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论坛现场
近年来,显示行业受益于下游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带动,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而中国大陆则是全球显示行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华星光电、天马、维信诺、和辉广电等厂商的新生产线建设也都在稳步推进中,将进一步推动中国OLED产业化应用。同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显示产业上游产业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实现了材料和设备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可以说,中国显示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有利局面。当前,各种新型显示技术在竞争中不断取得突破,量子点技术已经在高端TV上得到应用,MicroLED吸引国际大厂纷纷投入布局与研发,柔性AMOLED技术更是在智能手机、VR/AR、可穿戴设备等应用上受到热捧。在本届大会高峰论坛上,来自显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科研院校专家针对当前显示产业与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全方位探讨与分享。以下为现场实录: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显示大会圆桌高峰论坛现在正式开始!首先我代表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向参与本次高峰论坛的各位朋友、专家学者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热烈的欢迎!今天我们聚在一起,人才济济,同聚一堂。我相信这次高峰论坛一定非常精彩!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搭档,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先生!当然,今天还有很多第一次参加我们高峰论坛的老专家。本次高峰论坛是联得装备冠名,感谢联得装备公司的赞助!今天联得装备公司董事长聂泉先生也到场,有请聂泉董事长为高峰论坛致辞!
深圳市联得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聂泉: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各位业界同仁们!联得装备从2010年下半年起经历整整6年准备,于2016年9月28日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业内第一家自主上市的装备制造企业。在此,我代表联得装备感谢社会各界在联得装备上市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与无私帮助!
联得装备前身成立于1998年,明年将迎来20岁生日。对于一家装备制造企业,20年体现的是丰富的成长经历、深厚的行业技术底蕴。近20年时间,我们只专注一件事,研发制造行业专业设备。联得装备是中国大陆地区最早从事显示行业专业设备制造公司。联得装备在行业内主流设备中填补了多项空白,多数主流设备均由联得首次开发制造,并拥有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
近两三年来,国内装备制造企业,包括我们的竞争对手,都开始注重人才培养引进,以及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国产化设备有了质的飞跃。目前国产化设备不再是“质量低下、复制抄袭”的代名词,各项性能指标已经在国际上拥有很强的竞争力。近年来,联得装备也积极引进高端研发人才,其中包括引进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香港等地区的行业高素质人才,积极布局新技术的研发,使联得设备具有突出的领先性和强大的竞争力。未来几年,全面屏、AMOLED都是行业的大发展趋势,将对工艺和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将催生出庞大的市场需求。
19年的设备研发技术积累,18年的行业经验,特别是近两年联得装备研发中心紧跟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大在全自动智能化设备、高精度工艺设备、柔性屏专业设备等领域研发布局,如在日本成立了实力强大、且具前瞻性的研究所,在台湾收购了专注视觉检测的华洋精机,为后续全方位服务广大客户做好了充分准备。
未来联得装备将继续发挥工匠精神,诚信经营,靠产品品质赢得客户和市场,也将继续保持低调务实作风,瞄准科技前沿,强化基础性技术研究,让世界真正感受到中国制造的力量!联得装备肩负的责任也是联得前进的动力!再次感谢大家!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联得装备公司成立于上世纪末,已有接近20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国显示行业中专注装备研发与制造比较早的企业。2016年联得装备成功上市,是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我们对联得装备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我也希望联得装备不断努力,成为世界一流的装备制造型企业!
