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行业追踪 > 专访报道 >

视博革命 中国屏 长虹造

编辑:xiaqiaohui 2011-05-02 10:05:36 浏览:1301  来源:

  长虹从来就是领先的。这一点,历史和现实都已证明,或者即将证明。

  绵阳在当代中国的版图之上,本是个无足轻重的小城,直到长虹的出现,这里开始升腾起工业文明的曙光。长虹的崛起滥觞于军工,辉煌肇始于彩电,并在白电领域加以延续。曾几何时,公众最具认知度和传播度的广告之一,便是那句朴实而又普世的“太阳最红、长虹最新”。国人正是从这句口号开始,逐步走出盲从于进口电视的魔咒。广告本身亦如长虹般,成为经典。随后,长虹“产业报国,以民族昌盛为己任”,阔步前行:1990年,长虹彩电销量居国内品牌首位;此后的每一年,长虹均蝉联国内市场销量第一;1994年,“四川长虹”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1995年,长虹彩电产量累计突破1000万台,同年,第50届国际统计大会将“中国最大彩电基地”、“中国彩电大王”的黄袍加在长虹身上。1996年,长虹空调事业部成立,以彩电著称的长虹开始了集群式“全家电产业链”发展,数码产品、冰箱、电子器件、军民用电源项目相继投产。在很多家庭,主要家电基本实现了“全长虹制造”;有的家庭几代人都在购买长虹,更新换代产品都首选长虹。在他们眼中,“长虹”代表着忠诚、品质、进取、创新,以及国货的全部精神内涵。

  科技一直在进步。人类从不放弃对更高目标诉求的追寻。电视机领域也不例外。平板电视,伴随着3D时代的到来,变得日益重要,甚至是不可或缺。

  但是,中国在世界平板电视领域却一直处在失语状态,其原因就在于:中国缺乏生产平板电视显示屏和控制芯片的核心技术。中国的家电企业,已拥有足够的品牌构建和产能规模,但是核心技术的缺位,令它们只能扮演低端组装者的角色,不能成为这场游戏的主导者。

  这一点,已经成为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公认的危机。

  2006年底,一则消息经媒体爆出,无异于石破天惊:长虹宣布将斥巨资建设等离子屏的生产线。观察家评论,长虹此举,无异于中国彩电业的“核计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长虹等离子屏项目在中国彩电行业中的战略高度,可与1960年代自主研发“原子弹”相提并论。

  长期以来,日本、韩国等平板电视研发的领先国度,对外均实行极为严苛的技术封锁。2003年,日本就明文规定,等离子三面取技术不允许向社会主义国家输出,液晶电视只允许将淘汰的生产线输出。当我国的企业2003年初以天价收购韩国现代的液晶面板业务,于两年后实现液晶5代线量产时,三星、夏普的7代线都已经投入建设中。落后的技术支持,直接导致了国产平板电视在核心技术的使用上长期受制于国外,“屏”一律依靠进口,大量销售利润流失,并不能直接控制平板电视的市场价格。

  长虹等离子屏生产线的上马,将彻底改变这一切。

  PDP项目的主要实施者——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31日,由四川长虹、世纪双虹、MP公司共同出资18亿元成立,其中长虹占股40%。按照虹欧PDP项目的战略规划,在实现量产的基础上将以PDP模组为龙头产品,最终在政府支持下建立“中国PDP产业集群”。

  “在数字化平板化时代,如果长虹还处于简单组装水平,不能掌握上游的核心部件,就不如转型。”长虹集团董事长赵勇掷地有声,他觉得等离子屏的研发和量产,是长虹“该干、能干、值得干”的一件大事。

  长虹选择做核心器件靠的是胆识与魄力,而从液晶与等离子屏间选择后者,靠的则是智慧与担当。

  从全球电视机的发展趋势看,大尺寸、高清晰、健康护眼、节能低碳的平板电视是购买主流。而从业态发展的空间看,目前,全球拥有液晶屏有效专利9684项,发展高速并且成熟,等离子仅为1568项,具有相当的可塑维度。无论从技术来源、生产线规格、产业链配套、国情民情来看,上马等离子项目,是国产电视制造商应当选择的不二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祖恺认为,中国发展等离子具备人才优势,技术上的发展可能远大于液晶,等离子零部件及原材料国产化也相比液晶容易,成本可以大幅下降。摩根斯坦利的研究报告亦认为,等离子的生产成本是液晶的2/3,资本性支出效率却是液晶的2倍,利润将远超液晶。

  2007年4月,长虹等离子项目正式开工建设;2008年中国自主制造的第一块等离子屏诞生在长虹;2009年3月,长虹等离子实现全面量产。斥资20亿元巨款大手笔打造的“中国屏“,已悄然成为国人家中最具现代气息的高端家电。

