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百纳米级精度与品质把控成本
--让触控、显示生产不容小觑的高精密钻石刀轮
当下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引爆市场需求,电子消费终端市场爆发式增长拉动了触摸屏、液晶玻璃、AMOLED屏等上游材料出货量。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触控与显示技术更大范围融入大众生活,从移动通讯到家居生活,从办公工具到汽车装置,消费者不断追求着科技所带来的便捷及视觉享受。
为此,多家触控与显示玻璃厂商不断在升级其产品,但大尺寸、“窄边框”的显示玻璃加工生产环节表现出更多的挑战和苛刻的要求。
纳米级标准,造就更高良品率
生产商要迎合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需要不断进行科技研发、控制加工成本。关于加工成本,在整个加工过程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步骤--玻璃的”切割裂片”。只有这一步完美进行才能继续下一步的加工,否则之前的加工成本将有所损失,因而“切割裂片”的良品率关系着整条生产线的成本投入。
在这个关键的加工步骤中会使用一个关键耗材--超高精密钻石刀轮。它的尺寸严格控制达百纳米级,其直径最小1.00㎜,齿深能达到1.0μm,也就是说一枚钻石刀轮的齿深是PM2.5颗粒直径的2/5(以上数据来自北京沃尔德)。
关于这枚小小的超高精密钻石刀轮的背后还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超高精密钻石刀轮的故事
2005年后,TFT-LCD液晶板面、基板玻璃、盖板玻璃陆续发展起来,但用切割裂片的产品被国外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垄断性生产和销售,中国不仅每年要花费巨额外汇采购这类产品,还严重制约了中国显示行业的发展及整体竞争力。
中国企业制造不出如此精密的产品?2005年一家北京的民族企业--北京沃尔德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原北京沃尔德超硬工具有限公司)开始对这类产品进行了解。当时,北京沃尔德已拥有超硬材料精密加工的国际领先成熟技术,通过调研判断该产品高度契合公司技术优势,当即启动“超高精密钻石刀轮项目”。
没有加工图纸、设备、参数、工艺,不知道使用哪种材料,如何实现产品特质,在无任何资料、任何制作经验的情况下,生产百纳米级精度要求的产品无疑是困难重重。一切从零开始,沃尔德团队从全球范围内精选料材、竭力利用自身加工技术优势进行研发;经过无数次头脑风暴、成千上万次失败的试验,沃尔德研发团队仍旧执着地研发下去,该项目一度遭到公司内部的不断质疑,经常有砍掉此项目的言论提出。在承载着巨大压力下,沃尔德领军人陈继锋和项目负责人唐文林敢于坚持,并努力保留住“超高精密钻石刀轮”项目,在团队的不懈钻研下,最终制作出第一枚超高精密钻石刀轮。
然而,困难的阴霾并未因为克服了生产困难而退散。国人的不相信、外企的不信任,没有一家公司愿意测试沃尔德钻石刀轮,更不说购买使用。国外能批量生产此类产品的企业屈指可数,更何况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国企业呢?当时高昂的显示玻璃也让相关厂家不愿意轻易尝试,沃尔德又再次陷入僵局。这样的项目是否真的有保留的必要性?沃尔德人常常扪心自问。
好事多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各大企业开始控制成本渡难关。饱受垄断之苦的国内触控、显示玻璃的生产厂家开始加快了关键产品“国产化”进程,一些国内知名企业开始试用沃尔德钻石刀轮。沃尔德终于获得展现自身实力的机会,凭借生产实力,沃尔德以高品质、极高性价比获得国内外众多着名触控、显示玻璃加工企业的认可与青睐,为客户提升加工良率、缩减加工成本,从某种角度来说,也为中国光电显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沃尔德成为中国首家能够批量生产超高精密钻石刀轮的企业,成为世界三大钻石刀轮生厂商。
今天,不断开拓创新的沃尔德依据智能终端设备的发展,能生产出不同齿形、大小、角度的多款超高精密钻石刀轮,以满足“轻薄化”、“窄边框”、覆膜、Bending、Particles、Chipping、曲面等众多加工要求,解决客户难题,为客户创造价值。
这是一个小刀轮撬动大产业的故事。但,故事还未结束……
如约而至的见面
在今年11月的DIC2016中国北京2016国际显示产业高峰论坛上,沃尔德将携最新产品与大家进行关于触控与显示玻璃切割技术与挑战的分享,敬请期待,继续我们超高精密钻石刀轮的故事!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