,65寸分成八段短的管子,我也做成曲面的,毕竟搞量产产品会遇到很多问题。
-
主持人 孙政民
你关心的问题,做整机卖点就是轻、薄。顺便问一下小卫教授,你量子棒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应用起来呢,还有多远?
-
孙小卫
现在就能用。
-
主持人 孙政民
高总,你这个技术转让,还有普加福,你们是不是可以做量子棒,量子棒做成,你们两家厂商肯定高兴。
-
孙小卫
我们肯定是做on chip,这对量子点要求更加严格,因为离led chip太近了,量子棒还有一点距离,会让量子点非常稳定。我们为什么做那个,是有一个公司想试一下棒,我们就做了棒。当然这个是我们自己初步测试,还没有经过公司非常严格他们的测试。我觉得是可以做。
-
主持人 孙政民
高总你能做吗?
-
高磊生
量子棒这块,纳晶科技也做了接触,当时国外有一家公司和我们有合作的想法,当时想用量子棒取代液晶,如果作为背光一部分,我们没有做过太多的尝试了。从目前量子点展现出来的性能是能够满足现在使用的要求。除非是用无论是量子点还是量子棒,直接能够封装,这是一个跃进。如果那个能做,我们非常愿意。
-
孙小卫
我说的是灯条柔性那个,这个没有问题。
-
主持人 孙政民
我知道。on chip是好,但是要花很多年,如果做成柔性的,马上整机厂商很乐意。你那个500小时是怎么样?
-
孙小卫
最长数据测到4000小时。
-
主持人 孙政民
真正应用3万小时?
-
孙小卫
对。
-
主持人 孙政民
估计还有多大难度?
-
孙小卫
如果这个之前的话,就是很快。
-
主持人 孙政民
你这个4000已经很了不起了。再来一大步就可以应用了。
-
孙小卫
对,确实非常难。
-
主持人 孙政民
总之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比较光明的前途。这么短时间,孙小卫教授才来多久。
-
孙小卫
我2013年在这里待了一年多,跟着几个教授。
-
主持人 孙政民
这个问题先问到这儿,第二个问题,我搞液晶我知道瓶子里装的是液晶,我一看液晶是一个有机化合物液体状的,量子点我没有见过,你们见过没有。纳米单晶,一会儿又是溶液,一会儿又是粉末,这个是怎么回事,请罗总解释一下。
-
罗忠升
之所以量子点叫QD,什么样情况会出现这个效应呢?当晶体尺寸小于波尔半径就会出现这个效应。一般元素波尔半径在10纳米左右,我们一般讲量子点尺寸都在10纳米以下。10纳米是什么概念呢?今天用一般的扫描,它的分辨率只能到几十纳米程度。过去号称能到几个纳米,但是不能非常高精度成像。如果用扫描电镜看,几乎看不出来。所以能够好看的就是透射电子显微镜。在这种尺寸情况下,如果我把它放在空间中,不管固体好液体好,单个量子点很难看到。我们一般看到的量子点都是一个群体,看到的是可能是上亿量子点。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人家做完后,把容器去除,剩下的粉末。你看到那个壳也很难看到。在溶液状态是融入容器里。那个就是你能看到的。而且因为他本来就是溶液法,后面不管做膜、做管甚至QL,并不需要固体这一步骤。溶液是它最好的载体。
-
主持人 孙政民
溶剂是什么?
-
罗忠升
处理量子点又有几种方式,量子点有生长液,一般不能用于后一步的,这可能需要置换。还有一种,量子点浓缩液,置换到一种溶液后,直接跟做膜、做管直接在一起。
-
主持人 孙政民
纳米单晶是一个微观术语,做出来放在瓶子里,他是无色还是?
-
罗忠升
在瓶子里他就体现了,其实你们今天看到很多有颜色的瓶子。他在瓶子里的时候,在自然光情况下也能看到颜色。但是不是那么纯。用UV照射马上能看到。
-
主持人 孙政民
实用当中都是用溶液,粉末等于没有时间实际应用了?
-
罗忠升
对。
-
主持人 孙政民
孙小卫教授,你这个on chip是溶液?
-
孙小卫
用粉末。看什么情况下。比如你做on chip应用的时候,粉末当然可以按照溶液来做,但是我们比较通常做法就把它做成粉末,就可以跟荧光粉一样混合到硅胶里面。也是有应用的时候。
-
主持人 孙政民
曾教授,我听你的演讲印象最深了,怎么薄,薄到最后一层原子,你那个材料是无机钙钛矿,最后是一层原子层吗?跟石墨烯很像吗?
-
曾海波
非常像,锑烯设计的是一个理念,如果把发光体做成一个原子的厚度,他可以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柔性显示。这是咱们今天仰望星空一下。五星红旗迎风飘,一方面是至薄,所以能够导致至柔。第二,量子点,首先它的属性是半导体。回顾一下那么多报告,很多都是提到蓝光LED。无机发光是最好的。第二个设想,量子点做的很小之后,他得到了好处,但是也带来很多坏处。无论什么方式,背光还是电驱动,里面就是无数个量子点在一起,量子点与量子点之间是没法电驱动发光。也至少是一个大的障碍。现在为什么QLED出现那么多需要提升的指标,其中很多与这个相关。因为那是很多科技自己堆积起来的,并不是蓝光芯片是一个单晶。如果把钙钛矿做成很薄,这里面有可能能够实现。但是锑烯纯粹是一个理念。
-
主持人 孙政民
也是有很大难度的。你这个难度比石墨烯要大吗?
-
曾海波
比他那个更大,石墨烯大多数讲导电,不讲发光,咱们两者要充分结合好才能实现显示应用。
-
主持人 孙政民
为什么用蓝光激发红绿,绿激发蓝跟红行不行?
-
高磊生
至少现在不是特别合适,现在比较成熟的量子点材料基本都是蓝光以下去激发。蓝光量子点做的足够好的话,可以应用紫外激发蓝色、绿色、红色。
-
主持人 孙政民
波长更短,短波长激发长波长的。
-
高磊生
对。
-
主持人 孙政民
下面一个问题,我们六个嘉宾都讲了话了,还有一个大佬没有说,你这个CFQD为什么要搞这个玩意儿,CFQD有什么好处呢?
-
Nanoco
要维持一个可持续性,Nanoco坚定做无镉的产品,最终的需求是从用户来的。因为镉是一个有毒的东西。
-
主持人 孙政民
为了把镉去掉,就是要用CFQD?
-
罗忠升
他主要着眼于可持续发展,他说有三个支柱,我没有仔细记住这三个支柱,但是是今天陈总讲的那三个支柱。他们也是通过咨询他们客户,他们客户也希望未来产品能够向更环保的方向发展,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决定致力于做无镉量子点。
-
主持人 孙政民
还有一个问题,QDCF?
-
Nanoco
CF指的是无镉,所以他们用的是同样的方式,成分也是一样的,形式也是一样的,因为客户选择这种做法就是不要用镉。从产品上,我们是用膜推向市场,因为成本、性能。也可以用棒的方式,我们也在做投入。
-
孙小卫
他的CF是指无镉的意思。
-
主持人 孙政民
按照Nanoco统计,2013年量子点应用,现在全球量子点显示500万片,到2020年是4000万片,这500万片用在什么地方?是什么东西?是电脑、电视还是手机?
-
Nanoco
最大的增长领域是大屏幕显示屏,比如电视,电脑显示器。他有两个驱动力,今天也都讨论过,今天有很好的演讲讲到了显示屏技术的提升,因为颜色更加的鲜活,所以我们的技术指对高端大屏电视,随着量增长,价格肯定会下降,我们预计这个可以进入到终端电视市场。从中高端再到中低端。显示屏这个问题,因为人们开始做电视媒体、娱乐、游戏、看照片,他们希望看到色彩鲜艳的照片。游戏也需要高质量的影象质量的显示器,这个市场也在增长,很让人兴奋,从今天500万到未来4000万,这是很快速增长的市场。我们的增长就是让我们客户可持续增长,而不会在行业中产生新的风险。
-
孙小卫
他们注重在高端的电视、显示屏,尤其很多人在玩游戏,需要很高端的屏幕。随着市场越来越大,他们也会做第二、第三级的产品。
-
主持人 孙政民
高总,你是做材料的,量子点材料用什么统计?是用溶液体积算,还是做成膜来算?
-
高磊生
有产量。因为纳晶不直接卖,如果卖的话,可能问罗总比较合适。我们产能规划是按照膜需要的量子点去计算。算膜的面积。
-
主持人 孙政民
一个55寸膜大概需要多少量子点?
-
高磊生
非常非常少的数。
-
主持人 孙政民
罗总你那边直接卖溶液还是也是做膜?溶液卖不卖?
-
罗忠升
因为我们商业模式跟纳晶科技不太一样,我们专注于量子点,把量子点卖给合作伙伴。我们一般按重量或者体积来说,当然最后也要换算实际能做多少台电视,那是产品形式,评估市场的时候我们可以反过来算。
-
主持人 孙政民
量子点以毫升卖出去,一毫升多少美金?一克多少钱?
-
罗忠升
具体多少钱取决于你买多少,不是简单的问题。如果以克来计算的话,其实很便宜,就算你买很少量,也是几个美金以下。
-
主持人 孙政民
比液晶便宜吧?
-
罗忠升
我对液晶价格不太清楚。我今天讲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作为一个产业如何把它真正做到主流化,一个很重要前提就是我们需要把量做上去。回顾整个半导体发展历史,显示器发展历史,今天之所以做这么便宜,就是因为量很大。如果TCL每年只做一台电视,你问多少钱,肯定会说非常贵。但是每年做1000万台,价格就不可同日而语。
-
主持人 孙政民
这个问题问一下3M胡经理。现在全年液晶产品几十亿片,你这么好的产品,应用上去,马上就非常色域很漂亮,3M能力很强,为什么现在看到产量并不是那么多,你难道不赚钱吗?是卖不出去还是怎么回事?
-
胡喆
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这两年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我们要好的价格,先要有量。海信TCL要好的价格,我们也要先有量。这个蛋就是谁先下的问题。对我们来说,我们3M公司从今年到去年价格已经下调了很大台阶,现在卖的6万种产品里面,QLED第一个是一年内那么大降价幅度,但是好像还是不能满足设备商需求,我们也在两手考虑,第一,我们怎么进一步把量子膜、QLED成本降低。第二,我们也在考虑是不是进入更前端的供应链。我们的能力、优势是在水氧阻隔膜,还有一些树脂材料,我们是不是把产能放给业内,比如放给高总那边给我们更优势的解决。
-
主持人 孙政民
陈光郎,你是蛋,如果一年TCL一千万台,马上给你下单,现在才多少台?
-
陈光郎
我也是鸡啊。我们现在也只有高端机配备量子点。一个是产品策略问题。另外,3M的东西还是比较贵,超级贵。希望技术的进步能够带动成本的下降,而不是只靠量的增长来带动下降。早上提到大水氧这个东西,早上听了曾老师的演讲,我也觉得一个很好的机会,也是希望靠科技进步带动价格下降。
-
主持人 孙政民
三家你推我我推你。其实应该三者整合一下,量子点很快起来,对液晶电视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在竞争当中能更进一步压OLED电视。
-
陈光郎
实际上现在就这么做。
-
主持人 孙政民
希望这个速度更快一点,我是很挺液晶的。我们现在能力有多少,普加福你们投产了多少?
-
邵根荣
我们现在产能,公斤级别可以达到。还是我坚持的一个观点,现在显示行业市场足够大的,但是这个行业还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有大家共同进入这个行业里面,就像刚才陈总提到的通过技术进步把成本降下来,把性能提上去,才是行业发展的实实在在的路径。
-
主持人 孙政民
这个问题先搁一下。看来是需要三方共同努力早日把量子点应用大量的扩张,我相信对三家都有好处。Nanoco做无镉,Nanosys罗总说干嘛非要做无镉,我先做低镉就可以了,欧盟标准是不是100ppm,你是95ppm?
-
罗忠升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
主持人 孙政民
听了他的低镉,Nanoco有什么感想?你为什么走一条比较困难的路?
-
Nanoco
首先我想从表现上,无镉的QD在电视他和有镉的在电视应用上是雷同的,没有太大差别。考虑到消费者,还有之前的演讲者提到,我们看亮度、色度,其实他们表现没有差别的。我们可以争辩镉的毒性的问题,肯定同一间房间里的人肯定有不同观点,但是最关键是影响市场的增长,使他可持续性。首先消费者这一端,如果消费者认为这个电视里是含镉的,他们就不愿意买。这是亚马逊这边已经证明了。索尼启动了一个产品,亚马逊上市了一个产品,最后都下架了。三星的产品质量上乘,产品非常好,消费者愿意买,没有毒性风险,因为无镉,所以三星产品生存了。刚才提到市场的量怎么样培育起来,客户的一种体验和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客户知道了有、无镉的区别,肯定愿意买无镉的。大品牌肯定会驱动无镉的增长。从战略角度入手,这才是真正扶持这个量走起来的关键。
-
罗忠升
Nanosys不管无镉、低镉都在做。其实低镉并不是说更难做。三星都在用Nanosys技术,所以你讲无镉的,我们是市场绝对老大。我不太同意他的观点,是用户的趋向。亚马逊他后面没有用,不是因为无镉的考量,是因为kindle产品策略发生很大变化。曾经有一段想做高端一点的,但是商业模式决定了他不需要这样做,他现在策略就是把硬件产品做的越便宜越好,只要满足一定的性能。讲到有镉的产品,海信在美国市场已经有买。包括量子管产品也在美国卖。用户都非常喜欢这些产品,并没有说用户认为这个是镉的问题。Nanosys之所以在美国可以生产含镉的,是经过美国批准的,而且是在加州,允许在硅谷每年生产10吨以上含镉量子点材料,是我们充分考虑了这个没有对用户没有直接损伤,这一点要特别强调。第二,关于无镉和有镉的性能,三星各方面是最好的,我们今天最真实的水平就是它的效率非常接近了,大概90%以上,但还没有完全接近,我们预计明年就很接近。这是我需要说明的。
-
主持人 孙政民
高总你的观点是什么?
-
高磊生
我肯定是第二种,我跟罗总在这方面是比较一致的。
-
主持人 孙政民
你们俩是不是合作伙伴?
-
高磊生
纳晶科技是一个从做材料到做膜一体化的公司。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市场把镉的问题放大了。镉的问题有点象他是一个量的问题。比如一个QLED,5.5寸屏,80微克,一公斤大米、一公斤蔬菜不超过200微克。一只手机的量是人的口粮一天半。镉的是用在安全环境下使用是可以提倡的。所以现在市场过度讨论镉的问题有点过度了。
-
主持人 孙政民
美国标准跟欧洲还不一样,美国还宽一点。
-
罗忠升
目前为止,前面Nanoco讲到的欧盟委员会否决了原来的提议,他把这个提议退回到了欧盟技术委员会,技术委员会经过半年评估后,决定最后维持原判。大家可以找到消息,所以欧盟还是要再经过一次投票决定允不允许。
-
Nanoco
2015年9月2日镉的问题欧洲议会已经投票。欧盟议会成员一共673个,618个禁止镉,33赞成用镉。我们是可以讨论技术上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在于如果消费者不想买这样的产品,如果他们知道这个有毒性,不想买的话,Nanosys也说到了三星科技,这是Nanosys的技术。三星说他今年要卖600万高清电视,这里面他说他没有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产品。所以我们要说清楚技术上不是问题,我们并不是说技术上的事情,我们只是说客户要不要。
-
主持人 孙政民
这个问题不能再讨论了。现在我们台上这么多嘉宾都在做量子点,拼命为他现在解决的方案、未来解决的方案,有的还要花很大努力。今天下午刘鸿达先生另辟蹊径,刘总,你现在手机可以做,将来电视能不能做?
-
刘鸿达
电视机当然也能做。现在都是做小尺寸的。比较二三线的牌子。我表达一下这两天听下来的感觉,我原来对量子点不是很熟悉,但是我觉得中间有很多的机会。第一,如果这里面有需要省电,有很多可以跟IC、驱动、面板结合。第二,是不是思考一下把量子点材料用在TFT面板上。TFT面板有很多旧的世代线,相当于把CF做到TFT上一样,我们现在把亮点做到TFT上,上面有很多商机可以出现。这个是可以互相结合。
-
主持人 孙政民
你现在产能如果扩大的话,短时间能到多少?
-
刘鸿达
我需要资金。多少产能都可以,我可以外包,代工厂可以帮我做。
-
主持人 孙政民
关键是成本多少?卖出去便宜吗?
-
刘鸿达
成本跟普通的一模一样,大概多2%、3%,效果比三星OLED效果还要好。而且我还更省电。不管什么技术,将来都要用省电技术,只要用省电技术,大的从TV到手机,都可以帮助你们省50%甚至90%功耗,如果穿戴型可以省99%,比E-ink更省电,我们还是彩色的。量子点太贵了,我们非常便。
-
主持人 孙政民
你们两家投他,LG就不用玩了。大家有没有意见?
-
提问
我问Nanosys、Nanoco同样的问题,未来一两年内有没有在中国投资的计划?
-
主持人 孙政民
刘鸿达马上可以做,薛老师你有什么意见?