那我们进入高峰论坛讨论环节!首先盘点一下今年显示行业发展的新进展。我大概整理了一些,涉及各个领域。第一、京东方、华星光电开建第二条11代线,继续发展TFT-LCD,说明两家企业对大尺寸TFT-LCD充满信心。第二、8K面板进入快速成长通道。在日本2020奥运会,夏普全力推8K。第三、今年苹果2017年9月iPhoneX用AMOLED做全面屏。因此,AMOLED今年行情大涨。第四、三星继续扩大中小尺寸OLED占有率。第五、LG持续发力,今年达到200万片OLED电视面板。第六、维信诺主导制定的柔性显示国际标准被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第七、京东方成都柔性AMOLED生产线开始量产。第八、三星正式发布“无镉金属量子点”技术。第九、苹果积极投入量子点应用相关专利研发。第十、海信的激光显示获今年CES“全球年度显示技术金奖”。第十一、索尼开售PSVR引爆全球VR设备市场。第十二、小间距LED在大尺寸领域加速抢占市场。梁总,你看还有什么补充的?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孙老师辛苦,把今年要讨论的背景列了这么多条跟大家分享。背景弄清楚了,问题点就找到了。我先补充两条:第一、鸿海集团在整合完夏普以后,在中国大陆广州开始建10.5代面板生产线,同时美国100亿美元的面板项目也开始启动了。鸿海集团动作很大,将对全球产业格局产生很大影响。第二、LG Display力推大尺寸OLED的同时,也开始启动小尺寸OLED。据说,苹果也给LG也投了资,希望获得采购OLED屏的优先权,但是交期似乎一拖再拖。可能像LG这样的OLED面板企业再回到小尺寸OLED也遇到了一定的技术方面的问题。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TFT-LCD仍然是当前的主流技术;而AMOLED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技术,特别在中小尺寸方面快速蚕食LCD市场;电子纸少量应用;激光显示应用比较局限性;QLED、Micro LED被大家所关注,但是目前仍处于研发或者小试的状态。整体显示产业发展就是这样一个状况。
现在我们开始第一个问题。TFT-LCD和AMOLED在大尺寸电视面板各自的优越性。我列举了大家很熟知的OLED在视角、对比度、响应时间、厚度都明显胜过LCD,但有些优势好像没有太大意义。理论上胜过,实践没有太大意义。比如视角,AMOLED可以做180度,但180度还看什么?这个指标意义就不是很大。而且,现在四口之家都坐在一起看电视已经很少了,所以视角越来越不成为一个问题。再比如对比度,三星现在也做黑场,把LCD做得相当黑。还有,响应时间好像是相差几百倍,但是现在几毫秒已经可以解决大家的观看了,足球比赛没有再拖尾。这个问题只是在非常高速、非常细微的时候能够发现,而且那种画面情况下已经令人眩目,拖尾不拖尾那一点点,基本上意义不大。因此,在视角、对比度、响应时间上,TFT-LCD和AMOLED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没有太大的区别。今年6月份友达董事长彭双浪提出这样一个观点:高阶电视技术力,LCD更胜一筹,包括:最大尺寸、峰值亮度、色室对比、色域、残像、使用寿命。这也是为什么京东方、华星光电、鸿海连续投11代TFT-LCD面板线的原因。因此,第一个问题,对大尺寸来讲,你觉得到底哪种技术更有竞争力?举1是TFT-LCD。举2是AMOLED。
第一个问题请教创维沈思宽院长!创维是中国OLED电视领头羊,而你举2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创维也是做了多年的LCD,大头赚钱的还是LCD。手心手背都是肉,您怎么考虑这个问题?能不能介绍一下。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研发总部模组工程研究院院长沈思宽:我选AMOLED主要是几个原因。您两页PPT列出了很多LCD和OLED之间优势对比的情况,包括彭双浪董事长也阐述了一些观点,但是表述的还不是特别全面,比如峰值亮度,其实LCD峰值亮度还可以做得更高,因此,对于LCD和OLED来说,这就是一个有没有意义的问题。但是我们要考虑到市场定位的问题,比如我们看到的这块LED显示大屏,是用LCD做还是OLED做?因此,这块屏只能用小间距LED或者投影来做。还有,所谓的大尺寸,以前大家刚开始研发生产LCD,有谁会认为能做到80吋?另外,在响应速度方面,目前液晶还在努力解决响应时间问题。世界杯马上要到了,踢球看过去划一条线,因此,响应时间还是要足够,微秒级必须要有。
等离子好不好?好!但是目前液晶基本上把它打败了。液晶刚开始主要应用在小屏上,然后设备、材料不断扩充,往大尺寸方向发展。实际上,LCD刚开始响应时间也很慢,但在等离子的刺激下,业界不断提升和改善性能,而且往大尺寸方向发展,直接把等离子逼上绝路。行业之间的技术竞争是很正常的。现在OLED发展起来了,LCD继续做技术改善,比如引入量子点,提高显示屏的色域和对比度,但成本也增加了。因此,没有竞争对手的话,液晶不会有这么多改善的,只会一味降成本,捞取利润。为什么我认为OLED是未来下一代的技术呢?目前中国大陆在TFT-LCD上投资了巨额资金,在没有很成熟的新的技术情况下,捞取利润是必须的。但是OLED技术仍然在往前发展,很多技术问题也在不断解决,因此业界在LCD和AMOLED两边押注也是合理的,也可以理解。但是仅仅通过两张PPT的性能对比,来解释OLED没有前途或者怎么样,我还是不相信。谢谢!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沈院长表达了两个观点:一是大尺寸OLED在性能指标上很突出;二是面板厂商正在进一步提升LCD的性能,也对LCD技术进步充满信心。那请华星光电的孙总也发表一下观点。
华星光电研发总监孙亮:谢谢梁总!谢谢孙总!我为什么选择OLED?因为我本身从事OLED产品开发。从这个意义上,我一定要投OLED一票。目前小尺寸OLED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今年推出的最高端手机,包括苹果手机在内,都是柔性OLED;其次是刚性的OLED;再其次是LTPS;A-Si基本上用于规模性的产品。但是在大尺寸电视上,目前发展趋势并不是特别明朗,因为接下来电视会有一系列的升级,比如8K,最早推出8k产品还是夏普LCD产品,因为OLED要做到8K还是有很多技术难关。同样,在4K产品上,OLED和LCD还有一定的成本差距,而8K产品上,成本差距拉得更大。但是即使这样情况下,1500美元以上的电视市场,主流的媒体、消费者还是站在OLED这边。美国产品评测机构基本上投了OLED产品一票。包括索尼在内,一些高端的电视品牌在去年不断推出自己的OLED产品。这一点也是能够侧面证明大家的判断。综合这些因素,我认为在高端电视方面OLED应该是有优势的。谢谢!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谢谢孙总。京东方陈总好像举的是1(选择TFT-LCD)。那请陈总谈谈您的观点。
