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ITO导电膜在一段时间内占据主导地位

编辑:yangping 2012-12-11 09:48:09 浏览:875  来源:

  透明导电膜(TCO)在太阳能电池上主要用作电池的透明电极, 有些还可同时作为减反射膜。不同透明导电膜的电学、光学以及结构等都不相同, 亦对太阳能电池的光电特性和输出特性( 如电池的内外量子效率、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填充因子等) 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 在太阳能电池中对透明导电膜的要求是载流子浓度高、带隙宽度大、光电特性好、化学性质稳定、较低的电阻率、机械强度高以及优良的耐磨损性等。

  ITO 薄膜是一种半导体透明薄膜, 作为透明导电电极, 要求ITO 薄膜有良好的透明性和导电性。所以, 此类材料的禁带宽度E g 一般都大于3 eV , 其掺杂组分要偏离化学计量比。ITO 薄膜的制备方法有蒸发、溅射、反应离子镀、化学汽相沉积、热解喷涂等, 但使用最多的是反应磁控溅射法。与其它透明导电薄膜相比, ITO 薄膜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以及良好的图形加工特性。

  我们发现经过铯化处理的ITO 薄膜具有光电发射效应。其光电发射稳定, 有1. 71 ua/lm 的积分灵敏度, 寿命达千小时以上。这种ITO 薄膜的光电发射对于研制大面积的光电器件、平板显示器件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透明导电膜:谁是最后的王者?我们认为未来触控屏将出现多技术并存发展的趋势,GF/GFF基于其成本优势,将在中大尺寸消费电子产品和中低端智能手机中占据主导。

  根据产业调研的情况,苹果即将推出的iPad Mini将采用薄膜型电容触控技术,用到双层ITO导电膜(GFF),并且走黄光制程,带来主题投资机会,同时也印证了GFF在中大尺寸触摸屏领域占有优势的结论。

  GF/GFF方案重获发展利基,预计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的未来几年将迅速增长,虽然国内ITO导电膜供应商很难在苹果产业链上分到一杯羹,但我们预计技术变革下其它消费电子产品厂商会逐步跟进,国内企业仍有望从未来对ITO导电膜巨大的需求中受益,进而提升公司业绩。这点同当时苹果主推GG方案比较类似。

  从我们基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两大领域对ITO导电膜的需求进行预测,保守估计该市场在2011年的需求量为324万平米,今年(2012年)的需求量能达到453万平米,到2015年能达到2054万平米,2012~201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5%,2015年触控用ITO导电膜的产值达到54.4亿元人民币,这还没有包括触控超级本、一体机、GPS、电子书等触控屏领域,若将全部触控屏领域汇总,则触控屏用ITO导电膜的规模还将增加不少。

  从增长结构上来看,从2008年开始,触摸屏行业成为ITO导电膜需求最大的推动力,这其中又以智能手机为驱动主力,伴随苹果iPadMini薄膜式触控方案的推出,平板电脑有望接力智能手机成为推动ITO导电膜需求的新引擎。

  透明导电膜:谁是最后的王者?从行业角度讲,ITO导电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目前以ZnO基薄膜、导电高分子、碳纳米管等为代表的新材料取代ITO的发展已经开始,我们预计在未来3年左右会占有一席之地。从公司角度讲,我们认为短期内国内ITO导电膜生产厂商定位的还是中低端消费电子产品为主,中短期我们看好已投产ITO导电膜的万顺股份和欧菲光,中长期看好在新型透明导电膜上占有研发优势的微纳光学龙头苏大维格目前产品处于中试阶段。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