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行业追踪 > 专访报道 >

长虹:抢占平板显示制高点

编辑:wu3416 2011-01-06 17:40:50 浏览:1543  来源:中国电子报

中国电子报 清风

  目前,已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未来重点扶持的对象,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又是重中之重。长虹作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领头羊企业,目前已在平板显示、白色家电、嵌入式软件、数字家庭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在平板显示领域,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长虹已经打造成国内唯一同时发展等离子、液晶和OLED的企业,形成了平板电视“面板+整机”的全产业链。由于成果显著,长虹“立体式布局”的战略思想也为众多业内人士所津津乐道。

  北大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徐明天曾经这样形容长虹:“长虹构筑了一个立体的纵横协力的大平板产业战略发展体系,后劲很足。”

  等离子冲破技术枷锁

  从2007年至今,长虹PDP项目可谓是“好事多磨”。短短3年间,这个“饱受争议”的项目不仅经受了地震、泥石流等自然天气的“折磨”,而且还经受了上游技术、人才、资金等困惑。今年年初,长虹等离子面板生产线终于正式量产。至此,长虹成为国内首家显示器产品线和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也成为我国重要的液晶、等离子研发基地。

  业内人士认为,长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最新一代新型等离子显示屏生产线,实现了“屏+整机”平板电视产业垂直整合,大大提升了彩电工业的国家竞争力。长虹凭借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通过整合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建立新型平板显示的全球化技术研发平台,展开跨地域、跨行业的技术研发协同,形成完备的基础技术、产品技术、工艺技术等多层次技术研发体系,在材料、器件、工艺、检验检测等领域取得显著创新成果。

  长虹等离子面板项目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平板显示技术,主要生产42英寸、50英寸及更大尺寸的等离子屏,形成年产600万~800万片等离子屏模组的能力,预计市场占有率达到17%,进入全球行业前三。长虹等离子屏项目带来庞大的产业集群效应,本土化取得全方位突破,在材料、器件、设备、研发等领域,与国内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全面展开战略合作,与数十家企业、科研单位签订联合开发协议。

  在等离子技术方面,长虹掌握了大量核心技术和约600项专利,绝大部分为发明专利,涉及新型等离子显示屏结构、工艺流程、原材料、电路的软硬件设计等,其中多项属于基础核心专利。长虹已经开始牵头进行多项等离子国家标准的制定、立项工作。相较其他同类平板产品,等离子由于采用自发光,具有亮度均匀自然、色域覆盖率大、响应时间短、可视角度大、动态能耗低、大屏性价比高等优点。长虹等离子整体性能在同类产品中处于国际一流水平;在等离子产业链建设方面,长虹在材料、器件、设备及研发等方面逐步实现本土化,建立完善的本土等离子产业支撑体系,取得持续的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

  据了解,在长虹的努力下,等离子技术目前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在12月1日实施的平板电视能效标准中,长虹新推出的等离子电视全部符合要求。

  液晶模组一体化凸显成本优势

  在一次专访时,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体斌曾经告诉记者:“长虹会不遗余力拓展液晶电视市场。”按照他的说法,大屏幕领域特别是50英寸以上应该是等离子电视的天下,而中小尺寸上液晶电视则更具优势。对长虹来说,涉足等离子屏是企业的战略选择,而液晶电视是迎合当前市场需求的比较实际的选择。

  在液晶领域,长虹选择的是合作。2009年10月,长虹与友达光电合资的长智光电公司正式揭牌,第一批专供长虹的液晶显示屏全面投产。此次长虹与友达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共同组成长智光电,主营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及光电周边产品与相关零部件的生产、加工、组装及维修业务。此举标志着长虹正式介入液晶模组领域。

  记者发现,长虹涉足液晶模组似乎起到了“模范带头”的作用。据了解,长智光电是友达在大陆的第一家合资企业,撷取我国台湾面板龙头与大陆彩电大厂强大互补性。长智光电建立后,友达又陆续与海尔、TCL等彩电企业采取合资的模式进行了合作。与此同时,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和长虹的带动下,TCL、海信等彩电厂商纷纷从液晶模组开始布局上游,华星光电、京东方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也开始布局。

  另外,长虹积极进行“整机+模组”一体化设计和制造。目前,长虹在等离子和液晶电视两大平板产品领域都实现了一体化设计、制造,有效地降低了制造成本,大大地提升了产品竞争力。长虹彻底掌握了等离子面板资源,创新达到原材料级,与日韩企业同步;同时进入液晶模组领域,创新达到芯片级,达到原材料级创新还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就是与日韩企业的距离。通过屏、模组和整机一体化设计、制造,可以发挥产业协同效益,对内实现产品标准化,对外实现产品差异化。一方面,形成更加准确高效的“产-供-销”执行机制,保持屏状态与产品状态的相对稳定,有利于根据消费者需求迅速将新产品推向市场;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中间环节材料、生产、包装、物流、质量和服务等成本。《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努力在新型显示面板生产、整机模组一体化设计、玻璃基板制造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全恩告诉记者:“一体化设计和制造是降低产品成本的有效途径。”

  OLED运筹帷幄倾力研发

  按照长虹内部人士的说法,长虹投资等离子面板被称为“修道”,即无中生有走出一条路来,起初风险很大,但项目进入稳定期后受益也更大;长虹与友达携手做液晶模组被称为“借道”,整合双方资源优势,展开液晶电视一体化设计、制造,降低产业综合成本;而先行投资建设OLED显示屏生产线被称为“循道”,看好一种前瞻性技术,便有意识投入,一旦产业时机成熟,便可以迅速规模化。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阳丹自豪地对记者说:“现阶段,长虹在PDP方面已经做到材料级,在LCD方面做到模组级,在OLED方面做到了预研级。”

  值得注意的是,长虹当初选择上马等离子生产线,也有OLED战略的考虑。据了解,OLED的发展依赖于有机材料的开发与改进,而发展等离子最重要的核心领域就是材料,在材料的研发方面,OLED与等离子是相通的,所以长虹投资等离子实际上就是解决平板电视发展的材料问题。如果长虹在等离子上持续做上5~6年,那么等离子时期的技术研发与人才储备对将来OLED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其有利于更好地解决OLED面临的材料难题。在未来的6~7年内,OLED会成为市场追捧的热点。借发展等离子的机遇为发展OLED作铺垫,这是长虹的战略布局,做好了这两步,将来长虹在OLED领域就能与国外企业并肩而立。

  对于发展OLED产业,长虹旗下的虹视公司主要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将小尺寸进行产业化,第二步是着力发展大尺寸。目前,虹视联合数十家OLED产业上下游的企业,建立了OLED工程实验室,努力打造我国产业链集群优势。虹视OLED项目一期工程PMOLED量产线已于2010年4月1日正式投入试生产,设计年产能为1200万片(以1英寸计算)。2009年12月已启动AMOLED中试线建设,并已拥有完整的PMOLED实验室及AMOLED面板实验室,自主掌握业内领先的金属诱导低温多晶硅部分关键技术,已成功开发出2.6英寸至7.6英寸AMOLED样品。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