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对于「软性制品」的期待急速扩大,而针对「软性」需求采用的3项技术焦点:有机EL(OLED)、量子点(QD)、MicroLED,都有可能在未来达到面板制品的软性曲面化,然而在技术面及生产上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一旦革新技术诞生,也将成为未来面板产业的分岐点。
三建产业信息举办一系列的日本技术讲座,预计2月底邀请日本专家北原洋明来台湾开办讲座。内容将从LCD转换OLED的背景及产业动向,带到迈向2020年代「曲面化OLED」显示器技术及展望,提供台湾业界先进作为今后显示器商业战略的情报与讯息。以下预告讲座内容,节录北原洋明2/24简报手稿。
QD在2013年正式进入LCD应用,对促进产业成长备受期待,最大特征在于色域,能超越OLED的鲜明度,而切换OLED的QLED(Quantum-dotLightEmittingDiode)也正在开发中。量子点分别有On-Chip、On-edge、On-Surface这3种制程,再依据Display尺寸不同大小,其制程需求的QD材料需要量。
▲不同量子点制程的材料需要量。(Source:三建产业信息)
MicroLED具有高亮度及高对比度之LCD与OLED双方的优点,假若能和QD组合,有机会制造出广色域显示器。现阶段许多企业与研究所正积极开发MicroLED各种技术与构造,在MicroLED实用化之前,市场上已经推出小间距LED(smallpitchLED),这些LED显示器依照主动式矩阵驱动,和LCD与OLED形成完全不同的概念,是一种可能彻底改变显示器技术及产业供应链的破坏性技术。
▲国际大厂Sony、Leti、ITRI、Luxvue(Apple并购),在未来MicroLED量产化的可能性比较。(Source:三建产业信息)
全球显示面板,主要出口国家,韩国、台湾、中国、日本,2016年第1-3季度总出货面积约130亿平方米,较去年同期约增长6%,台湾、中国显示面板出货面积,仅相差1.8万平方米(<1%)。
▲2016年第1~3季度全球显示面板出货状况。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