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量子点技术不断成熟应用,各大量子点材料厂商也加大了相关布局,特别是无镉量子点、印刷量子点以及电致发光量子点的研发。在CIDC2020——量子点显示技术产业峰会上,全球主要量子点材料生产厂商Nanosys马瑞青博士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以“量子点电致发光显示器的商业化竞争”为主题,分享了Nanosys在量子点膜、无镉量子点、印刷量子点以及电致发光量子点上的研发进展情况。
Nanosys马瑞青博士
马瑞青表示,目前Nanosys在量子点材料领域处于领先的地位,核心技术专利超过650个,在美国硅谷具备年产50吨的量产能力,与世界知名面板生产商或者电视品牌客户均有紧密合作。
“2020年超过120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使用了量子点技术。”马瑞青介绍,目前量子点技术主要以量子点薄膜的形式,应用于LCD。他表示,“量子点薄膜技术之所以能够这么成功,主要在于它对LCD的生产流程没有任何干扰,仅在背光源上加一层膜,以及把背光板换成蓝色。”
在大尺寸OLED显示技术路线上,三星显示决意要独立领跑QD-OLED产业化进程,将其作为大尺寸显示发展方向。马瑞青介绍,“QD-OLED是指将量子点(QLED)与OLED相结合的显示技术,三星研发的QD-OLED技术是以蓝光OLED为底光,然后激发红色、绿色量子点膜,形成红光和绿光,最后与蓝光OLED一起形成RGB。”
相对于OLED,QLED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量子点更加的稳定,能够对色彩进行极大的优化,兼容了有机和无机发光材料的优势,无论是激发方式还是发光性质都是非常优秀的。
马瑞青也指出,“量子点比OLED的发光效率更高。虽然电致发光效率要比光致发光效率低,但是它产生红和绿颜色的转换过程效率非常高。因此,QD-OLED的发光效率会比白光OLED的效率高很多,同样的亮度的寿命也会更长,制造工艺相对也容易得多。”
在QD-OLED技术研发上,三星是最积极的厂商,计划于2021年量产。但马瑞青表示,QD-OLED技术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主要体现在:一是提升OLED蓝光发光效率;二是采用无镉量子点需要解决蓝光吸收率的问题、厚度限制以及量子点参数上的问题;三是光学层设计与组合的问题;四是设备和生产技术问题。
马瑞青介绍,作为全球主要量子点材料供应商,Nanosys在量子点上主要研发方向有:一是如何研发出更好的无镉量子点,特别是提升蓝光吸收率这个参数;二是开发出应用于印刷显示的量子点墨水;三是一旦量子点技术开始量产,怎么保证在大规模生产的量子点材料能够保持同样的高质量。
在无镉量子点材料研发上,他介绍,Nanosys已经开发出了新的无镉绿色量子点材料,其吸收率比红光还要高很多,“做成薄膜以后,蓝光吸收率比红色的要高出很多。这种材料可以大大提高光的转换率。”
关于量子点技术发展,马瑞青总结,整体来看,以量子点薄膜为基础的量子点显示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电视上;QD-OLED预计2021年会进入量产阶段,但需要解决高效高寿命的蓝色OLED问题与提升无镉量子点蓝光的吸收率。他认为,电致发光的量子点器件具有非常大发展潜力,“目前的量子点技术只是在液晶技术的基础上,优化背光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光致发光,而OLED却是实实在在的区别于液晶的新型显示器技术。但真正的电致量子点发光技术能够实现完美黑色,同时寿命更长、色域更广,成本也更加低廉。”
备注:内容根据现场速记整理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