-
薛文进
今天的访问的确很精彩。量子点产业链坐在这里发表了很多观点,刚才又冒出来我们刘总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觉得发展趋势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的推动。另一个方面是市场牵引。从技术推动来讲,我们在座都做了大量工作。量子点的确是引起了广泛重视,不但学术界,产业界已经介入了。我相信量子点很有发展前途的。这是我基本的观点。昨天圆桌会议谈到这一点,从本质上讲,OLED跟液晶PK过程中,现在又跳出来QLED。量子点发展有它本身的威力。不是说刘总的想法,其他就不用发展了,也不是那么绝对的事情。
-
主持人 孙政民
刘总的意思是说等他没有长大起来,先赚第一桶金。
-
薛文进
我同意孙总的观点。刘总的方案,他的实践证明是可行的。不但色域方面达到要求,特别一开口就强调功耗,这个很诱人。应该以资本和技术结合,也应该引起我们终端企业家的注意。今天这么交锋一下,如果引起我们国内特别是终端企业,不管手机也好、电视也好,产业界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在台下尽快进行接触,把技术进一步落实,也是我们今天量子点大会的一个意外巨大的收获。
-
主持人 孙政民
陈总,你在今天来之前知不知道刘总,有没有想过用他的技术?
-
陈光郎
目前刘总技术还是比较适用于手机上。在电视上,三个RGB色衰速度不一样,当然也不是不可行,我们还是很鼓励开放式创新。
-
主持人 孙政民
希望你们能够互相合作,把这个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接下来就是刚才讲QLED的事,当时3M把QD引过来,帮了LCD一把,现在LCD底气很足,OLED只好退而求其次,LG也说只做高端。高端是什么概念,大概200万到400万台,跟我们4亿台电视没法比。3M把QD带到LCD,会不会将来引狼入室,把LCD、OLED都干掉了。孙小卫教授你是什么观点?
-
孙小卫
这个重要的取决于制程能不能成功,如果inject很成功的话,成本又低的话,OLED真的就没路了。现在来看要想成功还有点距离。
-
主持人 孙政民
你估计多少年?
-
孙小卫
可能也许五年、十年,我这个随便说。所以国家制定政策制定的好,制定的就是5年。只是一个随便估计一下。如果这个做不好,LCD应该是永远会生存下去。
-
主持人 孙政民
陈总,你现在TCL一边搞印刷显示QD,另外一边华星光电又在布局AMOLED,TCL是两面下注?长远是哪一个?
-
陈光郎
这也不是两边下注,有中长短期的项目。
-
主持人 孙政民
短期是什么?
-
陈光郎
短期就是把量做大,最近的计划就是非晶硅规模扩大跟既有技术基础之下做好品质提升,这是近期做的。中期就是做柔性,更远期就是打印制程,这是一个路线图。
-
主持人 孙政民
海信李先生,海信这边推出ULED,然后量子点,另外一手又是激光显示,你是万一QLED成功把激光显示打败了怎么办?
-
李富琳
我们选择激光显示也经过多方面考虑,特别是成本方面。因为激光电视主要85寸以上,目前阶段来说,采用LCD方式做到85寸甚至以上这个成本很高很高,综合算一下激光显示做更大尺寸还是有优势的。
-
主持人 孙政民
转给两位外资公司,中国电视机是世界第一大国,面板马上也是世界第一大国,你们有没有计划在中国投资?
-
Nanoco
这个业务正在增长,我们的市场机会在中国是非常棒,我们也希望加入,我们会把投资人带进来问他们有没有机会做进一步投资
-
罗忠升
我们在美国生产线所能生产的远远大于现在市场上所能够消化的,第一步我们希望消化我们已经生产的产能。第二步,就像刚才所说的,全世界基本上预期都是未来五年左右中国会在整个不管是面板生产还是各方面都会占世界最重要的位置。到那个时候需要我们,比如华星光电边上盖一个厂来供他,我们毫无疑问就会做,这就是市场需求。就跟康宁一样,这个是到时候会考虑的问题。
-
主持人 孙政民
他们迟早都会进来的,在他们没有进来之前,纳晶科技跟普加福你们加油吧。时间关系,我们最后一个问题。中国量子点产业发展前景怎么样?各位嘉宾有什么好的建议?首先请海信李先生。
-
李富琳
我们是比较看好量子点发展前景的,我们从产品角度,明年计划增加量子点产品系列。
-
主持人 孙政民
曾海波教授,你的观点怎么样?
-
曾海波
我的建议就是一句话,继续发挥它的品质优良的特点,同时降低价格。我觉得价格这方面刚才大家说了很多,我说一下我的理解,他是一分为二的。你给他解释刚才说的这些条款,我们做研究的很容易接受,业内同行也很容易接受。但是买电视的对象是家庭主妇或者更老年龄的人,她怎么理解。所以提升品质、降低价格。
-
陈光郎
中国是发展量子点非常非常好的环境,因为人才在这里、产业链在这里,市场在这里,所以这是非常好的环境。像今天这样好的平台非常好,上下游整个产业界都坐在这里,可能一开始有一个触发点,然后再发酵、茁壮。我觉得非常好的机会,开放式创新是有机会促成产业发展。
-
主持人 孙政民
中国的发展跟世界是同步,我们也需要国际合作,听听两位外籍公司高管对中国发展量子点有什么好的建议?
-
Nanoco
我们也非常看好中国的市场机会,客户群在这儿。陈博士也提到,人才在这儿、市场也在这儿,我们进一步发展技术、降低成本,这是未来聚焦的问题,我们非常乐观觉得长期来看,从现在薄膜技术到未来on chip转变,如果成功的话,机会太大了。
-
罗忠升
从两方面来说,一个是从应用层面,TCL在国内第一个采用量子点技术的公司,李东生董事长在去年SID做了报告,阐述量子点在他们产品当中的规划。这是非常少见的。过去一般中国的企业比较少能够比较快踩在新技术节点上,中国在这一波上应该踩在节点上了,从技术、图像质量各方面来说,现在的量子点技术完全有可能使国内企业超越国外领先的。从应用层面这肯定是非常好的。海信不仅在国内做,在国外也推出了几个,包括不管美国还是欧洲,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产品。所以在应用层面上这已经是大家看到的。下一步怎么进一步把产品做的更精细,能够满足不仅中国人民需求,也是世界人民需求。
第二,从整个产业结构来说,中国经过了过去几十年高速发展,现在处在慢慢转型过程中,从我们观察来说中国要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实现转型。从过去以人工、加工,世界工厂这个角色要转变为创新的领导者。从这个角度来说,像我们讲的QLED还是未来的技术,这个对中国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怎么样能够在长远布局。因为将来这些企业面对的不但是中国,他需要面对的是世界,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实现转型。没有一个大的经济体只依赖自己经济体存活,必须立足整个世界经济才能实现强国目标。我的建议,国内、国外的做新技术的一定要在知识产权比较长远的布局,希望有更多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去昂首阔步的走,而不是处处受制约。
-
主持人 孙政民
再给台下一位机会,瑞泰公司陈董事长,您对中国发展量子点有什么好的建议?
-
瑞泰公司陈董事长
我们公司主要集中在涂布这块,做量子点膜,中国量子点市场我是非常看好的。因为我们一直看三星,三星是全世界做的最大,全部在量子点,我们主要看他。
-
主持人 孙政民
以后要看TCL、海信。
-
瑞泰公司陈董事长
当然,这是我们国内的目标客户,一定要跟TCL、海信合作。
-
主持人 孙政民
高总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
高磊生
从背光应用来讲,至少国内有一到两家公司能够跟国外一起提供稳定、高质量、低成本量子点材料。我们应用企业也能够更开放的心态,能够拥抱新技术,迅速把产品线扩张,让材料公司能够有一个发展空间。如果没有一个很好应用的话,材料公司生产和发展都是很难的。QLED是中国企业一个机会,就目前来讲,QLED整个在国内研发现状还并不是非常开放。就纳晶是其中之一,因为我们是跟TCL合作。就我个人来讲,我呼吁一下,中国的企业能够在QLED研发当中保持一个更开放合作的态度。坦率来讲这是一个新的技术,要解决的问题非常至多。小尺寸至少还有若干年时间。怎么样行业协作,共同发展,为中国、为人类作贡献,这个心态应该有。
-
主持人 孙政民
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时间关系,今天讨论到这儿,最后每人用一句话结束访谈。
-
李富琳
还是我今天演讲的主题吧,希望ULED携量子点引领显示产业创新发展。
-
罗忠升
我们Nanosys公司会一直引领量子点革命,和国内国外企业一起创造人类显示更辉煌的明天。
-
Nanoco
未来非常明亮,但是一定要基于开放的态度、更多的合作。
-
高磊生
开放、合作。
-
曾海波
希望咱们共同努力,抓住这一次显示产业革命的浪潮。
-
孙小卫
该说的大家都说了,我觉得最懂量子点的还是我们孙老师。
-
陈光郎
希望集结各位伙伴共同开创显示行业新未来。
-
主持人 孙政民
谢谢各位嘉宾。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量子点显示给我们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吧,谢谢大家!
11月19日文字实录
-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显示大会CIDC2016(中华显示网文字实录)
手机3D曲面显示与金属机身峰会(09:00-16:30)
-
主持人 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触摸屏分会 秘书长 胡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企业家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触摸屏分会秘书长胡伟,同时也是今天早上会议主持人。欢迎大家参加第十八届高交会组委会和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第一手机界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显示大会手机3D曲目显示与金属机身峰会。请允许我向各位介绍主要领导和嘉宾,他们是: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贾兴东,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郭灏明,中国电子彩虹集团首席科学家贺老师,彩虹集团特种玻璃事业部总经理董战锋,第一手机界研究院孙燕飚院长,和辉光电销售部长梁晓,厦门祐尼三的新材料动经理李裕文博士,劲胜集团研发总监王长明先生,佳诚新材料业务部长焦申先生,深圳市东丽华科技副总经理陈芳华女士。 下面首先让我们以热烈掌声有请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贾兴东副主任致辞。
-
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 贾兴东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出席2016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显示大会手机3D曲面显示与金属机身峰会。深圳目前拥有完整的新型显示产业链,一批龙头骨干企业不仅在国内居领先地位,还在国际市场上全面竞争。近年来深圳大力扶持和发展的新型显示产业,并推进新型显示产业重大项目引进,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新型显示产业企业,如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目前深圳已经形成了从芯片到整机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链,显示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聚集地之一。同时深圳是全球最大智能终端制造基地,深圳从事通讯产品研发的企业超过千家。深圳手机品牌集中也在深圳展示,深圳手机品牌已经畅销海内外,来自深圳的华为、中兴、酷派等手机品牌企业已经与三星、苹果可以比肩。
今天主办方为我们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将新型显示与手机这两个产业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衷心的希望大家能够很好的交流,协同合作,引领行业发展。在此,谨代表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对本次峰会的召开表示祝贺,预祝本次峰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
主持人 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触摸屏分会 秘书长 胡伟
下面我们进入峰会报告环节,首先让我们以热烈掌声有请第一手机界研究院孙燕飚院长上台主题演讲。演讲主题:从畅销手机看手机显示与外观设计的趋势以及市场走向。
-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 孙燕飚
我们等一下会介绍第一手机界。我们研究的方向跟其他传统研究公司是有一些不一样的,我们从畅销手机来研究,过去的研究方式是基于市面上卖什么手机,它的整体型号是什么样子,然后得出市场现状。但这四年随着iphone的兴起,只有代表潮流的东西是畅销的手机,技术的革新往往在6个月甚至12个月就会变化的时候,让我们整个供应链有时候是应接不暇。从畅销手机的今天我们看到未来6个月发展趋势乃至1年趋势,还或者可以让我们判断出至少我们可以抓到市场的尾巴,是不是能够抓到前沿可能就需要大家在未来再去精准判断。我不敢贸然说我能做精准判断,但是我们判断相比会更加精确一些。
第一手机界专注移动终端信息平台,借助互联网手段有一个媒体矩阵,包括我们也有一本杂志。
我们的数据源在全中国来说是蛮独特的数据源。我们跟中国线下渠道都去产生一些合作,他们的数据源跟其他的数据公司不一样,其他数据公司都是通过电话找他们要数据,但我很负责任告诉大家我们的数据源独特性在于这些我通过某种媒体宣传的手段,让他们信息主动定期提供给我们。很幸运的是我们在今年9月份开拓了非洲市场,未来向东南亚、印度正在设点。因为我们的迪信通非常强大,我们希望随着迪信通的步伐我们数据精准程度可以覆盖全球的一些新兴手机市场。
我们会打造一些线下活动,比如中国好手机颁奖典礼(深圳),手机行业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海)。
进入报告环节。我很惭愧的说一句,我们在今年年初原本预计中国智能手机是一个零增长的时代,为什么?大家的换机周期从过去9个月延长到18个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实际上是线下渠道的反映。原来为什么9个月,运营商补贴太大了,再加上那个时候机型,从2010-2014年,运营商定制机型的性能乃至功能有一些不尽人意,但是由于OPPO、VIVO的崛起,包括mate8、P9,消费者对中国品牌信任度增长比例超过10%,这是我们差异的。前三季度线下渠道完成3.1亿,占全中国手机总销量82%,倒推一下,基于数据精准性,我不会用比例估算所谓的线上渠道。
这是前三季度的TOP20,有很多品牌没有进入。其中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就是华为和荣耀,小米和红米,他是双品牌。他们是独立的手机设计团队、独立市场运作体系对整个渠道,所以渠道统计就是这样的,我们就沿用渠道统计方法。
这样的市场格局从TOP10乃至TOP20的格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会有微调,不会有剧变,这种市场格局会延续到2017年,以中国手机厂家为核心引导中国市场乃至逐步占领全球市场的时候,整个中国手机产业供应链进入突破高端技术的发展元年,比如接下来讲到的3D曲面玻璃,真正全面突破是在中国市场。
今年前三季度明星机型就在这上面,为什么说中国很牛?苹果、三星旗舰机型已经被中国打败了,这上面就是华为、OPPO、VIVO。通过这两张图可以看到中国品牌如何战胜苹果、三星。最夸张的是9月份线下市场销量,每一个月在线下渠道跑的手机品牌有多少呢?大概接近100个。手机有一定销量的,线下渠道每个月实现2万台以上的手机销量的品牌大概有87个。最畅销的手机平均售价超过2000元,千元以下机型只占3款。这些东西直接涉及到供应链的变化。
这个图我们非常清晰看见为什么今天说OPPO会起来,这个节点是4月份,OPPO3月24日推出OPPO R9这个夸张机型,这个节点为什么会下滑呢?是因为VIVO在7月底推出了X7恩。华为今天的胜出实际上我们看见华为的Mate8的变化曲线,还有华为的P9。最近有一个声音说OPPO、VIVO超过华为,但是在我们线下渠道为什么说华为在9月份仍然维持第一,就是因为大家统计方法不一样。过去除了线下渠道统计,主要是依赖高通、MTK统计方式,今天看到数据诞生是我们认为华为在旗舰机型已经跟OPPO、VIVO弱了一步,我们在前两天华为Mate9发布,华为用了双曲面玻璃也是一个非常革新的,我们认为华为今天能胜出是依靠明星机型的机海战术。
这条曲线拉出是中国手机厂家从来没有的,R9能够这么久成为渠道乃至线上的冠军,这条曲线拉出来的我们可以看到强大的VIVO的力量。这里面华为占了多少款?就是在TOP20里面占了5款,这也是为什么华为依然保持第一的问题。
华为、OPPO、VIVO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不是是我们没有核心机型,而是如何保证一个旗舰产品正常市场生命周期。这里面有一个打法,以前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就是X7,VIVO X6做的是不错的,但是7月份的时候,VIVO主动将X6退市,推出X7,才出现这个陡图。 X7强盛的时候,R9从3月份发布,才8个月马上顶出来R9S。我们再看更夸张的是VIVO更激进,X7才出来飚升了多长时间呢?7月份发布,8月、9、10月,在11月份已经看见了VIVO的X9。我们就在思考这是一种旗舰机型的肉搏战,卡位2000元以上。为什么这个生命周期很重要?实际上这个生命周期由苹果创造的。9月份发布,一个秋季发布、一个春季发布,现在OPPO、VIVO的鼎盛是打破了这种规律,到底VIVO、OPPO的模式是正确的,还是苹果模式是正确的?没有定论。但是现在结果是VIVO、OPPO是领先的。
我们很幸运看一下非洲的状况。平均下来非洲智能手机平均售价人民币650元左右。这个市场是尼日利亚市场,在整个非洲是处于高端的。对产业链压力是非常巨大的,因为时间差只有两年,中国前20款畅销手机价格是2300元,而非洲高端手机650元,时间差只有2年,他们价格会不会上升,但是我相信两年上升空间就是千元左右,而今天我们2200元价格迅速拉低到1000元,能不能做到?量可以扩大。这么多品牌,前面英文这些都是一个公司所垄断。
其他数据公司经常会说AMOLED在市场占有率只有15%、20%,但我们统计通过畅销手机来看,这款手机小畅销60%是要用这两款:incell、AMOLED。接下来11月份会大幅改变,会变成40%甚至45%。售价1099的乐视2、1699华为G9采用incell屏,就说明售价1200元以上的机型必须采用incell屏,做到薄才能被接受。AMOLED是售价超过2000元一定要用,至于怎么解决资源的问题就是拼厂家的实力。三星会不会开放资源?还会和辉产量会多少呢?我们抢夺AMOLED和incell资源成为手机厂家能不能在2017年致胜的关键。
今天讲的3D曲面玻璃状况是蛮有意思的曲线。这个5%就是三星S6、S7的表现,由于8、9月份note7上市,使得S6、S7卖不动了,note7也退市了,所以整个3D曲面是一个空白。2.5D的盖版玻璃全面突破千元机,时间点在2016年底。3D曲面玻璃的未来到底怎样?一大波曲面玻璃手机起来,他们带动作用多大?这个市场表现从目前来看我们非常清晰可以预见从目前从市场响声集中在华为Mate9,他会带领一个新的高潮,就像P9带领双色的一个曲线。双色不是P9畅销的原因,但是P9带动了消费者对双色的理解。3D曲面屏为什么会变得如此重要呢?关键原因是因为手机设计已经遇到了天花板,在2017年乃至2018年设计空间就只有3D曲面和摄像头像素的变化,乃至前置摄像头双色、后置摄像头双色的变化空间。三星note7的创新是电池的创新,以后未来五年手机厂家可能不会再电池上做文章、做创新。我们可以看见手机留下的创新空间就只有AMOLED屏、3D曲面,再到后面就是摄像头。其他一些小变化成不了旗舰机型真正的卖点。像苹果7说仿水,都成为不了卖点。苹果手机所有创新,今天消费者不买单,我们统计9月份数据,苹果7在中国市场排名第11位,可能跟缺货有关,但是我们目前统计到的从陕西、山西乃至广东体现的数据,苹果7和苹果7 plus排名有上升,但是上升空间,我估计市场排名也就是在第3、4位左右。意味着他在市场畅销机型排名依然是逊色于OPPO R9和VIVO X7。就意味着他没有办法引导市场潮流,我们可以做一个现场测试,说今天我们用了iphone7的举手?3个。要知道iphone7已经发布了2个月,当时iphone6的时候,一般在场会有30%,换iphone6S的也是相当多,但是今天150人只有3位换iphone7,这就说明苹果今天所有的,9月9日所说的创新都是微创新,对于中国的厂家只要去吸纳这些微创新就行了,而并没有革命性创新,甚至曲面屏都没有拿出来。
回到最先讲到的问题,产业链变化有多大。我记得最早将中国畅销手机金属机身这张图拉出来的时间点是2015年12月在昆山一次演讲,劲胜王总也在,我们拉出这张图说金属机身占比多少?20%。只有几款。但是仅仅经历了9个月时间,我们看见是80%。这个市场普及的速度如果整个厂家想要畅销,12月份是30%,3月份跳到60%,一度上扬。到今天马上要渗透千元机,我相信3D曲面会不会这样走势呢?没有那么快,因为生产工艺的问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到2017年下半年,当生产工艺得到一些良品率得到改善的时候,它的发展曲线能不能这么快就完全取决于信义、和辉乃至京东方能不能全面突破AMOLED产能,还有不可预见的因素就是三星全球市场份额,如果按照我们原来估计是从20%跌到15%的话,他会腾出5%空间出来。而这个5%说轻一点就是一个小米市场空间,或者接近华为、OPPO、VIVO2/3产销量。这个量出来,就有可能导致3D曲面玻璃到2017年的下半年这个比例会去到50%或者55%的关键。
过去三星手机成功的关键是三星垂直化的供应链,但是最近我们的报告在8月份的时候,特别是8月份之后被韩国三星发现之后,在9月份迅速被翻译成韩文在整个三星集团流传,10月份我接待了好几波三星供应商,他们给我们数据是过去三星电机说,他们是全球高端的摄像头模组厂家,也是高端的电容生产厂家,他们给我们信息说三星手机占产销量是50%,但是到Q4三星订单能见度只有10%。一下出现了40%空间他们想寻找华为、OPPO、VIVO以及金立、魅族、小米。所以在座要警惕一件事,三星曲面玻璃乃至它的设备商、乃至它的设备,可能会因为三星的手机的份额下滑而全面铺向中国大陆客户。这是大家要应对的。现在为什么还没有出现这个情形,只是摄像头出现了。是因为三星S8是要被保护的。大家对于三星说我最后一役就是S8,如果S8不能胜出,我觉得就会出现一个树倒猢孙散的结果,无论三星Display、三星电机一定会为他这个体系而活,而不会为三星手机而活,因为每个人都要吃饭。我们1月22日将整个中国所有渠道商请出来做中国好手机颁奖典礼,也会请渠道给终端颁奖,22日有一个技术的黑科技论坛。
演讲到这里,感谢大家!