京东方首席市场销售官/高级副总裁陈任桂:其实我的观点是非常简单的。关于大尺寸显示技术的争执已经好几年了,其实市场已经给出答案了。为什么这么说?刚才华星光电孙总也说了,目前OLED很难做到8K,4K都比较困难。这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事实。同时,现在大尺寸的OLED其实就是白光,直接一点,OLED背光源电视不是真正的OLED电视,真正的OLED电视一定是三色发光,这才是真正的OLED电视。小尺寸OLED实现了,大尺寸OLED为什么实现不了?大尺寸OLED还有很多技术问题。对企业来讲,两面押宝,但是押宝肯定有一个时间段。哪个时间段是重点,哪个时间段不是重点,最终结果一定是OLED跟LCD齐头并进发展。我认为,OLED取代LCD在十年内好像都看不到这样的情况。不管从成本来讲,还是从供给侧来讲,都没有可能把LCD取代。2017年全球电视总出货量大概2亿多,其中OLED电视不到200万台,LCD和OLED电视之间的比重相差多少?所以,我认为,大尺寸OLED技术没有成熟,成本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之前,谈论取代或者被取代为时尚早。这是我的看法,谢谢!
黑牛股份总裁张德强:我想补充两句。我做了21年OLED,感情上非常热爱OLED,但是我发现沈院长、孙总比我还热爱。但是我做出选择的时候完全同意陈总的观点,悄悄举的是1(选择TFT-LCD)。企业的经营不能单纯凭感情作出决策,一定要理性思考。竞争力是市场的选择,是性价比。我很热爱OLED,因为它代表未来。但是消费者还是首先看性价比。因此,从竞争力角度,我完全同意陈总的观点。
其实我担心的是“大尺寸”这三个字儿,移动互联发展越来越快,大尺寸显示会不会呈现出过去那样的增长速度。未来大尺寸跟现在大尺寸是不是一个样子,是不是需要一个曲面或者异形,比如车载、家居应用。我们花几百亿买的设备要折旧十年,能不能预计十年内这些生产设备还能够领先,是否还能够满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消费体验的产品出来,这是大家要思考的。所以我最终还是同意OLED代表未来,但凡企业有这方面资源,应该往这方面投。谢谢!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陈总、张总都已经解答了这个问题。但是我想延伸一下。根据IHS统计,目前AMOLED与LCD销售额之比大概是2:8,到2020年就变成4:6。如果2025年AMOLED与LCD销售额之比达到6:4了,2030年会不会倒过来达到8:2?我也同意,十年内TFT-LCD不会被替代。从我个人来讲,不然十一代面板线怎么把成本捞回来。十年应该差不多。那么到2035年,把时间拉得更远一点,TFT-LCD会怎么样呢?13年前京东方还在苦苦挣扎,现在马上要变成世界显示面板老大了。13年很快,如果TFT-LCD被取代了,我们液晶怎么办?偏光片怎么办?光学膜怎么办?甚至有可能等不到13年了!因为当AMOLED发展起来,形成赶超,超过一半的时候,企业就有点惶惶不知终日了。因此,未来AMOLED对我们整个下游影响非常大。在这一点上,我们还是要给大家一个信心,TFT-LCD起码还能继续5-10年。第二个问题:你认为TFT-LCD会被AMOLED淘汰吗?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2017年LCD和OLED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比例基本上持平,从2018年开始OLED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将逐渐增大。但是在大尺寸上,OLED与LCD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LCD年出货量大概2亿块,OLED年出货量大概200万块。因此,大尺寸OLED还需要一点时间。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举2(选择AMOLED)的也不少。葛老爷子,你是举2的。您是做玻璃的,您的观点比较客观。
中国建材集团首席顾问葛铁铭:我这次参加会议,就想听听业内看法,什么时候玻璃被塑料取代?这是我内心最担心的,已将近20年了。我做了TFT-LCD已经 20年了,最希望看到的是玻璃持续发展。但是我也怕塑料取代了玻璃,因为这是技术进步,是人阻挡不了的。我不能像一些业内人士看得那么准确,但我对AMOLED也做了调查。AMOLED最大的优势是柔性,有可能变成塑料,就有可能打败我的玻璃。我就要看塑料取代玻璃的时间点在什么时候。今天我参加会议以后,感受最深的就是张总说的话,看来玻璃还得有10-20年不会被打败。玻璃不被打败,AMOLED就不会有特别高的速度发展。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第二个话题,直接涉及到柔性了。针对柔性显示,大家讨论一下。中国在柔性显示方面已经有了非常大的突破,当然最关键的就是维信诺主导的标准被发布了。2017年度,对中国OLED产业来讲,是非常有标志性的一年。首先,以维信诺、和辉光电、天马微电子为代表的面板企业已经可以供货一定产能的OLED面板。其次,有几条AMOLED面板线陆续在投产,像京东方成都六代柔性AMOLED面板线在近期宣布开始交付客户。现在又有一个问题,所谓柔性屏实际在应用上,是三星推出了柔性OLED屏,催生了一个唯一能够市场化的应用点,应该说基本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了,同时三星以外的一些终端厂商也开始在积极采购。
问题三:今后的显示是不是一定是柔性的?还是制造过程中是柔性的,显示是多样性的?也可能刚性,也可能柔性。现在大家投了巨资,通过三星柔性屏生产和应用,大家都在追踪具有非常挑战性的技术,而且我们有了重大突破,是不是说在应用一定是这样,还是说制造过程中需要是柔性的?
