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OLED柔性显示将颠覆智能终端产品设计!
——专访维信诺研发负责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副总裁黄秀颀博士
文/李文正 林美炳
引言
黄秀颀博士指出,AMOLED实验室阶段和产业化阶段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要实现AMOLED产业化,从技术的角度可以将问题拆解成三类:科学问题、技术问题以及工程问题。以OLED技术为例,OLED器件性能可以归为科学问题,像素排布结构属于技术问题、OLED色偏与混色等属于工程问题,需要时间进行一一攻破,而且必须在量产前经历中试阶段,对大量的技术问题提前进行研发,根据研发结果才能准确定义量产阶段的工艺路线,保障量产顺利实施。
由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和日经BP社联合主办的“中国·北京2016国际显示产业高峰论坛”上,维信诺研发负责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副总裁黄秀颀博士接受了《显示资讯》的专访,并在专访中介绍了维信诺成功开发的一款7英寸AMOLED显示屏模组,该显示屏为全模组设计,在3毫米弯曲半径下可以进行180度对折。随着这款可折叠AMOLED显示屏的推出,未来折叠屏模组有望颠覆智能终端产品设计。
柔性显示将对智能手机行业进行颠覆性变革
目前智能手机行业已经驶入高度同质化的轨道,很难有什么实质性的创新,连引领智能手机潮流的苹果也落入窠臼,难有大的创新,而柔性显示屏有可能对智能手机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2016年10月21日,河北固安云谷的第6代AMOLED项目正式启动,此次项目计划总投资近300亿元,每月可投入3万片尺寸为1500*1850mm的基板,为可兼容柔性显示屏生产的量产线。
该项目的量产技术来自于维信诺在OLED领域15年来积累的自主创新成果。维信诺是国际上为数不多实现AMOLED量产出货的企业,拥有中国大陆第一条专业5.5代AMOLED量产线,并在PMOLED全球市场占据领导地位,促进我国的OLED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黄秀颀博士表示,维信诺不仅在产业方面跻身国际前列,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在高分辨、柔性显示等技术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还主导了4项OLED国际标准与5项国内标准的制定工作。
今年,国内手机厂商陆续发布双曲屏手机,双曲屏成为手机厂商寻求差异化的唯一一个亮点。然而,双曲屏目前只有三星能够量产,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而国内面板厂商虽然掀起OLED投资潮,但是OLED硬屏良率还处于爬坡阶段,双曲屏还未成为其现阶段发展重点。黄秀颀博士表示,目前维信诺在进一步扩大产能,一是进行昆山5.5代AMOLED产线的扩产,预计明年将量产双曲屏,有可能率先打破韩国双曲屏垄断的局面。二是支持新建河北固安的云谷第6代AMOLED项目,该项目实现量产后,有望打破智能手机行业高度同质化窠臼和约束,颠覆手机行业,为下游的品牌手机厂商提供丰富的柔性AMOLED显示屏,可以最大程度拓展他们在手机设计上的创新空间。
完善产业链上游生态 逐步推进AMOLED技术的成熟
黄秀颀博士指出,AMOLED实验室阶段和产业化阶段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要实现AMOLED产业化,从技术的角度可以将问题拆解成三类:科学问题、技术问题以及工程问题。以OLED技术为例,OLED器件性能可以归为科学问题,像素排布结构属于技术问题、OLED色偏与混色等属于工程问题,需要时间进行一一攻破,而且必须在量产前经历中试阶段,对大量的技术问题提前进行研发,根据研发结果才能准确定义量产阶段的工艺路线,保障量产顺利实施。
目前,相比国外,本土的AMOLED产业链,特别是上游企业需要在关键原材料和设备研究、技术开发以及产业化等方面进行逐步推进。上游厂商和面板厂商协同进步,逐步完善AMOLED产业生态。发展产业链不能冒进,技术和生产上需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让他们在技术上完善和成熟,同时上下游企业也要进行合作。
折叠屏手机也会成为现在手机厂商追逐的对象。黄秀颀博士指出,柔性显示技术发展到现阶段,主要是解决可靠性方面的问题,包括微结构、屏体以及模组的可靠性等,这一系列的工作开展才能保证进入中试以及达到顺利量产。同时,进入柔性显示阶段后,手机对产品设计的要求比较高。在硬屏阶段,面板厂商和手机厂商的合作只是停留在浅层的商务层面,而柔性显示是一个新生事物,终端厂商也需要对终端产品的形态进行重新设计和定义,因此需要和面板厂商走得更近。与硬屏时代相比,面板厂商需要发挥出更多的主动性。
目前,对于柔性屏在手机中的应用,业界看法不一。黄秀颀则表示:“未来的柔性显示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就像我们在台式机时代第一次看到鼠标的时候,突然感觉打开了一道通向全新世界的门一样。所以,或许未来五年、十年之后,那时大家可能会反问手机显示屏如果是硬的,那得怎么用?”
实际上,显示屏不仅能通过人的视觉传递信息,还涉及人机交互层面,这在智能手机出现之前是很难想象的。未来柔性屏手机给大家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不管是在产品设计方面,还是在产品应用方面。虽然现在OLED柔性屏还未大规模应用,但柔性屏一直是面板业内关注的焦点,国内很多新投的产线也将柔性屏作为重点,可以想见国内很多企业对未来柔性屏能够带来的广阔市场的期待之大。
然而,AMOLED产业在中国本土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身处这一领域的企业,如要取得较好的发展,不但需要长时间的坚持,还需要脚踏实地的开展基础研究。
所以,无论是已成熟的PMOLED技术,还是正在快速发展的AMOLED技术,黄秀颀表示,推动OLED技术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企业如果要在这一领域立足并取得长足进步,必须要经历从基础研究到中试,再到量产这样一个过程,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积累大量技术创新成果,才能在大规模量产中取得比较好的回报。
来源:群智咨询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