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互联网彩电扮演“价格屠夫”两年将均价拉低三成

编辑:admin 2014-04-12 21:03:16 浏览:687  来源:荆楚网

  在官网上直销,用内容输出上的盈利补贴硬件上的损耗。依靠这种模式,近两年国内兴起的互联网电视厂家将彩电产品的销售单价大幅拉低。有数据显示,国内彩电产品均价两年来被拉低30%。

  前日,乐视发布了首款4K互联网彩电,在4K成像技术运用越来越广泛的当下,50英寸互联网彩电2999元的价格仍然让业界大跌眼镜,不少彩电企业甚至大呼互联网企业的定价“无下限”。

  记者走访武汉本地家电市场发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4K电视主要为中大型尺寸,以索尼、三星、LG等外资品牌为例,55英寸机型售价普遍在万元以上,稍稍便宜的国产品牌如创维、康佳、长虹、海信、TCL的55英寸、50英寸 4K机型售价普遍也在 7000元-8000元左右。

  即便是加上两年980元的服务年费,一台50英寸的4K互联网彩电不到4000元的价格,也几乎是同类国产彩电的一半,这种白菜价让传统厂家难望其项背。

  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三季度至今,国内彩电产品整体均价因为互联网彩电的低价被大幅拉低,整体降幅接近30%。其主要原因和近两年来乐视、小米、爱奇艺、阿里等互联网电视的崛起不无关系。而近日乐视在4K彩电上无下限秀廉价的做法,更是将这个底线再次向下扯了一把。

  是传统彩电行业毛利润太高,还是互联网彩电的成本过低?对此,家电业内观察人士梁振鹏认为,互联网彩电的盈利模式有别于传统彩电生产企业,“彩电是一个竞争比较充分的行业,特别是市场上的主流产品的毛利都不高,之所以两者的售价有如此大的区别,是因为传统彩电生产企业的经营模式以销售硬件为主,而互联网彩电企业则以内容输出为主导,以独特排他性的节目内容赚取广告费,以广告费对硬件的低价进行补贴”。

  互联网业内人士认为,和传统彩电企业不同的是,互联网企业把彩电当做一个互联网观看的入口,而不仅仅是一台机器。这样一来,就在电视机上打造了一个“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互联网生态体系。

  对于互联网彩电的超低价格,受访的消费者大致分为两种,追捧的多半是年轻人,稍显保守的并非不喜欢低价,只是对产品质量和货源尚存疑虑。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