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镜已成为继智能手机、智能手表之后,又一有望达到万亿级市场规模的智能终端产品。
根据Counterpoint发布的《全球智能眼镜型号出货量追踪》报告,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110%。而另一家调研机构IDC则预测,在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将达到290.7万台,同比增长121.1%。
(图片来源:Counterpoint)
可能很多读者都没有意识到,曾经不被看好的智能眼镜,正在逐步成为智能终端市场中的新势力。
在早期,智能眼镜一直是一些极端数码发烧友才会自掏腰包购买的产品,可以说是小众中的小众。更别说以前的智能眼镜功能十分单一 —— 很多厂商只是在眼镜上加了一个小摄像头,就敢自称「智能眼镜」,不仅功能鸡肋,价格还不便宜。
而目前国内市场的智能眼镜主要分为音频拍摄眼镜和 AR 眼镜,前者是整个智能眼镜市场的销量主力军,也是诸多智能眼镜品类中使用门槛最低、售价最亲民的品类。
目前的AI眼镜主要通过语音对话、简单触控等方式交互,可实现智能问答、导航、翻译等功能,配备摄像头的AI眼镜能拍照、摄像;带显示功能的AI+AR眼镜还可通过视觉输入更多信息,融合增强现实、智能交互等多模态技术,形成更沉浸式的体验。
与其他可穿戴设备相比,它比智能手表更贴近感官、交互更便利,比AI PIN等新型硬件接受程度更高。
(图片来源:小米官方)
细分品牌来看,小米显然是推动智能眼镜销量的背后功臣之一,其发布的AI眼镜虽说从产品力层面来看,算不上特别出彩,但依靠小米强大的号召力和出色的用户粘性,让不少用户知道了智能眼镜的存在。
根据小米官方账号的设备激活数据显示,截止2025年7月2日(6月26日发布),小米AI眼镜的实际用户激活数量已突破三万台,成功创造了中国AI眼镜销售速度的全新纪录。
手机厂商还有一个极大的优势: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有更高的话语权。由于长期从事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的生产制造,手机厂商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例如,在芯片采购方面,手机厂商凭借其大规模的采购量,可以获得更优惠的价格和更好的供货保障,这使得他们在智能眼镜产品的定价和市场推广上更具灵活性。
除了小米,华为、界环、雷鸟等品牌在三大电商平台上的销量也非常不错,可见大厂商们自带的品牌号召力确实是新生品牌所无法比拟的。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不过在雷科技看来,目前AI眼镜仍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当多模态互动技术真正成熟后,AI眼镜才能发挥出真正实力。
而在AR眼镜领域,在各家厂商的努力下,也从早期的只能使用外部资源播放影片的「播放器」逐步拥有了自己的特性。如 Rokid 推出的 Rokid Glasses,不但实现了智能提词、实时翻译显示以及导航等实用功能,而且这也是其他形态 AI 眼镜所无法实现的。其二,Rokid Glasses 不仅能「听」会「说」,还能「拍」能「看」,它不只是头上长摄像头,更是一个随身的全天候 AI。
雷科技在体验完 Rokid Glasses 后的评价是「大脑的外挂」,它不是为了展示技术存在,而是为了在工作、生活、娱乐的各种细节里,帮你省力、提效、甚至扩展能力。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再比如雷鸟推出的X3 Pro,它在交互方式上玩出了新花样,支持Apple Watch控制、镜腿五维导航、语音指令以及智能手机控制等四种不同的操作方式,从而方便用户在任何情况下激活并使用。甚至还能基于由通义独家开发的多模态大模型,让用户能随时获得智能响应。
而定位最高的 MR 混合头显,表现就稍显逊色了,新浪财经援引的最新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消费级VR/MR设备零售量同比暴跌25.6%。其主要原因是生态内容贫瘠、佩戴舒适度一般且价格昂贵。
不同于 AI 和 AR 眼镜,MR 头显对于屏幕、处理器和材质的要求更高,以 vivo 刚刚发布的 Vision 探索版为例,其搭载有Micro-OLED双目8K臻彩屏、高通第二代骁龙XR2+平台以及更轻更耐用的镁铝合金材质,在定价方面必然是普通智能眼镜的好几倍,再加上更局限的使用场景,销量不断下滑也是情理之中。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但 MR 头显的作用并不局限于娱乐,它会与手机、机器人等智能设备深度融合,从少数发烧友手中的「玩具」蜕变为千家万户的「必需品」。vivo 正试图通过MR技术,彻底打通人与智能设备的交互壁垒,构建一个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硬件与内容深度融合的未来数字生活生态,其野心绝非仅仅是卖几台头显那么简单。
当然,MR 头显设备想要成为主流,还需要在内容生态方面多下功夫,越来越多的厂商入局,也必然会带来更多的开发者,其应用场景也从游戏、教育,发展到工业、办公,从娱乐向生产力工具渗透。
当然,在雷科技看来,智能眼镜的爆发还得归功于价格成本的下降以及供应链的逐渐完善。
要知道早些年的普通智能眼镜,起步就是三四千块钱,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但现在,基础款智能眼镜只需几百块,日用款也只要一千多,功能更全的光波导款两三千也能拿下。再加上国家补贴政策和电商平台的各种满减活动,消费者能够以更加实惠的价格购买到智能眼镜。
价格的下降,让更多人有机会体验到智能眼镜带来的便捷与乐趣,同时也加速了它在市场上的普及。
(图片来源:小米官方)
不难猜测,随着智能眼镜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产品价格的持续下降,预计未来智能眼镜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尤其是在中国市场,随着本土厂商的积极布局和消费者认知度的提高,智能眼镜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智能手表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个人科技设备。
AI 眼镜凭借强大的 AI 交互功能,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AR 眼镜通过技术升级,在消费娱乐领域大放异彩;XR 眼镜则以其融合性的特点,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智能眼镜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是多元化的,不同类型的智能眼镜产品将在各自擅长的领域继续深耕,
尽管智能眼镜市场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在技术方面,虽然 AI、AR 等技术取得了进步,但智能眼镜的续航能力、佩戴舒适度、数据处理能力等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而在品类知名度方面,智能眼镜作为一种新兴的智能穿戴设备,其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用户对于智能眼镜的功能和价值还需要更多的了解和体验。
在行业规范方面,智能眼镜行业也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标准和售后体系,小雷身边就有一位朋友在购买了某家智能眼镜后,因各种原因被品牌拒保,导致他对智能眼镜彻底失去兴趣,因此智能眼镜厂商在做出好产品的同时,还需要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才能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小雷相信厂商们也会通过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加强市场推广等方式,提高智能眼镜的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
而行业规范的建立和完善,将为智能眼镜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可以预见,在未来,智能眼镜将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智能设备。它将像智能手机一样,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人们带来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生活体验。智能眼镜市场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期待。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