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行业追踪 > 行业观察 >

新平板前景喜忧参半 日韩态度反差明显

编辑:hattie 2010-04-15 08:42:58 浏览:1583  来源:IT时代周刊

  在索尼的大力推动下,OLED成为平板显示行业最超前的技术。然而,就在众厂商争相入围参与追逐之时,索尼却先退了下来 。

  一度被誉为下一代平板显示技术之星的OLED电视,尚未普及就已经撞到了天花板。

  3月底,日本索尼公司宣布停止在日本市场供应OLED电视,原因是该类产品在市场出现滞销。索尼是推出OLED彩电的先锋公司,它此时的转身当即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就在近期,市场调研机构DisplaySearch发布统计数据显示,得益于三星、索尼等公司的努力,OLED在小尺寸显示器市场表现十分抢眼,OLED显示器的市场份额逐年增长,预期2015年能超过50亿美元。

  OLED作为比普通液晶平板更先进的显示技术,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被认为最终将代替LED、LCD,最终主宰显示领域。对此,DisplaySearch的预期不无乐观,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业内人士告诉《IT时代周刊》,在针对制造大尺寸的OLED面板成本过高的技术攻关上,各大厂商始终进展缓慢。这是降低OLED电视制造成本,延缓其大规模上市的最大障碍。而索尼此时在日本的退市,更让它的前途充满问号。

  日韩企业的角色转换

  在CRT时代叱咤风云的索尼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跟上LCD时代的步伐。但在近几年,在制造更大更便宜的LCD平板电视方面,索尼没有放弃追赶同行的努力,并期待在其他发展路线上有新突破。

  早在1994年,索尼就已经致力于研究如何把OLED技术用于实际应用。2004年,索尼首次量产小型号、全色彩的OLED面板,使其成功应用于移动设备,索尼将其定位为下一代显示设备的关键技术,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2007年10月,索尼推出11英寸的OLED电视XEL-1,这也是迄今唯一一款上市销售的OLED电视。

  索尼公司总裁中钵良治在介绍该产品时表示:“我希望世界首款OLED电视的诞生,将成为索尼强大技术力量复苏的标志。我希望它成为一面旗帜,在其指引下,索尼将阔步前行。”

  既然被认定为“强大技术力量复苏的标志”,OLED电视不得不扛起了索尼重新夺回行业领军者的大旗。然而,两年多来,有关索尼推迟发布甚至放弃研发的消息频传。最终,14年来首次年度营业亏损让需要投入巨大经费开展研发的该项目受到极大影响。尽管索尼高管始终坚定地表示将继续在OLED领域的研发上投入资金,但外界认为,它已经不再是索尼用于扭转电视业务长期亏损局面的希望。

  就在索尼打起退堂鼓之时,韩企则后来居上,表现出霸占市场的强烈愿望。根据UBIndustryResearch调查,三星的OLED销售额在2009年已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73%。目前,三星旗下的SMD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OLED面板生产线。从今年上半开始,三星将投资13亿美元大规模兴建5代线,用于生产中大尺寸电视用面板,逐渐将其OLED的市场用途从手机过渡到电视应用上。

  不过,三星公司高管去年3月曾在一个公开场合表示,因面临诸多技术和生产成本方面的问题,所以OLED至少需要4到5年时间才会进入主流电视市场。

  经营规模连SMD的1%都不到的LG集团,在三星的强大压力下,也不得不重新整合旗下LG电子、LGDisplay和LG化学三大子公司,共同投资OLED事业部。LG首先收购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率先开发出此技术的柯达公司旗下超薄OLED屏幕技术研发业务。随后在今年3月开始采购生产设备,准备建设5代线,投入电视机应用领域。

  目前看来,三星与LG在加大对中大尺寸OLED产品的研发和布局上铆足了劲,它们分别计划于2010年5月和2011年推出OLED笔记型电脑及电视。

  新技术的命门

  从2003年开始,作为索尼重要收入来源的电视业务出现连续亏损。三星、LG、夏普等品牌则逐渐赶超。在开发OLED技术方面,各大厂商也不甘落后,纷纷投入OLED面板的研发和制造。日本三家电子大厂松下电器、佳能和日立还宣布组成策略联盟,合资发展OLED面板业务。截止到目前,三星几款大尺寸的OLED电视在展会频频亮相,LG已经拥有了柔性显示技术,松下也热衷于对电视级尺寸大小的OLED的研究。纵使如此,OLED电视产品的上市量产仍迟迟不见动静。

  能够被专业人士一致看好,OLED技术自然在性能上比LCD略胜一筹。但是,到目前为止,该技术仅在手机和数字媒体播放器等小型电子设备市场有所建树,大尺寸市场上也只有索尼11英寸和LG15英寸的OLED电视量产销售,不仅产量极少,而且制造商认为这款产品使公司收益受损。那么,为什么OLED这些年一直局限于小尺寸屏幕应用领域而无法做大呢?

  有业内人士对本刊记者解释称,相比于传统的液晶电视,OLED有着机体薄、对比度高、色彩丰富、分辨率高、视角宽广、耗电量低等诸多优点。另外,由于OLED内没有液体分子,其抗震性能更好、耐低温、结实耐用。同时,与毫秒级响应的LCD面板相比,OLED的响应时间是其几千分之一,不会出现拖尾和动态画面抖动的问题。

  如此优异的技术始终无法广泛应用到电视上,是因为各大生厂商在投产大尺寸OLED面板时的良品率极低(还不到30%),而LCD面板却可以达到99%以上。这让OLED电视的制造成本非常高昂,也是大尺寸面板不能量产的原因所在。

  据悉,索尼第一款OLED电视XEL-1,仅仅11寸,但在北美市场的售价高达2500美元。LG推出的15英寸OLED电视价格也高达2600美元,而LG55寸全高清液晶电视也只有这样高的价格。

  此外,寿命短也是OLED技术面临的问题。DisplaySearch曾经指出,OLED电视的寿命仅仅为两万小时左右,与LCD和LED相比寿命要短很多,而要达到产业化要求,至少需要5万小时,这种技术上的障碍一定程度上阻止了OLED电视的产业化步伐。东芝公司称其2009年推出30英寸OLED的方案使公司去年12月份收益受损,这使得公司对该业务进行了重新定位,未来将主攻手机等小尺寸显示屏。

  不过,相关专家也指出,因为LCD75%的成本来自原材料,这个比例是固定的,已经无法进一步有效降低成本。而OLED中原材料所占成本不到25%,一旦OLED成品率提高到70%,LCD便会被取代,不过这是个难题。

  看来走到瓶颈期的OLED所遇到的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