问题四:柔性屏手机、ipad、电视是不是真的好用?
问题五:柔性大屏何时能实现?要克服的瓶颈是什么?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真正柔性屏是可折叠的,你认为几年后问世?三年还是五年?三年举1。五年举2。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举2(选择5年)的多一些。你们选择2的先说一下。
爱发科商贸(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正明:20年前,我跟长虹、彩虹一些专家交流的时候,就是在谈PDP、OLED、液晶,到底哪一个好?今天又碰到这个问题。你们都是搞技术的,从技术上我根本搞不清楚。我一直是搞商务的。我有一个观点想讲清楚,最好的东西不一定能够形成市场。现在大家都在投液晶和OLED,但是谁能取胜带有不确定性。这是我的观点。在医药行业里,很多对老百姓有利的药材都开发出来了,但不会马上投入市场,因为要垄断增长。如果我们这个产业要做好,要做成开放性的市场,就必须互相竞争,可能未来会出现某个技术战胜了另一个技术。但如果这个好的技术也没有人去投,比如PDP并不是没有技术优势,只是因为投入的企业太少了,也发展不起来。对于前面说会不会取代,我认为显示技术会呈现多元化发展,不太会出现被替代。因为很多企业要赚钱,可能这个技术差一点,但仍会搞一个花头出来,可能又延长一段时间。对于柔性屏的发展,我认为要定义柔性做到什么程度,比如像易拉宝,哪一天要把这个东西卷成易拉宝,带到另外一个地方,电一插就出来了,这个就是柔性OLED最终产品。目前柔性屏还是一个中间产品。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你的意见起码5年以后。你们这边说3年后的,谁愿意来发言?
深圳市国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欧木兰:你所说的这个标准是说真正的柔性屏何时能问世,但问世跟实现大批量量产还是有差别的。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我改一改,那就说量产。
深圳市国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欧木兰:每年我在美国看CES展,我认为在柔性屏方面三星算是有一定量产能力的,等于上游的技术和材料已经解决了。但是要说卷起来的柔性屏可能就要5年后。要卷起来,五年后还有一点难度。国内开发卷起来的柔性屏还需要一点时间,大批量量产要到5年后,3年时间太短了,还是有很大技术瓶颈。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顾教授,你是从台湾来的学者,你认为是长一点还是短一点?
台湾明新科技大学教授顾鸿寿:我跟欧总的想法是一样的。我刚才误认了问世这个定义。要实现显示屏卷起来,需要上下游配套起来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是简单的弯曲,三年内就可以做到大量应用。但是卷曲式柔性屏的话,可能就要5年后,中间需要很多技术配套,供应链发展起来,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你的意思是不光是屏的问题,比如说电池也要卷,其他的部件也都能卷?
台湾明新科技大学教授顾鸿寿:对!不单单是屏的问题,还有相关配套配件,还有制造过程中,设备也是主要的问题。
黑牛股份总裁张德强:关于这个问题,我更乐观一点。如果用三年来看的话,目前在建的生产线应该具备这个能力,要不然就来不及了。反倒刚才顾教授提到的问题,目前业界已经有解决方案了,偏光片功能已经有解决方案了。目前产线可以具备这样的能力的,最终反倒在应用场景设计上,是不是就是一个易拉宝卷起来呢?只要这个明确了,一定能做到,关键是应用端是不是真的一定需要它卷起来。目前生产端有这样的解决方案。我是更乐观一点。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我同意张总的观点。我们面板这个行业发展应该比较超前的。如果市场提出这种需求,我认为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我曾经问过一位专门做产品研发的日本专家,当柔性屏大量投放市场,可以完全实现柔性卷曲,那具体应用是什么?他没能回答我。大家也可以想一下,真正的柔性屏,目前有没有特别好的应用?