-
主持人 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触摸屏分会 秘书长 胡伟
下面有请和辉光电梁晓部长做AMOLED推动显示技术革命之钥的演讲报告。
-
和辉光电 销售部长 梁晓
借这个机会感谢平板协会的邀请,在和辉的发展中,平板协会这两年一直在关注我们发展。今天给各位领导、各位业界同仁汇报一下AMOLED,包括和辉的发展,包括行业形势,还有我们自己的一些见解。
我们看一下显示技术革命的过程,从1958年CRT,小时候的熊猫彩电,到97年平面直角,再到LCD、OLED,Flexible OLED,显示技术过程我们认为显示的画质也有变化,包括AMOLED、包括LCD。但是终究我们认为显示技术的革命归根到底是一个形态改变的革命,所以显示行业我们认为是形态改变。可以从CRT到OLED变化,我们看到体积不断缩小、不断超清、超薄,所以未来应该是一个柔性的市场,包括OLED广阔的天地,AMOLED也是实现柔性关键的技术,也是一个重要路径。
和辉通过3、4年发展实现了一个全面量产,我们看一下AMOLED产业成功要素,还有目前现状。
首先我们分几个纬度,从上游,材料、设备厂商,我们原材料还是依赖进口,而且还面临各个设备商的封锁。从现在竞争力来看,和辉实现了对华为量产之后,玻璃基板接近三星,但是柔性还有一个较大的差距。因为目前行业过热,包括舆论、新闻都很高调,但是我们要正视自己差距、寻找自己差距,才能进步。下游来说,从三星十几年发展,三星垂直链整合,首先有屏、另外有手机,从屏到手机实现量产化过程中,自家人包容了很多缺点。但是国产我们面对的是客户,客户检验的标准就是量产,而不是包容。
和辉一期投资70亿,目前满产满销,智能手机有600万产能,穿戴式、VR还可以做600、700万片,以目前收入、市场价格,从经济规模我们还有很大一段路要走,而且目前看起来,AMOLED真正烧钱的速度、复杂度应该比液晶大五倍以上。
人才。真正在三星人才极度封锁之后,十几年来AMOLED对于量产的人才,是没有的。这个行业圈子很小,特别是对关键的蒸镀工艺技术人才,全球就几十号,我们和辉通过目前发展,人才总是趋向可以量产的,也积累了大中华区全面人才。
战略投资。我们需要更多战略投资者,而目前来说战略投资者还是党和国家的支持。
从专业来说,我们看数量,但是更为是质量,特别是补偿电路设计,关键部件要拿出自己的专利,未来也面临一个专利授权、专利战,走向全球之前我们要重视专利积累。
技术方面也要勇敢创新虽然前面高山很大,但是仍然有机会突破。
从AMOLED产业发展至今,玻璃显示屏我们对国产具有一定竞争力,但是产业成功要素仍然极度匮乏。未来我们要注意相对来说较为差的要素来补齐,达到一个均衡发展,最终是产业可持续发展。
AMOLED全球目前只有,三星经过十年封锁,日本缺席了,台湾也缺席了,所以显示业界先进领域。AMOLED技术门槛是相当高,从全球A硅LCD大概30家,LTPS大约20家,而AMOLED小于4家。厂房建置、设备选型,每台设备工艺参数都要自己自己修改。采购端就是一个相当大的难度。工艺调试有23段,偏移5微米就会出现混色。
产品设计,因为这里面有专利的壁垒,AMOLED就是平地起高楼,一砖一瓦。目前只有几家可以量产。从非晶硅30家,低温多晶硅20家,柔性AMOLED只有三家。小米的也是LG的。
真正市场认可才是检验标准,关于和辉量产两个关键词放在一块,和辉好像没有发出一则新闻,我们认为量产是客户,我们实实在在做每一块显示屏帮助客户成功。这是红米pro,吴秀波代言的红米主打产品。这是华为智能手表,这是ticwatch。真正量产是硬道理。从研发、点亮、客户验证、量产、市场认可,点亮顶多是10分,你要看到客户量产,客户持续认可,从目前来看,华为、小米已经有一代、二代、三代可持续发展,这体现了客户对我们的认可。包括步步高、小天才、儿童手表也是使用了我们0.95寸AMOLED。目前和辉已经全面进入一线品牌供应链。
从打桩到产品点亮只有16.5个月,从公司成立到量产仅用2年时间,目前产能供不应求,需求是产能的两倍,这里面关键是速度,当时有一句话时间是魔鬼,速度是神。
这些量产品的规格,从5.5HD到0.95长方形步步高产品量产。
关于产品,目前和辉已经形成了智能手机、穿戴、VR、车载。智能手机之前有5.5SD到FHD,到WHD,WHD我们双开,从玻璃和柔性是一个双开产品。
智能穿戴从去年1.39首款纯圆形显示,这款手表已经支持民族产业25款手表在量产。从高端智能手表二代产品,这是视网屏,形状更小一些,更加适合女士,还有学生手表到达1.41PPI,儿童手表小天才也实现了量产。后面转向柔性1.2圆形做了柔性Flexible。为什么做柔性?弯折曲让手表设计更加纯圆。后面真正量产面对可穿戴式手机、柔性手环,这个角度更加适合人体工学。
VR也是今年热点,但是对我们广阔民族产业来讲,其实目前看起来VR厂家超过100家,但是这里面就是屏,液晶20毫秒延迟,眩晕最大贡献,但是AMOLED是点发光,响应时间微秒级,可以省掉20毫秒,一般延迟大概30-50毫秒,除了屏可以贡献20毫秒,可能CPU、GPU再贡献一些。VR产品我们已经开出来了,而且在市场需求上大家认为不太明朗情况下做,我觉得这是我们国企责任,更重要是我们助力民族产业发展。我们也是投入了2000万人民币开了一个三寸1080×1200双片式VR,刷新频率90赫兹,响应速度微妙级,对玻璃的AMOLED高PPI对我们突破已经不成问题。后面3.5二代继续提高PPI,达到615PPI,这款将给VR带来更好体验。
车载,我们已经跟超过20家车厂沟通,对车载就是三星给宝马送样,可能在宝马上这两年实现量产,未来在车载区块也是一个发展方向。 这是研发的技术创新,首先是4K屏,目前已经点亮,但是产业化更多未来是VR,VR的要求实在太高。做了一个超薄显示屏,单面柔性封装,可以降低厚度,达到0.2毫米的硬屏,对不需要柔性,但需要超薄做支撑的产品需要。另外透明,做2K透明显示屏,有很多车厂喜欢,目前很多嵌入式导航影响视线,透明的屏首先提升了科技感、悬浮感对整车视野也是很好的。目前柔性已经点亮,我们着重实现量产,这个消息我们没有对外正式发布。
我们以技术创新打造新应用高黏度,对AMOLED本身基因的特点,我们认为在车载、智能穿戴、VR它的应用黏度比智能旗舰手机还要大,AMOLED真正是以手机应用为依托,来打造更多更新的应用或者高黏度应用。车载为什么使用AMOLED?他主要对比度高,夜晚可以调到低亮度。但是实现高清晰度,这个时候真正在夜晚开车的时候,导航就像一个大灯照过来,这样不安全。从角度来说,真正来说我们在这种角度其实因为他高对比度,清晰感非常好。去年CES,奔驰副总裁来我们公司交流,欧洲国家讲究数据,他们认为在开车的时候对司机来讲不要偏离前方,偏离前方只要多超过0.1秒车祸概率大20倍,在瞬间0.1秒就瞬间要看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所以未来真正车载的AMOLED会有一个很广阔的空间,目前全球还没有一家高端车来量产。
去年一个广阔智能手表市场,真正手表的概念,智能穿戴去年算经历了波折,但是经过今年我们感觉这个行业仍然存在,而且还可能发展。主要是智能穿戴项目的变化,华为手表会有一个较高的市场地位,看起来更像款一款表,因为他需要一个长量,功耗特别重要。目前超低功耗长量待机达到60小时没有问题。
为什么AMOLED在VR有比较好的沉浸感,因为响应速度快、降低延迟、暗视环境中只有两块屏的时候,瞳孔状态接受广阔的蓝光,AMOLED和辉这边将435纳米以下的高能蓝光做了过滤,基本不发蓝光。市场上是贴膜,我们是调波谱使435米纳米以下蓝光降到最低,这是最健康的显示屏。
最后汇报一下和辉光电二期战略规划,从去年听到的新闻和消息,AMOLED建线已经在国内超过4、5家。目前AMOLED产业发展确实到了一个产业爆发期,但是在这里面和辉以四年功力实现一线客户全面量产,首先扎稳基础,我们要节省党和国家给我们每一分钱,在我们基础扎稳之后,我们正好赶上产业爆发期来做未来的二期,二期大概下个月初,我们二期正式奠基典礼,投资280亿,做一个六代线,产能大约30k,柔性、玻璃的比例视产品情况、市场状况来定。未来二期真正是柔性全面量产,包括玻璃进一步发展。在全球蓝色这一圈中是AMOLED,包括AUO、LG真正在AMOLED发展数据并不是那么强大,和辉离庞大的三星还有距离,未来扎稳基础我们稳步前进。谢谢大家!
-
主持人 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触摸屏分会 秘书长 胡伟
3D玻璃很火,加上深圳是一个神奇的地方,3D玻璃应该讲从前两年开始从手机保护贴上开始,我看到的厂家,中小保护贴的厂家都有很多做这方面的产品,而且产品种类也是参差不齐,成型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大概分为冷加工、热加工两大流派,热加工里面大多数跟模具有关的。真正的品位高的、良率高、生产效率高的工艺不是很多。今天我们有幸请到我的老朋友,祐尼三的李裕文博士给大家带来一个特别的3D成型方法的介绍,大家热烈欢迎!
-
厦门祐尼三的新材料 李裕文 博士
感谢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跟第一手机界举办这个活动,也邀请我来参与。在我进入主题之前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经验,包含我个人最近的发展。
在3年多前,当2.5D玻璃正在开发的时候,大家会很自然看到玻璃既然走到2.5D,毕竟会走到3D,三年多前就在TDK投入资源在开发3D玻璃。那个时候我们算很早期做了热弯玻璃,但是热弯玻璃有局限性,第一,高温。第二,需要模具。那个时候我个人判断热弯玻璃可能不是一个好的方案,所以做了另外一个方案,我们开发了一个玻璃熔接技术,这个技术是热加工、冷加工中间的结合体。不知道在场各位有没有经历过CRT时代,CRT玻璃管是一个两片玻璃去做熔接,玻璃熔接这个技术并不新,很早就有这个技术,只是我们今天把它用在手机显示行业。说到背盖发展历史也很简单,从塑料一定会走到3D背盖,这个趋势也是显而易见。再说奥两面弯、四面弯,由于三星带动,带动了3D玻璃各个发展趋势,三星早期走的是两边弯,下一步就是四边弯,在这个阶段有更多终端品牌花了很多精力开展四面弯曲玻璃。
虽然TDK开发了3D玻璃,但是推广了两年,推广给客户,客户都不懂3D玻璃的优点,一直到三星推出3D玻璃,大家才恍然大悟要跟着这样走。所以今年就很奇怪,我们推3D玻璃,客户接受度跟着变高了,这就是时代变化。但是因为TDK已经忍耐不住了,搞了3D玻璃那么多年,但是没有带来营收,所以就把项目停掉,所以我今年7月份离开TDK把这个项目继续发展,这里跟各位分享我们的成果。
这一页从2.5D到3D发展趋势就不用多说了。
直接进入3D玻璃技术内容。这个技术很简单,就是用一个平板玻璃再加上一个,把另外一片玻璃熔接在平板玻璃上,形成一个台阶。这个台阶单边距溶解,或者两边、三边、四边,形成一个台阶形成。热熔方式熔接在一起,就像基础材料用焊接方式焊接在一起的概念。可以在外围做CNC加工,内部也做CNC加工,前面一段是热加工,后面一段是冷加工,所以是一个冷热加工综合体。这个局面是我们用机械加工做出来的,所以这两个曲面必须经过大量抛光过程,最后进行化强。
我们玻璃有什么优点?热弯玻璃之外的选项。热弯玻璃虽然有一些技术含量,但是只要公司够有钱,可以大量买韩国设备,买到设备,投入资源。买设备这件事情是一个门槛,当买入设备后大家都可以做。所以我就觉得这样的技术似乎不太具有独特性。我们就认为热熔3D玻璃是一个很好的选项,从两边弯到单边弯,也可以直接做到四边弯曲,可以提供很大自由度。我们内R角、外R角都是靠加工出来,所以加工角度可以自由选择。热弯玻璃是一片等厚玻璃弯曲成型,厚度一致,圆弧角可以改变它的厚度。
我们玻璃加工热点基本在600度以下,不会达到玻璃熔化点,玻璃不会因为软化而造成变形,比如玻璃状、橘皮、凹痕等等。我们可以实现多层熔接,这边是1.5厚度4层玻璃熔接,这个客户想把侧边也希望是一体化玻璃。一年多前也有另外一个客户提出这个想法。现在也有一个客户提出这个想法。 最后我们可以实现多种玻璃熔接,glass+sapphire,我们已经实现玻璃跟蓝宝石熔接。这个技术有点晚,如果两年前让苹果知道,今天故事不一样。一整块蓝宝石很贵,他们也曾经试在玻璃上黏上100微米以下的蓝宝石,但是这个成本泰国,我们这个技术成本并不高。只是阴错阳差,我们这个技术没有在对的时间推出。最后玻璃也可以跟陶瓷熔接,我们希望未来可以实现这个技术。
这是我们的样品,从苹果手表、从小尺寸,最大可以实现8寸3D玻璃。这是两边弯的玻璃,经过外R加工、内R加工,可以实现3D形状。我们3D玻璃优势就是成型形状跟图面形状很接近,这是四边弯曲样品,四个边框1.3的高度。
这是我们简单的设计原则,底下平板玻璃是一整片,你可以用市面上现有的规格品的厚度。这边边框的高度也用现有规格品进行熔接,从0.55、0.7、2.0等等的厚度都可以。至于这个弧的宽度,玻璃的宽度决定了宽度。熔接宽度越宽,弧就可以做的越宽越大。
从弧角角度来看,热弯玻璃可以做R5的R角,但是我们玻璃可以实现小于R5甚至到零点几的小R角。但是因为我们没有达到玻璃软化点,所以可视区是平坦的。我们弧角厚度是可以做变化的,尺寸从小到大。热弯玻璃可以做大尺寸,比如车载大曲面玻璃,但是我们技术并不适合做大尺寸。
尺寸精度基本上是玻璃加工精度,但是热弯玻璃精度大概公差是0.1。我们的技术不需要大量模具,但是坦白说还是需要一些道具。我们也不需要昂贵的加热炉,我们熔接技术相对,虽然有一些技术含量,但是相对设备投资是相对低的。
3D玻璃整合的概念,第一,3D玻璃整合指纹识别,特别是玻璃下这个概念,同样事情也发生了,我们两年前就推出玻璃下的指纹识别,但是基于指纹识别厂指纹芯片对玻璃穿透度,还有对玻璃强度的担心,不敢用。今年iphone7默默地把玻璃下的技术带进来了。大家就慢慢认可,包括客户也逐渐把这个技术放进来了。最棘手问题就是装饰性设计,现在选择有油墨跟装饰镀膜,但是在3D曲面做油墨印刷相对困难,现在常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喷墨。又或者加上影印方式。但是这个方法受到几个限制,颜色限制、纹理限制,更多客户希望用装饰镀膜方式进行设计。但是装饰设计贴膜厂也是一个新的设计,厂家也不多,受能力限制,又回来做油墨印刷,就是在这里有点犹豫不定。
我们核心技术就是贴合,我们认为贴合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我们做3D贴合遇到几个大问题,平膜贴到3D曲面里面,必然会形成一些材料挤压造成的褶皱,这个不良现象大概会从保守的10%或者更高的40%以上的不良率,我们现在通过技术突破可以很容易控制在1%以下。另外一个重点是气泡,我们也可以控制在很低的不良。膜边缘这边会有一些细小长条形气泡,通过一些膜材料寻找,这个也可以得到控制。另外胶痕,不连续贴膜留下的纹路,我们投入这块也一段时间了,3D玻璃有一个现象,客户喜欢整体解决方案,从3D玻璃、装饰镀膜制作全包,但是我们3D玻璃目前还没有被客户认可,所以我们只能向现有的热弯3D玻璃厂买玻璃,再贴装饰膜。
3D玻璃可想而知的是容易摔破,防爆设计在未来必须思考,我们开发的内防爆OCA技术,从汽车防爆膜做调整,调整成一般用的光学胶,所以可以提升落球的强度。在最外表面有一个防爆,就是一个化强的延伸,也可以提高强度。3D玻璃跟陶瓷装板结合。
3D玻璃势必要贴上显示屏,三星超级AMOLED他也掌握了贴合技术,他不释放给我们国内的终端。因为缺乏了AMOLED,所以有些客户开始思考还是用LCD吧,因为LCD要做到小窄边框,对小R角开始在意,因此看到我们得优点。为什么热弯玻璃会比较受到终端品牌认可,最大原因就是超级AMOLED没有办法贴到很小的R,两边边框贴到很小的R,就会受伤。受限于AMOLED和热弯玻璃技术能力,市场上就喜欢大R角,希望未来也可以做到非常小的R。
我们公司名字很简单,祐尼三的,UN13D的翻译。利用国内玻璃加工厂现有的CNC、抛光等产能来实现3D玻璃,最后再装饰镀膜贴合,以上是我的报告。谢谢!