  “中国屏,长虹造”,在整个世界家电业已振聋发聩。长虹自主造屏工程的启动,将打破外资对平板电视核心技术的强势垄断,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平板电视自主创新体系,搭建自主标准体系,并在一体化设计中大幅加入中国消费者的钟情元素,全面恢复中国彩电产业在世界高度的话语权,续写CRT时代的中国式辉煌。

  长虹,将成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轨进程中,一道绚丽并伟大的光束。

  人才战略,是长虹等离子工程中的关键要素。领先的长虹,吸引着领衔的人才。严群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严群,上海人,1990年复旦大学原子物理学硕士毕业,进入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范德比尔特大学攻读固体物理学博士。1995年,严群进入田纳西州橡树岭美国国家实验室。两年时间里,他开发了通过离子与表面相互作用显示具有顶层敏感度的表面结构和电子态的特征的新技术。通过位置灵敏探测器、电子能谱仪(CMA)和多电荷离子源研究多电荷离子与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研究多电荷离子-离子碰撞和电荷互换作用设计了低能离子束系统,使用飞行时间(TOF)质谱仪测量低能量多电荷离子撞击的情况下材料溅射率。

  1997年,严群加盟PLASMACO,2004年正式改名为松下等离子显示器美国试验室(PPDLA),开始了与等离子的“亲密接触”。作为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高级研究科学家,严群负责下一代等离子显示屏(PDP)的研发和改进以及现有屏的生产工艺及开发新材料、新结构和新驱动波形,发明了数项用于等离子显示屏的新材料、特殊单元结构和驱动波形;开发用于评估交流等离子显示屏中关键材料和放电现象的关键测试技术;建立材料分析试验室和光学分析试验室;开发PDP用电子束和溅镀薄膜工艺,并申请了四个关于PDP新材料、新屏结构和新电压驱动波形方面的专利。

  从局部器件到整体研发,走过13年的技术之路,今天严群已经成为国际显示行业领域PDP开发方面的权威学者。在材料开发、等离子显示屏研发、真空系统设计、薄膜厚膜工艺开发、材料和光学分析、光学系统开发和消费电子产品制造领域拥有丰富的专业经验;熟知设备设计、维护、计算机控制、数据采集和分析试验方面技能。2009年,严群加盟长虹,任等离子技术首席科学家,并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同时兼任国际信息显示学会(SID)自发射显示器项目委员会委员、IEC平板标准工作组专家等社会职务。

  近日,本刊记者在四川绵阳长虹总部专访了严群博士。

  高端对话

  记者:作为世界等离子领域的著名专家,您回国以及加盟长虹的动力在哪里?

  严群:中国一旦做成PDP,这对国际PDP行业的影响将是举足轻重的,因为中国做PDP是代表一个市场,而不光是一个产业。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很愿意回国做几年,看一看,我能不能为这个产业,这个市场做更多的贡献。这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是很振奋的事情。从多种角度考量,我选择来到长虹。

  记者:长虹斥巨资打造等离子电视的核心器件,作为首席科学家,您如何评价这个战略?

  严群:等离子产业对中国来说,是非常值得做的这么一个事情,因为它一方面有钱可赚,尽管前期投资会很大,但相对液晶来说则要小上很多,风险也小;另一方面,我特别清楚的是,等离子技术是有着非常好、非常远的发展前景。我打个比方,液晶技术的成熟度差不多是大学毕业甚至已经进入博士阶段,等离子技术还处在一个幼儿园或是小学阶段,液晶的技术已经很成熟,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有限。等离子技术的发展空间很大。长虹选择做这个产业,不光将支撑起整个中国的PDP,对一个企业来说,也把整个研发核心器件的实力升级、提高上来了,为下一代的显示技术或者说电视技术提供、储备很大一批人才。这是有无限遐想空间的事情,不是短期行为,而是放眼长远。

  记者:据我观察,其实国内很多平板电视品牌并没有如长虹一样,生产核心器件。

  严群 :对,国内真正意义上做我所说的平板,或者叫“屏”的,至今为止只有长虹一家。拥有自己的“屏”非常重要。一旦你有了自己的平板,那么你就等于掌控了相当的行业话语权,整机成本就可以下降很多,不光是长虹受益,其它中国企业也可以从中受益。同时呢,这不光是为PDP服务,也是为液晶服务,因为液晶跟PDP是竞争的,你的PDP价格低的话,液晶必然会降下来。所以长虹此举无论对国家,对企业,对行业,还是对消费者层面来说,都是非常好的。另外我觉得,长虹做了这个事情以后,能够为国内平板的研究建立一个很好的环境,这样就有更多人愿意回来,加入这件伟大的事情。

  记者:我们现在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在等离子核心器件研发生产上,还存有多大差距?