黑牛股份总裁张德强:我们展位在1A32。我们也做了很多柔性屏,昆山5.5代AMOLED线扩产就是柔性AMOLED。我们做了一个音箱,音箱周围一圈用柔性屏卷起来,随着旋律,就会动。另外我们做了一个珠宝盒,把钻戒放进去,周围也是弯曲的,其实就是手机上用的屏,可以卷成一个新的形状,播放结婚照片、视频,是非常温馨的回忆。钻戒买得起,这个盒子就一定买得起。目前已经有专门做礼品设计的咨询这个事了。如果真要特别柔,就当报纸看了。是不是有一些别的市场等待我们挖掘?我们能不能找其他的应用市场,先发展壮大。
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执行院长孙小卫教授:柔性屏真正更极端的是可折叠,还有卷成卷。柔性屏只有做到极端后,才能真正体现柔性的意义。目前柔性主要还是一个噱头。你首先得想出一个应用场景,比如手机屏,要让它稍微弯一点,从应用的角度来说,并不是一个杀手级应用。任何一个东西要真正能像易拉宝一样卷起来,出游可以方便携带,才有真正的意义。如果只是稍微弯一点,没有太大意义。目前我们想不出一个场景必须让它弯一点,这种应用非常少了。因此,真正的柔性屏还要走很长很长的路。
黑牛股份总裁张德强:不管怎么样,市场作出了选择,还是要尊重客户的选择。你说是一个噱头,没有问题,但是曲面后,大家愿意用了,都在买,好像感觉应用上去了。另外,折叠和随便揉是终极的柔性形式,折叠了是不是一定能改变大家习惯呢?能不能成为一个标配?不知道,还是要看市场和消费者选择。只要选择了,赚钱就行。我是这么一个观点。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沈院长,柔性做大尺寸有意义吗?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研发总部模组工程研究院院长沈思宽:大尺寸超过100英寸以上做折叠好用一点。好入户,方便贴在家里墙壁上。说句实话,100英寸以上电视要入户比较麻烦,都得用吊车、拆窗户。如果可折叠、可卷曲,谁家都能进了。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大屏更遥遥无期了,小屏还要5年。我们搞玻璃的葛老关心这个事儿,20年内搞不了,我玻璃还可以持续20年。
台湾明新科技大学教授顾鸿寿:不可能全面替代,可能只是部分替代,因此玻璃还是有生存空间的。刚才张总(张德强)讲得很对。我刚才讲柔性屏涉及上中下游产业链配套,应用端当然也非常重要。我认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还有北京的冬奥会,对新显示技术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为什么苹果要推OLED?韩国推Flexible OLED?我研究显示器很久了,目前显示技术竞争已经转移到韩国与中国大陆之间,韩国要拉大跟中国大陆技术上差距,但中国大陆紧追不舍。中国大陆最大的优势在应用端,比如智能手机,柔性屏技术一旦成熟就可以快速应用到智能手机上,然后技术成熟后,就会进入大尺寸显示应用。但是大尺寸显示要百分之百取代玻璃,应该不可能,最多5:5的比例,因此玻璃还有存在空间。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显示技术是百花齐放,大家都可以好好活着。谢谢!时间关系,再换一个话题。量子点也是这几年比较火的话题,但手机上好像没有什么应用。智能手机市场被AMOLED蚕食,LCD色域确实不如AMOLED漂亮,那为什么不用量子点改善一下?
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执行院长孙小卫教授:目前量子点主要技术应用于背光,主要是量子点膜。因为量子点本身是人造的原子,原子是不稳定的东西,肯定要形成化合物变成稳定材料。人造原子不是很稳定,除非放置在惰性气体的环境下,否则很容易被水、氧侵蚀。如果量子点做背光的话,假设直接放在LED荧光粉这样用的话,还有很强的蓝光照射,而蓝光照射会产生光化学反应,更容易加快老化。因此,如果背光用量子点膜的话,就需要让量子点膜上下表面稳定,进行相应的保护,但保护之后的厚度却增加了,大概到0.5毫米,当然实验研究可以做更薄一点。量子点膜的厚度对电视没有太大关系,但对智能手机就影响很大。智能手机追求的是轻薄化,但是加入量子点膜后,厚度增加了,成本也增加了,却只能得到一点色域的提升。这不是一个增益,可能是一个损耗,而且花钱更多。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技术,是南方科技大学研发的。我们展台上也展示了两台智能手机,就是把量子点直接放在LED上,这样背光厚度基本上不会有太大变化。当然,这种技术还存在一些稳定性的问题。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现在能达到多少个小时了?
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执行院长孙小卫教授:上千小时还可以。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如果上万小时就可以用了。
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执行院长孙小卫教授:如果实现On-chip LED,就可以在手机上应用了。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下面还有一位刘总,你解释一下为什么手机不用量子点?