-
主持人 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触摸屏分会 秘书长 胡伟
有请劲胜集团研发总监王长明先生做曲面玻璃手机金属结构设计加工的报告。
-
劲胜集团研 发总监 王长明
大家上午好!实际上3D玻璃曲面,我2011年出差到日本东芝公司,当时我们不是为了专门看3D玻璃制造设备,是对注塑机及碳纤维设备考察。刚好有一个机会去看,看到3D玻璃热弯成型自动化设备,面积不是很大。当时我们觉得3D玻璃显示屏可能会有一个爆发,当时报价也是挺高,我们也想买一台回来做产品开发,大概400、500万人民币。当时没有买。后果我们公司进口了韩国的设备,这是简单介绍一下背景。
今天报告题目是曲面玻璃手机金属结构件设计加工经验分享。
第一,背景。第二,曲面玻璃加工工艺简介。第三,曲面玻璃金属结构件设计加工技术要点。第四,典型机型结构件设计加工案例。第五,铝合金压铸阳极氧化工艺研发简报。
刚才讲了玻璃,它有独特的性能。比较轻薄。一般常用做到0.55,甚至更薄一点,0.35也可以实现。当然大面积很难。透明洁净。优点就是跟金属相比,对信号没有影响,现在大部分金属手机经常出现信号比较弱化的现象,出现掉线。在未来4G、5G时代,对信号的传输要求更高,所以金属这方面可能被玻璃陶瓷取代。第二,外观可以做很多漂亮的外观装饰。第三,导热能力适中。金属散热能力比较强,但是有时候充电、长期打电话有些烫手。塑胶散热慢,玻璃比较适中。第四,跟金属相比,加工难度低。包括李博士讲了熔接的办法,它的可塑性比较好。热弯、溶解都可以实现。
缺点:第一,不耐摔。第二,壳子CNC加工成本提高。加工R角要用球刀来实现。
这里把常用的铝合金、不锈钢、玻璃、陶瓷做了简单的优势劣势。铝合金现在用的最多,一个是比重适中,2.7多。7系列是2.8。比较典型的就是阳极氧化+高光,金属质感强。劣势:对信号有影响,CNC加工设备投入比较大。需要大量CNC设备来实现。加工成本偏高。能够用压铸办法做出来,这样对CNC依赖就会去掉。压铸机效率比较高。
不锈钢,苹果也在发iphone8两个方案,一个是铝合金方案,一个是不锈钢方案,大家对这个也比较关注。不锈钢强度高,导热性好,表面处理效果,职做PVD外观处理,颜色没有铝合金的丰富。劣势是密度大(7.8),加工设备需求量大、难加工、成本高。
玻璃,刚才讲了。
陶瓷。优势:质感强,温润如玉,硬度高(8.5),在小米机型里用到了。对信号无影响。劣势:加工难度大,脆性易碎,密度较大(5.85)。目前小米的背壳是潮州那边做的,陶瓷加工主流两种,潮州三环做的就是压熔法,良品率也不是很高。
第二,曲面玻璃的加工,不多讲了。从开料、CNC加工,主要是热弯成型这块。难就难在尺寸一致性这块很难做到。用15套模具,预加热、加热、成型、冷却,15套模具之间都有精度偏差,所以3D玻璃这块存在一定的精度问题。后加工抛光也有一定难度。这是3D曲面玻璃加工存在的影响品质提升的几个问题,曲面热成型,高频点的加热,温度分布均匀性还是有一定小的差别,导致热成型的时候对尺寸影响。如果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一点,可能会影响小一点。第二,抛光阶段,实现两面单独加工,对抛光机都是要求比较特殊的要求。第三,曲面印刷工艺。第四,贴合工艺,比2D、2.5D难度还是大一些。
我们也开发了亚克力做中低端3D曲面显示屏,它的加工难度比较低。一般压缩注塑成型,再加上表面硬化,普通注塑成型亚克力只有2H,我们用比较超硬的PMMA做压缩成型,注塑机有压缩注塑成型功能,表面达到3H,表面硬度可以达到4H-5H。他可以做3D形状,包括直角边都可以做出来,智能手表也可以做出来。最大优势是成本是不到1/5。
第三,曲面玻璃金属结构件设计加工技术要点。除需常规去批锋工序外,还需对曲面玻璃内部装配位置做处理,为保证100%无利角,周圈装配相关位置需做R角与曲面过渡,侧孔需留意装配尖角与防水防尘等性能测试要求。
在曲面尺寸管控这块,我们通过正反TP周圈均需分段管控,加工公差多段管理,以便修整制程及工艺变形量,与曲面玻璃配合更加紧密。
装配尺寸配合:因曲面玻璃加工存在一定的尺寸波动,且公差大于金属加工,金属中矿产品尺寸在严格管控的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调整金属中框的实际装配尺寸与曲面玻璃尺寸配合(曲面玻璃加工尺寸需保持一致性),从而保证与金属中框的紧密贴合。
加工特点:曲面R角比较多,加工时间相对长一些,相比较2.5D玻璃,结构尺寸差不多的话,大约要长20分钟左右。比普通2.5D玻璃屏加工长30、40分钟,要加工60分钟左右。成本也增加。
程序编写需要使用空间刀路(3D刀路),加工简便性,加工尺寸需要做微调。
加工公差需要使用空间刀路,设置切削公差符合表面光洁度。
不能使用成型刀具,要使用球形刀加工曲面,需要设计为斜面。金属中框凸出曲面玻璃边缘,一般突出几十个微米,减少手机跌落击碎玻璃。
相对2D/2.5D玻璃手机结构,提升整机强度以利于曲面玻璃的保护,金属建议选用高硬度7系铝合金,塑胶的含纤量建议30%以上。
天线分切位结构是强度相对偏弱的区域,设计结构的时候一定要增加强度。设计成多层倒扣或者双T性拉胶结构,防止壳体变形导致曲面玻璃损害。 这个就是我们note5设计和加工。
这是整个加工流程,30道工序,10多道工艺。包括硬处理、纳米制作成型、阳极氧化。具体加工过程就不多说了。
简单总结一下加工工艺一些要点:
第一,强度。高强度铝合金。材质用7系铝。结构成型一般用一体成型,包括CNC、中框、中板一次成型。肯定不能用焊接、锁螺丝这种方式。工艺路线采用铝板-CNC-NMT-CNC-阳极。加工特点去批锋、去毛刺。管控难度比较大的还是要采取一些措施。信赖性测试也是要求比较高。产品设计这块要配合,结合曲面玻璃的特点。公差方面,普通2D、2.5大概正负0.02。3D玻璃热加工成型大概正负0.05-0.07。因为它的公差大,所以对金属加工要求比较高。
像这一大片都是注塑成型地方,还是要做一个金属连接处理,注塑完后,用CNC加工把它去掉,保证塑胶注塑成型稳定性。天线分切位这个地方,我们设计成喇叭口结构,有利于塑胶快速填充,保证塑胶与金属产品的结合强度。
浇口设计,天线分切位这个地方,浇口尽量靠近它。其他的金属延伸的地方做一些分浇口。
因为用到纳米处理注塑成型,这个技术也是非常关键的。像这种位置,宽度尽量设计到1.3-1.7mm,有利于塑胶注塑。这是是纳米注塑成型的时候,因为注塑量比较少的话,大量塑胶材料泡在里面,停留时间比较长,容易碳化,所以多设计一些溢料口,防止碳化材料。
这是产品检测:玻璃落求测试、拉拔力测试、防水测试。
这是我们还处于开发阶段的铝合金压铸阳极氧化工艺。当然铝合金玻璃都做到了批量生产。铝合金膜内压缩工艺,先用铝合金做成外框,模内压铸,我们自己研发的材料可以做纳米注塑,普通的不能做纳米注塑成型。后面就是纳米注塑成型、阳极氧化。
苹果iphone8是不是全部用不锈钢冲压成型,这个有一些难度,不排除用不锈钢、铝合金模内压铸工艺。先是不锈钢冲压外框,再模内压铸,也可以做纳米注塑成型,然后做外观PVD装饰。
这个就是可阳极氧化压铸工艺(ADC),我们已经研发两年多时间,现在打出来样品跟外观有很大改变。明显的裂纹变得不那么明显。 我们也做了压铸铝合金,在表面做镀膜,镀上一层可以做阳极氧化的铝钛合金。膜后可以做20-30,后面阳极氧化的时候不会,如果镀很薄5-10之间,后面阳极氧化、纳米注塑成型就会减蚀掉,我们一般做到30,这样阳极氧化还会形成很好的外观。
我的报告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
主持人 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触摸屏分会 秘书长 胡伟
这几年手机上尤其是屏幕上贴的膜越来越多,有很多种。保护膜同质化也比较严重,现在这几年有提出来抗蓝光新概念,下面有请佳诚新材料焦申部长给我们做防蓝光柔性防爆护眼保护膜解决方案的报告。
-
佳诚新材料 业务部长 焦申
首先感谢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和第一手机界提供这么好的平台,跟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我们显示方面最新的材料、最新工艺趋势。今天非常荣幸代表佳诚集团汇报一下TP、触控、显示方面解决方案。今天汇报三个方面:第一,呵护眼睛,电子产品放蓝光放紫外光整体解决方案。第二,新型LOCA光学贴合方案。第三,有机玻璃改版。
第一个方面,电子产品防蓝光紫外光整体解决方案。提到眼睛这个词,大家脑海里有一句话,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描述小孩子眼睛更多用清澈、纯洁这样的字眼进行描绘。看这个小小宝宝眼睛大家有同样的感觉,小朋友的眼睛都是这样清澈纯洁。我这个看起来更为清澈纯洁,为什么?因为这是我儿子的照片。青少年眼睛状况并不如我们想象这么好。2015年中小学生近世率高达38%,中学生近视率高达70%,小学生近视率高达30%。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眼健康的危机。就是因为过多使用电子产品,过多使用手机、电脑。小学生只要有时间最希望玩的,第一,手机。第二,看电视。电子产品所激发出来对眼睛有害的光线,第一,蓝光。并不是所有所有蓝光对眼睛都有危害,只有430纳米到450纳米的蓝光对眼睛伤害最大。很多人知道蓝光危害,并不知道为什么只有这一段波对眼睛伤害。430-450纳米,我们瞳孔并不能过滤掉,其他光线也有害,我们看得到的可以过滤掉,而430-450纳米直接通过视网膜伤害我们眼睛。平时使用电子产品稍微长一点,特别是暗的情况下使用电子产品,很多人有这样的干净,眼干、眼涩、眼痛,蓝光真正的危害是造成我们眼睛不可逆的损伤,就是造成危害后恢复不了。所以小孩子过多接触蓝光会造成视力模糊、近视,成年人接触蓝光,可能我们眼睛发育成熟,所以蓝光造成的职业危害只是感觉到干涩这个表征,但是实际上损害已经潜移默化。我身边就有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我一个朋友做品质的,他工作职责是强二级灯下检测产品品质。做之前他的两只眼睛都是1.0以上的。两年后有一次到医院做检查,两个眼睛视力都是0.3以下,更可怕的是眼健康报告显示他两个眼睛完全由于蓝光照射损伤而造成了自发型黄斑病变,这一辈子只能在模糊世界度过,这才是蓝光真正危害。造成危害不是利马可以呈现,是循序渐进。我们发现的时候可能已经处于一个模糊世界里了。
另外一个危害,紫外光。紫外光对眼睛的危害,很少人会提出来。但是说一下就会明白。紫外光影响我们眼角膜,紫外光不可变的,标准是280-380以下的光是紫外光,会引起我们眼角膜发炎、近视、白内障。所以高原地区老年人白内障发生率非常高,就是因为高原地区紫外线辐射很大。我们天天玩手机,每天从睁眼到睡觉,离开手机、电脑就心里发痒,意味着至少一天13-14小时都处于紫外线和蓝光辐射伤害下。一旦有一天可能是30岁、也可能是50岁,也可能是60岁,特别是白内障一般50、60岁复发的很多,可以想像我们眼睛会成为什么样。
说了这么多,市面上有没有解决方案来解决我们享受电子产品便利的同时又可以保护眼睛。这个也有很多,有的是是使用软件,有的是贴保护膜,但是并不能大家真正的护眼效果。护眼一定要达到一个级别,防蓝光效果要超过30%,防紫外光效果达到80%才能达到护眼的效果,而市面上没有一家达到这个标准。
我们公司主要是做材料研发,对市场客户的需求一直很关注,几年前就关注护眼产品的研发,现在推出一款真正可以达到护眼效果的产品。就是防蓝光、防紫外光保护膜。这是我们的光谱图,在430纳米到450纳米之间,我们的过滤率可以达到35%-45%之间。第二,我们的紫外光380纳米以下基本上可以达到90%以下。有人说这个照片你可以作假。我还有第二个数据,第三方检测报告。同样验证了我们的光谱图跟第三方检测报告光谱图是详尽的,有害蓝光评比率超过35%,有害紫外光屏蔽率超过90%。
还有一个报告,中国眼健康协会提出的权威报告,这个报告是目前全国同类产品中只有我们一家获得这个报告,护眼产品达到医学级护眼效果的报告。
再就是我们的专利。
我们产品是第一款通过眼健康协会评定的完美护眼产品,第一款兼顾防蓝光、紫外光产品。第一款拥有自己生产专利的产品。这么好的产品如何整合到触控屏上。对我们整体触控显示屏也是一个很好的亮点。我们推出防蓝光方案,第一,适用于TP和玻璃盖板之间的防爆膜,具有独家专利的防蓝光、防紫外光。黏率可以达到1.8公斤以上。防止内防爆膜贴合过程中挤翘现象。我们防爆膜做了硬化处理,不会影响表面印刷,以提高良品率。
第二,我们推出第一款半固化全贴合防蓝光OCA。主要特性可以有效排气,不会因为气泡残余造成产品不良。我们胶水是无酸胶水,减少复式。高性价比,OCA光学胶+防爆膜+防蓝光三位一体。
大家散会后可以在门口会有一个礼品台,参加我们活动都可以免费体验。这个产品市面价格多少?有一个参考价格,目前国内,比如苹果店面、卖场店面对高端的产品市场价格一般都是138左右的价格,等于我是免费每个人送138元。
第二,大尺寸全贴合胶水贴合方案。目前大尺寸常见的胶水问题,气泡残留,会造成不良。胶水固化不完全,会造成起翘不良。主要核心点在我们目前使用的ROC胶水决定,目前ROC胶水成分是丙烯酸胶水,气泡残余造成的不良比较常见。一般来说目前使用的ROC光学胶都是单独的UV固化,在边缘印刷地方,不能完全固化,造成起翘。有些好一点的是混合型固化,光固化、湿固化同时进行才能完全,也会出现这个风险。我们的胶性完全不一样,我们是改性硅胶系列产品,排气性非常好。固化方式也不一样,我们采用既不是单独UV固化,我们采用双固化模式。
我们新型LOCA光学胶贴合方案,第一,良好的保型性,黏度非常高。保证涂布状态。第二,排气性功能非常好。第三,固化方式不一样。我们采用双固化,解决了LOCA贴合过程中出现的起翘问题。第四,同时耐黄变性非常好,这是120度下做的试验。UV效果也是比较好。
由于本身这么多优势,在2.5D、3D平面过程中完全贴合,我们良品率非常高,不会出现排气泡问题,也不会出现边缘容易起翘问题。当然我们产品单价竞争力也是非常强,比市面上的产品要便宜一些。
第三,有机导电玻璃。我们跟汽车厂商合作,上海大众、丰田、日产、长城、福特都有直接合作。我们有机玻璃盖板这个产品的特点,硬化达到8H。抗指纹、水滴胶105度以上。表面溅度导电层可直接蚀刻线路。安全。不易破碎,可湾区、抗震、防爆、硬度高、防水纹。
以上三个方面是我们核心产品给大家汇报一下。我这边简单再介绍一下公司。我们叫佳诚集团,主要从事电子胶黏材料、热控材料、发泡材料、隔音材料、光学材料、石墨烯材料等,目前三大生产基地,广州、衡山、永州。衡山以高精度涂布和原装进口的线作为生产,永州主要以发泡为主。相对硬件的投入,我们本身更注重软件建设,现在已经和华南理工大学、中科院、兵器材料与工程研究院建立深度合作,材料方面有100多项专利。目前形成了外保护膜、TP材料应用、LCM材料应用、导热材料应用、壳料用胶、电池用材料。
材料有、公司规模有、科研实力也有,我们更渴望这么好的材料快速跟更多厂家、合作伙伴分享,我们真诚邀请有志之士到我们衡山指导。衡山是儒道佛三家融合之地,也许在那里大家可以跟我们碰撞出更多合作火花,下面这是刘总、蔡总联系方式,真诚邀请大家到我们衡山指导。散会之后可以到我们那边参加活动,亲身体验一下我们防蓝光的效果。谢谢大家!
