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行业从不缺乏创新,显示技术的进步促使了电视行业不断发生变革。在液晶时代,“背光源”统领电视产品的几十年时间里,各种液晶电视的优化技术层出不穷,但这些技术并未让电视行业再次发生革命性突破。直到OLED和QLED出现后,显示行业终于可以摆脱背光源,实现自发光,这让电视产品在画质和设计方面的优势都得到了质的提升。如今,OLED的成熟度和普及程度都非常高,而对于刚刚踏入彩电行业的QLED,却鲜有人知。那么,QLED到底为何物?
不需背光源,QLED可呈现纯净色彩。
QLED(QuantumDotLightEmittingDiodes)是一种不需要额外光源的自发光技术,也被称为“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D-LED或QLED),它可以呈现出非常纯净、饱和的颜色。
因为没有背光源,QLED的结构原理非常简单。其发光中心是由硒化镉(CdSe)纳米晶体组成的量子点,量子点层夹在电子传输和空穴传输有机材料层之间,外加电场使电子和空穴移动到量子点层中,它们在这里被捕获到量子点层并且重组,从而发射光子。
QLED的结构可以在460nm(蓝色)到650nm(红色)的整个可见波长范围内调整(人眼可以检测380到750nm的光)。通过调整量子点和器件结构的化学组成,发射波长已被连续地扩展到紫外和近红外范围,从而提供很高的颜色纯度。此外,QLED结合有机发光器件的效率、灵活性和低处理成本,还可呈现更加优秀的显示效果。
国际知名显示和照明解决方案公司QDVision表示,其研发的印刷式QLED薄膜,符合或超过NSTC颜色标准,无需使用彩色滤光片,而且发光能效更高。
QLED元件结构及发光原理
不是所有量子点都是QLED,短时间内QLED还无法商用。
如今,电视市场已经充斥着不少被命名为“量子点电视”的产品,但实际上,目前所有销售的量子点电视还都是液晶电视的优化产品,也就是QD-LCD电视,无法做到自发光,并不是真正的QLED。这些“量子点电视”都使用了光致发光量子点技术,当光致发光的量子被光击中时,它们可以发射出自己本身颜色的光,这些量子与蓝色发光二极管协同工作,为电视背光供电。但是,这存在一个问题,采用光致发光技术的量子点电视,仍然是液晶电视,只是在液晶电视背光源上增加了量子点薄膜发光,液晶显示产品固有的漏光、对比度低、可视角度差、响应速度慢等现象依然不可避免。
当前市场上的量子点电视只是在液晶上覆盖一层量子点膜。
相较于光致发光量子点来说,电致发光技术的量子点才是可以实现自发光的真正的QLED技术,并且,电致发光的QLED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商用。这是因为,QLED的量子点因其容易受热量和水分影响的缺点,无法实现与自发光OLED相同的蒸镀方式,只能研发喷墨印刷制程。目前,QLED技术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存在可靠性/效率低、蓝色元件寿命不稳定、溶液制程研发困难等制约因素,因此业内认为现阶段离商用化至少需要10年以上。
液晶电视无法呈现纯粹黑色,自发光是未来显示趋势。
对于良好的图像而言,对比度非常重要。虽然液晶显示器背光的调节功能可使其接近OLED或等离子显示器的对比度,但是其效果有限,依然不可避免漏光现象。所以QD-LCD电视在黑暗场景表现方面要远远落后于自发光电视。
对于自发光的QLED来说,如果需要一个暗像素来表现黑暗场景,可以直接关闭该像素,这样的话光就不会有多余的光线产生,也就不会出现漏光现象,这是液晶显示器根本无法实现的,即使进行局部调光(“局部”是一个相对术语)也做不到。目前已上市的OLED电视凭借每个像素自发光的特点,所以能达到令人惊叹的黑色显示效果,并通过每个像素的细节表现提升色彩的深度,使画面灵活灵现。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QLED电视并不是电视技术所最终指向的自发光技术。正如前面所述,不过是利用量子点膜的一种液晶电视罢了。在今后,未来显示发展的核心将会是自发光技术,而OLED作为已经商用化的自发光技术,在画质及设计层面上都是完美的。非自发光的液晶显示产品,绝对无法实现源自自发光结构的画质优势和革命性设计。目前,唯一的下一代显示技术是OLED,而它必将引领自发光阵营以及未来显示市场。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