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新闻动态 > 企业动态 >

蓝思科技37亿研发费创业板之最 业绩表现依赖苹果三星

编辑:liuchang 2016-11-23 14:20:31 浏览:629  来源:未知

  创业板自开通之初就被贴上了“高成长”的标签,这类“高成长”现象主要是源于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普遍具有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新业态特质,在这些企业发展过程中,大力投入研发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界面新闻统计了近7年来,创业板与上证、深圳主板以及中小板公司的研发费用比例(研发费用/营业收入)情况,具体如下图所示:

  相比主板上市公司来说,创业板公司的整体研发费用比例每年高出约三到四个百分点;与类型相近的中小板上市公司相比,创业板公司也高出近两个百分点。

  从创业板各个板块的研发费用来看,7年里共有14个板块的累计总研发费用超过了10亿元,计算机、电子、机械设备、医药生物以及电气设备五个板块更是超过了100亿元,计算机板块以258.33亿元位居榜首。未超过10亿元的其他板块包括家用电器、建筑材料、轻工制造和采掘等传统行业,它们与其它8个板块的累计总研发费用仅为53.65亿元,还不足医药生物板块(125.81亿元)的一半。

  具体到各家创业板公司的研发投入情况,界面新闻分别从研发费用绝对金额以及研发费用比例两个维度统计了前十名的情况。

  过去7年,创业板研发费用绝对金额投入前十名如下表所示:

  蓝思科技2011年-2016年三季度分别投入研发费用金额为1.47亿元、3.60亿元、4.58亿元、8.97亿元、11.44亿元以及6.80亿元(2016年半年报数据,三季报未披露),其中2016年上半年的6.80亿元创下了公司有史以来上半年研发费用的纪录,期间公司新获得专利授权53件,其中发明专利8件;新申请专利244件,其中发明专利50件。

  不过遗憾的是,高额的研发投入费用并没能换来业绩的增长。蓝思科技2016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6.51亿元,净利润7.9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6.60%和26.65%。值得注意的是,蓝思科技前三季度扣非后净利润为5.57亿元,同比下降31.94%。

  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苹果”和“三星”,在下游客户产品今年上半年遭遇销售下滑的大背景下,客户集中程度过高对公司业绩构成了一柄“双刃剑”。 未来公司能否扭转业绩下滑趋势仍旧要看下游客户产品的市场情况。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