-
主持人 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触摸屏分会 秘书长 胡伟
谢谢焦部长的演讲。我还有两个问题请教一下,你这个材料主要用在显示屏上,但是显示屏和触摸屏大部分,这里面一定有玻璃的,这个玻璃据我所知多少都有一点紫外截止的性能,你这个蓝光膜跟玻璃结合后它还有优势吗?
-
佳诚新材料 业务部长 焦申
我们这个产品广泛应用于触控、显示、照明。我们不是单独为触摸屏这一方面开发,所以用于触摸屏核心点就是过滤更多蓝光,防止蓝光对眼睛伤害。
-
主持人 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触摸屏分会 秘书长 胡伟
但是玻璃已经有,你贴膜还有意义吗?
-
佳诚新材料 业务部长 焦申
因为照明方面,包括其他显示方面主要是蓝光辐射,我们抓紧两个核心,防蓝光、防紫外光。玻璃可能会有一些紫外光截止,但是我这个主要在触摸方面就是我们的防蓝光效果比较好。
-
主持人 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触摸屏分会 秘书长 胡伟
第二个问题,你这个材料上蓝光截止问题功能主要是通过材料物质添加对它吸收还是通过镀膜方式进行截止?
-
佳诚新材料 业务部长 焦申
主要是基材的吸收。
-
主持人 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触摸屏分会 秘书长 胡伟
特殊材料是什么?
-
佳诚新材料 业务部长 焦申
具体跟我们技术人员沟通。
-
主持人 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触摸屏分会 秘书长 胡伟
谢谢焦部长。玻璃3D概念很热,成型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前面很多大咖讲了3D玻璃的缺陷,其中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关于强度方面的挑战,无论2D、2.5D还是3D玻璃,在强度上都有顾虑,尤其是3D玻璃。3D玻璃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成型。除了对李博士最新这个方法我还不是特别了解之外,大部分3D玻璃都存在能边跌落的问题,热弯成型、模内热压玻璃边缘和四个角都存在普遍拉薄的现象,热应力过于集中的话,会造成玻璃特别容易在这些地方破裂。所以解决强度问题是成了3D玻璃非常大的挑战。下面这个报告是今天早上最后一个压轴报告,有请深圳市东丽华科技副总经理陈芳华女士作钾宝-BT离子筛陶瓷特性与3D强化玻璃增强解决方案。
-
深圳市东丽华科技 副总经理 陈芳华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周末好!感谢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给我们提供这么一个平台,也很感谢,应我老板邀请跟大家讲一下我们公司开发的钾宝-离子筛这个产品。钾宝是强化玻璃离子交换盐浴添加剂,是屏幕破碎解决方案。这个产品是东丽华全球首创产品。
首先介绍一下东丽华科技有限公司,我们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以研发、贸易、加工、技术支持和服务为一体的方案提供商,国家级高新科技企业,我们公司主营产品为电子类、化工类、塑胶、电子玻璃、工程陶瓷、纳米材料,重点围绕平板显示领域、触摸屏面板以及玻璃面板生产制作提供解决方案和相关原辅材料。
东丽华公司扎根产业,以客户延伸、产品延伸为策略,同一个产品用于多样客户,同一个客户应用我们多种核心材料,目前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精干高素质团队,拥有中国发明专利3项通过,审批中的发明专利7项,有4项为优先国际发明专利。秉承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以技术为导向,向合作伙伴和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方案和服务。
讲钾宝这个材料之前,我有一点背景介绍一下。刚才孙院长提到3D玻璃预计在2017年会大批量走入市场,以及前面祐尼三的李博士提到,3D玻璃遇到常见问题,破碎、破屏率。这个事情在我们终端里面,像华为、三星、OPPO,屏幕破碎是首要返修和投诉的对象。我们提出常见解决方案只有两种,从应用端来看,在玻璃交换过程中,在玻璃强化制程过程中,提高CS(表面压应力)和DOL(应力层深度)。第二,提高表面硬度、减少微裂纹。目前流行玻璃,从开始Sodalime玻璃到现在市场上流行康宁,从中铝硅演变到高铝硅,市场上对破屏率还是有一定的要求。
强化玻璃离子交换原理,我用两个问题总结这张图,强化玻璃离子交换原理我们明白两个道理就可以了,第一,离子为什么可以被交换?第二,离子为什么要交换?是因为我们现在用的常规硝酸钾钾离子半径大于纳离子半径,所以玻璃可以被强化。玻璃为什么被强化,就是提高玻璃表面强度,玻璃大半径离子交换小半径离子过程中,可以产生CS压应力,才能提高玻璃强度。
回到主题,为什么屏幕会频繁出现破碎,为什么又会成为华为、OPPO、小米一直困扰的问题,我们做过这样一个理性测试,也做过这样一个分析。我们同一机型,以华为P9为例,这个产品同样的结构设计,所有设备和制程都是固定并受严格管控情况下,所有原材料都是一致且合格管理下,所有部件品质都在严格管控下,以确保一切合格和一致,唯一有一个动因不能被固定和保持一致,那就是玻璃表面压应力CS值。
手机中只有CS值是动态因素,因为在现有的钢化盐浴中,CS离子在交换过程中不断降低。我们浴盐的标准,纳离子浓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即垃圾离子含量越来越高,CS越来越低,直接影响了我们CS值。CS值是抗击冲击强度关键因素,像我们做加工过程中,我们有接三星、OPPO、华为订单,终端会给我们一个指标值,我们一般都会对CS、DOL都有一个标准,一般会上到图纸。目前整个业界对这个标准,只要高铝硅玻璃基板,对CS是800正负100范围,对钠离子锁定在1.5万或最多2万。终端认为合格的产品全部是这一段内都是合格的。但是前面讲到CS越低,对玻璃破屏率越高。所以说这一段基本上在中端,他想剔除但又不能剔除的一个比较困扰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同样P9手机,为什么同时跌下去,我的不碎,而你的碎。是因为我们强化过程中这一段全是中段标准,出货当合格品出货,如果你手机正好这个点上,从口袋跌落就容易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终端也想结合问题,目前终端有一个改变的部分,缩小控制CS分布。目前流行的玻璃工艺分两段,一部分是做单次强化玻璃,还有二强工艺玻璃。我们目前推荐对单强玻璃,CS在800-850区间,二强玻璃700到800内。我们让终端把标准收紧,控制破屏产生。理解强化过程中,我提到一个,玻璃强化过程中表面会产生压应力,如果CS过高,内部照应力过大,玻璃容易自爆。所以建议在折衷的区间范围内,不是特别高,也不是特别低,特别低碎,特别高容易自爆。
为了让终端区实现让每一个手机都是安全的,我们提出了这个标准。这个标准如何实现呢?这就是今天演讲的主角,东丽华公司开发的钾宝这个产品,可以让这个标准实现。钾宝是一种浴盐添加剂,常规浴盐硝酸钾,是硝酸钾浴盐添加剂产品,外形是片装的,属于陶瓷类。具有较小的离子筛结构,可以吸收垃圾干扰例子,保证盐浴在新的状态水平中。钾宝目前这个产品得到了苹果、三星甚至华为的一些验证。行业里面可能会发生一些小小的变化,对spak这块进行改变。钾宝经过验证,得出六个方面评价:他比较安全、制程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和良率、收窄CS分布以减少破屏率,使用过程中降低生产成本,作业安全,我们是在线式使用,操作也比较简单。
钾宝的使用,做制造加工、做强化的会比较关心这个问题,使用钾宝这个产品和传统盐浴会有什么不一样。现有传统强化盐浴更替,我们一般用的是硝酸钾,生命周期25天。当CS值低于客户标准750兆帕,就要全部加入新硝酸钾,这是高温进行,整个过程需要5天。玻璃强化温度基本430-450度之间,所以浴盐更换温度非常高,人工操作,非常高危。钾宝制程,这个架子就是我们用强化玻璃的架子,只是下面加了一个窄体网,把钾宝放进去,你怎么强化玻璃的就怎么使用钾宝,跟强化玻璃制程类似,比较方便。
接下来有两个数据是钾宝在离子交换过程中在线应用数据,我不仔细跟大家讲了,只是讲一个比较简短的。前面讲过了,终端对垃圾离子管控一般要小于等于2万PPM,我们这里做的一个极限测试,纳离子浓度已经到了2.7万,我们把钾宝按照4.3%投放比例投放,用420度温度4个小时交换,一个做了4次交换,做完一次再增加4.3%,再做第三次、第四次,一共添加了四个百分之4.3,纳离子浓度下降到6500,提升到823兆帕。嘉宝功效非常明显。直接把不合格产品变成优质产品。
第二组数据,1.2万PPM以内的,接近终端标准边缘内了,根据终端现有普遍状况做了一个测试,走线图跟刚才的类似。
这是对加工厂商比较关心的话题,我们也做了相应的数据测试,有些人会问到钾宝这个东西投到玻璃强化炉,会不会对玻璃原液造成污染,钾宝吸收的是杂质离子,不会引来其他外来离子在盐浴中,不会带来外来干扰。
对超薄玻璃,CS是抗冲击强度关键因素。700-900的CS值都是终端认可的标准。黄色区域是容易破碎的。如果玻璃CS低于800兆帕,我们加入4.3-4.5%钾宝,CS值就被拉回到绿色区域,就可以完全解决终端面临的破屏问题。如果CS值跑到更低一点的CS值,我们拉回到823兆帕的话,添加钾宝的量增多就可以了,进行两次添加。就可以回归到优质产品行列。
这是钾宝在硝酸钾浴盐使用方法是两种,一种是日常化使用方法。一个是常规性的。这个是我们的强化玻璃提篮,我们把钾宝放在提篮里,然后放到钢化炉里,每日每班定制定量使用钾宝,我们标准一般是430度3-4小时。我们把钾宝这个产品随着玻璃一起放在硝酸钾溶液里,每炉强化完,下一炉再添加置换钾宝。相当于钾宝是在线式,一直随着玻璃。这样做出来产品稳定性高,CS就会一直不会有很大的波动,简单讲,盐浴一直在这个区间内,如果垃圾离子出来,下面的钾宝就把垃圾离子吸收里,CS值恒定,破碎率就有一定保障性。
这个是集中提纯使用方法。根据玻璃特性有不一样,现在玻璃基本上走两个路线,一个是一强玻璃,一个是二强玻璃。根据玻璃特性本身不一样,我们用两种方法使用钾宝。这个集中提纯方法,垃圾离子已经到了1.5万或者2万的时候,用提篮装置放进去,用钾宝常规使用方法和标准条件放在浴盐里面进行一次性使用。不管用那种提纯方法,我们对钾宝都有一定的指导。
我们经过数轮测试,最开始对苹果这边,他非常感兴趣,他第一方案采用的就是我们钾宝。跟苹果做认证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钾宝一些常见疑问。这里我简短讲一下,回头这份资料也可以分享给大家。第一个问题,钾宝碎片会不会划伤玻璃?钾宝是陶瓷,钾宝莫氏硬度为5.5,比玻璃低。钾宝就算在强化炉散落,也会到炉底,不会产生摩擦。他只会对纳这些垃圾离子吸附,不会引入其他离子。,它是陶瓷产品,存放不会存在危险性。提纯后的硝酸钾与正常的硝酸钾并无区别,正常使用即可。钾宝的添加比例如何选择?这个跟我们刚才前面讲的两种使用方法有关系,如果是集中提出式的,建议添加比例在垃圾离子到了一定浓度后,我们建议添加比例是5-10%。日常化的这种添加量要少一点,原则就是多次少量。每天倒班的时候置换一次。钾宝的优势有那些?前面讲了六大优势。操作简单、安全、效率高、节约时间、保证CS稳定性、提高品质。钾宝最佳应用工艺?我们也分两段,玻璃怎么强化,我们钾宝跟着玻璃制程同步走,节约实际工厂加工和应用。第一部分就是预热,玻璃预热300度或者400度,我们钾宝也就预热这个温度。提纯工艺390度到480度,推荐是450度,反应时间5-10小时。有些客人强化炉温度可以升的480,我们就建议在480度反应。有些可能只有420,420也是可以的,原则是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温度低,时间放长一点也可以显示它的功能。常规问题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如何在反应时对钾宝进行振荡。其实钾宝放在钢化炉里,如果用手提方式去振,整个反应过程中会更充分。有刚才提到钾宝有一个载具,设计有什么要求?横截面越大越好,硝酸钾与钾宝交换反应过程中接触越充分、反应越快。
这就是钾宝应用参数说明,刚才已经讲了一部分,预热,根据客户现场温度进行配置。预热0.5-1个小时。反应温度390-480,建议450,温度越高反应越快。反应时间5-10小时。保守值小于等于10小时。如果纳离子浓度不是特别高,想达到标准不是特别高,你1、2小时也可以反应完毕。振荡频率,根据条件允许情况下,基本上30-60分钟振荡一次,建议是45分钟,这个操作也比较简单,就是一个工人巡视的时候提起来振两次就可以了。具体的载具,要求孔距2-3毫米不锈钢网。
这是钾宝注意事项,选炉过程中注意液面高度。建议保持在30厘米以下。载具2-3厘米,分多层。填装,要带手套,防止划伤。填装小于30毫米。顶部留有大于30毫米空间。提纯过程中,每隔30-60分钟继续反应,保持振荡。CS测试跟玻璃材质有一定关系。
我对钾宝这个产品做一个结论性说明:钾宝制程环保,安全、效率高。钾宝很容易对外来离子浓度管控,降低破屏现象。钾宝比传统硝酸钾盐浴更换更低的成本。针对锂离子玻璃来说,锂离子活性非常高,采用钾宝去除锂离子是非常好的选择。降低破屏概率建议的方法,将目前CS值从750改到800兆帕。将目前杂质含量低值原来控制在1.5万,现在控制在1万PPM。使用钾宝日常在线干扰离子,以减少破屏率。
再次感谢各位领导给这次机会,未来东丽华我们将在产品和技术上进一步研发和开发,为产业作出更大贡献,为科技广泛交叉深度交融中不断深进。
-
主持人 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触摸屏分会 秘书长 胡伟
今天早上讲了一个早上,从玻璃成型方法到贴膜、显示屏、金属成型相关工艺,整个都是针对器件进行剖析分析。各位大咖都做了精彩演讲。今天下午论坛是从1:30开始,由孙院长继续主持。
-
主持人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 院长 孙燕飚
晶博光电徐总他们在思考一个节点,3D曲面到底有多大的量,1999-2100元左右会不会用在3D曲面玻璃,在此之前他们都是有犹豫的。我们第一手机界生存还是需要广大供应链做一些支持的,在今年6月份的时候,很多设备厂家找到我们说能不能做一点3D曲面文章、软文,或者在3D曲面玻璃做一些曝光,我们当时也做了一些。后面我们跟这些设备厂家的合作很有意思的是在7、8月份就终结了。该给我们的钱也没有给我们。为什么没有给我们?其实就是早上我们看到的那张图隐隐约约显示3D曲面在7月份的时候突然在市场上没有3D曲面手机畅销,他们觉得3D曲面是不是真正爆发点可能连2017年也没有可能。手机在旗舰机竞争,特别是华为、VIVO、OPPO跟金立、苹果、三星旗舰机做对抗的时候,唯一能改变的就是手机的双曲面、摄像头这个领域要去做变化,消费者之所以愿意拿出超过2500元来购买你的手机的时候,你这个机器一定要具有个性化。哪一个个性化代表了产品的高端和不高端呢?现在看起来如果你这个个性化的东西很容易被其他人复制,就不能称之为个性化。我跟华星光电、OPPO、VIVO沟通很多,他们认为技术无门槛,这个技术门槛只有一个时间差,乃至我对供应链管控的时间、资源管控的时间这个时间差会不会出现三个月甚至六个月,因为随着产能扩大,6个月门槛一定会阔开,良品一定会提升。今天做手机供应链无论设备也好、材料也好,真的在从2014年开始,我们感觉到技术的创新、革新特别的迅速,唯独谁能制胜,就是谁能跟终端保持一个紧密的沟通和交流,随着跟着终端的变化才有这个可能性。
我们今天下午继续开始。下午演讲嘉宾有来自纽迪瑞科技的董事长李灏博士,盛雄激光总经理陶雄兵,还有泰达机器人技术总监杨雪文先生,我千方百计让他多留了一天,我们因为在3D曲面玻璃模具非常重要。东洋炭素项目总监缪杨富先生。大族激光经理李少荣先生。最后一位嘉宾是智科通讯IPRO市场总监李任鸿。大家对IPRO可能有点陌生。IPRO号称南美王,他们最近也推出了一些不错的金属机身的手机。
第一个演讲嘉宾是我们纽迪瑞科技董事长李灏。他的产品其实早上李裕文博士已经讲过了,iphone7直接在盖板上实现了指纹解锁、开机,他的技术就是冲着这一点来的,在3D曲面迎来了他们公司一个小高潮。我们掌声欢迎李灏李博士。
-
纽迪瑞科技 董事长 李灏