  严群:应当客观地说,我们跟人家的差距肯定是有,因为人家做了十年,我们才刚刚开始。但是我们进步很快,别人是在走,我们是在跑。现在,从最新的技术把握上来说,长虹是绝对没问题的。其实很多国际上的关键技术就是我搞出来的,然后日韩的一些专家还在咨询我。下一步,我们还应该会引进更多更好的人才。我说了,等离子总体技术还在读小学的年纪,还有很大空间可以塑造,也有很大的冲劲,我们完全可以冲到前面去。这一点,作为科学家,我从不怀疑。

  记者:您在美国多年,对中国当前彩电业市场有何评价?

  严群:我对中国彩电市场现在还是担忧的成份更多。为什么呢?一方面,我们的宣传存在误导,或者说宣传没有完全到位。中国人很多分不清楚等离子与液晶之间的差别,尤其是消费者对等离子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好处缺乏透彻的了解,而销售终端很多在恶意诋毁对方,造成不良竞争。比较确切的应该是,等离子和液晶它各有各的优点,我们不能说谁好谁坏,去说等离子会完全取代液晶,或者液晶电视能完全取代等离子。

  记者:等离子最大的优点在哪里?

  严群:等离子电视它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家庭影院,作为一种3G终端。你能很好地享受视觉效果、听觉效果,不拖尾,反应快。如果作为影像接触,它是一个最佳的选择。等离子打的是健康牌和视觉牌。

  记者:事实上,“屏”一直是国产平板电视的一个瓶颈。如果长虹打造的“中国屏”持续量产,是不是说这个瓶颈就能打破,国产PDP的生产规模会井喷或者说爆发式增长?

  严群:这个问题好。我可以说,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我举个例子,松下。我们都知道它在2012年想要把在中国的产业扩充到原来的5倍,它看中的是什么?就是中国产业链的成本会比日本的低。它为什么会看中这个?其实就是看中了我们在做这个事情,所以它也预计我们可能过几年要把这个国内的产业链拉起来。说穿了,我们现在也利用他们现在这个想法,叫它们也得出点力,不是光我们长虹这一家来扶植这个产业链,这个产业链你也会获得好处的,你也得出点力,最终共赢。

  记者:这是很有新意,也很有远见的一个想法。以前是国内的厂商希望一起打通这个产业链,把国际品牌赶走。现在我们是和国外的这些品牌一起来做,最终实现双赢。

  严群:对,这是个全新的概念。做整体电视产业的企业并不多,如果我们之间再恶性竞争的话,对整个PDP产业不好。只有大家抱团,抱团做的话当然是利益大家同享。但是我觉得,我们国内的利益可能会更多一些。其实国内国际品牌间,品牌存有定位的差异度,产品有互补性,市场侧重点也不一样,所以没有什么大矛盾,这叫“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现在是大家应该抱成团的一个阶段。作为从美国回来的科学家,我觉得长虹做得很大气,很有胸襟,让我看到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有社会担当和全局意识。

  记者:如果不上马等离子屏项目,不去做核心器件研发量产,会有什么后果?刚才我们一直在说正面的,积极得影响。

  严群:那中国的彩电制造商简直都成了组装工厂了。就像我们中国以前的VCD产业,怎么死掉的?就是这样死掉的。因为你不掌握核心技术,不掌握关键器件。VCD关键的芯片软件都靠外购,以至于外资企业,你像欧盟的企业,它要芯片长多少多少美金,让你的VCD产业一下子就崩盘了。VCD到DVD也是一样。所以在产业链上,你不掌握核心器件,光掌握生产,你就没有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竞争力可言。

  记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长虹的作法,让中国平板电视挺起了脊梁。国外企业想要操控这个市场,变得没那么容易了。

  严群:长虹的造屏行动,改变了中国完全依靠外资进口品牌屏的局面,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为什么国家反复提到自主创新,要从国家战略角度对这一块儿特别强调?这确实相当重要。第一,关键技术你要掌控它,要有自主知识产权,要有专利,光有钱是不行的,光有钱是买不过来的。第二就是对我们企业的整机发展有一个好处,能够实现一体化,从前头的面板到最终的整机。原来我们到这个厂家采购面板,到那个厂家采购面板,这样的话不一个标准嘛,会导致成本高,产品的技术状态很难保持一致。通过这样形成一体化的生产和制造,可以保证产品的成本和市场的技术状态,保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长虹的作法,将让外资垄断成为历史,真正提高中国家用电器的核心竞争能力,改变原来缺屏少芯的危机局面,实现企业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型的一个目标,保持中国家电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姿态对于世界很重要。