昆山超绿光电有限公司刘鸿达:我先说一些我知道的讯息,不一定是最新的。量子点用到手机上会存在2-3毫米的四边无效区域。目前手机左右两边窄边框要求非常严格,而量子点材料形成2-3毫米是无效区,左右就多了6毫米,光这一点就过不了关,另外还会增加厚度。这是结构上无法用在手机上最主要原因,稍微大一点尺寸产品就没有太大关系,但是有成本上问题。我们后续会把我们技术推到中大尺寸应用上,比如电视机、车载上。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请介绍一下你自己。
昆山超绿光电有限公司刘鸿达:我来自台湾,我叫刘鸿达,来自超绿光电。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你们的技术可以让色域最高可以做到135%,而且不用量子点,也希望你取得成功。
昆山超绿光电有限公司刘鸿达:我们后面会研发超省电技术,可以省30-30%,希望明年可以做出来。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色域大幅度提升,而且还很省电,那LCD又可以战胜一个会合了。
昆山超绿光电有限公司刘鸿达:OLED电视机三五年内根本没有机会,光是残影问题就很难解决。iPhoneX就是出现了残影问题。谁会买一个1万元手机,只用两年就出现影象残留?花20万买一个55英寸电视,过了一年以后,或者不到一年,就发现残影问题,而且人家说这是正常问题,还不能退。因此,短时间OLED用在手机上的机会比较大,至于大尺寸一定是液晶,因为它最成熟、最稳定的显示技术。至于怎么样把LCD颜色做到很鲜艳,方法太多了,而且相对成本都很低。OLED电视卖20万,LCD可能只要卖3000元就可以了,因为成本只有2000元。在大尺寸,OLED根本不是液晶的对手。这个结论已经很明显了,大家不用想了。除非OLED做得很便宜,但是短时间不可能。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这样又给我们LCD增加了一份信心。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回到讨论大尺寸背光的话题。量子点材料应用到背光以后,对电视机比较合适,对手机也能用。下一个问题,我的理解是,真正的QLED是直接把量子点做在发光材料里,也有很多相关的技术研发。应该说,OLED相关的工艺要改成量子点作为发光材料。这个大家都了解,也有很多期盼。大家都期待,让量子点直接发光。下面问题是真正的QLED产品什么时候能够上市?我先问一下孙教授。
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执行院长孙小卫教授:QLED是大家满怀希望的,但真正的QLED上市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有机OLED有缺陷,因为蓝色磷光材料稳定性不是很好。因此,我们都期望量子点把蓝光缺陷补上,但是量子点蓝光也碰到这个问题,寿命非常短。前一段科技部有一个项目,也就做100个小时,这算比较长了。因此,真正的QLED确实还需要一段时间。而且,现在QLED研究主要在实验室,要真正到大规模生产,现在真不敢说什么时候可以生产。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京东方做了一个真正的QLED样品,那个情况怎么样?京东方怎么考虑?请陈总介绍一下。
京东方首席市场销售官/高级副总裁陈任桂:我真的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不好意思。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今年在SID会议上,有企业表示做出来了,效果不是很好,只是说这种方法做出来了。
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执行院长孙小卫教授:QLED其中一个优势是色域广。但是如果是蓝色的话,我可能希望蓝色在450纳米,就是真蓝,而不是所谓的天蓝、浅蓝。如果QLED牺牲一些色域的话,也可以把波长调长一些,更接近绿光,这样寿命也会长。当然,QLED还有一些问题存在。如果用量子点的话,可能波长就需要更长一些,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生产的情况。还有一个问题,量子点蒸发不了,只能喷涂。这个问题也需要解决。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TCL是QLED的阵营,你们是不是认为QLED强一点?
TCL工研院顾问朱昌昌:目前大尺寸OLED很不成熟,价格也比较贵。LG Display主要采用白光OLED技术,性能上会受到一点影响,还不如LCD+QLED背光源好。所以,我们在电视技术的发展上,仍然选择量子点作为背光源。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印刷显示是第二步,你估计要多久?
TCL工研院顾问朱昌昌:目前印刷的QLED材料还不成熟,而印刷的OLED材料却基本上成熟,尤其是蓝色材料,寿命已经接近实用阶段。像杜邦、默克等企业的材料都算比较好。所以,用印刷技术做OLED,肯定是比较早。我认为,2020年将会有40英寸或者55英寸印刷OLED样品出来,2025年以前可能会实现投产。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因为接触过或者正在做QLED方面研发的几位专家老师都介绍了,因此替代问题就不举牌统计了。通过他们介绍已经可以看出来,大家都是希望QLED早点成熟发展,但目前还没有特别成熟的材料,工艺上也没有完全解决,可能还谈不上替代。
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执行院长孙小卫教授:我们做科研的,一定要比工业界更超前一点。大家一定要相信这个技术。显示技术有一个进化过程,最早从CRT开始,到TFT-LCD,2010年OLED出来,而当大家还在争论OLED与LCD谁输谁赢,QLED又出来了。这是显示技术发展的路线。肯定也有新显示技术出现。什么时间出来说不清,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这个好!让我们有憧憬,有想象空间。这就是行业魅力所在。我们换一个话题:Micro LED。等几天,薛老师就要举办全球首届Micro LED会议,而且要把所有这个领域的大佬请来。那您先说说未来Micro LED会怎么影响显示格局?
