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行业追踪 > 市场行情 >

科斯法:3大风险威胁亚洲电子业

编辑:admin 2014-05-07 00:38:21 浏览:662  来源: Yahoo

  【时报记者任珮云台北报导】在经历了由全球生产网路向全球创新网路转变的过程后(包括跨越国界的产品开发及研究活动),电子产业年均3%的涨幅将持续到2017年。随著亚洲成为电子创新的聚焦点,本土公司务必推动生产及研究的国际化。然而,据科法斯观察,随著亚洲地区未付款情况日益增多,产业活力也面临著新的风险。2013年,将近四分之三的电子及IT行业的企业遇到买方逾期付款情况,其中电子零部件及消费电子经销领域尤为明显。

  三大风险威胁著亚洲电子产业,风险之一:产业内中型与大型企业的研发投资实力差异日趋明显。创新存在于市场两极,一方面半导体生产商开发出日益複杂的产品,另一方面企业巨头不断推陈出新(如谷歌的安卓系统)。这些巨头的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导致中小型企业的利润不断下跌。作为创新核心,半导体製造商受此影响,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研发力量以应对快速的市场更迭。

  风险之二:中国大陆地区电子产业风险看涨。中国大陆地区的电子产品产量佔据全球三分之一。然而,据科法斯关于企业付款行为的研究显示,该产业内的中国企业承受著巨大的成本及利润压力。中国电子产业的逾期天数逐年上升:2013年,超过60天的逾期付款比例达44%,而2012年这一比例仅为25%。同时,各分支产业超过150天的逾期付款比例翻倍。这一恶化现象主要由于企业资金流紧张,以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而装配类型的企业面临的风险则日益加大。

  风险之三:中国大陆地区的竞争影响了亚洲其他地区,尤其是香港和台湾。香港及台湾企业由于依赖大陆,极易受到影响而导致出口放缓。香港工业基本已全部外包给大陆地区,尤其是电子及IT产业。而台湾的电子企业规模较香港同行更大,并且处于生产的上游环节。他们极为依赖于下游採购者的活动水准,受内需(中国)及出口(美国、欧洲及亚洲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影响颇深。

  若要摆脱此不利局面,亚洲电子产业需要重新塑造。而重塑亦不乏动力,如注重创新以面对快速的产品淘汰,中型企业必须致力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缩短与大型企业的现有差距的能力,方能跻身行业领先地位。从中期角度来看,机载电子(汽车及航空)、医疗电子、满足发达国家老龄化需求的电子产品的增长较有优势。此外,中国政府也正准备採取措施推广长期投资以及中外企业合作,对行业发展十分有利。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