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的不行来硬的,TCL在布局上游的路上越走越远,越做越重。
9月13日TCL集团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华星光电将与三星显示、深圳重大产业发展一期基金合资在深圳建设第11代液晶面板生产线(G11),总投资高达465亿元。
这是国内至今为止最大手笔的面板生产线,也是全球最高世代面板生产线,超过京东方投资400亿的合肥10.5代线。G11将于2016年12月开工,2019年7月实现量产,主要切割65吋以上大屏。
根据公告,G11注册资金215亿元,其中华星光电出资114亿元,持股53%,深圳重大产业发展一期基金出资80亿元,持股37.2%。三星显示出资21亿元,持股9.8%。
465亿元是什么概念?
TCL集团目前市值420亿元,净资产240亿元,G11投资额两倍于集团净资产,市值超过集团市值,等于再造了一个TCL。
面板业从来都是巨头的游戏,高投入、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所以三星最早提出G11但一直未落地。三星花21亿入股G11获得稳定产能,显然比自己做性价比更高,华星则获得了三星的技术加持,印刷式OLED有望提速。
布局产业链之外,资本层面才是李东生老板更看重的收益。
G11是华星光电借壳上市前最后的冲刺,465亿特大利好刺激,三星参股,再加上2016年面板持续涨价,华星上市后估值轻松超过TCL集团。
目前A股上市的京东方和深天马市盈率都在50左右,远远超过TCL集团的16倍。京东方2015年净利润16亿,市值820亿,深天马2015年净利润5.5亿,市值264亿。华星光电最近三年利润都超过20亿元,2016年上半年大跌,全年应该也有15亿元。
由此估算,华星光电市值有望冲击千亿,从现金奶牛变身股市印钞机,并带动TCL集团市值大涨。
华星借壳扫除最后障碍?
TCL和深纺织8月4日起双双停牌至今,随着G11项目落地,TCL重组深纺织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
业内预计,TCL将并购深纺织,注入华星光电资产,华星由此实现借壳上市。
2014年TCL就和深纺织有过一次未遂的重组,当时TCL欲持股深纺织26%。深纺织目前第一大股东为深圳投资控股公司,持股46.2%,第二大股东为前海人寿,持股4%,第三大股东为深圳国资委旗下的深超科技,持股3.18%,深超科技此前曾是华星光电股东。深纺织旗下的盛波光电还是华星的供应商,天然互补。
目前TCL集团持股华星光电75.6%,国开发展基金持股11%,三星持股8.18%。
有趣的是,三星入股G11的同时转让了手上的华星光电8.18%股权,由长江合志汉翼基金接盘。三星当年投的15亿现在作价21亿元,升值40%,拿着卖华星的钱买了G11。按这个价格,华星光电估值256亿元,相当于TCL集团市值的60%。
接盘华星8.18%股权的长江合志汉翼基金也是TCL投的,背后的合伙人长江合志股权投资基金成立于2016年5月,首期30亿元中TCL创投投了15亿。
为什么要转这一道手?因为三星是外资,如果华星有外资股东审批手续又要多走一道。三星此次让出华星股权,为华星借壳上市扫除了最后一道障碍。
TCL哪来这么多钱?G11注册就要投114亿,集团账上现金才170亿,资产负债率已经到了68%。
没事,定向增发引入战略投资者,复牌后双双涨停,大家发财,时机掌握得恰到好处。
三星已经投了21亿,下一个是谁?
凡是需要面板的都有可能买,不只是电视,还有手机。华星在武汉的T4生产AMOLED,就是供给手机的小尺寸柔性屏。
除了即将从港股退市的TCL通讯,TCL集团还拥有TCL多媒体、通力电子和TCL显示三家香港上市公司,翰林汇在新三板挂牌,但盈利能力没有一家超过母公司。
但华星例外,华星光电自成立以来一直是TCL集团的现金奶牛,在集团整体盈利中贡献超过40%,2015年TCL集团净利润32.3亿元,其中华星光电贡献了20.7亿元,占比达64%。
一旦华星分拆上市,将成为TCL最大的吸金平台,不仅自身市值有望冲击千亿,还将带动TCL集团市值大涨,李老板的千亿目标不再是梦。
TCL离三星还有多远?
李东生一直以三星为目标,走产业链垂直整合道路,以投资驱动技术,以技术占领市场。
三星同时在面板和芯片两个方向下手,TCL也有投资晶晨半导体和昆泰科技。不过财力有限,面板才是李东升最看重的,也是门槛最高的护城河。
动辄数百亿投资,这么大的盘子别说互联网品牌,任何一家彩电厂商都玩不起,能和华星竞争的也只有京东方。
如此重量级投资,背后当然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华星光电第二大股东是国开发展基金,G11同样有深圳市重大产业发展基金斥资80亿元支持。
鲜为人知的是,TCL布局面板的两大重镇深圳和武汉,背后都有一位关键先生的支持,先后任惠州市委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和湖北省委书记的李鸿忠。
2016年9月李鸿忠调任天津市委书记,不知道李老板下一步是否会布局天津?
TCL集团总裁、TCL多媒体CEO薄连明说,做实业要么就做轻资产,要么就要把资产用得很重。品牌或资产,两种方式都能建立竞争门槛,而TCL以产业链垂直整合为战略,必须把产业链做深做透,形成资产投入门槛。
TCL的重资产模式能走通吗?
面板是显示产业的基础,从LED到OLED技术在不断进步,屏幕尺寸飞速看涨,但价格起伏一定是曲线式的。长期来看,投资面板的收益是否会超过终端和内容运营?
创维刚刚引入爱奇艺投资酷开,1.5亿持股5%,由此算来酷开估值30亿,并不算多。2015年TCL多媒体引入乐视的估值也不过100亿,这就是市场给硬件的价值判断。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