非常感谢孙院长的热情邀请,这一次应该是第一手机界和平板显示协会共同组织的一次,真的是叫很多新老朋友在这儿,看到一半的的新面孔,当然我们也来了很多啦啦队,让我这个精神更加鼓舞了一些。
我们是纽迪瑞科技,路口其实不是另一侧,是我们正在走的这条路,曲面屏压力触控。note7在大爆炸之前还是一个非常精美的手机,双曲面,整合了最新一代,无论操作上还是人机交互、还是显示、摄像都达到了新高度,不幸马上发生了大爆炸。当时在美国坐飞机回来,听到喇叭一遍一遍说如果你有note7手机,请不要带上飞机。这样的广告宣告力度,无论是第一手机界还是媒体朋友都会梦寐以求的宣传力度,只不过可惜是另外一个方向。
我们回答了第一个深刻问题之后,我们还有第二个深刻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做3D曲面?纽迪瑞也进行了一系列深刻思考。思考了之后想到可能有两个理由:第一,苹果要搞。第二,三星已经搞了。两个充分的理由,后来我们又想到其实第二个理由不对,第二个理由是三星已经搞砸了。搞砸了之后就证明手机的供应链,来的新老朋友都是瘦子,可见手机界的辛苦,大家都不需要花额外的钱去健身房健身,光是做手机就足够你健身了。看到大家虽然很辛苦,但是显然还是非常有信心,就是尽管三星搞砸了,但是还是非常认同3D曲面这样一个所谓手机下一个创新点。
从乔布斯开始就希望把手机和艺术做一个结合,不仅成为一个每天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成为一个拿在手里可以多看两眼的艺术品,这其实是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对手机的理解已经从一个工具,原来摩托罗拉大哥大开始,它是作为一个工具。当年我在摩托罗拉的时候,卖的最好的一个手机就是刀锋,当年这个产品是第一个冲过亿部的手机,他唯一的就是做的像一个艺术品,我们现在做3D曲面都是把手机从工具向艺术的一个结合。
手机交互从2007年iphone推出multi-touch以来,三星把大屏手写加入。galaxy s6又推出了曲面屏,最后是iphone6s推出force touch。他们认为手机界有两个革命,第一个是multi-touch,第二个就是force touch。压力触控走了一条老路,原来PC交互有三个可能的选择。当你有鼠标的时候,有三个交互的选项。当推出电容屏,他们消失了,电容屏只有0和1,让我们引入压力,能识别你是要动作,还是只是有一个我希望去动作。
第二,压力纬度,我们已经在触摸屏有了坐标和时间纬度,但是第三个纬度,压力是非常难以结合到传统的触摸之间,这个时候有很多游戏,像赛车、足球、格斗都有线性压力需求,像大高尔夫我得知道我一个手按下去到底能打多远,压力是多少,这也是对压力触控非常直接的需求。
自从三星note推出这个笔之后,最近苹果又推出了苹果pencil,他们都是为了满足手机本来作为一个携带的工具,现在变成一个办公工具,在这个中间,这个笔是联系办公和便携之间非常重要的纽带。这些都是一些属于叫做主动笔,通过压力触摸的话,可以把主动笔变成被动笔,压力触摸屏本身就可以感受压力,是能够大幅降低成本,而且也会让移动办公更加方便,因为你不需要再,比如笔丢了,随便拿出任何一支其他笔都能使用,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压力触控也能够更好的防止误触。如果note7除了爆炸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缺陷的话,它对于边缘误触的处理还是没有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毕竟是一个电容型的触摸屏,他们无法判断这个手到底是划在上面没有需要动作的,还是需要对它进行操作。只有加上压力之后才能这样进行识别。
见到这个图有无数回了,大概3、4年前就见到了这个效果图。大家显然是受到所有人公认,这一幅效果图在网上一直流传,今天又搬了出来。为什么流行如此久了?证明大家对这个是比较向往的。比如我们一直向往人可以背一个飞行包,这个事情从50、60年代就开始想象,一直到现在还在想象之中。这个我们希望它不是一个想象,会马上成为一个现实。最重要两个理由,一个是苹果要搞。三星差不多搞完了。
谁可以实现曲面压力触控,它并不是一个压力触控的问题,它涉及整个产业链。首先要有3D玻璃。第二,柔性TP。最关键一环是柔性OLED。显示是一个无底洞,当时摩托罗拉也在研究新型显示,五亿美元投进去之后,一个水漂都没有出来。相信这些大佬也清楚认识到柔性OLED在整个行业中间举足轻重的地位,我相信也有无数资源远远不止5亿美元扔进柔性显示里面。最后一条,在柔性OLED上面有一个曲面压力感应层。这个很高兴告诉到底不需要5亿美元投入。
我们把纽迪瑞介绍一下,纽迪瑞是专注压力触摸的科技公司,2011年成立。很多大佬投资商希望不仅仅是砸5亿美金就够了,我们还需要一些产业链上的支持,三星风投、中兴合创也是我们股东之一。从头到尾都是由纽迪瑞研发生产。说到底,技术根源是一个压力传感器,它有四个特征:柔性、高灵敏度、即贴即用的低成本柔性压力传感器。说起来比较拗口,但是是经过非常多讨论,这是我们最核心的技术,能够同时拥有这四个特性的传感器应该说世界上只有纽迪瑞这一家能够把它生产出来。touch on metal,老板一款抽油烟机吸风效果非常好,他使用了纽迪瑞金属触摸技术。中兴手机人机交互做的非常不错,也是使用了纽迪瑞压力触摸屏。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像机器人、皮肤处决、医疗监护,压力传感器都是有举足轻重地位。从eubia Z9到中兴AXON 7都使用了纽迪瑞传感技术。
纽迪瑞怎么用用一层膜检测压力,当有一个force,我们这个器材直接贴在这个面板背后,通过感受面板的微应变感受压力大小。因为应变比较集中,可以比较清楚感受到多点触碰,这也是纽迪瑞能够做多点压力触碰的原因。
现有压力检测方式除了纽迪瑞技术之外,还有一个比较流行的技术,电容式检测。通过两个极板间的距离变化,来检测压力,当有压力之后,两个极板距离会发生变化,通过检测微小距离变化来识别到底有多少压力。但是这个在我们3D曲面构造中间就会碰到一些非常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一个是双层结构,间距一致性非常难以控制。在这儿很厚,这个地方就非常薄。对电容来说,距离倒数成正比,所以这个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情。
在曲面弯曲的地方,形变是非常非常小,这也是导致电容式方案做到曲面压力触控就会有这样的问题。
我们是一个微压力应变器,通过直接感受面板变形来感受压力。是一个独立的模组。等于把这一个模组直接贴在一个显示上。比如跟天马合作,天马OLED拿过来直接贴上纽迪瑞的压力膜,我们并不关心是3D曲面还是2.5D平面还是2D的玻璃。给我一个平面,我就给你测量压力。电容触控一旦有跌落或者扭曲就会改变距离,距离一旦改变测量就会发生不准甚至出很多误报过程,这是很多友商都碰到的问题,是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
对纽迪瑞的技术来说,我们并不关心是3D还是2D,手机盖板直接把我们一层感应器贴在背后就能够精确感受到所受压力是多少。
最后再广告性讲一下,它的主要性能优势在于,一个是更高的灵感度。第二,更快的响应速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用过其他压力触控屏,当你按下去之后他要很久才能理解你想要干什么,这就是响应速度非常慢。另外一个是更好的线性度,一克就是一克,50克就是50克,这个是比较重要。另外一个是均匀多点压力触控。最重要是支持曲面。
除了支持压力触控之外,我们还支持比较火爆的指纹识别。
总结一下,我们开始提到两大重要原因,为什么曲面压力是未来重要趋势。因为苹果要搞。三星已经搞了。手机产业链需要一个新的契机,重新焕发青春火花。最后一句广告,NDT可以提高最高性能的曲面压力触控方案。
-
主持人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 院长 孙燕飚
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你,苹果6S推出压力触控,就是一个右键菜单,多菜单,其他的功能到底出现了没有?
-
纽迪瑞科技 董事长 李灏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每天有很多友商都在问我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层面回答。尽管是右键这么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功能,但是你可以想象你用鼠标没有右键是什么感觉。他需要一段时间适应,一旦适应就变成标配。第二,现在线性压力需求,就像打游戏或者是赛车,这些东西之所以没有出来,是因为技术还没有到那一步,一旦技术能够充分体验你的线性压力,这些游戏就会都冒出来了。
-
主持人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 院长 孙燕飚
掌声感谢李博士。我一直在用苹果手机,用苹果手机并不是因为喜欢苹果,而是因为我要感受最新的科技。有一个问题是大家注意的,侧面压力触控。苹果6S用了很久,音量键不断按,按键容易出问题。如果是压力触控,会更好一点。第二,苹果这个设计将指纹和home键变成压力键,是非常超前的。
下面是盛雄激光的陶雄兵演讲。在指纹识别前置、后置,后置指纹识别实际上是有问题的。后置指纹识别是单一功能,而前置指纹识别是多功能键。从今天双曲面未来走势乃至李总刚才展示的图来看,从手机美观程度和未来要成为一个艺术品的时候,它的后置指纹识别一定会跑到前面来。苹果的暗圈会变得越来越隐性。掌声欢迎陶总演讲。
-
盛雄激光 总经理 陶雄兵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每天有很多友商都在问我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层面回答。尽管是右键这么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功能,但是你可以想象你用鼠标没有右键是什么感觉。他需要一段时间适应,一旦适应就变成标配。第二,现在线性压力需求,就像打游戏或者是赛车,这些东西之所以没有出来,是因为技术还没有到那一步,一旦技术能够充分体验你的线性压力,这些游戏就会都冒出来了。非常感谢给我们这个机会,让我们盛雄激光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心得和体会。我这个人特别喜欢谈心得和体会,有很多事情如果自己经历了,尝试过,当中的感悟,心路历程也可以叫knowhow或者说研究成果。
我们盛雄激光也是一家非常年轻的公司,2008年4月8日成立,最开始成立的时候10人左右,100万人民币资金起步。到现在快9年时间,最开始做激光打标机,也是在不断转型。我们不断推出新的产品,不断研究新的行业、新的工艺、新的需求。到今天为止我们人数有将近150人,主营产品就是皮秒激光微细加工系统。今年到目前为止销售额已经达到3个亿,这么多年也没有贷过款,也没有融过资,都是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相对来说运气还是好的。我们觉得做任何事情要有使命和愿景。我们给自己定位以卓越的创新和服务,时刻关注客户需求,换位思考。其实很多行业充满了巨大机会,我们怎么样抓住客户的痛点。做装备制造业,如果做的比别人细致一点、彻底一点、到位一点,把很多单机的东西的工作量变成自动化的时候,就像苹果把随身听、数码相机融入,最后数码相机、随声听都消失了。我们目标是受人尊重,机具盈利,赚钱是很光荣的事情,前提是要赢得客户尊重。
我们产品理念,设计一定要有品位,有品位就是来自见多识广。有品质的制造,拒绝粗制滥造,不空喊口号!有很多同行他们走过的路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创造一个东西很难,但是学习一个东西是快速的,要拿来主义、现实主义+理想主义的结合,这个东西非常关键。国外的人就喜欢逻辑、理性、数据,它的检测设备非常多,要做一流设备,要有数据采集,并且一定要有高端仪器,有仪器就有数据、有分析,每个东西不断做的时候有很多东西可以快速找到问题症结点。
今天讲的是皮秒激光。包括红外、绿光、紫外是波长,皮秒同样有红光、绿光、紫外的皮秒。一秒等于1000个毫秒,一个毫秒等于1000个微妙,1微妙等1000纳秒,一个纳秒等于1000皮秒,一个皮秒等于1000个飞秒。超音速飞机并不是说飞机飞的没有声音,而是飞机飞的速度超过声音传播速度,爆炸声在后面,飞机在前面。皮秒激光大家说冷加工,其实没有绝对的冷加工。皮秒激光就是因为脉冲宽度短、重复频率高,激光瞬间加工,积累的热量还没有等下一个脉冲来临已经散掉,所以是短脉冲加工。包括全世界各地用激光加工工艺有两种主流加工方式,一种是震镜+平场透镜方式,另外一个是单点物镜方式。第一种,这种应用主要有蚀刻、切割,OPPO、VIVO我们在这个细分领域垄断了95%市场,包括划片,蓝宝石划片,还有硅的划片。大家不要认为透明的东西就是透的,硅这种材料对激光来说是透的,1100纳米波长。还有钻孔、开槽、微型结构。物镜方式就是用激光,我们今天主要讲物镜加工方式。贝塞尔光束,通过应力原理。主要行业用于OLED面板切割,不光硬性还是柔性的都可以。还有蓝宝石盖板,摄像头保护盖。还有晶圆的切割,还有液晶面板切割,包括双层都是可以切的。这个技术非常新,叫贝塞尔光束。贝塞尔光束利用超高峰值功率。形成直径基本上小于3微米能流细丝,具有非常高的峰值功率密度,内部聚焦瞬间气化该区域材料产生一个气化带,并迅速向上下两表面扩散形成裂纹,实现热冲击波劈裂材料。
包括动态的贝塞尔光束,形成内部多层爆裂点,可以在蓝宝石、玻璃、陶瓷、硅这些脆性材料、无机材料,包括陶瓷也是可以。这个是它的脉冲产生的原理图。脉冲跟脉冲之间是有一定的间隔,会产生微裂纹。形成一个粉红色椭圆形就是激光爆裂形成的感知层。这是切割蓝宝石的效果,它的封边几乎都小于两微米,他不可能裂纹超过单个光斑,精细加工。皮秒激光加工是微细的,很细的光斑,很高的重复频率,再加上快速移动。粗糙度小于1微米。去年、前年蓝宝石都是振镜,锥度13-15度左右。现在这种激光切割,锥度都在2度以内,并且粗糙度小于1微米。包括它形成的缝,振镜绕圈方式,切割道150米左右,现在只有3-4微米。激光传输频率非常高,一秒钟激光要放出10万个点出来,平台应力速度,激光频率没有改变,速度降低,就大量激光重叠,一重叠就灼伤、裂纹,转弯的时候,形成等距、均匀加工,就可以做异形切割。这是贝塞尔光束切割钻孔原理示意图,形成等离子通道,等离子能量转移,形成一条通道。我们跟德国人打交道的时候,他喜欢把原理告诉我们,让大家明明白白消费。包括有很多微细加工,微细加工有进深比的,最高只能是1:10。贝塞尔光束因为它的材料是内部,不存在进深比的问题,它是通过应力,就是1.6毫米的速度我都可以一刀划下去分开,是一个革命性技术。包括以前的触摸屏盖板切割,用这种技术,1.6毫米一刀可以切,从0.1到1.6都可以一刀切。包括柔性显示屏,也是这个技术巨大应用点。他也是高速、无损伤切割。
我们这个系统是基于现行的皮秒技术不断做工作站延伸,可以做到自动上料、自动定位、切割,最后通过视觉检测和机器人,我们是做线的,不是单机,单机这种已经没有价值了,因为装不进人家生产线。这是切晶圆的,大家做手机行业,不管是触摸屏还是指纹识别,还是CPU,芯片封装之前都要用激光分开,激光用途在微电子行业无处不在。我们钻20、30微米的孔,都用这个工艺。
这是实际切OLED屏的样品,这个速度就是一刀切,切完自动分开。我可以把视频放给大家看一下。这个材料是蓝宝石、包括玻璃、硅都可以这么切割,这是异形的。他可以自动分开,形成可以根据要求做大做小。这个是玻璃的材料,有R角的,切割速度都很快。我们标准设备都是做成全自动,不需要人干预。我们2012年研究皮秒激光技术,几乎和德国厂商全球同步,软件都是我们自己开发。
-
主持人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 院长 孙燕飚
谢谢陶总。我很有幸去盛雄激光参观过,就像他演讲的中间多次提到德国,你可能想象不到一个设备厂家它的工厂干净程度可能不亚于一个做触摸屏工厂的干净程度,让我最记忆犹新的是,他的一个工具箱的每一把起子、每一个钳子都是要归位的。陶总真的是将做设备的一些精髓得到完美体现。如果有机会可以去盛雄激光参观一下,学习一下他们追求卓越的精神。
