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崔永鑫在2025中国国际Mini/Micro-LED产业技术峰会上发表《Micro-LED显示技术的机遇与挑战》主题报告。
显示器是信息传递的载体。目前,从消费者到显示终端,既强调超高的画质,又想要不同的形态,要可拼接,或者是异形。Micro-LED解决当前这些痛点的同时,具备更多优点。
在大尺寸拼接屏领域,大于120寸就会出现低画质、有拼缝、高成本三大痛点。TFT基Micro-LED显示在大尺寸显示应用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提供高画质、无拼缝、低成本的大尺寸显示解决方案。从高画质来讲,对比度做到1000000:1,色深做到10.7亿色,会有更高更好的色彩表现,能做到肉眼看不到拼缝,实现更极致的观感效果。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Micro-LED是通过巨量转移技术把LED转移到TFT背板上,除了转移LED还可以转移其他的传感器,这里面的空间就会更大,想象的空间也更大。
从画质来看,TFT基Micro-LED拼接显示具备高对比度(1000000:1)、高色深(10bit)、无屏闪(像素扫描频率240Hz)等特点,带来高画质效果。从拼接来看,TFT基Micro-LED拼接显示可在高分辨率的情况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缝拼接,实现拼缝≤20μm。
当前,大尺寸显示产品市场前景持续看好,可用于指挥调度、会议培训、广告等多种场景,辰显非常有信心更深入地挖掘开拓这个市场。
目前,TFT基Micro-LED显示还有较多技术挑战。从显示制造流程来讲,LED芯片的制程能力、巨量转移技术的重复阵列特点,以及易碎基板对产品的整体性能带来了不利影响。
TFT基Micro-LED拼接显示量产面临四大难点:均匀性差、坏点频发、拼缝可见、视角分屏。第一个是来料本身的均匀性问题。从成本的角度来考量,我们希望Micro-LED可以做到越来越小,利用率越高,从而成本更低。因为均匀性问题,会导致转移到屏体上之后会有块状麻点。第二个是在工艺阶段,巨量转移难度大,从LED到COC,到背板,会有对应的损失,每一段可能都不多,但是乘积起来对良率影响就会比较大。第三个是拼缝部分,如何保证在两块屏拼接的时候尽量减少物理拼缝带来的影响。第四个是大视角分屏,因为不同屏体的LED光形差异大,达到10%以上,所以在侧视角170度、160度会看到比较明显的分屏Mura。
针对块状Mura的问题,辰显自研全球首创的混Bin+Demura技术解决方案,确保了像素级的画质均匀性。我们会做来料的检测,通过对光学和电学的检测来对来料进行区分,获得每颗LED的波长以及亮度数据,通过我们自研的算法,将匹配的波长和亮度LED进行转移,然后进行排片,这样LED的利用率会从40%提高到80%,另外效率能达到1000万EA/h,亮度均匀性能达到85%,整体的波长小于3nm。通过Demura算法的优化,保证亮度均匀性大于98%,波长小于2nm。
针对修复问题,高效多重修复技术确保屏幕零缺陷。修复工艺技术,除了巨量修复还有单点修复,以及成品之后的修复,辰显开发的新技术,把模组段产生的坏点再做修复,在良率保证,以及售后上都有比较大的保证,最后是冗余修复达到100%的转移成功率,即:直接巨量转移(99%)→KGD巨量转移(99.99%)→选择性巨量修复(99.995%→99.9999%)→冗余修复(100%)。
针对如何减轻拼缝影响,辰显对工艺研究以及测试方法做了很多细致开发。光学透过率光学宽度是多少,物理拼缝是多少,以及屏接的幕色差异能够做到什么水准,这些问题都在持续优化。对于透明屏拼接,辰显通过表征标准的建立配合设计、材料和工艺结构的优化,从整体的显示效果来讲就能达到近无缝的显示效果。
另外,采用MLA结构设计,优化光形大视角亮度差,从大于10%缩小到小于2%,从侧面来看大视角下画面一致,会有比较好的色彩表现。除了Micro-LED以外,在工艺和设计上还会做其他优化叠加,总体达到比较好的显示画质效果。
综上来看,目前的技术难点已经攻克,但降低成本也是需要持续考量的问题。接下来辰显会着力于产业链协同降本,尽量将优质价廉的TFT基Micro-LED拼接显示产品带给消费者。
辰显也将持续深耕突破核心技术,包括混合驱动IC、巨量转移、无缝拼接技术、混Bin技术,并致力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除了自身产线建设,迭代扩大产能,也希望在构建全产业链生态、新技术研发、设备、材料等方面协同产业链上下游,构建全产业链生态,把这个产业做得越来越好。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