南京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副会长薛文进:我们下周就要开这个会。Micro LED现在很热,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关注有几个方面:一是产品发展。我们都在争论LCD跟OLED。实际上新的前沿技术也一直在发展,OLED面临的问题是前有阻击,后有追兵。OLED发展稳定期可能还有一段时间。“后有追兵”就是说,OLED是一个有机材料,真正意义上的QLED做无机材料,更有优势。QLED研究开发还是很热,特别是无机材料作为电子发光的。有些企业或研究机构采用有机、无机混合,但最终目标是采用纯无机材料。从电子发光角度来看,QLED是一个很重要发展方向。
另外一个就是Micro LED。一讲到这个概念,就跟LED特性又联系在一起了。大家对LED很熟悉,其主要应用,一是室内外大屏幕,二是LED背光,但是像素点都很大。目前LED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小间距。所谓的小间距基本是2毫米以下,做到1毫米。LED作为大屏显示,具有超高亮度的性能,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如果LED尺寸也能像我们做LCD、OLED一样,LED本身特性又能保持,这是很有想象力了。我们争论OLED与LCD亮度、响应速度等问题,对LED来说都不是问题,OLED也不是LED对手。
如果克服Micro LED的缺点,这是一个很好的技术,而且这种技术的基础比较成熟,不像CRT发展到LCD,把CRT从头到尾彻底打败,进行所谓产品全部淘汰,没有任何继承性。Micro LED不是这样,它建立的技术基础包括三大方面:一是LED本身,技术逐步向薄膜化发展。二是TFT已经是很成熟技术,既可以应用于LCD,也可以应用于OLED,同样也可以应用于Micro LED,作为背板技术继承下来。三是LED技术可以继承。从微型化、薄膜化,集成电路技术同样可以继承下来。三大领域技术已经发展到现在这么高的水平,在这个基础上集成Micro LED技术,一旦问世,其发展基础是很好的。
现在问题是要把Micro LED做到微米级,如果蓝宝石衬底进一步小型化,能不能继续做下去?单晶硅技术,硅片一些外延技术能不能应用到微型化上?最关键技术是驱动与LED本身连接对位,3000万个像素跟TFT一一精准对位。这就是巨量转移技术,对量产是很大考验。因此,很多大企业、LED企业、面板企业以及初创企业都在原来技术上,进行相关的技术测试,检测每个像素的补偿,提升产品的良率,但是Micro LED到真正量产还有相当的距离。
然而,Micro LED是值得重点关注的新发展动向,技术做到什么程度?对技术的评价还存在什么问题?量产还有多大距离?良率能不能做到我们希望达到的程度?我希望大家关注一下在南京举办的首届Micro LED显示的高峰论坛。这个论坛由九大协会联合主办,邀请了12位重量级的讲师,包括国内的著名的郑有炓院士、欧阳钟灿院士。目前台湾在Micro LED投入最多的技术资源,希望用Micro LED超越LCD和OLED,而且也取得很大进展。四位来自台湾的讲师、最有名的美国Micro LED咨询公司——Yole Developpement高级分析师Eric Virey以及德国的知名讲师Alexander Loesing将作演讲。还有孙小卫教授将做一个关于量子点与Micro LED结合的报告。我们希望这个论坛能引起各界的关注,在布局LCD、OLED的同时,关注新的前沿技术发展。谢谢!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谢谢薛老师。Micro LED比较热。今年夏天台湾也举办一个专题会,那请信阳把台湾情况介绍一下。
台湾显示器产业联合总会副秘书长王信阳:目前台湾LCD和LED产业基础还是比较深厚的。今年我们协会开了两三次闭门会议,特别针对怎么解决目前的问题。现场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和想法,设备问题最多。大家都想怎么解决设备问题。从思维上来讲,LCD和Micro LED要考虑的问题不一样,LCD透过曝光方式直接考虑,Micro LED则需要巨量转移技术,至少是1-2万颗整体转移,这对设备提出了很大的技术挑战。AOI检测设备也需要快速解决。另外,还有IC的问题,但IC问题可能会解决得稍微快一点。事实上,半导体、封装技术都要进一步研发,真正要看到量产Micro LED,可能至少要等三年时间。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台湾Micro LED做得还不错。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刘教授也是这方面专家。你简单说说你的科研成果。
南方科技大学刘召军教授:谢谢孙老师。我们南方科技大学是南京首届Micro LED显示高峰论坛两个承办单位之一。关于Micro LED,刚才薛老师介绍了很多,我做一点小的补充。我认为LCD会被取代,但是不一定被OLED取代。在视角方面,Micro LED肯定不会有问题。对比度方面,Micro LED也是可以做得非常高。在响应时间方面,Micro LED响应时间已经达到纳秒级别。在显示方面,Micro LED优势非常明显。同时,Micro LED不仅可以做显示,还可以做光通信,普通LED芯片闪动频率到G赫兹以上,Micro LED是10G赫兹以上。Micro LED色域没有问题,厚度也可以做得非常薄,至少微米为单位,但价格现在没有办法评价,因为没有量产。
刚才孙老师也提到超大屏拼接。关于超大屏拼接,索尼已经做出相关的展品出来。未来,我们可以不需要电视,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电视呢?Micro LED直接做成一堵墙就行了,还能省建筑材料。从这个角度来讲,超大屏拼接的点距300-800微米左右,电视大概是100-300微米,智能手机大概是50-100微米。如果Micro LED能够用在手机上,全世界所有厂家产能全加起来都不够。如果有了这个突破点,厂商将会不断扩产。在微显示应用方面,目前Micro LED主要应用于智能手表、智能眼镜、AR/VR显示,当然LCD与OLED也可以应用于微显示,比如背景环境为黑色的AR/VR,但是在环境光条件下,LCD与OLED的亮度可能都不够。在这种情况下,Micro LED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亮度至少几万nit。Micro LED光电特性是直线的,只要降低驱动电流就可以实现。在南京Micro LED高峰论坛上,孙小卫教授会介绍Micro LED与量子点是一个非常好的结合,量子点蓝光做得不好,但是Micro LED蓝光做得最好,450纳米的效率是最高的。