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行业追踪 > 专访报道 >

顾鸿寿教授:注重人体工学 创造触控附加值

编辑:zhanghexun 2016-04-18 15:36:34 浏览:1629  来源:中华显示网

 


台湾明新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暨智能型城市技术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顾鸿寿教授

  近几年,触摸屏行业的发展越来越深入,触摸屏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扩展的领域越来越广,已经从量的积累进入了质变的爆发期。在2016中国(国际)触摸屏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台湾明新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暨智能型城市技术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顾鸿寿教授做了《触控屏未来市场发展趋势》的演讲报告,分享了触摸屏产业与技术发展趋势。

  自2007苹果发布智能手机以来,触摸屏技术得到快速的应用与发展,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在论坛上,顾鸿寿教授提出“破坏式创新”概念,“我们要用平常心看待市场变化以及新技术对现有技术替代,我们不要只看坏的,有时候要看正面的。”

  顾鸿寿教授表示,当前触摸屏产业技术更新速度很快,但是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企业之间的价格拼杀盛行,产能过剩也很严重,行业利润大幅度降低,整个产业进入“红海世界”。而随着In-cell、On-cell内嵌式触控面板市场份额不断攀升,加剧了触摸屏产业整合与调整。

  近年来,车载触控市场被业界所看好,其已经成为未来最重要的触控面板细分市场之一。对于车载触控面板的发展与应用,顾鸿寿教授表示,未来越来越多的触摸屏产品将导入汽车市场,但是车载触摸屏与移动消费终端产品不一样,其对环境要求更加严格,规格要求更高,市场准入门槛相对也更高。触控面板厂商要想进入车载触控市场,还需要突破技术难关,提供给市场稳定可靠的产品。

  顾鸿寿教授介绍,当前感测器、传感器、察觉器、换能器、检测器、转换器等组件替代人的感官去接受外面的信号,以实现触控应用。“虽然目前我们主要用手触控,来感应讯号的变化,还有压力的变化,未来是不是还有温度、声音?由于感测器的性能在不断改进,元件厂商生存特别难。”他表示。

  在触控材料未来发展上,顾鸿寿教授认为,尽管对ITO替换的材料越来越多,但是玻璃上一定要用透明导电膜,不会马上被替换掉。他介绍,未来纳米碳管将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ITO替代材料,目前德国花了很多的精力投入这种材料的研发。

  他认为,触控技术商业化应用除了体现智能化设计之外,一定要注重人性化的设计,提升触控应用的体验性。因此,触控应用要注重工业设计,符合人体工学。

  在报告演讲中,顾鸿寿教授特别强调理论对应用与创新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从业人员需强化理论基础,以理论促创新,推动新触控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他最后总结到,创新、创价型的触控模组需要针对人体工学,加入新材料、新制程、新功能、新元件、新设计,推动新的创新,创造额外附加价值。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