下一位演讲嘉宾是泰达机器人杨雪文,机器人精细喷涂技术在下一代手机制造中的应用。我觉得机器人应用更多是体现在陶总一些设备里面,但是今天机器人用到手机上,很多是说富士康在用,但是比较有意思的是什么呢?富士康很多生产设备,苹果要机器人做生产的时候,他是一定要有你有机器人。比如富士康做不过来的订单,发给他的间接供应商,一级、二级、三级,其实并没有机器人。我们希望泰达机器人带来另类的思维、创新。
-
泰达机器人方案部技术总监 杨雪文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个机器人在手机上应用一个新的技术。这是一个很名贵的吉他在做表面喷涂,这个要求非常高,让大家先有一个精细喷涂方面的概念。这是一个汽车气囊在一个涂胶过程,在涂胶里面要控制流量、速度,也是非常不容易。手机里面也越来越用到涂胶这个技术。
泰达机器人是一个专注工业表面处理的系统集成商。我们主要一直专注表面处理设备,我们有具体的品牌的一个设备提供商。
泰达的理念就是透过减少人工、利用机器人自动化技术,提供优质的方案产品,无微不至的服务,为客户提高效率,为客户达到人文关怀、绿色环保的核心价值。绿色环保就是节能降耗,为整个社会提供长久价值。这些都是泰达的合作伙伴,FANUC、ABB、KAWASAKI、大族。BGK这些都是一流的涂装设备供应商。
泰达机器人在机器人涂装方面一直得到很好的成绩,这就是泰达机器人的业绩。尤其2015年给深圳市主办的3C行业机器换人公益助推活动首个涂装案例。
在苏州、武汉、天津都有分公司。这是我们的客户。
今天给大家谈的就是精细涂装技术。讲到涂装,必须有很多相应的涂装设备,类似这个都是泰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orMix这是一个精密混合系统,CPS是一个小型供应站、CorFlo是精密闭环流量,pobcon是喷枪系统、pisFlo双形成精密计量桩。
一般涂料厂很多时候都是用手工做打样,所有参数数据不能量化,导入量产会有很多问题。我们有一个实验室,直接做完后,数据导入生产设备,是数据化、可控的研发设备。这是手机spinpainter。这是maxpainter。这是一个ganpainter,在汽车领域应用比较多。
这里大家看到是一个精细喷涂效果展示,这不是涂胶,是喷枪喷出来的,只有5毫米喷幅宽。本来这里面还有一个照片,3D玻璃后盖黑色涂装,因为涉及客户的产品,我们撤了下来。2D、2.5D表面都是用丝网印刷技术,但是问题是当3D玻璃来临的时候,3D玻璃怎么印刷?目前3D玻璃印刷过程中主要采用贴膜转印技术、喷墨打印技术。喷墨打印技术,一个是效率低,二是设备昂贵。导入量产都并不是很好的选择。所以涂装在3D玻璃上是有很好的应用。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们flexpainter。应用场景,超精细喷涂可以在纳米级材料类似AF用量很少、要求高的环境。表面做水性UV可剥胶的喷涂,点喷和直线喷涂。
这是一个工作站,设备工艺:第一,采用高精度机器人,操作非常简单,采用HMI人机交互操控系统。整个工作站是封闭干式过滤系统,不会涉及废水、粉尘。采用氮旋喷技术。
这个机器人采用六轴,大小就跟一个人手臂一样,很精小。定位精度正负0.02。远程实时显示应用状态。
很多行业都用等离子对各种不同表面处理,丝网印刷、平面印刷用等离子处理的不多,对玻璃来讲,等离子处理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应用场景。等离子处理完后,不会有附着。如果做过盖板印刷都有经历,一定有漏光问题。第二,3D玻璃是一个曲面效应,等离子的有效处理范围是很窄的,等离子寿命很短,如果一般传统的,看到是有效果的,但是实际上作用到表面上是打问号。低温等离子不会对表面有任何的应力跟其他的反应。使用的是磁悬浮喷头技术,非常稳定,我们整个设备应用的都是氮气,氮气是一个惰性气体,密度很低,指向性、均匀性,要求比较高的焊接也好、其他也好,都会应用到氩气保护或者氮气保护。
这是3C NANO氮喷喷枪,上面这个图是展现出来雾化的照片,通常一般喷枪都是中间流量比较大,两边比较吸,喷出来会非常不均匀,但是这个三面是很均匀的去雾化,雾化质量非常好。
应用的载体和气体也是应用氮气雾化。这个喷枪可以做很精细流量喷涂,最小可以每分钟10毫升。雾化粒子3-15微米。雾化效果非常好。
这是pisflo微计量,这是一个闭环流量计量,整个输送闭环流量监控,双行程精细计量。一般50、200cc一个行程打完,要重新填料再补充,我们这个是双行程,非常精准。最多每分钟3毫升的流量。
flexpainter系统,我们压力式涂料输送系统不是传统的气体,涂料对水汽、油气有很大的隔绝要求,我们运用氮气压力罐输送,对涂料有非常好的保护。涂料如果对水比较敏感,是很好的隔绝。再一个,涂料都有很多气泡,我们有真空脱泡技术,确保喷刷涂料没有任何气泡对涂抹层影响。快捷更换涂料,清洗简单。
这是机器人一个应用,AF指纹喷涂法与喷涂法大概对比,如果AF应用好了,喷涂的效果绝对不会比真空电镀效果要差,反而整个生产效率、生产成本是超出的。
这就是大概精细喷涂应用的场景。谢谢各位!
-
主持人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 院长 孙燕飚
感谢泰达机器人杨总非常专业的分享。下一位演讲嘉宾是东洋炭素缪杨富先生,据我了解,石墨的模具对2.5D玻璃和3D曲面玻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东西,就是直接涉及到良品率。目前在石墨模具这块,东洋炭素是在这个领域是排到了第一。掌声欢迎缪总石墨模具的演讲。
-
东洋炭素 项目总监 缪杨富
谢谢孙院长,感谢显示协会和第一手机界对我的邀请,其实炭素行业一直在工艺最前端,也就是最基础端。第一次如此接近终端,对我们是非常好的机会。2012年的已经和一些终端手机厂商做一些前期开发。2014年才开始在中国做3D模具量产。经过两年多发展,我们发现现在客户需求又开始变了,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我想从六大方面介绍今天的报告。首先东洋炭素在中国260名员工,我们是日本企业里面本土化做的最彻底的一家企业之一。几乎所有基层、中层干部都是中国人。产品用在光伏、光纤、EDM、热处理、玻璃、航空航天等领域,90年代到现在经过20多年历史。我们从一部分是电子学领域,还有尖端技术(宇宙航空、核能、医疗),运输机械领域(导电滑板、汽车部件),一般产业(产业机械用轴承、放电加工用电极、金属冶金用铸造等)。 这是全球第一台中置反射塔,直径6米多,高度20多米。今天着重讲3D玻璃热弯模具应用。
通过我们调查了解走访,发现大部分玻璃热弯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就是比较简单的规则的曲面,尺寸稍微大一些,比我们手机面大一些,只用下面就一,通过高温后,加热,使玻璃达到软化点,自然下垂成型。第二种是复杂曲面,尺寸精度高,需要到上下膜形式,为了弥补高温等原因,选择了石墨材料,800度左右高温下加压,使玻璃变成曲面玻璃,然后进行CNC加工、表面抛光。还有一种是热吸塑工艺。它的难度更大,原理就是说石墨加热后,使得玻璃达到软化点,同时利用石墨多孔特性,用真空把玻璃吸下来,对模具材料要求特别高。
通过以上三种工艺,对于模具材料提出新的要求,首先要易加工、短交货周期,易脱模、操作方便,易抛光,表光光洁度要求较高。模具材料耐高温,不变形,不开裂,耐腐蚀性,对玻璃污染并不易损伤玻璃,使用寿命越长越好。
为什么选择石墨材料?首先石墨结构是片层状晶体结构,层间弱结合,具有天然自润滑性能,SP2结构,使其与大多数金属和玻璃不粘连、不润湿。第二个优势,石墨体积密度低,是铜的1/5左右,切削阻力只有金属1/5。交付时间可以缩短1/10-1/5。成本可以降到钨钢、陶瓷材料的1/10。第三,石墨具有良好热稳定性能,高温情况下,尺寸精度稳定。第四,随着温度增加,石墨强度升高,到2500度达到最高点,具有比较好的红硬性。第五,石墨耐化学腐蚀性。浸泡以上化学药品两个月以后,石墨物理特性变化都非常小,具有非常好的抗腐蚀性。
讲了那么多石墨的优点,有没有缺点?石墨也有比较大局限性。高温下,尤其超过400度以后,石墨很容易和氧产生反应,产生氧化碳。即使表面光洁度很好,2-3K次热弯后,玻璃良品率下降,有一定的寿命限制。
石墨模具加工常见问题:第一,甭角。第二,微小气孔。我们要选择更好原材料来应对。档次较低材料这方面问题容易暴露。第三,水波纹。水波纹也跟我们模具表面加工、抛光工艺有关系,现在很容易克服了。第四,边缘R角。这种现象也是可以通过先抛光,再加工周边解决掉。
玻璃上的白雾是什么?放大后一般都是凹点、凸点或者奇怪附着物。玻璃上的麻点是什么?部分是炭或者C/Gr粉附着物,金属附着物,绝大部分附着物都是碳粉。
东洋炭素在全球200多万吨材料里面,细颗粒等静压石墨6万吨,占全球产能30%。东洋炭素已经拥有了比较成熟的,同时又具有高性价比的材料,HPG-48、HPG-53已经被大量使用,48作为保护贴材料使用,相对来说价格也便宜一些。HPG-53更加细,盖板用的比较多。这是我们加工能力,用了MAKINO加工设备,三座标仪检测仪,从设备到加工检测都已经具备。
我们成熟的表面抛光技术,石墨很容易抛光,但是很难抛得亮。我们研发了专用抛光粉、抛光液,根据日本的特色,从粗抛、精抛,制定了八道抛光工序,包括专业团队、专门装备,确保了抛光效果。达到0.1以下。有的好的可以达到0.05。
最后讲一下石墨长寿命解决方案,刚才提到玻璃上黏着一些碳附着物,我们做的工作是如何避免这些碳附着到玻璃上,我们做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材料抗氧化处理,阻断了空气进入进去,适用于普通没有氮气保护粉末的隧道炉中。和没有做处理的材料相比,烧两个小时候发现,经过处理的材料,抗氧化性能是原来的1/10。假设材料成本200元,加工成本400元,合计600元,但是使用寿命3天。经过处理后,材料成本增加一倍,但是加工成本没有变化,合计成本800元,但是使用寿命提升3倍,每套模具每天成本降到80元,是原来的一半还要多一些。纳米炭涂层,涂层厚度20-40um,800度空气中4小时,失重只有0.1%。优点:有效防止掉粉,成本相对较低,处理时间较快。缺点:抛光面涂层结合力不佳。GP涂层,它的涂层厚度大概2um,1500度以下都可以使用。优点:有效防止掉粉,不会影响石墨特性,不会影响精度、表面曝光效果,有效提升抗氧化性、耐磨性。问题:处理时间较长,成本较高。
除了以上抗异化处理方案之外,我们还运用一些新的处理方案,比如石墨烯、DLC的,我们都在考虑,也欢迎各位跟我们共同做这个研发工作。
结论:第一,石墨材料本身固有的特性和优势,目前来看还是3D热弯模具中首选材料。第二,石墨模具加工中问题,以目前加工技术都可以克服。第三,热弯模具产生不良,第四,主要与石墨材料与石墨模具损耗有直接关系。改善石墨表面抗氧化及掉粉现象,有助于良率提升成本降低。东洋炭素愿意协助各位在提升良品率、降低成本方面与各位合作,做一些共同开发工作。最后给大家讲一个号外,东洋炭素也有在OLED有应用,在蒸镀这个部分。现在主流是两种蒸镀方式,一种是白光+彩色滤光片,LG做的比较多一些。另外一种是直接用RGB蒸镀上去,三星主导。我们在蒸发源这块做了一个载体,作用的是高纯石墨基材+pyrograph涂层,热膨胀小、热变形小、低成本。还有在金属蒸发舟密封垫片,防止金属深入到蒸发以外的地方。
-
主持人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 院长 孙燕飚
缪总,我有一个提问。3D曲面玻璃的整个生产流程从某种意义来说还是属于一种商业机密。据我在石墨模具上,每一次做完3D曲面玻璃,这个模具是不是还要做清洗甚至说石墨模具下一次用的时候是不是还要做一次检测?只有这样一个环节才能提升3D玻璃最后的良品率诞生?
-
东洋炭素 项目总监 缪杨富
孙院长一下子抓住了关键的地方,从我们公司来讲,我们所有产品出货之前,首先加工完了,要经过清洗。200度左右在烘箱里烘5个小时以上,就是要把里面水分其他的给蒸发掉。石墨400度以上就跟氧气反应。如果含有水的成分,会起氧化反应。我们交给客户的都是高温烘烤过,里面已经不含有氧成分,真空包装交到客户手里。我们也建议客户在生产过程中,最好用洁净式的车间,在石墨模具使用一定次数后,会有磨损问题、氧化问题,每一次装完玻璃,把玻璃拿出来后表面做一下擦试。同时当一个项目阶段结束后,模具还可以继续用的,我也建议用真空包装包装起来,放在一旁,等这个项目下次启动再拿出来。
-
主持人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 院长 孙燕飚
我们用掌声感谢东洋炭素缪总的讲解。下一个演讲嘉宾是大族激光经理李少荣。主题:激光在消费电子行业的应用。大族激光近两年有一个非常快速增长。随着富士康跟蓝思、伯恩之间有一个分界。伯恩、蓝思主要做盖板玻璃,随着苹果订单缩水的时候,蓝思光靠苹果,今年股价波动很大,这个楚河汉界完全被打破,蓝思伯恩也要做金属这块,这导致了大族激光在蓝思伯恩的业务也在增长。
-
大族激光 经理 李少荣
大家好!我们今天的主题手机3D曲面显示与金属机身,我稍微调整了一下主题,现在PPT演讲主题是激光在智能手机中的应用。
伴随着消费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制造工艺不断提高,激光加工应用在智能手机生产制造过程环节出现在各个生产工段,下面是我们自主研发的GRACO系列激光器全家福,有红外、绿光、紫外的。激光器在手机生产过程中能做什么呢?首先我们看一下手机的结构,从上到下上面是玻璃盖板,ITO、TFT、不锈钢、PCB、FPC、金属机身。我们激光主要传统的是标记,随着这么多年发展,像去油墨、切割、钻孔、焊接,应用各个方面非常广泛。激光标记特点:永久性、低成本、环保性。激光打印内容更加精密清晰,可以永久保留,信息完整,不容易破坏,方便追踪管控。低成本,节省成本,无耗材。
从手机盖板玻璃讲起,紫外激光玻璃蓝宝石标记,可以做手机logo雕刻、表面二维码标记、蓝宝石内雕隐性二维码。这是蓝宝石表面摩擦效果的处理,右边是我们用红外皮秒激光、绿光皮秒激光、紫外皮秒激光做的摩擦效果,它的作用深度不一样。
这是手机盖板非常广泛的应用,玻璃盖板去油墨、去PVD层,我们紫外在这块加工优势特别明显,加工后,透光性非常好,边缘整齐。
这是玻璃盖板切割加工原理,激光器是皮秒跟飞秒,我们统一称超快激光。经过光束成型光置后,有一个贝塞尔效应,材料内产生多个焦点聚焦。右边是0.7康宁强化玻璃,直线切割速度可以达到500um/s,甭边小于10um。这是强化玻璃切割效果图。
这是0.55毫米厚纳钙强化玻璃,强化45um,切割12mm圆,3秒钟一个。
这是10×20跑道型盖板,4秒一个。锥度小于0.5度。
除了玻璃这块,像手机摄像头保护镜片,home键保护盖板,一般有些厂家采用蓝宝石材质的。右边这个是带油墨2寸片蓝宝石,下面切的是跑道型盖板。这是跑道型盖板测量数据。油墨内缩小于10um,锥度小于0.5度,直线位置切割速度达到500毫米/S。这是切割效果放大图,甭边小于10um。
这是超快激光切割裂片一体机,光斑尺寸小于2um。
手机面板听筒位置、home键位置打孔,客户要求甭边小于20um,我们自己实测10um左右,它的材质是0.5毫米厚非强化康宁玻璃。蓝宝石甭边也是小于20um而。
这是加工设备,平台行程300×300,甭边小于2um,ccd小于0.01。
讲一下最近火热的指纹识别模组,盖板材质可以是陶瓷的玻璃或者是蓝宝石的,下面是IC芯片,FPC线路板。采用激光加工特点,主要是这三方面:非接触式,不会产生接触,不会产生机械应力与变形。适应性广,降低更换成本。精度高,标配进口图像定位系统,都是高精度设备。紫外激光热影响区域小。
这是设备的外观图,FPC设备。FPC设备搭载的是紫外15W激光器,切割厚度0.4-0.6,加工速度8mm/s。
这个IC切割,基板材料:环氧树脂,激光器UV 15W。厚度10mm。切割速度30mm/S。
这是ic切割放大200倍效果图,圆弧位置可以看到边缘非常圆滑,切割面边缘炭化区域非常小。
PCB标记,硬板、软板标记效果。
纳秒光热作用,热影响区域大,脉宽宽一些,皮秒脉宽比较窄,热影响区域比纳秒小很多。这是陶瓷盖板切割效果图,厚度0.175,甭边小于20um,单头两秒一颗,方头一秒一颗。
下面讲一下另外一个主题:金属机身应用。我们激光可以做标记、划线、打纹路、外框切割。有一些特殊位置还需要打位孔的话,装绿光激光器。
除了手机,外围的像电源线缆、充电器底座、SD卡、充电器配件、外壳装饰件,应用非常广泛。
非金属材料,皮革切割,紫外激光热影响区域小,比二氧化碳加工效果提升一个档次。
除了陶瓷切割、划线、钻小孔这些方面应用。我们一直研发一个工艺,玻璃焊接,纳盖玻璃、强化玻璃,横向拉力157N,气密性好,线宽0.06-0.5毫米,范围300×300。
这是我们事业部微信公众号,如果对我讲的这些应用有感兴趣的,欢迎大家关注这个微信公众号,下面是我的办公地址,大家有样品的话,也可以寄过来做测试。谢谢大家!