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时间关系,不展开说了。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如果要讨论下去,可能大家有很多话题。后面还有两个话题。2019年中国大陆显示产业规模超越韩国,位居世界第一。对中国大陆显示界来讲,达到第一是不是就达到目标了?目前中国显示产业还面临很多新的问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本来这个问题要展开请大家讲的,到底做什么?但是时间关系,不讲了。我觉得我们这次论坛应该提出这个问题,大家共同来思考。我们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比如各种新的技术,后面会陆续推出来。在新技术方面,我们不能落伍。中国在这么大的产业规模和应用端支持下,能不能做出引领潮流的应用?今天我们只是把题目提出来,留到下次讨论。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最后盘点一下深圳两条十一代面板线、两条8.5代线、一条5代线,无论规模大小,全球都是第一,同时拥有TFT-LCD、AMOLED、量子点、柔性显示、激光显示、印刷显示、Micro LED等多种技术,同时还有玻璃基板、偏光片、掩膜版、ITO玻璃、背光源、模组、触摸屏、驱动IC、工艺装备等上游产业支持,拥有电视、电脑、手机、车载电子、可穿戴产品等下游应用支撑,是全国乃至全球显示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城市。下一个问题,深圳怎么样保持领先地位?最后请两位,一位是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执行会长许生先生。作为会长,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保持深圳的领先地位?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执行会长许生:实际上,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我想今天在座的很多企业以及行业协会领导都跟深圳有一点关联性。深圳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涌现了像华为这样的全球500强电子制造性企业。在显示领域,除了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之外,大部分企业规模还是不够大。我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是做一种思想碰撞,对产业深层思考,但是从企业创新角度来看,也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原创的能力越来越弱。但今天我们看到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南方科技大学教授也参加到今天讨论中。最近,深圳一直在探讨一个问题,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新一轮发展中保持领先创新能力。一方面,可能是面向的全球创新。最近深圳市把很多研究院设在国外。另一方面,深圳在科研资源方面,比如研究院和教育资源相对来讲匮乏一些。在创新能力方面,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新的一轮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需要的是更多的原创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大企业、科研院校可以发挥很好的推动作用。对于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政府需要建设相关的科研平台,工信部也将在不同的领域进行扶持。在显示领域,广州聚华已经列入国家战略中,但深圳还没有企业列入。我个人认为,未来深圳要继续保持领先,一个方面要把国际资源和创新资源融入进来;另一方面加强产业资源互动和联合创新。未来,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将在产业互动和协同创新上多做一些工作,向政府多建议一些发展思路。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愿意和大家共同推动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谢谢大家!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今天在座的有很多来自深圳的企业老总,你们应该在保持深圳领先地位中做出你们的贡献。本来想请你们都聊一聊,但是时间关系,最后请我们一个代表,还是请联得装备聂总做最后一个发言。作为制造装备企业,联得装备公司怎么在保持深圳领先地位过程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深圳市联得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聂泉:我还是三句话:第一、人才;第二、继续创新,加大研发投入;第三、产业链互动合作。我认为产业链互动合作很重要,包括显示行业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以及国际层面的合作。这三点做好,深圳就能够保持足够的竞争力。谢谢!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谢谢聂总。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我们有些题目还没有讨论完,就留到下次再讨论,比如2018年4月CITE展,还有更多机会继续讨论。关于深圳如何保持领先地位,行业要当老大,最主要的是人才、创新、合作,这三点非常重要,这不仅对深圳,对全国显示行业都有借鉴意义。未来,我们按照这三个大方向推动深圳显示产业持续发展。谢谢大家!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高峰论坛到此结束,请大家最后合影留念!谢谢大家!
高峰论坛合影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