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海目星携手福州大学攻克Micro LED巨量检测难题

编辑: 2025-05-13 15:33:29 浏览:41  来源:

近日,海目星携手福州大学成功研制出国内首款晶圆级Micro LED芯片非接触电致发光检测工程样机FED-NCEL,有效解决Micro LED行业共性检测技术问题,填补了行业关键领域空白,引领我国高速高精半导体显示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15年开始,福州大学吴朝兴教授团队开展LED非接触电致发光原理研究,随后提出Micro LED芯片的无接触电致发光检测方案,即在外部检测电极与Micro LED芯片之间不接触的情况下实现LED芯片的电致发光。在该模式中,外部电极不是为LED注入载流子,而是用于形成垂直于LED多量子阱层的电场,从而 “隔空”点亮LED芯片。

这种检测方法既避免了传统检测方法在检测过程中对Micro LED芯片造成的物理性损坏,又避免了光致发光检测造成的芯片良品率“虚高”的现象。除此之外,还能避免自动光学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将表面形貌完好但无法发光的Micro LED芯片误判为正常芯片的情况。

2024年,海目星携手福州大学吴朝兴教授团队,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中的“机械-电气-发光-采集”功能模组的设计与整合,以及控制与光电采集信号的同步,成功研制晶圆级Micro LED芯片的非接触电致发光检测工程样机FED-NCEL,突破产业化“最后一公里”。

基于该样机的研发成果,可对红、绿、蓝Micro LED外延片、晶圆(COW)以及转移到临时载板的芯片(COC)进行无接触电致发光检测。

样机高精度、高稳定性、高效率的技术特点,极大提升了工艺良率水平,降低制造成本,为我国Micro LED产业提供了本土化的解决方案,以高质量创新助推行业跃进。

 

■ 检测实例:

红光COC氮化镓Micro LED芯片检测

红、绿、蓝COW氮化镓Micro LED芯片检测

由图可见,晶圆级Micro LED芯片的非接触电致发光检测不受芯片位置影响,可以较好地隔空点亮芯片。

据了解,海目星身为新型显示产业链上的领先企业,不断在全球赛道中抢占技术高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024年7月,海目星与福州大学合资成立深圳海纳半导体装备有限公司,聚焦各类新型显示及第三代半导体检量测设备,为提升行业良率提供高速高精的解决方案。今年4月,海目星还与闽都创新实验室正式成立“半导体检量测装备研发中心”,进一步深化产学研融合,赋能半导体显示产业创新发展。

海目星、闽都创新实验室成立研发中心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