  不光是在等离子领域,事实上,长虹这几年大举进军白电行业,并直接主导国产白电核心器件的研发生产。白电核心器件的打造成功,给予等离子核心器件项目极大的信心与鼓舞。长虹智造,成为品质保证和自主创新的重要代表。

  每天,平均54794台压缩机走下华意公司的生产线,再被运输到海尔、美的、海信、西门子、伊莱克斯等遍布十多个国家的30多家国内外冰箱企业中,成为这些冰箱的 “心脏”。2000万,这是由长虹控股的华意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的年产量,居全国第一。庞大的数字背后,一个以自主创新为支撑,核心技术为基石的家电核心器件王国正在初现雏形。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包括冰箱在内的世界家电生产基地。在冰箱核心器件压缩机的销售市场上,实力雄厚的国际顶尖厂商和本土企业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国外厂商不断带来新机型投入市场,处于守势的国内企业只能不断加强研发,拿出更高效、更低能耗,且重量轻、高附加值的产品来赢得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长虹成为了战争的赢家。近三年来,长虹的华意压缩机销量连续增长,并占领了25%的市场份额,处于行业首位。这得益于技术的不断突破研发和坚持自主创新的理念。通过自建压缩机技术研究所和科学技术人员团队组建,长虹有效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华意公司的产品能效比COP值达1.95以上,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压缩机的成功,都来自于长虹对于核心技术的把控和坚持,而带来的成功,也绝不仅限于此。近几年,长虹提出了“围绕产业价值链的提升,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的产业发展核心思想。通过垂直整合,公司开始大步挺进高端制造。长虹通过核心技术能力培育,将产业发展与科技进步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创新型企业的代表之一。去年,长虹集团实现整体销售收入476亿元,同比增长25%。国内市场销售取得大幅增长。在关键器件、核心部件方面,长虹新型等离子显示屏已全面实现量产,液晶屏及模组全面投产,OLED新型显示器件正式下线。

  2010年1月,《数字接口内容保护系统技术规范》(简称UCPS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并于3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由长虹牵头,包括长虹、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所在内的15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历时五年制定完成的业内技术规范。参与数字电视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近几年来,长虹上升到了国家及行业的标准研发层面,在国家重大技术创新活动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都源自其自身核心能力的发展。

  在长虹强大的技术研发投入和保障下,创新成效日趋显著, 2009年,长虹共申请专利811件,其中发明专利410件、实用新型专利192件、外观设计专利209件。在长虹自主创新过程中,专利技术占新技术研发的比重超过85%,专利技术实施率达到98%以上。在中国家电企业中,长虹的发明专业量排名第一。

  不靠国外技术,不走低端制造,坚持自主研发,坚持掌握核心技术,这就是长虹,作为国企在世界家电业占据一席之地的独门秘籍。

  这几年,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困境。包括一些行业的领军巨头们,都在思考着未来何去何从。大家谈论的核心焦点,便是如何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

  清华大学案例研究中心将样本选中了长虹。

  长虹董事长赵勇早在2004年就提出了“三坐标”的发展思路。即:商业模式一条路,产业形态一条路,产业价值链一条路。长虹要成为消费电子领域的全内容提供商。

  任何没有自主核心技术支撑的产业和企业,都注定是昙花一现的命运。中国彩电产业要往纵深发展,必须突破先行者在全球已经设计好的标准牢笼。不从制造尽快转向智造,全球彩电转型时期巨大的市场份额和经济利润,将与中国毫无关联。中国如此广袤的国土、众多的人口,和庞大的市场需求,本身足以造就本土强有力的企业和行业标准。历史选择了长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长虹等离子项目的横空出世,是中国彩电自CRT时代形成强劲竞争优势后的二次超越,并向全球竞争力和话语权发起挑战。长虹的革命,不光有助于企业自身的跃进腾飞,使“员工满意、顾客满意、股东满意”;更有助于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储备、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科技人才。去年3月,国务委员刘延东在长虹PDP生产车间说:“长虹人创造了奇迹,建成了我国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PDP生产线,大长了国人志气!”,“PDP项目是中国电视机整机企业进军关键部件领域第一次大胆的尝试,对于向高附加值跨越,赢得市场竞争主动权,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当前中国企业转型的主旋律。美国经济学家撰文指出,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将直接导致“中国制造”不如“印度制造”更具价格优势。中国制造业已无退路可言。长虹的开天辟地,堪称壮举。它正在将国内外离散的等离子技术优势资源高度整合起来,融入中国元素和长虹元素,实现量产;并通过深度建构,形成以等离子屏为关键产品,构筑起等离子全方位科研平台、产业链平台、配套平台,打造中国等离子产业集群,形成世界有影响力、有话语权的等离子新高地。

  长虹梦,是中国梦的一个缩影,一个具象。产业报国、创新强国、智慧为国,长虹正阔步前行。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