-
主持人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 院长 孙燕飚
在此我非常感谢在座的听众能有如此的坚持,因为我们今天的高交会涉及到很多很多领域,我刚刚开了一个小差,到隔壁的会议室看了一下,我发现我们的听众非常不错,能坚持到现在。你们的坚持是有道理的,也是会有收获的。接下来有请智科通讯市场总监李任鸿先生,他的演讲就是智能手机外观设计趋势探讨。他们做了一款手机非常夸张,等一下他会展示,大家会后可以看一看那一款手机。他们借用飞利浦品牌做了一些精致的手机,市场价在2400元左右。掌声送给李任鸿先生。
-
智科通讯IPRO 市场总监 李任鸿
谢谢孙院长,很高兴今天跟大家,无论是供应链前辈,还是我们友商,来做一些分享。
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公司因为我们没有做国内市场,所以不是很有名。但是在南美、海外小有名气的。我们老板本身是做工业设计出身,他对产品设计非常有想法。这是苹果前CEO,在深圳选了很多供应商,最后确定跟我们形成战略合作,对产品细节非常关注。IPRO这个品牌在拉美已经沉淀7、8年之久,我们也为海外ODM提供一些本土化设计。
先简单分享过去这两年做的比较惊艳的产品,第一款是5寸的。我们设计语言是很薄,5.8毫米,采用双玻璃,康宁玻璃,非常薄盖板,中框CNC一体化。我们为了做薄,采用三星AMOLED屏。
第二款,2015年第三季度我们推出一款全金属,这款设计语言是采用2.5D oncell。全金属。跟外面的全金属不一样,直接冲压、双段式,两边塑料,中间是金属。这个是不一样的。这个对射频技术、研发技术都有一定挑战难度。我们采用2.52的角,工业设计最常用的,C角也是在光影下有很好的效果。保持很简洁的设计语言,很干净。2015年在三星note7发布之前,我们就已经推出了蓝色,所以色彩方面也有一些想法。
在中国越来越多人关注设计,以前我们父辈一代只关注功能的东西,不会研究这个产品是不是设计的精致,这也是一个属于设计的时代。
2006年年初一款旗舰之作,6.9毫米,5.5寸FHD夏普incell屏幕,2.5D玻璃,没有塑料边。在轻薄方面,无边框,3D曲面。加上2.5D盖板融合的一个设计语言。我们非常讲究对称美的这种理念,全金属涉及到一个射频技术,比如天线汇点,上面跟下面不一定对称,我们为了这个下了很大功夫。
总结一下公司设计理念,审美藏于细节。小米设计师说上帝存在于细节里面,细节是彰显生命力的东西,这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东西。入流,微处创新。我们没有办法挑战苹果三星那样强大的影响力,因为他们缔造了手机流行的文化,我们只能在这个文化里面寻找一些共同的东西,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独特的思考,这就是我们的微创新。我们也不是固步自封,我们会观察哪个品牌最新出的机器,都会第一时间买回来。我们觉得要融合,把大家优点集合在一起,集大家之所成。最后是极简,我是负责国外市场,经常去东南亚、欧洲、国外出差,欧洲看到我们产品很惊艳,他们喜欢非常干净的,包括A面、B面非常干净的设计语言,这是比较恒久的。
接下来讲一下趋势。一个手机产品,我们会先有一个概念,造型设计。然后再融入ID部分,包括颜色、材料、表面处理。配色,每年都会有一些流行色,比如意大利他们针对全球时尚的东西发布流行色,这个也是我们公司经常去关注的东西。另外就是苹果和三星,在颜色配比上,三星更大胆、更冒进,比较勇敢尝试新的颜色,但是苹果比较保守一些,因为色彩跟世界的文化是息息相关的,不同的市场、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宗教、不同的信仰对颜色都是有一些需要认知。所以苹果本身发布这个产品是面对全球的,对于色彩这个东西比较保守。大家从他过去一直到现在看,他今年是流行黑色。
重点从这三个方面研究一下我们外观设计趋势。第一,造型。第二,材料。第三,表面处理。目前来说,出现一些对开屏、柔性屏,让我们对手机造型设计有了更多发挥空间。比如像这个可以折叠。关于造型跟设计,我想说的一个观点,极简与实用主义的盛行,每天都有不同厂家发布新的机器,但是到最后大家很多东西开始往一个方向,这是属于极简与实用主义的盛行。第一,他们会往人性化角度。手机本身是一个工具,有感观、有触觉,他会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比如尺寸、接触的感觉,它会更符合人性的追求。另外就是整体性。这款是锤子最新发布的M1,他2012年采用了中框一次性整体设计。OPPO、VIVO、华为他们都有一个纳米注塑塑胶条,包括苹果iphone6也是有。但是锤子把那个点去掉,所以看他中框很完整,没有破坏连续性、没有破坏语言,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还有对称美,这也是涉及一些哲理的东西,对称的东西反复看不是那么疲倦的,比较经得起眼光的考量。比如无边框,上面一款是夏普最新出的一款屏。这是来自一位波兰设计师对无边框机器的设计。还有最近小米发布的mix。当大家都去拼这些配置,但是这个没有任何意义,你可以用到,我也可以用。真正永恒的东西在哪?创意。乔布斯说的苹果给我们带来启示,只有美的设计,能够打动人。
第二点,讲一下透过材料表面处理看趋势。目前大家如果从迭代情况来看,往轻薄、圆润、坚固、可靠性、精致细腻的程度。无论激光切割技术也好,所有技术也好,都往精细化方向发展。最开始手机用塑料比较多,然后HTC发行第一款全金属。HTC近两年他们工业设计有丢失他们自己的东西,但是最开始他们的设计是非常好的。然后到后面的玻璃材质,包括蓝宝石玻璃,然后再到最新用的陶瓷。今年小米mix用的是全机身的陶瓷。小米mix为什么买不到,就是量产性还不够。为什么有这个变化,我们也可以结合它的处理工艺去看,一开始是很素材的塑料,这个肯定是很粗糙的。后面慢慢采用金属,随着芯片集成技术不断发展,大家使用金属,金属一开始是压铸的,是很粗糙的。包括锌合金、锌钛合金也好,然后慢慢有CNC加工处理,可以打磨金属,后面出现不锈钢,航空铝。苹果ipod,第一代苹果ipone3就是用不锈钢的一半。慢慢大家往更圆润、更通透这种方向。在玻璃这块造诣最深、引领潮流的肯定是三星,他们本身又做屏,对玻璃行业有领先地位。一开始是平面玻璃,后面出现2.5D打磨,然后到3D、彩镀,然后后面蓝宝石这些东西。但是玻璃硬度有局限,大家把陶瓷又加入手机里面。因为陶瓷硬度是比玻璃要强,它又有它的优势,天线透过陶瓷可以出来,但是金属就绝缘了。未来还有什么新的,我们暂时不知道。
这是note7,edge-to-edge,bezel-less、all-glass,大家越来越追求没有边框,因为设计语言没有断。一开始都是平乐观,后面慢慢出现,这是边缘,前面是3D玻璃,后面是2.5D融合,到note7发现两面都是3D。中间语言越来越细,更加有连续性。iphone7不用说,一看就是整体性。
最后放几张谍照,iphone8,当然这是概念图了。比如用了OLED屏、包括指纹在玻璃上实现。我们设计需要更多的创意,更多的年轻人、更多的想法融入我们手机里面。手机为什么造型是这样?他不仅是一个工具,是与我们感观在不停的互动,他也融入到世界里,所以他是一个很值得大家去思考的东西。
我的分享到这里,这是我的二维码,如果大家对我们手机有兴趣可以跟我联系。
-
主持人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 院长 孙燕飚
我们的圆桌快开始了。掌声欢迎智科的董事长。智科还是有一些底蕴的,早年功能机时代,第一款双卡双待是智科设计出来的。很欣赏智科李总讲的最重要是创意。前一阵接受了五十家主流媒体采访,我一直强调一个观点,今天手机已经步入一个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时代。iphone6,无论OS怎么升级,到今天iphone6使用起来还是非常顺畅。iphone7比6s快了40%,消费者为超过40%、50%性能买单的时候,在使用微信流畅性感觉差不多只是零点几秒这就是性能过剩。我们今天应用和细分市场越来越多,比如R9、X7就是应用型与细分市场的创新。
圆桌论坛开始,有请智科李任鸿、盛雄激光陶总、大族激光李少荣、纽迪瑞市场总监张正。
-
主持人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 院长 孙燕飚
我们探讨一下外观趋势,智科李任鸿你刚才提到对开屏、折叠屏,这个工艺是不是已经成熟?从你来看,智科明年产品设计,3D曲面屏是旗舰机型代表,还是会有其他外观发展趋势?
-
主持人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 院长 孙燕飚
你们的3D曲面推出的时间点估计在2017年什么时候?
-
智科通讯IPRO 市场总监 李任鸿
关于3D,事实上我们已经在做这个。本身用的是2.5D玻璃,但是3D大家都在往这个方向发展,我们也在规划产品。我们产品会在明年第三季度才有可能出现。
-
主持人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 院长 孙燕飚
陶总,手机变成3D乃至未来变成陶瓷,最终是奔着一个艺术品去。当手机外观设计成为一种艺术品的时候,激光加工工艺上你们为成为完美艺术品提供什么样的支持和创新?
-
盛雄激光 总经理 陶雄兵
随着整个中国经济持续积累,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审美观点,走出去看到更大世界、更好的东西、见过了美,我们的品位才不断提升。中国80后、90后、00后是蕴藏巨大能量一代,因为我们品位上来了,读过书,见过好东西,跟有品位的人交流过。好的东西,就是中央讲的供给侧改革最经典的体现。现在大家说经济不好,我并不这样认为,我们盛雄激光去年跟今年业绩是翻了整整一倍,从1.5亿翻到3亿。这来自哪里?来自消费升级。在中国做先进制造业这几年是狂赚,手机品位不断提高,意味着对精细制造要求越来越高,这个时候就是智能制造、精密制造时代来临。首先第一点,他不能依靠人了,要依靠机器。其实刀具和激光都是一种工具。第二,精密结合视觉,智能制造也要结合视觉,还有计算机技术,大家讲工业4.0、智能制造,叫什么机器人。机器人要有那些东西?人有一双眼睛,人要有耳朵,传感器。人跟机器最大区别是什么?他有深度学习和自我分析的能力。如果做成机器人那一天一定要靠视觉、传感器、机械臂这些东西,你采集大量工业数据,形成案例,案例最后叫大数据,量足够大的时候,相机都是靠比对的,他也是靠标榜的,最后形成大量数据后,形成一个逻辑和深度学习的能力,才叫机器人。所以说谈智能制造和机器人制造任重道远,人工智能时代来临,进入装备制造业时代最起码还20年。激光技术是一个柔性精密制造技术,有巨大机会,在手机产业里面分享暴利的来临,我坚信不管什么材料,激光都得干。机会大大的有,所以我们把机器做成黄色的,很黄,很暴利。
-
主持人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 院长 孙燕飚
盛雄激光设备出去都是橙黄色的。李总,现在我们有没有一些具体案例?
-
大族激光 经理 李少荣
我刚才在PPT里也有讲到了,3D曲面形状不像平板比较规则,油墨印刷的时候有一些边框需要去除的时候,现有工艺很难达到。我们处理在这个地方比较有优势。
-
主持人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 院长 孙燕飚
压力触控这块现在拥有的,无非是苹果、三星,当然还有华为。3D曲面来了之后,压力触控一定是旗舰机型用的东西,能不能今天透露一些小小的商业机密,你们现在手机的客户旗舰机型有多少在用?
-
纽迪瑞市场总监 张正
压力触控,安卓厂商还是把它视为黑科技处理。刚才孙院长提到两个点,无论是压力触控,还是指纹压力,都是由iphone率先掀起的,iphone在整个行业标杆作用还是非常明显。
-
主持人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 院长 孙燕飚
取代现在的苹果home键直接采用压力触控,中国厂家跟进的时间点应该是什么时候?
-
纽迪瑞市场总监 张正
从指纹这块,整个行业大家都很看好玻璃,认为这是对手机外观很好的改进。苹果的考量相对更多一点,包括要拥有更好的防水性能,包括要改善机械按键短使用寿命,那是综合考量,他会率先上一些新的科技,从国产厂商来看,综合来看第一步还是玻璃下成熟后,原有在home键已经有了很多交互设计的厂商是有很强烈意愿会使用压力传感器来实现home键功能。你看到有一些厂商会把整个home键做成多个功能键集成在一起。
-
主持人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 院长 孙燕飚
你的意思是这个时间点应该在2017年6月份?
-
纽迪瑞市场总监 张正
我的看法应该是是2017年。
-
主持人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 院长 孙燕飚
智科李总,虽然大家都在说iphone8可能会有很大创新。但是经过两年看iphone6是也好,iphone7也好,都没有太多革命性创新。我们也怀疑iphone8是不是有革命创新,即便图秀出来,能不能量产化,其实一直是一个问号。至少我们可以肯定从现在开始到2017年底,手机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的一个年代。你们觉得手机个性化和差异化最明显的标志,你们会在哪些方面突破?是在细分的一些应用还是说干脆直接向10月18日罗永浩锤子的搞法,搞一堆软件厂家树立产品个性化。硬件层面会有他些个性化发展趋势?
-
智科通讯IPRO 市场总监 李任鸿
所谓的个性化,纵观产业链,很难在硬件上很大突破。好想你做的更好,也就是90分到99分的差别,没有办法一个很革命性的东西。在这一点上,在硬件的创新或者设计大的变革,我们还是要关注苹果三星的脚步,因为他们有巨大影响力。我们IPRO专注海外市场,我们没有国内那么强烈的竞争,海外我们做两点:第一,聚焦我们那个区间,我们不像一下子步子迈的特别大。第二,寻求本土化创新。我们在大的潮流里面,寻求微创新,在本土化需求里面点缀我们一些东西。东南亚市场,很多地方的用户习惯,泰国也好、越南也好、菲律宾也好,他们的人很喜欢骑摩托车。国内OPPO、VIVO这种大屏的并不好卖,因为不方便骑摩托车。既方便大的潮流方向,但是我们又做一些本土化创新。
-
纽迪瑞市场总监 张正
刚才孙院长提到锤子科技发布会,我体会也是很深,手机厂商的确把一些创新的点聚焦在外观或者直接让消费者感受的上面,无论双色还是曲面,这个对消费者感知这些卖点是很容易感知到的。但是我想罗永浩的锤子的发布会给行业一些新的启发,手机在交互上的创新是非常多的,特别是用了压力触控手机,在APP上实现新的创新非常非常多。这也是我们向整个行业传递的声音。
-
主持人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 院长 孙燕飚
骑摩托车这个产品创新可能不行,当年发布了一款手机贴着屁股,结果卖的很糟糕。我想问一下陶总,苹果iphone4、5乃至6s,iphone的创新来自材料乃至设计创新,是不是应该多跟你们设备厂商多沟通交流,也许在硬件创新会超越三星和苹果?
-
盛雄激光 总经理 陶雄兵
我是一个特别喜欢观察和思考的人,这么多年走过来,这个世界创新有两大在推动,一种是材料,一种是装备制造业。日本的强包括德国的强,很多人观察日本电子业等很多产业在消失。其实你发现空调、彩电、洗衣机这些核心的东西,到核心的时候,他还是把你控制了。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我们现在国内创新,手机产业链从2012年崛起到现在,非常迅速。互联网和信息传播的速度,即时通讯更新,让世界变得越来越扁平化。托马斯弗里德曼06年就说世界是平的。前几年国产的手机也在拼这些硬件,慢慢大家都遇到了瓶颈,这个时候他就会深度认知我怎么样与众不同。与众不同一定要有新的设计。设计画图很容易实现,但是要工程化,必须跟装备配合。华为我们跟他有紧密互动的,包括我们做设备也是一样,我们工程员做了很多设计,你能做出来吗?还做得很廉价、很批量化生产,有些东西是可以做,但是它的成本是非常高、效率非常低的时候,这个没有商业价值。顶层设计师一定对制程工艺很了解,制程一定来自材料和装备,未来互动一定来自我们国内材料、装备制造业发展,我们有巨大市场、全球化复制能力,中国人真的很可怕的,我们每天都努力工作。都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中国人信仰来自儒家最经典的东西,来自下一代传承和寄托,所以中国人是非常有信仰的民族。极简的美都来自禅宗的。乔布斯的智慧来自去了印度接受了禅的教化和感悟,让他意识到非灰即白。
-
主持人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 院长 孙燕飚
我们今天会议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